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

雖是答應了登基稱帝,但蕭鳳回去之後,卻好似一切事情都沒有發生。

依着往日曆代君王的規矩,年號沒有變化,朝代也沒變化,一切全都依着先前的模樣,並沒有任何旨意。

這樣子,讓朝中衆人皆是驚訝無比,弄不清楚蕭鳳究竟在幹什麼,不過鑑於蕭鳳終究乃是首相,他們也不敢繼續逼迫,只好派人和蕭鳳商議了一下,約定來年開春的時候方纔展開登基一事。

畢竟這登基一事牽涉重達,若是匆忙時候倒也罷了,但如今華夏朝已然安定,自然需要來一次大的,讓所有人都知曉,新生帝王的誕生。

得到消息之後,康廣廈自然是高興無比,更因爲其首推之功,所以被提拔上來,專門負責這登基儀式。

但若要登基的話,其消耗的資源定然不小,更需要大量的人員配合,這對於康廣廈來說,卻是感到頭疼。

爲此,他只好找到蕭鳳,闡述了自己的目的。

“你是希望我能夠撥款,好修建禪位用的祭壇以及宮殿嗎?”聽罷之後,蕭鳳頓生厭惡,這讓康廣廈爲之錯愕。

康廣廈連忙回道:“沒錯。若要修建這祭壇以及宮殿,尚需三百萬貫錢。”眼見蕭鳳面露詫異,他連忙解釋道:“畢竟主公準備登基,那自然需要休憩用的宮殿。便是宮中的侍女以及僕人,自然也需要相當的開支。三百萬貫的話,只怕還不夠。”

“只是登基而已,怎生需要這麼多銀錢?”

蕭鳳雙眉倒豎,直接回絕道:“而且我在鳳還閣住的好好的,哪裡需要什麼宮殿,平白無故浪費銀錢!”

康廣廈只感訝然,連忙解釋道:“可是主公,這都是維持皇帝必要的開支,要不然如何能夠彰顯出皇家的威嚴?”先前時候,他曾經設想過蕭鳳聽到這消息之後的神情,以爲蕭鳳會因此而高興無比,但如今蕭鳳這冷漠至極的表現,卻令康廣廈感到害怕,好似自己成了那待宰的牲畜一般,靜等着蕭鳳下手。

蕭鳳輕哼一聲,一口回絕道:“若要展現皇者威嚴,自當以功勳爲主,何必需要這些廟宇宮殿,彰顯自己才能?”不等康廣廈繼續辯駁,已經是轉身離去,直接將康廣廈丟在這裡。

見到蕭鳳這般決絕,康廣廈心中一慌,覺得自己似乎被冷落了,先前百般籌劃,如今好似變成了笑話一般。

“我幸苦籌劃至今,便是爲了能夠執掌天下,豈能就這麼輕言放棄?”

眼見蕭鳳這般決絕,康廣廈心中一橫,只好轉身離開,卻是找到了那張威,又是訴說了自己的邀請。

而張威聽了之後,自然也是百般推諉,先前他之所以迎合康廣廈,不過是不想和衆人抱持反抗罷了,如今更是牽扯到最關鍵的財稅問題,又豈能輕易放棄?

華夏朝之內百廢待舉,到處都需要銀錢,又哪裡籌集這麼多款項來,就爲了建造一些沒用的宮殿呢?

眼見張威也是抱持拒絕態度,康廣廈心中無奈,只好折返回去,又是尋到了蘇瀾。

“你是說,希望我能夠提供這些銀錢,好修建這宮殿嗎?”

聽罷之後,蘇瀾不免搖了搖頭,回道:“只是可惜了。我族中雖是了有薄財,但全都散播於全國各地,若要一時半會兒拿出這麼多錢來,實在是困難無比。”

康廣廈頓感惱恨:“這麼說來,你是不打算捐獻了?”

“非也。只是錢財不足,實在抱歉。”蘇瀾回道,旋即便讓人遣走康廣廈。

先前他之所以迎合康廣廈,不過是爲了能夠藉助此人力量,推動蕭鳳登基罷了,如今目的已經達成,自然也就不願意繼續支持,至於那所謂的錢財,更是不可能提供了。

康廣廈見到蘇瀾這般決絕,也是感到憤恨,只是礙於對方地仙身份,只好悻悻離開。

三番碰壁,讓康廣廈稍微清醒了一下,但一想到自己如今所肩負的職責,他旋即陷入了幻夢之中,依舊認爲這不過是對自己的考驗罷了,只要度過之後,自然能夠迎來璀璨的明天。

爲此,他又是跑到議會之上,提出向天下黎民百姓收稅,好籌集興修宮殿的資金。

然而這個提議還未完成,便遭到了包括士黨、國黨以及工黨的一併反對,畢竟這些黨派背後所代表的,都是各個地方的大財主,原先稅收本就嚴苛,如今在提收稅豈能接受,自然還沒等提出來之後,就被直接否決了。

眼見衆人皆是反對,康廣廈更感錯愕。

“你們這羣混蛋,當初不是說好,要一起擁立主公稱帝嗎?爲何現在,卻反對我籌集資金?”

