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

黃昏日落的時候,方展棠獨自站在江邊,眺望江面。那麼沉重、黯淡,急匆匆地老是向前流着。一眼望去,那動盪不已的流水、忽隱忽現的旋渦,正如頭腦裡涌起的許多雜亂的思想,永遠在那裡閃現。

方展棠此時的心情也同這江水一樣此起彼伏,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他望着江水,心想:人也應當像這江水一樣勇往直前,向前看,千萬不能退縮。一時軟弱有可能喪失一生的機遇。他細細地回憶着離開洋行後的許多往事:

年前,在父親去世後,他離開了洋行,靠着典賣家中土地所得的三十萬元,在浦東開發區內創辦了“展鵬紡織廠”他曾經算過一本筆,按照浦東開發公司同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達成的包稅、包捐釐協議,辦紡織絕對是有利可圖。

事實證明八個月前,他的決策是正確的,在浦東開發區租地建廠,添購織布機後,待展鵬紡織廠用日本進口棉紗織出第一批棉布時,正值江南光復,棉布大都被光復軍做廠採購,獲利可謂頗豐,在其它人仍然對實業觀望時他抓住了機會。

兩個月又從產業銀行貸款一百五十萬元,又引投一百五十萬元,從美、德兩國購進織機,擴建工廠,對於只有二十六歲的方展棠來說,在美國的六年留學經歷使得他有着遠超他人的見識,在他看來執政府意欲強國,畢定會大力扶持實業。

事實再次證明了他的正確,執政府對國貨的支持,時剛舉起的國貨浪潮,使得他相信自己的“展鵬”一定會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紡織廠,甚至於他大幹一番的同時,還生出了他日兼併產業公司名下“浦江紡織”的心思。

可現在呢?

他卻發現自己正在慢慢陷入一個困境之中!

從產業銀行貸款、引投超過三百萬元,充足的資金使得他可以大幹一番,展鵬一開始用的日本紗,而在擴建展鵬時,他投資一座10萬錠紗廠,一舉佔全國紗錠總數10%之多。

日俄戰爭的爆發,使得日本傾銷東北的洋布銳減,國貨風潮,又能使得國貨受到推崇,無論是他或是他本人或是公司的股東,都相信紡織業大有可爲,畢竟人不能不穿衣,中國有四億五千萬人,一人一年即便是隻置一件衣,市場即爲驚人。

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公司的發展卻讓方展棠明白,或許在展鵬紗廠、第二織廠投產時,公司就會陷入一個新的困境。

展鵬現在的發展幾乎是依靠着國貨浪潮,靠着“莊敬自強、國人用國貨”的風潮發展起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日本、英國等國在中國傾銷棉紗、棉布,他們依仗特權入關不僅只客5%的關稅,甚至於往各口貨又免徵厘金,只有售於銷客後,方纔徵收厘金。僅此兩項,其紗、布即比國貨便宜10%甚至更多。

國貨潮起,可國貨之潮能持續多長時間?

緊鎖着眉頭,微酣的方展棠憶起方纔在商會聚會上衆人間的談話。

“國貨浪潮,正呈退勢!”

“一個月前,洋布於各省行銷不足二十萬兩,而今卻近百萬兩,恐國貨之潮勢力將退,商民皆言其利,民亦傾利,國貨之潮起於鐵路,如今路權已復,民自然無堅持之舉!”

而這正是方展棠的擔心緣由所在,與各國不同,中國實業全無關稅保護,多年來實業在洋商傾銷下,只是勉強維持罷了,若是洋布傾銷之勢再現……“關稅,關稅……”

手着着黃埔江邊的鐵製護鏈,方展棠的眉頭緊皺着,他在心中無奈的嘆着氣,執政府雖是民族政府,可卻也不得不在現實面前妥協,這協議關稅有可能動得了嗎?

皺眉思索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個新聞來。

“執政府邀請英、美、德、法、奧匈、意、日、荷七國代表,在北平召開關稅特別會議!”

會有成效嗎?第一次方展棠生出要去寺裡上香許願的念頭來。

子午時分,從書房裡走出來的陳默然在院間散着步,儘管姬麗從倫敦寄來的那封長信,讓他整個人陷入困惑之中,但今天卻不是思考那件事的時候,那只是私事罷了。

今天!不對,明天是個大日子。明天外交部將會在北平向北平公使團發出一份“最後通牒”,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國各海關、通商口岸碼頭都會有一次大行動。

憑着廊間的路燈看着廊邊的一些早謝的鮮花,眼見呈紛紛謝落之勢。一陣蕭瑟的夜風,吹得幾片凋零的花瓣顫顫悠悠地落在腳下。

彎腰撿起落葉,陳默然撫摸再三,不由得心中大發感慨。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時不我待,得儘快行動啊!”

