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奇功

安南西都清化位於安南中部,元江入海口附近,距離東都升龍約三百餘里。

原本這裡只是個人口不到十萬的小縣,在安南根本就排不上號,但是,自從後黎朝建立之後,這裡便成爲僅次於都城升龍的繁華之地,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爲這裡是後黎朝開國君主黎利的故鄉,同時也是後黎豪門鄭氏的發源地。

安南黎氏原本就是清化豪族,鄭氏同樣也是清化有名的豪族,而後黎朝開國之君黎利的母親就是鄭氏之女,所以,後黎朝建立之後鄭氏也因此一躍成爲安南僅次於皇室的豪族。

也就是說,安南鄭氏跟安南黎氏其實是姻親,相當的親,這也是鄭氏連殺兩位安南國王之後還能出任後黎朝高官的主要原因,因爲他們就是一家人,襄翼皇帝暴虐,他們殺之,那是清理門戶,與他人無關,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爲的,至於別人是不是這麼認爲的,他們也不在乎。

這會兒鄭氏在安南的勢力着實很強,可以說僅次於莫氏,而後黎皇室卻因爲他們兩家“聯合”打壓幾近滅絕,至於鄭氏這會兒所擁立的黎莊宗是不是後黎皇室後裔都還不好說呢。

鄭氏打着後黎皇室的旗號也着實獲得了很多後黎遺臣的擁戴,所以,他們被趕出安南,逃到哀牢之後又捲土重來,佔領了西都清化,並屢次派使團出使大明,請求大明出手,收拾莫登庸這個叛賊。

如果大明真按歷史上的做法出手,那麼,就被鄭氏給耍了。

歷史上,大明兵部尚書毛伯溫也曾用威逼恐嚇之計迫使安南莫氏臣服,但是,莫氏臣服大明之後鄭氏卻不臣服,他們還是以後黎朝的名義與臣服大明的莫氏相抗,從而使得使安南首次進入南北朝時期,北邊是歸順大明的莫氏,南邊則是打着後黎朝幌子的鄭氏。

後面,莫氏被滅之後,鄭氏又與安南豪族阮氏爭奪後黎朝的控制權,使得安南再次進入南北朝時期。

也就是說,這鄭氏並不是什麼恭順之臣,不管對於大明朝還是後黎朝,他們的恭順都只是表面上的,他們掌控安南之心甚至比莫氏還要強烈,就算莫氏投誠大明,他們也不會投誠。

對此,楊聰並不是很清楚,畢竟他前世並沒有研究過安南的歷史,不過,這會兒他卻已經動了收拾鄭氏的意圖,因爲莫登庸已經向他投誠了,要迅速解決安南的問題,就必須幫莫登庸幹掉安南鄭氏。

問題這會兒他還不能擺明了出手,畢竟鄭氏曾多次代表後黎朝出使大明,大明朝堂上下這會兒都認爲只有莫氏纔是安南的亂臣賊子,而鄭氏則是後黎朝的忠臣。

他如果擺明了對鄭氏動手,那就是給夏言和嚴嵩藉口來收拾他呢。

那麼,怎麼辦呢,難道就如同歷史上那一般,只收復安南莫氏,而讓安南鄭氏藉着後黎朝的名義與莫氏抗衡,將安南一分爲二?

楊聰當然沒這麼老實,他與莫登庸密議了一陣之後,當即便上奏朝廷,言明莫登庸願意交出安南地圖和賦役黃冊,投效大明朝廷,同時,他也在奏摺中暗示,莫登庸歸附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必須尤其繼續執掌安南。

這交出安南地圖和賦役黃冊的意思就是接受大明的管轄,將藩屬國變成大明的直屬領地了,如果朝廷能夠接受,簡直不壓於重新開拓了一大片疆土。

所以,他在奏摺最後建議,以類似於都司的形式兼併安南,授予莫氏都指揮使一職,世襲罔替,同時朝廷派出都指揮同知和僉事等官員,以爲監督。

他相信,嘉靖應該會接受他的建議,因爲這會兒大明着實經不起十餘萬大軍的長期消耗,他也不止一次上奏,以楊家的財力,最多能維持十萬大軍半年的開銷,半年過後,就要朝廷想辦法了。

