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奪帥

數日之後,韃子終於“如約而至”,俺答汗率十萬鐵騎直接從荒廢的古北口衝入薊州鎮,將薊州鎮最北邊的遵化城團團包圍。

京城內外陡然間變得緊張無比,朝堂上下頓時人心惶惶,幾乎所有人都嚇得便了臉色,知道韃子要來是一回事,韃子真的來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十萬鐵騎啊,如何抵擋?

次日,京城便宣佈戒嚴,所有城門全部關閉,閒雜人等嚴禁進出,不管怎麼說,先把京城給保住再說。

話說這仇鸞和楊聰不都率勤王大軍抵達京城外圍了嗎,嘉靖爲什麼不派他們去薊州鎮抵禦韃子大軍呢?

興許,讓他們過去了,韃子就衝不進來了。

嘉靖壓根就沒想到這一點,因爲他又被嚴嵩給耍了。

至於嚴嵩爲什麼到了這個時候還要耍他,很簡單,因爲嚴嵩不想仇鸞又或楊聰去薊州鎮主持大局。

薊州巡撫楊順可是吃了不知道多少年空餉了,薊州鎮邊軍壓根就不是賬面上的一萬五千人馬,而是五千人馬,如果仇鸞或者楊聰跑過去,肯定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到時候,楊順肯定完蛋。

楊順如果禁不住拷問,把他給供出來了怎麼辦?

所以,他不能讓仇鸞又或者楊聰去薊州鎮主持大局,這兩個傢伙,一個是他的死對頭,一個是白眼狼,過去了,他準沒好果子吃。

那麼,他又是用什麼方法拖住仇鸞和楊聰的呢。

這個也很簡單,他雖然對付不了韃子,對付仇鸞和楊聰還是很輕鬆的,沒辦法,誰讓嘉靖好糊弄呢,他隨便想了個法子,便把嘉靖給耍得團團轉,根本就無暇去管薊州鎮的防務。

這個法子,其實也不算是在糊弄嘉靖,只是結合到嘉靖遊移不定的脾性,就變成糊弄了。

他想出來的法子很簡單,那就是提醒嘉靖,需得選出個人來主持大局。

京畿這會兒明軍可不少,又是京營屯衛、又是西北邊軍、又是東南屯衛精銳,加起來足有十多萬,這數量,看起來好像蠻強的樣子,但是,這些明軍並沒有統一的指揮,大家都有各自的統屬,真要打起仗來,能不能相互協作還不好說呢,如果沒有人主持大局,十多萬明軍很有可能就是一盤散沙!

這個建議,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問題就在於,嘉靖讓嚴嵩推舉統帥人選的時候,嚴嵩玩了招陰的。

這傢伙竟然裝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把可以擔當大任的人選全推舉出來了,而且一點都不逾越,任由嘉靖來做主。

他推舉出來的人選就多了,不但有咸寧侯仇鸞和浙直總督楊聰,還有定國公徐延德和成國公朱希忠。

這四個人,論資歷,的確都能出任統帥之職,那麼,選誰好呢?

嘉靖頓時被他整的頭如斗大,無所適從。

定國公徐延德和成國公朱希忠按理來說是不能勝任統帥之職的,他們在軍中雖然有威望,憑的卻是祖上的餘蔭,要論打仗,他們就是盤菜。

但是,這會兒京營屯衛數量比西北邊軍和東南屯衛精銳都要多,而京營屯衛一直都是這些公侯勳貴把持的五軍都督府在管着,不讓他們出任統帥,萬一京營屯衛不聽從調遣怎麼辦?

至於咸寧侯仇鸞和浙直總督楊聰,論領兵打仗的才能,都可勝任統帥之職,至少嘉靖是這麼認爲的。

問題是,他們手下都是四萬人馬,誰又能服誰?

