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聖與賢

“日本帝國首先於諸國之前承認民族政府爲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同時,日公使升大使事,今日將在南京東京同時發表,此中日國交上一大事,不可以不論。

使節升格,乃國交增進之表現。今各國之間,大抵皆交換大使,惟各國於中國,皆爲公使。今日本不僅承認我民族政權爲合法代表中國之政府,又升格大使,實爲可喜。

東京電傳:日本慫恿英美亦升格,英美均予考慮,只因尚未建交,想來他日恢復邦交,升格大使,是則就一般外交大勢言,殊爲可喜之現象,亦表明民族政權而非腐敗之滿足,諸國均看好民族政府之前途,行動予以支持,日本與索虜斷交只爲其一,諸國銀行均表示願承民族政府之債券,此爲諸國看好民族政府之前景。”

黃帝歷4602年五月二十三

迫於各國政府制定的不得與臨時政府產生正式接觸的禁令,剛易名爲南京的江寧,自然的成爲了諸國外交官的禁地,相對的十里洋場的上海,便成爲了最適合展開秘密外交的地方,同樣也是諸國外交官與臨時政府外交部拉洽的地方。

浦東的金碧輝煌的皇室大舞廳裡,一如既往的到處是盛開的鮮花,一副美不勝收的景色。而且,無處不是等候邀舞的上海各界的名媛貴婦,她們身上的花邊、佩花和象牙扇,在爽適的香水味裡,宛如無聲的波浪在翻涌,美妙的音樂聲在舞廳裡響徹着。

對外界來說產業公司舉辦的舞會,但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南京政府外交部舉辦的舞會,日本首先承認南京政府的舉動,打破了諸國的共同方針,雖引起了名國的不滿,但同樣的也打破了諸國對待南京政府的看法,尤其是在袁世凱反叛,開始向京師進攻之後,更是使得這面土地上的局勢趨於明朗。

挽着夫人的手臂進入舞廳的內田康哉,一進入舞廳就吸引了參加舞會的諸國領事表情隨之發生了些許變化,日本出人意料的舉動,爲日本換得了新政權中的外交優勢,而恰是各國所嫉妒的。

隨着丈夫與諸位領事見面後,內田夫人很快離開丈夫,走到豔麗的婦人堆裡。這一小堆人,大都是各國領事的夫人、上海知名洋人的夫人,他們同樣穿着豔麗的禮服。她們歡迎着這位大使夫人,交口稱讚她今晚是多麼迷人。

“你看內田,現在他是多麼的得意”

手握着酒杯的滿思禮對身旁的古納說道。

“是啊從近幾日中國報紙上報道來看,中國人正對日本人的好感正趨於上升趨勢”

古納應聲說道。

“我們的滯後很有可能導致未來我們對中國的外交影響力的下降”

說着國內的反應,古納無奈的聳聳肩膀,隨着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協助運作,美國已經多名參議員提交議案,要求政府承南京政府,可是中國當前的政治組織,只不過是臨時性質,尚無建立持久政府制度的基本法規,而且目前政權也不夠穩定。

如果此時承認,不僅妨得中國正在進行的行政改革,也有損各國利益。美國政府見此,才決定等中國永久憲法宣佈,臨時政府終止後,再予以承認,以便維持列強合作的原則。

“這是必然發生的事實,不可否認,日本人的確很善於進行國際交易,表面上他們沒有得到大連,但是他們得到了更多”

“東京得了他們想要的,南京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同樣的,兩者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是嗎?”

說話的時候,古納看了一眼滿思禮,相比於美國來說,英國和俄、法、德一樣,都希望軸承以南京政權作爲武器,以從南京那裡索取更多的新的特權,在得到這些特權之前,他們需要以承認爲要挾,這是各國雖明白光復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卻依未有任何表態的原因。

而因爲南京政府同意日軍使用大連商港運輸物資,所以俄國主張各國應支持滿清,法國原則上認爲中國正式政府成立後再予以承認,但又進一步要求中國政府對列強在華的條約權利給予正式保障。至於英國則是藉口南京沒有履行條約義務的能力,不能承認中國政府。

“日本的單方面行動,使得我們對華共同行動陣線破裂,滿思禮領事,你覺得我們的共同陣線,還能夠維持多長時間?”

古納的話中話卻是被滿斯禮的聽了出來,他看着古納,這位即是美國駐清國上海領事,又是美國駐華代辦處主管的雙重外交官。

“貴國對華的態度是不是準備進行調整?”

“我們不都是在進行調整嗎?”

