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最後一次

八月二十九曰,雅安多營的大山腳邊,一隻三萬餘人的部隊從這裡出發,奉命進藏的第九師在雅安的收購了的茶商們三萬多包庫存茶包,用半強半高價的方式從馬幫的手裡收購了近四萬匹騾馬,同時還以每月六元的“高薪”招募了近一萬兩千名長年在川藏茶道上奔走的“馬腳子”以及數百名帶路的馬鍋頭,前往藏省沒有軍用地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馬鍋頭腦子裡的地圖,還有馬腳子對茶馬道的瞭解。近四萬匹騾馬馱着三萬包庫存茶包、足夠三萬人一個月的補給和彈藥,兵分四批先後從雅安出發,開始朝着藏省進軍。

從川地進軍藏省,行走2400多公里路程,途經十幾座4500米以上的雪山,數十條大小冰河,要穿越渺無人煙的原始森林,暗藏殺機的沼澤草原。沿途幾乎沒有路,沒有可住的房子,沒有足夠的食物,尤其是沒有充足的氧氣……進軍藏省,困難和考驗,最根本的危險是嚴酷的自然條件對生命和生存極限的挑戰。

十月初,中原大地依還是萬木蔥蘢,藏地卻已經是一派寒荒陰霾的冬景。從雪山間穿行而過的白毛風乘高而下,將沼澤地裸露在黃湯泥水外面的埠地凍結成一層硬殼,就像膿腫的瘡痂,星羅棋佈或大或小似斷似連地橫亙在潦水中,綿綿蜒蜒伸向無邊的盡頭。

絛紅色的雲在廣袤的天穹上緩緩移動,時而將凍雨漫漫靄靄灑落下來,時而又撤下細鹽一樣的雪粒,風捲凍雨,吹打得蘆葦管草白茅都波伏在“痂”上籟籟顫慄

即使無風無雪,這裡也是晴曰無多,東南大川裹上來的溼熱氣和川北的寒風交匯在這裡,又是整曰的大霧,瀰瀰漫漫,覆蓋在無垠的水草沼澤地上,把小樹、高埠、丘陵、水塘、泥潭、縱橫交錯緩緩滾移的河溪……都擁抱在它的神秘紗幕之中。潮溼得連鳥都懶得飛。人只要在這樣的霧中穿行一個時辰,所有的衣裝都會像在水裡浸過,粘溼得通體不適,冷得沁骨透心。

而在這似雨的霧中,迴盪着陣陣馬鈴聲,儘管穿着雨衣但渾身上下依然被雨霧沾透的戰士們扛着槍,揹負着兩百發子彈、六枚手榴彈,還有食用十天的乾糧袋,乾糧袋裡這會裝的已經不再是從雅安出發時裝着的大米,早已經變成在昌都買下的青稞麥。

揹負着沉重物資的士兵們喘着粗氣,奮力沿着這不是道路的道路行走着,而在一些士兵的揹包旁還掛着碗口粗的竹管,那是戰友的骨灰,高原反應、山崩石飛已經奪去了上百名戰士的生命。

趕着騾子的王成之可以清楚看到那些戰士們黝黑的臉龐有些發紫,和所有的馬腳子一樣,王成之同樣的出身貧寒,爲生計所迫才走上趕馬的路,因爲走茶馬道不僅艱苦異常,而且還十分危險。可現在,看着這些戰士咬着牙在那裡堅持着行軍,王成之心裡怎麼都不個味,儘管他早已經習慣了茶馬道上辛苦,可是像這麼拼命的一羣人,他真的是第一次碰到。

過去清軍進藏時,都是和茶馬道的馬幫一樣,三四月份進藏,而不是像現在這個時候進藏,而且那會清軍進藏時,恨不得把一天的路分成十天走,那裡他們這般,在這裡拼命。

“兄弟們,加把勁啊!”

在一塊巨石上,一個軍官喘着粗氣大聲喊道,而在巨石下,有一名士兵正在寫着口號。

“趕走英國佬,收復藏省!”

作爲馬腳子,今年王成之和往年一樣,也進過一次藏地,不過在進拉薩之前,就把茶磚給了藏地的包商,那會洋鬼子已經開始朝拉薩打去,掙幾個錢不容易,不值得把自己的命搭上。

他們爲啥要拼命趕路,爲的就是要把洋鬼子趕出去。

但願能活着掙着那筆錢吧!

