第二十四章知天命

嘉寧府。

自蕭月離開之後,已經過了半日有餘。

而俞興置身於縣衙之中,卻始終坐臥不安,心中暗想:“難道我真的要說出此事?”左右徘徊,卻不知曉自己是否應當訴明此事。

正當時,於門外又是走入一位儒士。

俞興立時皺眉,問道:“原來是陳監察御史。怎麼你來這裡來了?”

來者乃是監察御史陳大方,爲臨安所派遣,專事負責川蜀羣臣監察工作,有直達上聽的權力,故而就連俞興也不敢有所懈怠。

“俞置制使。你怎麼如此緊張?莫不是發生了什麼事?”陳大方一臉懷疑,始終盯着俞興。

俞興雖是心中不悅,但也不敢得罪對方,訕笑道:“這不是擔心前線嗎!畢竟那劉整目前已經攻破宜賓,先一步便是進攻嘉寧了。而嘉寧一破,他便可以打開通往大理的道路。屆時蒙古大軍一來,咱們不就徹底完蛋了?”

“這倒也是。只不過我曾聽聞,那赤鳳軍蕭月曾經和你一晤,卻不知她和你說什麼了?”陳大方一副瞭然模樣,但話音一轉,卻是語帶嘲諷,其中更是隱含詰問之色。

俞興心中一緊,面色頓時僵硬起來。

“俞置制使啊。你可要記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既受了朝廷俸祿,那就應當以國朝爲重。你可不能行將偏差,走錯了方向啊。”陳大方笑道。

俞興連忙謝道:“陳御使說的是,在下絕對不會忘記的。”

正當時,兩人忽感房內溫度驟見,鼻息之中更是嗅到一股血腥之氣,雙眉登時蹙緊,卻是側過頭來,看向院中。

而在院中,不知何時,卻是現出了幾個頭顱。

頭顱鮮血淋漓,頭髮亂糟糟的,讓人看不真切究竟是誰的?

“這個是——”

俞興心中恐懼,連忙指示旁邊侍從走過去,準備將這頭顱丟出去。

孰料那侍從走上前去,卻是被駭的結巴了起來:“大人。這,這,這——”

“怎麼會是?”

“這個頭是劉整的頭顱!”

“劉整?他死了!”

雙目圓睜,俞興臉上頓時現出一抹興奮,隨後卻感自己,似是陷入無底深淵之內。

旁邊陳大方卻是有些懷疑,連忙走上前去,一看底下頭顱:“真的是劉整!“隨後又將其餘頭顱拿來,一一細看,“這個是劉均的、這個是劉恆的、這個是劉垓的。他們都死了?還有這個頭顱?難道是蒙古之人的?”看定之後,已然是驚訝無比。

能將這些人盡數誅殺,顯然做出此事的,修爲極是不凡。

但那人卻爲何要做出這等事情?

“看來,是不說不行了。”俞興木然,自是知曉心中秘密難以隱藏。

畢竟這劉整都如此輕易的死了,那他豈不是等同於赤身裸體嗎?

而蕭月之所以以這等方式傳遞消息,一者在於訴說劉整已死,另一方面卻是警告之意,令他不能違背之前允諾,不然的話這劉整下場,便是他俞興的下場。

暗下決定,俞興走到陳大方身前,訴道:“陳御使。實不相瞞,其實我有一事一支隱藏至今,卻不知曉你是否願意聽?”

“什麼事?”陳大方回道。

俞興沉吸一口氣,道:“是關於餘玠的!我知道是誰殺死他的。”

“什麼?”陳大方登時驚住,隨後面色嚴肅,沉聲問道:“那你可要和我好好說道說道,不得有絲毫隱藏。”

俞興不敢隱瞞,當即將昔日查證一一說明,便是所收集的證據,也全數供出。陳大方聽罷之後,也是爲之震驚,感嘆朝中竟然有如此勢力,竟然就連國之棟樑,也敢暗下毒手,奪其性命。

他當即對着俞興訴道:“你放心,此事我定然會上報臨安,讓聖上爲餘大人洗清冤屈。”

俞興自是慶幸不已,卻不疑其中有詐。

他着急擺脫蕭月追魂之令,又豈敢有絲毫忤逆?

說完此事,陳大方也回到自己房中,只是剛剛踏入房中,臉色瞬間變化,卻是冷笑一聲:“本以爲餘玠之死,衆人早已忘卻。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提及此事?而若是將此事稟報朝廷,別的不論,謝宰相定然會引咎辭職。而他若是倒了,只怕我也無法繼續留在此地。”

畢竟他陳大方之所以能夠位居此處,卻是多虧了謝方叔的支持。

“既然如此。那我不如索性直接將劉整叛亂一事,弄到餘玠頭上?只要將餘玠給污名話,聖上定然不會懷疑我們。”打定主意,陳大方立刻擬定奏摺,奏摺之中雖是闡明瞭剿滅劉整整個過程,但關於劉整爲何叛亂一事,卻全數弄到餘玠頭上。

餘玠已死,自然無法辯解。

…………

臨安,勤政殿。

手握奏摺,趙昀雙目上移,看向遠處吳燧,問道:“你確定此事爲真?”