藉着反問古納叉開了話題,在日本搶先承認南京之後,上海的各國領事便先後身兼駐華代辦處的職務,這實際上就是各國在調整自己對待南京政權的態度。

而且他已經接到國內的明確指示,等待中國臨時政府終止後,即予承認中國政府,無論是目前爭論的共和政府或是帝國政府。

“南京政權暫時還不夠穩定,他們沿用着大量的清國舊官員,雖然已經派出大量的事務官員,但是你知道的,那些年青人怎麼是老奸巨滑的官員們的對手,而且,即便是在光復軍中,雖說那位大帥大量任命黃埔軍校學生爲軍官,但是他所依賴的軍官和官員們一樣,都非常的年青”

在內田康哉把目光朝自己投來時,滿斯禮便衝擊舉起手中的酒杯,同時對古納說道。

“現在北洋軍已經到了保定,他們很快就會攻克只有少量舊武裝和一個師的常備軍保衛的北京,隨着清國覆滅的倒計時,革命黨人和光復黨人的爭論已趨於白熱化,是共和,還是帝制,有可能是除去北方的袁世凱之外,新政權中又一個不穩定因素,新政權面對的問題,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是啊雖然面臨着太多的問題,但我們總需要承認這個政權,這是爲了我們的利益不是嗎?”

這時內田康哉已經再次走到他們的面前,古納結束了兩人間的談話,現在的英日同盟是美國所憂慮的,如果日本贏得這場戰爭,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在夏維荑以及的菲律賓威脅到美國,而英日同盟又使得美國不得不考慮未來英日兩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

和滿思禮客套幾句後,內田康哉卻是把話題轉到目前整個南中國最爲關心的一件事上。

“滿思禮領事,不知你覺得武昌的態度,會不會隨着袁世凱的起義發生變化?”

之所以內田康哉會問滿思禮,是因爲張之洞和英國駐漢口領事之間保持着異常親密的聯繫,而且作爲日本駐華大使,他還掌握着一件不爲外界所知的機密,張之洞庚子年間曾涌出過帝王夢,對此知之者甚少,四年前面對八國聯軍的武力威脅,清國政局動盪,政壇變幻莫測。身爲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一面公開表示擁護“兩宮”,而內心深處卻存有獨立稱王之念。他私下派長子張權前去東京,與錢恂一起在日活動;通過宇都宮太郎向日本參謀本部徵求對組織新政府及提供軍事幫助之可能。還希望日本派軍事專家來協助練兵,同時還要購買槍支彈藥,加緊訓練新式軍隊。

與此同時,張之洞對唐才常在武漢地區的自立軍活動,在八國聯軍攻克北京之前,亦採取虛與委蛇的模棱兩可態度。直到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政權尚存,張之洞才放棄組織新政府的念頭,讓張權歸國,並下令對唐才常等殘酷鎮壓。不僅日本參與其中,同樣的英國人亦曾參與其中。

“內田大使,這個問題……”

滿思禮笑看內田,現在沒有那個國家比日本更迫切看到南京政府可以掌握中國政權,他們急需單方承認的“合理化”,而合理化的前提就是那些地方大員們像袁世凱一樣,做出明智的選擇,而現在所存湖廣、雲貴、陝甘、四川四位總督之中,只有湖廣、雲貴兩督爲漢人,相比於未受威脅的雲貴,他們更關切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決定。

“恐怕只有陳執政那裡才能給出答案,您覺得的呢?”

笑聲同時從兩人嗓間響起,這時舞廳裡的音樂聲更歡快了,樑敦彥這位留美幼童出身的外交部長卻在此時結束與滿思禮夫人的跳舞,在一名職員在他耳邊輕言幾句後,便朝着樂臺上走去,音樂聲在他的示意下停止了,原本正在跳舞的人們開始朝着樂臺前走去,端着香檳酒杯的樑敦彥臉上帶着笑容。

“先生們、女士們,現在受執政府委託,有一個好消息向大家宣佈……”

武昌城北臨長江,西門南門乃是通往湘粵大道的出口。東北一帶乃碼頭所在地,貨物集散,人員遊動,場景喧騰雜亂,是腳伕、流氓、乞丐的麇集之處。武昌的商業繁華區在城南。這裡店鋪林立,百貨充斥,街巷交錯,人口稠密,配合商務活動而起的酒樓、妓院、戲園子隨處可見。儘管三楚大地到處都是飢餓、貧困,但武昌連同對岸的漢口、漢陽城裡,卻又是畸形的繁華,銀號金鋪裡盡皆肥馬輕裘之輩,酒樓妓院中多醉生夢死之徒。

總督大人舉義了清晨,漢口租界的報紙便報道了這個消息,接着當人們看到的“中國旗”從總督府和城牆上升起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不是謠言,總督大人真的學着袁世凱“從逆”了。

中午時分,從九江駛來商輪搭載着光復軍第十一師的官兵,從漢陽渡上了岸後,大隊光復軍士兵踏着步子的靴聲咚咚地在武昌城內響起,當他們揮舞拳頭高喊。

“光復萬歲中國萬歲”的時候,人們才總算是相信了一個事實,湖北光復了

站在湖廣總督府簽押房內,此時的張之洞卻是一副五味雜陳之感,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在這簽押房裡了,署理湖廣十餘年,習着文忠公當年將湖北建國中之國的歷史,將湖北變成自己的國中之國,而今天