心想着,王成之的瞅了眼身旁的這匹騾子,按官軍的說法,給他們趕上這趟馬,除了每月的工錢外,還能再分一匹騾子給馬腳子,也就是這頭騾子,讓王成之和很多馬腳子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趟生死有命的活計,誰都知道七月趕藏路意味着什麼。

生與死不僅在考驗着進藏的第九師的官兵,同樣也在考驗着這些馬腳子,考驗着那些帶路的你馬鍋頭,但這會已經過了江孜的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只能往前走着,朝着拉薩進軍。

“過雪山,敬神燒香了……”

隨着一個馬鍋子的吆喝聲,原本疾步向前的部隊,馬幫停了下來,即便是第九師這會的也要守着進藏馬幫的規矩,翻越雪山時要在山頂燒天香的規矩,就是馬幫的規矩,用他們的話說,這進藏地是座山都是尊神,不敬神是要受神罰的。

“過了這座雪山,可就是一馬平川了!”

盯着面前的雪山邵振武衝身旁的李少傑說道,這會李少傑正在那把牛皮眼罩子朝眼上繫着,這是那些馬鍋子讓制的,戴上後兩眼就只能看着一條小縫,說是能防雪瞎。

“那會咱們離拉薩可就近了,但願……但願英國人能等着咱們

!”

李少傑在心裡喃喃着,而這時隨軍僧卻已經開始念起經,馬鍋子又在香臺前像跳大神似的祈着願,無論是士兵或是軍官還是馬腳子,都跟着跪拜下去,這一路上他們已經翻過了十幾座雪山,每一次都是有驚無險過去,但願這一次……老天爺保佑吧!

在心裡祈禱着,因高原反應喘氣都覺得堵得慌的李少傑在心下祈了一聲,這時又是一聲鞭響,部隊要過山了,過了山那頭,離拉薩可就近了。

過去的幾個月中,邦吉莊園裡,不管大人小孩,都十分關心寺廟裡唸咒經的情況。

大堪布扎西,按照噶夏的指令,正在邦吉寺裡主持唸咒經。一開始爲抵擋英國人進入藏省,保衛藏省祈福,而現在同樣也是爲了藏地祈福,儘管從拉薩傳來的消息稱,英國人已經佔領了拉薩,不過在英國人佔領拉薩前[***]已經朝唐古拉方向撤到青海去了。

即是祈福那寺院裡的大銅號小銅號不停地吹,大鼓小鼓不停地敲,銀鈴不停地搖,鈸不斷傳來沉悶的聲音。喇嘛唸誦咒經的聲音,時而大,時而小,時而粗,時而細,有時像一羣惡狼在嗥,有時又像一羣被貓追逐的老鼠在叫,不時還夾雜着用少女腿骨做的嗩吶的淒厲聲音,使莊園裡的氣氛更加緊張、恐怖……作爲大堪布的扎西,雖然身穿袈裟,手拿佛珠,但對經書卻一竅不通,一切“教規”、“戒律”對他也毫無約束,即便是殘暴也好、好色也罷,這嘎夏的命令總是要服從的的。平常他都是住在家裡,有事纔到寺院裡去。如今他主持唸咒經,就成天守在寺院裡,忙得像熱鍋上的豌豆,亂蹦亂跳,可即便是再忙,他也知道現在什麼事要緊。

扎西急急忙忙地把管家次仁多吉叫來。

“打聽的清楚,知不知道漢軍從不從咱們這過。要等到什麼時候漢軍纔會到咱們這?”

之所以這麼關心,原因非常簡單,爲了防止英國人打過來,扎西在把家裡東西運到昌都時,次仁多吉聽嘎夏府裡的人說過,四川的漢軍已經進藏了,他們要進藏打那些不敬佛的英國人,所以他自然對那些漢軍上了心,要是他們進了藏,自己就不用朝昌都逃了。

次仁多吉彎着腰,吐着舌頭,裝作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連一聲粗氣也沒有敢出。

看到他那個樣子,扎西很討厭,着急問了一句。

“還沒打聽到消息嗎?真不知道要你廢物有啥用”

次仁多吉早已料到扎西今天一定要問這件事,他也早已經打探清楚了。他之所以沒有馬上說出來,是想要讓老爺先着一會兒急,在老爺着急之後,他再說出來,這樣才能更顯示出他的能幹,博得主子的歡心。

他翻了一下白眼,偷看了一下扎西的臉色,覺得要是再不回答,老爺真的會發脾氣,那時就不好辦了。於是他小聲地說:

“老爺,我聽人說,這次進藏的漢軍怕是和過去不太一樣……”

“怎麼不一樣法?”

扎西粗聲粗氣地問一句,可卻又堅起了耳朵。

“老爺,您知道的,這漢地變了天,這次過來的漢軍,可不再是清軍了,而是光復軍!”

扎西聽後,皺了皺眉頭,又停了片刻,問了句,“光復軍?只要是漢軍就行,只盼着他們能擋住英國人

!”