這個選統帥的問題,着實把嘉靖給難住了,他想來想去,也只有先徵詢一下這些人的意見,再做決斷了。

定國公徐延德和成國公朱希忠倒是好說話,他們都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當統帥,算了吧,一萬人馬他們都指揮不來,更何況是十多萬人馬。

咸寧侯仇鸞和浙直總督楊聰就不好說話了,這兩人都想出任統帥,而且理由都相當的充分。

咸寧侯仇鸞給出的理由是,聚集在京畿的部隊,唯有西北邊軍跟韃子幹過仗,而且不止幹過一仗,其他的,基本連韃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他不出任統帥,誰出任統帥?

浙直總督楊聰給出的理由是,步卒要對付韃子騎兵,必須依賴火器,而要論對火器的熟悉程度,誰能與之匹敵?

這傢伙,這個統帥到底由誰來當着實讓嘉靖難以抉擇,光是徵詢意見,他就耗去了幾天時間。

正是在這幾天時間裡,嚴嵩給楊順下了密令,讓其瘋狂召集屯衛,使勁往遵化、薊州和香河這三座城池裡面塞,能召集多少就召集多少,總之,一定要超過一萬五,不然,他們聯合起來吃空餉的事就瞞不住了。

楊順收到密令,自然是瘋狂招人,他甚至下了個荒唐的命令,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是登記在冊的薊州鎮軍戶,每戶都得出一個人,要不然,就取消軍籍,讓你們當流民去!

這傢伙,這一招着實夠狠,短短几天時間,竟然讓他召集了將近六萬人馬!

所以,俺答汗率軍衝到遵化的時候,擡眼一看,那城牆上密密麻麻全是明軍,搞得他都有點傻眼了。

這薊州鎮不是總共才五千人馬嗎,哪來的這麼多人守城?

他哪裡知道,城牆上的明軍全是臨時召集起來的屯衛,這些人,也就衣服看上去像是明軍,其他,不管身板還是氣勢,都不像是明軍,反倒像是一幫農民,甚至,他們很多人手裡拿的武器都生鏽了,漫說是殺人了,殺雞估計都殺不動!

當然,這些俺答汗都看不真切,他手裡又沒望遠鏡,這麼遠的距離,他也就能隱隱約約分辨一下服飾而已,哪裡能看清人手裡拿的兵器有沒有生鏽。

他原本是想趁明軍不備,奪下幾座城池,好好劫掠一番的,畢竟這城池裡住的基本都是“有錢人”,不管怎麼說,肯定比城外的農民要有錢,劫掠城池,肯定比劫掠鄉里要痛快的多。

他着實沒想到,這第一座城池就有這麼多“明軍”駐守。

怎麼辦呢?

還能怎麼辦,先跑去別的地方碰碰運氣唄,反正他又不是來攻城的,而是來劫掠的,搶哪座城池不都是搶,遵化城搶不了,就不搶了唄。

他還就不信了,薊州鎮所有城池都有這麼多守軍。

結果,他跑到薊州城一看,城牆上的守軍竟然比遵化城還多!

臥槽尼瑪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俺答汗甚至有種中計了的錯覺,他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先去四周鄉里劫掠一番再說,如果真有數十萬明軍圍上來,他就跑路,如果沒有,那就繼續搶,一直搶到大明京城,天子腳下!

他這是划算好了,嘉靖卻是一直遊移不定,不知道選誰當統帥好,而楊聰和仇鸞則開始各施手段,爲爭奪統帥之位,明爭暗鬥,鬥了個不亦樂乎。

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十七章 一晚上就能脫胎換骨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八十八章 初識帝王心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六十二章 魚餌已準備好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一〇三章 倭寇與海盜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四十章 後裝式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六十六章 有賞有罰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四十四章 老太爺的驚人獎勵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六十一章 義第十章 搬遷第三十一章 聖聽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六十八章 懷疑人生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三章 二王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三七章 哭窮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
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十七章 一晚上就能脫胎換骨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八十八章 初識帝王心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六十二章 魚餌已準備好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一〇三章 倭寇與海盜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四十章 後裝式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六十六章 有賞有罰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四十四章 老太爺的驚人獎勵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六十一章 義第十章 搬遷第三十一章 聖聽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六十八章 懷疑人生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三章 二王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三七章 哭窮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