自炎黃4602年起,京師改稱明洪武年徐達北征克大都後之名,北平,自此中國不再有北京,只存北平,作爲一座兩朝之都,不過是在光復一個半月後,這座城市即不見了過去的繁華,在南京的司法部通過“滿清身份解釋”之後,城中旗民皆移交光復軍戰俘管理機構管理,因而悉數遷出北平前往各地參與公路、鐵路或河道工程,而前往河套等地墾荒。

不再作爲帝都的北平,很難在短期內恢復隨上百萬旗民遷出後的市井的沒落,與過去相比,此時的北平曾人滿爲患的內城,這會顯得有空蕩蕩的,街道兩側盡是貼着敵產封條的房屋,此時的內城,除去駐於此地的光復軍外,幾看不到多少路人。

“夜風響起時,若大的京城似如鬼城一般!”

儘管各國人士用此話形容內城,但是在東交民巷公使館區,各國公使依然頑固於此辦公,衆所周知,執政府無意以北平爲京的一個原因,就是東交民巷。在北京光復後,在執政府的一次會議當張之洞上提出,應把首都遷到北京去。出席會議的管明棠當即反駁說:“香帥,你還願意東交民巷的存在嗎?”

而他的意思是說,東交民巷使館是外國列強侵華特權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徵,如果首都建在北京,各國列強的使館還會繼續存在;若首都建在南京,那麼北京東交民巷的特權就不復存在了。這一問,使張之洞一時瞠目,無言以對。最終還是以南京爲都。

在汽車朝着東交民巷使館區駛去時,樑敦彥看着車外冷清的街道,偶爾於路邊經過的光復軍巡邏隊時,不禁爲這座六百年帝都的沒落而感嘆,失去了天子氣的北平沒落了,內城如死城般的空寂,而外城的商家的遷離又加劇了這座城市的沒落。

聯繫着南京的日漸繁華,樑敦彥不禁在心下感嘆着城市的興衰恰如國朝的興衰一般,在他心生感嘆時,車已經進入了駛館區,從車中可以清楚的聽到各**營中傳出晨號,那些公使們甚至曾幻想過將東交民巷搬往南京。

“崧生,如果你做出底線之外讓步的話,你就不用回南京了,直接從天津做船出洋託庇外人吧!辭呈就不用遞了,我會發文將你革職,另外移交法庭調查。”

在進入英國公使館時,樑敦彥的腦海中冒出了從南京來北平時,執政府在下關碼頭送行時叮囑的最後一句話,底線之外……在英國公使薩道義以及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兩人的歡迎下,樑敦彥進入了位於領事館二樓的大會議室,此時七國代表已經坐於會議室之中,將談判的地點選擇英國公使館舉行多少帶着些無奈,畢竟除去日本之外,其它七國只是半邦交國罷了。

在簡單的寒喧之後,樑敦彥一行人坐於會議桌的南側,對面的則是英國公使薩道義、俄國公使雷薩爾、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法國公使鮑渥、德國公使穆默、奧匈公使齊幹、意大利公使薩爾瓦葛、荷蘭公使克羅伯,至於日本公使內田康哉則是敬陪末座,而在這個會場裡,總稅司赫德的身份是卻是複雜的,一方面按理他應該是中國官員,應該在坐在中國一側,可這時他卻是做於薩道義的身旁,由此可見雖名爲中國海關,可卻是爲各國所操控。

擡眼看了下赫德,樑敦彥的眉頭微微一皺,但並沒有說什麼,而跟在他身旁那些相對年青的外交官員們同樣是表情各異,有的皺眉有的卻是難掩心中所惡,所有人中只有作爲外交部次長的陸徵祥面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會議一開始,樑敦彥便開始對協定關稅全無任何情面的加以抨擊,言詞之利只讓諸國公使不時微皺着眉頭,但衆人卻沒說什麼,他們已經從其它渠道獲得一些內幕,這次特別關稅會議,中國人將有可能試圖收回關稅自主權,而這正是各國所不願看到的,也正因如此,他們纔會決定一致行動。

在樑敦彥對協定關稅加以抨擊時,日本公使內田康哉的臉上沒有一絲波動,他已經得到了來自東京的一些指示,日本將支持中國的一些主張,不過這些主張絕不包括關稅自主。

“……我有責任向諸國轉交我國執政府的決定,第一收回關稅稅權,第二修改關稅稅則!……”

“樑部長,我有義務提醒您,這顯然違反了貴國對諸國公告中,遵重前清舊約的諾言,我代表公使團向貴執政府提出最重要的抗議!”