“老爺,這光復軍能不能擋住英國人,我不知道,可他們既然能奪天下,應該比駐藏大臣有泰帶的兵要強些,可奴才就是擔心,這有泰可是……”

“他們漢人和旗人、蒙古人有什麼恩怨我不管,只要他們能擋住英國人,別讓他們站在這就行。”

扎西眼睛盯着次仁多吉,不耐煩地擺手說了一句。對他而言,只要能擋着英國人,不讓英國人打到自己這就行,至於什麼旗人,什麼漢人,那是他們的事情。

心想着,扎西揮了揮手,說:

“我這幾天還要呆在寺裡祈願,你把家裡的勞軍的糧食、犛牛、酥油茶都準備好,只要漢軍去拉薩肯定要走咱們這走,咱們可不能待慢了這羣軍爺,要是他們來了,你再來寺裡,明白嗎?”

“是!老爺!”

應下後,次仁多吉便請着扎運出了寺,而扎西依然在那裡念着自己不懂的經文,他原本就是讀經的出身,靠的就是祖上留下尊位和這守着商道的地纔有了今天。

金盔山上,扎西的家奴邊巴,正往回趕牲口。他幾聲吆喝,就把一大羣放牧在山林中的牲口趕到一處了。可是他沒有立即把牲口趕下山,而是讓它們繼續悠閒地吃着帶籽的秋草。這種草牲口最愛吃,又容易上膘,這冬天見天就來了,要讓這牲口趕緊多吃點。

儘管這些牲口都是主人家的,但對這些牲口還是有感情的,因爲他和這些牲口朝朝暮暮在一起。他把這些牲口當作自己的夥伴。在他看來,自己的命運,同這些牲口一樣,甚至連牲口都不如,因爲牲口的飼料管家總是給得足足的,不敢扣發;但家奴們每天的口糧,只有兩碗發黴的糌粑,還常常被扣發。如果說有什麼區別,那就是這些牲口是扎西家不會說話的奴隸,而自己則是扎西家會說話的牲口。

他覺得同這些夥伴們待在這寂靜的山林裡,比回到莊園還自在一些,痛快一些。因爲聽不到令人心驚肉跳的辱罵聲和皮鞭聲。那個地方,他能離開一分一秒,也感到高興,但實際上,他又離不開——離開這個地方,又能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十多年來,他走的地方還少嗎?哪裡是他落腳謀生的地方?!

山坡上的馬羣不知道放牧人此時的心情,只顧自由自在地吃草。不時有幾匹馬互相追逐、打架;有的馬好像吃飽了,得意地抖動鬃毛,昂頭長嘶,驚得棲息在樹上的鳥雀展翅高飛。

這時,上山打柴的姑娘娜真,向邊巴走來。一見着她,邊巴便興沖沖地向娜真走去。

“怎麼今天沒有下地幹活?”

“哪能不去?這幾天老爺天天拿着皮鞭趕我們下地。阿爸給藏軍支烏拉還沒有回來,家裡一點兒柴也沒有,剛纔小管家回家喝青稞酒去了,阿媽讓我趁這個空,趕緊背捆柴。”

聽着娜真的話。邊巴連忙說道。

“聽說黃毛洋鬼子佔領了拉薩,把活佛都趕出了布拉拉宮,老爺不分白天黑夜地讓我們收拾東西,又裝箱又打包,一些東西往昌都運,一些東西往寺院裡藏,有的還往地下埋。今天又讓我把牲口趕回去,說是要運東西。這幾天,忙得我們幾個娃子腳底都快磨破了,也沒有能給阿媽送捆柴去。”

娜真點點頭說。

“阿媽也知道你很忙,擔心會累壞你呢

!”

她看到邊巴的藏袍破成一條一條的,肩膀上和大腿上的肉都露在外面,就讓邊巴坐下,從自己的袖口裡拿出針線,把他肩頭的補丁縫了幾針。她知道邊巴只有這一件衣服,也沒法拿回家給他補。

每當邊巴的衣服破得不像樣子時,娜真的阿媽次仁旺姆就叫邊巴到她們家去,先讓仁青大伯睡下,再把他的藏袍讓邊巴穿上,母女倆就點着松明,連夜縫補邊巴的破藏袍,一補就是大半夜。

等天快亮的時候,娜真的弟弟刀結把衣服送到扎西家的馬廄裡,再把阿爸的衣服拿回家。爲了幫邊巴補衣服,娜真家大小四個人常常要忙碌一晚上,這使他非常過意不去。

“我聽人說,這次漢軍怕是不會進藏了!四川那邊的天都變了,皇上也換人了,要是黃毛洋鬼子,從拉薩朝這咱們這打來,可真不知道要怎麼辦!”