“先前是先前,現在是現在。而且貿然收稅,只會增加百姓負擔。天下百姓原本就苦於惡政,如今我等若是如此,豈能讓衆人信服?自然只有抱歉了。”趙文英解釋道。

蘇維、皇甫成不用說了,他們本就代表着大資本家的利益,只想着能夠減稅,好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又豈會接受提高稅賦的事情了,就怕指着康廣廈鼻子罵。

便是那葉李也抱持反對意見。

“如今天下方安,你便鼓動主公大興土木,如此行徑於小人何異?你還是莫要堅持,接受此事吧。”

“你們。你們怎生這般自私?竟然拿我當槍使?”

被衆人這般擠兌,饒是如此康廣廈自詡麪皮深厚如城牆,也感覺胸口一陣翻騰,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想着那蕭鳳冷漠態度,康廣廈這才恍悟,心道:“原來那蕭鳳,始終都未曾信過我。”自此之後,便對蕭鳳產生了恨意,但他也清楚自己實力低微,先前不過藉着蕭鳳大獲全勝的風頭,這才弄出了一些名堂,若要以此來報仇雪恨的話,着實太過困難。

無奈之下,他只好找上了那葉李,因爲他知曉這葉李素來和趙昺有交流,興許能夠從此處下手,來得到自己所要的東西。

那葉李也似乎早就預料到葉李到來,於是便笑道:“自擔任欽天監之後,這官位如何?”

“哼。你也應該知曉,如今這官位不過虛設,並無任何實際意義,何必這般埋汰我?”康廣廈撇撇嘴,想到這些天自己的遭遇,便感到惱火。

無論是蕭鳳、行政院,亦或者是議會上的人,全都對他抱持反對意見,這讓他開始明白過來,自己先前的風光不過是風中樓閣,隨便一吹便會被吹散。

葉李闔首回道:“的確如此。畢竟這華夏朝和宋朝截然相反,若要依着往日宋朝規矩行事,只會撞的頭破血流。”

他雖非康廣廈,但這些日子也將康廣廈的遭遇看在眼中,相當清楚康廣廈所遭遇的一切事情。

“哼。”

康廣廈輕哼一聲,直接罵道:“所以你便在這裡偷偷的看着我受罪嗎?”語氣頓了頓,隨後喝道:“說吧,你先前之所以幫助我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莫非當真就是爲了幫助那蕭鳳稱帝嗎?照我看,你應該沒有這般好心纔對。”

先前他在議會之上耀武揚威、橫掃四方,便是得了葉李的幫助,要不然不可能這麼輕鬆。

葉李輕笑一聲,反問道:“你覺得呢?”

“嗯?莫非是爲了那趙昺?”

康廣廈眼神一凜,當即想起他初來長安的傳聞來,旋即笑了起來:“哈哈!那趙昺不過是一介廢帝,你竟然想要幫他成爲真正的皇帝。這莫不是想的太好了?”

長安衆人,誰不清楚趙昺不過一介傀儡,一切大全都被蕭鳳握着,以至於趙昺半點話語權都沒有,只能被迫待在屬於自己的宮殿之內,每日通過讀書寫字聊以度日。

當然,現在趙昺已經不是皇帝了,而是退位成了太子。

這倒是讓趙昺好是開心不已,慶幸終於擺脫皇帝束縛,能夠品嚐到自由的味道。

葉李笑道:“哈。沒想到你這廝倒也不傻,竟然明白此節?只是你現在呢?打算如何選擇?是將我的事情告訴蕭鳳,亦或者是加入我們?”