也就是說,安南的事情必須在半年之內解決,而南寧離北京足有五六千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傳書一個來回也要一個月左右,如果安南莫氏再派使團進京獻降來回最少需要四五個月時間,四五個月加一個月,正好是半年,如果嘉靖不答應他的建議,那麼,不好意思了,半年之後十萬大軍就請朝廷出錢來維持吧。

朝廷有這麼多錢維持十萬大軍的開銷嗎?

顯然是沒有的,所以,嘉靖就算不怎麼樂意,也必須接受他的建議,不然,安南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就不好說了。

奏摺發到京城,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夏言看了楊聰上奏的內容,眉頭不由大皺。

楊聰這傢伙也太厲害了,這纔到西南不過兩個來月,安南莫氏竟然就被他嚇得主動來請降了!

這傢伙的提議能接受嗎?

如果從朝廷的角度出發,那自然是可以接受的,因爲安南之事就是個面子問題,大明朝“冊封”的安南國王被人給篡位了,讓大明很沒面子。

這事說白了就是這麼簡單,嘉靖派楊聰去西南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爲了給大明找回面子。

這找回面子的方法就多了,嘉靖並沒有規定楊聰用哪一種。

如果楊聰能率軍直搗升龍,將莫氏一族全部抓到京城來,交給朝廷處理,那自然是最好的。

不過,楊聰這種方式也可以接受的,畢竟安南莫氏認慫了,連國王都不當了,只求大明能給他封個一官半職,繼續執掌安南便成,這也算很給大明面子了。

問題,如果讓楊聰這麼輕鬆就立此奇功他夏言很沒面子啊,或者說,如果讓楊聰如此輕鬆的解決了安南的問題,他這內閣首輔之位可能就坐不了多久了,陽明一脈還不乘勢來奪他的權啊!

他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讓人把嚴嵩招來商議一下。

嚴嵩當然也明白不能讓楊聰如此輕易“得逞”,他們處心積慮的把楊聰整到西南去可不是爲了讓其建功立業的,這收復安南的“奇功”豈能讓楊聰輕易得了去!

那麼,怎麼辦呢?

不得不說,嚴嵩的確毒,他稍微動了動腦筋,便想出了一條毒計。

他這條毒計很簡單,那就是逼楊聰去抓安南莫氏。

按他的說法,安南鄭氏屢次上奏,這莫氏就是亂臣賊子,篡位之臣,這種人絕對不能輕饒,必須押解到京城受審,以儆效尤,要不然大明其他藩屬國還不得紛紛學樣啊,到時候今天這個篡位,明天那個篡位,大明顏面何存?

他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大明這會兒還有立朝之初那麼強大,那麼,沒說的,直接出兵,逮住莫氏,押回京城受審,以儆效尤。

問題這會兒大明早已沒有立朝之初那麼強盛了,別說八十萬大軍,就算十萬大軍都維持不了多久啊,嘉靖又會怎麼選擇呢?

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十三章 陸炳的野望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五十一章 新規劃第二十三章 復出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九十四章 爭端再起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四三章 新政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四六章 好像中埋伏了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四章 願景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八十章 對峙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九四章 稿成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八六章 東窗事發第十二章 恐怖的淘汰率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八十二章 誰爲首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四五章 變法有危險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六十九章 狠人
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十三章 陸炳的野望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五十一章 新規劃第二十三章 復出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九十四章 爭端再起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四三章 新政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四六章 好像中埋伏了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四章 願景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八十章 對峙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九四章 稿成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三二章 簡單實用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八六章 東窗事發第十二章 恐怖的淘汰率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八十二章 誰爲首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四五章 變法有危險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六十九章 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