“啓稟陛下,奏摺之內句句屬實,絕無半分虛假。”吳燧挺直腰背,雙目沉着無比的訴道。

趙昀長嘆一聲,這一聲似是帶走了他身子裡所有的生機,令其看起來着實蒼老了許多:“唉!沒想到那餘玠,竟然是這種人物。朕當真是瞎了眼,竟然信了他的話,將偌大川蜀全權交由他處置!”

“陛下息怒,莫要傷了身體。”

吳燧面有黯然,張口勸道。

說實在的,他一開始也不相信,只是當謝方叔將諸多“證據”一一拿出之後,他縱然有所懷疑,但出於自己禮部侍郎的職責,自然責無旁貸,直接將此事向趙昀闡明。

“愛卿有此心,我記得了。”

趙昀黯然神傷,稍微擡起手來,卻感覺極爲費力。

腦中一想,他才察覺到,原來自己已經五十多歲了。

人都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但趙昀卻想自己拼搏至今,國朝綱紀久久未立,朝中之事總是瀰漫着諸般迷霧,讓人難以窺見,至於所謂的天命?

呵呵!

他一想如今天下之勢,不免苦笑連連,念道:“難道我朝,真的會亡於我手嗎?”神色黯淡,卻是不願意繼續留在這勤政殿之內,當下喚來董宋臣,自殿中離去。

殿中衆臣面面相覷,具是感到莫名殺機。

這一次,只怕又是一次不亞於丁大全下臺的事件開端了。

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兩百三十三章搶糧第一百五十七章不滅的意志第四百零八章證據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四百三十四章線索斷裂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三百零七章亂世第九十二章入川之機第一百五十一章行軍路線第七十一章奪高苑一劍封喉,遇朱豔劍指艮丘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十章邯鄲空韃子失落,雞澤中蕭鳳屯田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二十一章羣情洶洶,兩面議論第三百七十三章進寺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九章兩世身,對影思鄉愁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五十七章命垂危又見異人,訴緣由只爲等人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三章深夜爭吵擾人夢,姻緣破碎鏡難圓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八十一章求工薪強拆機械,爲籌款祖田抵債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三百五十五章自由議政權的用處第六十五章祥瑞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三十四章庫房中蕭月起意,激戰中玄鐵被奪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章空營匿影敵蹤失,殺氣乍現起疑心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九十二章鋼鐵廠工人難安,提方案韓坤到訪第一百五十八章及時傳遞出來的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三章暗手第三章定計劃蝸皇爲餌,破封印埋伏成型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四十四章北伐第七十三章且相鬥,龍捲肆掠中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二百一十一章師徒之戰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四百章禪讓?第一百三十七章酒席下的真面具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三百四十三章我大宋,就這麼亡了?第三十一章觀音憐世人,織機做保障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四百二十二章承天殿第一百七十九章衆人的決定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四百一十六章命案第三十二章論天下野心出現,送火器塵世更亂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六十章四將入營帳,建城名榆社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四百二十章帝黨非帝、相黨非相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一十三章絕後患戰後補槍,爭執中漢胡難分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九十六章兩面下注第一百四十一章目標信函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
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兩百三十三章搶糧第一百五十七章不滅的意志第四百零八章證據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四百三十四章線索斷裂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三百零七章亂世第九十二章入川之機第一百五十一章行軍路線第七十一章奪高苑一劍封喉,遇朱豔劍指艮丘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十章邯鄲空韃子失落,雞澤中蕭鳳屯田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二十一章羣情洶洶,兩面議論第三百七十三章進寺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九章兩世身,對影思鄉愁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五十七章命垂危又見異人,訴緣由只爲等人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三章深夜爭吵擾人夢,姻緣破碎鏡難圓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八十一章求工薪強拆機械,爲籌款祖田抵債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三百五十五章自由議政權的用處第六十五章祥瑞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三十四章庫房中蕭月起意,激戰中玄鐵被奪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章空營匿影敵蹤失,殺氣乍現起疑心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九十二章鋼鐵廠工人難安,提方案韓坤到訪第一百五十八章及時傳遞出來的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三章暗手第三章定計劃蝸皇爲餌,破封印埋伏成型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四十四章北伐第七十三章且相鬥,龍捲肆掠中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二百一十一章師徒之戰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四百章禪讓?第一百三十七章酒席下的真面具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三百四十三章我大宋,就這麼亡了?第三十一章觀音憐世人,織機做保障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四百二十二章承天殿第一百七十九章衆人的決定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四百一十六章命案第三十二章論天下野心出現,送火器塵世更亂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六十章四將入營帳,建城名榆社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四百二十章帝黨非帝、相黨非相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一十三章絕後患戰後補槍,爭執中漢胡難分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九十六章兩面下注第一百四十一章目標信函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