他口中隱隱透着的蠱惑,勾起了康廣廈內心的慾念。

“加入你們?”康廣廈憶起自己先前遭遇,低聲問道。

先前那般遭遇,實在是讓他難以接受,更對包括蕭鳳、張威乃至於蘇瀾等人,產生了相當的惡感,甚至讓自己產生了一種好似小丑的感覺。

這種感覺,令康廣廈格外憎惡,只想要將其擺脫掉。

葉李回道:“沒錯,加入我們。你也清楚,那蕭鳳如今已經年近六十,雖是仗着玄功護體,維持修爲不墜。但終有一日,還是會仙逝的。皆是,這世上又有誰能夠繼承她的皇位?自然只有趙昺了!到時候趙昺登基,在我等輔佐之下,自然可以大戰雄風,皆是你又豈會變成今日這般模樣?”

“好吧。”

康廣廈心中一橫,旋即訴道:“還請告訴我,我應該如何去做?”

如此謀劃,並非一日之功,定然有着長期的謀算。

康廣廈倒是好奇,葉李在如今蕭鳳已經正式稱帝的情況下,又打算如何進行。

“哈。你應該知曉,如今那元朝蠢蠢欲動,打算對我朝動手了嗎?”葉李眼中一亮,旋即說道:“既然如此,那蕭鳳爲了抵禦元朝,定然會親自上陣,屆時長安必然會露出空檔來。而這個時候,便是我們出手的時候了。”

康廣廈闔首回道:“確實。這時的確是最好的時機!只是第一步,你打算如何做?”

“如何做?自然是讓太子能夠親政,要不然我們哪裡會有機會插手長安呢?”葉李笑道,臉上透着無比自信。

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六十七章騎兵無力使,山地名遠揚第一百五十一章逆境(一)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三十三章終尋朱玉真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五十二章水戰中火炮初現,地牢裡冷厲拷問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三十一章敵人現,玄術斗羅漢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六十九章仇人再相見,仇怨正當時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四百一十六章命案第四百四十七章鳴鳳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漢江通行權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二百九十一章貌合神離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二十八章疑心難解開,軍中存隱患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四十二章糧食乃軍心,奸佞壞根基第二百一十七章容後再議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九章十年謀劃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三十二章老巢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章深夜爭吵擾人夢,姻緣破碎鏡難圓第六十一章食人的鋼鐵妖怪第一百一十二章拜訪南清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五十四章狼魂作修羅,火鳳如涅槃第三百六十一章該走了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開啓新時代,鋼鐵鑄就戰艦身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二百四十章有趣的傢伙第四百一十三章來自退伍士兵的抗議第八十八章朱聰巧設反間計,陳老暗中布殺手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一百零一章炸密室奪取賬簿,剛起義慘遭鎮壓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兩百零二章雙龍會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一百八十三章熟悉的刺客第一百五十一章逆境(一)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三十七章奸臣當道害天下,關公一怒斬邪佞第三十四章均州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一百六十五章終路(六)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二十章入棋局生死決勝,四方齊亂招迭出第六十六章議會中暗潮涌動,主席位選舉開始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二百八十三章勸降第二百五十三章又犯事了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五十五章暗下絆子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七十章橫水鎮戰火連綿,定計劃撤退在即
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六十七章騎兵無力使,山地名遠揚第一百五十一章逆境(一)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三十三章終尋朱玉真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五十二章水戰中火炮初現,地牢裡冷厲拷問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三十一章敵人現,玄術斗羅漢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六十九章仇人再相見,仇怨正當時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四百一十六章命案第四百四十七章鳴鳳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漢江通行權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二百九十一章貌合神離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二十八章疑心難解開,軍中存隱患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四十二章糧食乃軍心,奸佞壞根基第二百一十七章容後再議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九章十年謀劃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三十二章老巢第一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章深夜爭吵擾人夢,姻緣破碎鏡難圓第六十一章食人的鋼鐵妖怪第一百一十二章拜訪南清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五十四章狼魂作修羅,火鳳如涅槃第三百六十一章該走了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開啓新時代,鋼鐵鑄就戰艦身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二百四十章有趣的傢伙第四百一十三章來自退伍士兵的抗議第八十八章朱聰巧設反間計,陳老暗中布殺手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一百零一章炸密室奪取賬簿,剛起義慘遭鎮壓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兩百零二章雙龍會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一百六十三章終路(一)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一百八十三章熟悉的刺客第一百五十一章逆境(一)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三十七章奸臣當道害天下,關公一怒斬邪佞第三十四章均州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一百六十五章終路(六)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二十章入棋局生死決勝,四方齊亂招迭出第六十六章議會中暗潮涌動,主席位選舉開始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二百八十三章勸降第二百五十三章又犯事了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五十五章暗下絆子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七十章橫水鎮戰火連綿,定計劃撤退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