作爲年度公使團團長的薩克義首先提出了抗議,這次關稅特別會議召開的非常突然,以至於他們雖然決定一致行動,可卻在底線問題上發生了一些爭持,但至少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關稅稅則可以增加,但關稅自主嘛,至少現在還不行!

“薩公使,對於舊約,我國一直都是給予尊重的,正像此次超過特別關稅會議,正是基於尊重與各國舊約的基礎上,正像我們發表的對外宣言中所倡一樣,中國六十餘年間,備受不平等條約這約束,此種束縛,即與國際相互尊重主權之原則相違背,亦爲獨立國家所不許,今日,中國統一告成之際,應當進一步遵正當手段,實行重訂新約,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權的宗旨實行重訂新約。”

迎着薩克義的抗議,樑敦彥用對外公告宣言的中的話語作了迴應,同時又補充一句。

“我國願與任何國家友好交往,相信這亦是各國之願,而友好的第一個前提,卻是平等,若是沒有平等相待,那行還有何友好可談?”

沉默!在樑敦彥的發言結束後,會議室內稍沉默了十數秒。

“我想我們可以理想貴國的舉動,但貴國目前並不具備實施關稅自主的能力,更何況對於舊約的修改,並非一勞永逸的,對於南京來說,舊約的確有修改的必要,但是在關稅自主的問題上,並不僅是對舊約的修改,而是對舊約的全面推翻,公使團對此不得不表示遺憾,對於我們表示反對,這是公使團目前達成的共識,我想樑部長可以如實向南京彙報,對關稅自主問題,我們拒絕展開任何會談。”

薩克義的遺憾早在樑敦彥的意料之中,準確的來說是在執政府的意料之中,便針鋒相對的回答道。

“作爲執政府外交部,我亦有義務向公使團轉達執政府對關稅自主態度,極爲堅決,非達不可,若各國一意阻撓,則執政府爲達到其目的記,已另有辦法,即至絕交也在所不惜!”

樑敦彥的回覆只讓薩克義等人一愣,他們顯然未曾想到一直在努力尋求各國承認的南京,竟然會持此強硬的態度,而樑敦彥又深吸一口氣直視着赫德。

“諸國的拒絕使得我國不得不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根據南京的指示,現在我將執政府簽署“中國海關暫行附加稅辦法”通告各國,希望各國能夠給予理解……”

從陸徵祥的手中接過幾份文件後,樑敦彥將《中國海關暫行附加稅辦法》遞交有些茫然的各國公使。

“赫德稅務司,我需要提醒你,附加稅徵收日,以今日啓起,尺物未完稅,絕不得出關!”

第122章 沙皇第98章 不擇手段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74章 道歉與保證第192章 白色的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16章 炮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102章 上鉤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37章 帝國第21章 轉變第188章 軍法事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58章 我需要嗎?第97章 斥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41章 宿命第10章 不擇手段第234章 戰場第31章 怒火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48章 變化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68章 真相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209章 變化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47章 殺個人第198章 好戲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44章 陰謀第17章 虎口奪食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222章 “禮物”第195章 爭執第229章 工具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26章 南京東京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66章 亂起第227章 張楊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43章 袁府第81章 威脅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52章 解決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54章 破裂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42章 什麼事該做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83章 餘地第111章 征程第141章 打撈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224章 簽字吧!第129章 就在這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63章 冷與熱第136章 需要第151章 生絲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50章 開局第49章 革命者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85章 垂青第207章 日本人第79章 瘸子救美第280章 疑惑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98章 四肢發達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10章 冷與熱第258章 選擇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126章 捆綁第239章 騎一師第23章 進攻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75章 亂、亂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
第122章 沙皇第98章 不擇手段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74章 道歉與保證第192章 白色的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16章 炮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102章 上鉤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37章 帝國第21章 轉變第188章 軍法事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58章 我需要嗎?第97章 斥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41章 宿命第10章 不擇手段第234章 戰場第31章 怒火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48章 變化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68章 真相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209章 變化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47章 殺個人第198章 好戲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44章 陰謀第17章 虎口奪食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222章 “禮物”第195章 爭執第229章 工具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26章 南京東京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66章 亂起第227章 張楊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43章 袁府第81章 威脅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52章 解決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54章 破裂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42章 什麼事該做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83章 餘地第111章 征程第141章 打撈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224章 簽字吧!第129章 就在這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63章 冷與熱第136章 需要第151章 生絲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50章 開局第49章 革命者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85章 垂青第207章 日本人第79章 瘸子救美第280章 疑惑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98章 四肢發達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10章 冷與熱第258章 選擇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126章 捆綁第239章 騎一師第23章 進攻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75章 亂、亂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