邊巴的臉上帶着愁意,到時主人帶着家人逃到昌都,可他們卻要留在這,就在心愁着的功夫,他卻看到山脊上似乎有些動靜,一陣十幾乘的馬隊朝着這邊跑了過來,一愁見馬隊,邊巴便從腰間抽出腰刀,護着身後的娜真,那馬隊上揹着槍的人衣着打扮和他過去見慣的漢人不一樣,可領頭的又好像是個“臘都”。

馬隊在距離他還有兩三百米的時候停了下來,接着那領頭的臘都卻騎着馬朝這邊跑了過來,人越來越近,邊巴看清來人後,臉上露出些喜意,連忙把刀插回刀鞘。

“我當這是誰那,原來是邊巴兄弟!”

騎在馬上的布吉樂說話的時候,從馬袋裡取出一塊茶磚,扔給邊巴,這是茶馬道上跑馬幫的規矩,見着的第一個人,要給人留下些茶。

“布吉樂大哥!”

接過茶磚的邊巴看着那邊馬上的人,那張被高原風吹黑的臉上盡是疑惑。

“跟您來的人是……”

“從四川來的漢軍,來打英國鬼子的漢軍!”

馬上的布吉樂本就是藏人,他和邊巴一樣都是奴隸出身,只不過他命好些,救下了一奄奄一息的馬幫臘都,後來那臘都用三兩銀子爲他贖了身,後來在他的央求下,布吉樂成了個馬腳子,十幾年下來,不單替阿媽、妹妹贖了身,還有了一個六頭騾子小馬幫。

邊巴眼睛一睜,詫異的看着那十幾個揹着洋槍的官軍,他們就是漢軍嗎?只有這十幾個人?

“邊巴,趕緊騎上馬,告訴你家的次仁多吉管家,讓他通知扎吉老爺,就說光復軍第九師到了,讓扎吉老爺迎一下,這大隊人馬還在後頭,漫山的大隊,告訴你家摳門的扎吉老爺,這回光復軍,不要勞軍,吃用一率給現洋!”

說着,布吉樂又朝站在邊巴身的娜真看了眼,壓下身邊貼在邊巴耳邊道了一句。

“邊巴,要是你想娶娜真,乾脆來給光復軍領路吧!一個月六塊大洋!”

聽着這話,邊巴的眼睛一亮可隨後又是一黯。

“掙得再多,那還不是給老爺掙的!俺去知會老爺去……”

第211章 增援第24章 各懷心思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39章 騎一師第38章 臣與君第147章 耍猴子第163章 間行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60章 無可奈何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114章 交易下求定閱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186章 夜襲第205章 前夜第194章 轉交第60章 計劃第4章 栽了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9章 爾虞我詐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01章 想要什麼?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3章 征程第68章 建築隊第214章第64章 洋人未辦之事第29章 陷害第200章 暴雨第134章 對馬(上)第44章 兇狗第218章 職業化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38章 交易第79章 瘸子救美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64章 疾風掠草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37章 到頭了第77章 公平第118章 得願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43章 決定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24章 背叛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54章 阻斷第232章 目標所在第261章 美國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48章 變化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章 幕第47章 理由第107章 傳統的……第82章 專家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92章 白色的第169章 學與工第168章 真相第4章 栽了第160章 陰謀鏈第126章 氛圍第38章 臣與君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11章 俄羅斯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05章 勞動者聯合報第30章 驚怒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17章 外出第146章 對話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4章 遼河兩岸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230章 槍與筆第76章 道德問題第239章 騎一師第213章 攻城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143章 決定第211章 忠臣義子第198章 好戲第93章 會師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
第211章 增援第24章 各懷心思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39章 騎一師第38章 臣與君第147章 耍猴子第163章 間行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60章 無可奈何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114章 交易下求定閱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186章 夜襲第205章 前夜第194章 轉交第60章 計劃第4章 栽了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9章 爾虞我詐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01章 想要什麼?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3章 征程第68章 建築隊第214章第64章 洋人未辦之事第29章 陷害第200章 暴雨第134章 對馬(上)第44章 兇狗第218章 職業化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38章 交易第79章 瘸子救美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64章 疾風掠草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37章 到頭了第77章 公平第118章 得願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43章 決定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24章 背叛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54章 阻斷第232章 目標所在第261章 美國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48章 變化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章 幕第47章 理由第107章 傳統的……第82章 專家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92章 白色的第169章 學與工第168章 真相第4章 栽了第160章 陰謀鏈第126章 氛圍第38章 臣與君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11章 俄羅斯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05章 勞動者聯合報第30章 驚怒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17章 外出第146章 對話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4章 遼河兩岸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230章 槍與筆第76章 道德問題第239章 騎一師第213章 攻城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143章 決定第211章 忠臣義子第198章 好戲第93章 會師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