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

嘉靖在朝廷重臣的任免上的確是獨斷專行,什麼廷推,什麼廷議,大都只是擺設而已,他一旦決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左右。

當然,他也不是毫無依據的亂下決斷,在決斷之前,他還是會徵詢一下相關大臣的意見的,只是聽與不聽,就看他的喜好了。

總之,涉及到六部尚書這一級別的朝廷重臣,他自有自己的主張,誰也別想去左右,如果誰傻不拉幾的跑去跟他說這個好,那個好,他不但不會聽,還會收拾你。

這點,楊聰清楚,嚴嵩同樣清楚,所以,夏言和曾銑相繼被斬之後,並沒有人去找嘉靖舉薦這個,舉薦那個,就好像,這兩個人死了之後位置早已有人接替了一般。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夏言和曾銑的確留下了很大的權力真空,急需填補,嘉靖也沒讓朝臣們久等,夏言被斬後沒過幾天,他便開始召見大臣,徵詢意見了。

他第一個召見的,便是內閣大學士嚴嵩。

嚴嵩此人,在他心目中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因爲滿朝文武,支持他修煉的並不多,而嚴嵩自始至終都在不遺餘力的支持他,他當然會對嚴嵩刮目相看。

那麼,嚴嵩又會如何表現呢?

這會兒嘉靖都召見他了,很明顯是爲了內閣首輔、宣大總督等朝廷重臣的任免,他是不是得好好準備一番,甚至帶上一些親信的資料,去給嘉靖篩選呢?

他並沒有帶什麼親信的資料,他帶的是一副青詞!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便獻寶似的舉起手中的青詞,舔着老臉媚笑道:“皇上,您可能不信,或許老天爺知道今天您要召見微臣,所以,微臣昨晚突然文思泉涌,寫出了這副青詞,果然,皇上這一大早便召見微臣了。”

還有這種事?

嘉靖聞言,不由好奇的接過青詞,細細鑑賞起來。

這青詞,寫得好啊!

嘉靖看得簡直眉飛色舞,因夏言一案留下的陰霾貌似也一掃而空。

這嚴嵩,着實不錯,這內閣首輔之位,非他莫屬了!

有時候,當老闆的人就是這樣,他任用手下人,並不一定會看人的能力,誰能更合他心意,纔是最重要的。

嘉靖這個大老闆尤其如此,要說嚴嵩治國的能力,那真心不怎麼樣,要不然,張璁和夏言等人留下的中興之局也不會被他搞得一團糟。

但是,要論拍馬屁的功夫,這天下,卻是無人能與其匹敵!

嚴嵩可是把拍馬屁當做畢生的事業在看待,可以說,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基本都是靠拍馬屁得來的。

人家在休息的時候,他在想着怎麼拍馬屁。

人家在坐班的時候,他還是在想着怎麼拍馬屁。

人家都想着怎麼在嘉靖面前表達自己的政見,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他卻在想,怎麼把嘉靖給拍舒坦了!

比如這會兒,嘉靖找他明顯是要決定朝廷重臣的任免呢,他卻假裝不知,而且還帶來了一副珍藏已久的好青詞,讓嘉靖看了之後下意識就想到了他對其修煉不遺餘力的支持,心情也隨之好了起來。

這一記馬屁拍的,着實不同凡響。

嘉靖拿着他進獻的青詞寶貝般的鑑賞了一陣,這才意猶未盡道:“惟中,這副,可真是難得的佳作啊,你這青詞水準是越來越高了。”

嚴嵩連忙謙虛道:“哪裡,哪裡,微臣覺着自己寫青詞的水平並沒有什麼提升,但是,昨晚微臣就是突然之間想到了皇上,隨後便文思泉涌,這真是天意啊。”

這傢伙,老是這麼不知羞恥的牽強附會,扯什麼天意,着實噁心。

但是,嘉靖偏偏就愛聽這調調。

天意?

好啊!

他不由微笑着點頭道:“看樣子老天爺是在催朕,趕緊把你提上內閣首輔之位,將朝廷之事交由你來打理了。那行吧,現在,朕就擢你爲內閣首輔,以後,你可得盡心竭力,爲朕管好這朝廷之事。”

嚴嵩聞言,不由激動的渾身一抖。

他這可不是裝出來的,雖說夏言倒臺之後內閣首輔之位貌似非他莫屬,但是,嘉靖用人向來都如同抽瘋一般,誰知道這傢伙會不會突然腦子一抽,把內閣首輔之位給了別人。

這下,終於塵埃落定了,內閣首輔之位終於如願落入他的囊中了。

內閣首輔啊,那可是百官之首,而且,這會兒嘉靖沉迷修煉,不問朝政,內閣首輔等於就是半個皇帝了,他能不激動嗎?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

嚴嵩激動了一陣,這才拱起手來,信誓旦旦的道:“微臣定當盡心竭力,盡忠職守,爲皇上將朝廷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條。”

嘉靖聞言,不由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又鄭重的道:“惟中,你也知道,這內閣首輔需得盡心竭力才能做的好,今後,吏部之事恐怕你是更沒時間去管了,這吏部尚書之位恐怕得找個人擔着才行,你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啊?”

人選,自然是有的,而且還有很多。

不過,人選再多,也得嘉靖選用才行,如果說了一大堆,嘉靖一個都不選,那豈不是瞎子點燈白費力?

嚴嵩可是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如果他從鄉黨中舉薦,嘉靖肯定會心生不滿,合着你以爲這朝廷真是你家開的啊,你這都當上內閣首輔了,吏部尚書之位還要安插自己的親信霸着!

那麼,到底舉薦誰呢?

舉薦陽明一脈的人,以證明自己大公無私嗎?

開什麼玩笑,那不腦子有病嘛!

人選,他早就想好了,不過,他卻裝作毫無準備的樣子,仔細斟酌了一番,這才猶豫道:“這吏部尚書之位至關重要,陡然之間,微臣還真想不出什麼特別合適的人選來。皇上,您看工部尚書吳鵬如何?微臣覺着,吳鵬此人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足以勝任吏部尚書之位了,他唯一的不足之處可能就是沒有在吏部任職的經歷了。”

吳鵬?

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六十七章 狠辣終章 逆天之威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一六二章 宣揚天威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十三章 缺鐵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二卷 第三章 這小子真橫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一九二章 強盜思維第四章 願景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終章 逆天之威第五十章 誰搞的鬼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二十二章 投石機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十九章 喂狼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五章 卑微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
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六十七章 狠辣終章 逆天之威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一六二章 宣揚天威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十三章 缺鐵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二卷 第三章 這小子真橫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一九二章 強盜思維第四章 願景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終章 逆天之威第五十章 誰搞的鬼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二十二章 投石機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十九章 喂狼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五章 卑微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