一生觀人用人,唯獨在陳默然的身上,張之洞走了眼,想着連劉坤一都走眼,張之洞到也沒什麼怨,兩天前,他收到陳默然的一封信,一封他等了二十三天的信,自從那天和吳秋衣長談之後,就一直等着的一封信。

現在的陳默然已經沒任何人可能阻擋他,手裡握有五十萬用新銳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強悍光復軍,正所謂“羽翮已就,橫絕四海”,他日君臨天下的非他莫屬了。張之洞知道自己已不能開罪於這位昔日曾跪於自己面前的人了,不但不能得罪他,甚至於還要示之以破格之禮

“執政到”

隨着簽押房門外傳聲,面帶喜色的陳默然大步走進了這湖廣總督府的簽押房。此時的陳默然似乎更顯得神采煥發了,對照自己日益衰老的身體,張之洞更覺得這曾跪於自己面前年青人,身上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向他壓來。

“張之洞見過執政”

轉過身來的張之洞臉上帶着驚色,待看清來的就是陳默然後,連忙左手壓右手,手藏在袖子裡,舉手加額,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後起身,同時手隨着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直到行着禮時,他的心裡依然難以平靜,陳默然來了他來武昌了怎麼之前連個消息都不知道?就是那十一師的師長張躍武進城拜訪自己時,也未曾提到此事。

“香帥,,如此大禮,默然豈能當得。”

雖說語氣仍然是已往一樣的謙恭,但陳默然卻是未有阻止張之洞行禮的心思,只是在其按照漢禮行了個揖禮後,還了一個揖禮,而這個揖禮卻只有45度。

陳默然的反應和回禮在張之洞的意料之中,現的陳默然已經不再是那個上海的商人,而是執政府的執政、光復軍的大帥,也許幾個月後,又會成爲新朝之君,過往如何早已拋開不計,當了幾十年的臣子張之洞,自然知道何是臣子的本份。

“香濤不知執政竟然親臨武昌……”

“香帥能毅然易幟,自爲光復之功臣,民族光復指日可待,默然於情於理都應前來拜見香帥”

按捺不住心中的驚喜,陳默然語中帶着些喜意,張之洞行事實在是出人意料,兩天前自己的那封信沒白寫,而之所以來這卻還是爲了一件事。

“執政,原本的我想待湖北諸事安排妥當後,即赴南京,未想到執政竟然親往武昌接迎,實是惶恐至極。”

張之洞苦笑着,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態。在他看來,陳默然之所以來武昌,怕是擔心袁世凱之事重演,可他這湖北常備軍和北洋軍卻是截然不同,他來武昌怕是想接自己去南京。

“香帥素爲天下所景仰,實是南京政府初定,默然以香帥爲砥柱。天下人心方可安定。”

陳默然說着,態度是誠懇的,對湖北他並不擔心,宏漢會、第二偵緝處過去一段時間早已滲透入湖北清軍各部,如果不是因需要借張之洞的聲望壓陣,他又豈會撐到現在。

“執政方纔是光復中國之中流,崛起之希望,香濤不過是一老朽爾。”

目視着陳默然,他的這種恭維卻是讓張之洞稍舒服了一些,右手已習慣地擡起來,在鬍鬚上來回梳理着。

“香帥。”

陳默然神態中稍帶着些恭敬地說。

“今日袁世凱正向京城進逼,他日舉國光復只在瞬間。默然曾請,待興國光復之時,亦是民族決定未來之時,此時政府有待香帥這般持重而經驗者主持,還請香帥切莫推遲。”

這幾句話使張之洞感到欣慰。是的,自己的選擇是不錯的,陳默然雖是商人出身,但卻有着他的過人之處,眼下這個時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

“執政,我跟你說句真心話,你千萬不要誤會。”

安詳地望着英俊中帶着些豪邁的執政,張之洞平靜地說。

“不知香帥有何賜教?”

陳默然面上露出些微笑,心想着難不成又像那些老朽一樣和自己談什麼善待滿清皇族,他們要還什麼個人恩意,卻總是想扯着什麼“仁義”。

“執政,世人皆知,他日民族光復,即行一人一票,決定國家之未來體制,香濤雖已老朽,但卻知這中國之民尚於愚昧而未開,不僅百姓如此,官員亦是如此,若如那黨人所鼓吹之共和,總統之位世人皆奪之,勢必造成戰爭,於國於民將大爲不利。若行帝制,不僅官民釋然從之,亦無官民心之惶亂,國家大事皆由君出,倘若君不聖,則由賢相主宰,相若不賢則換之。所以爲君之道在於慎選宰相。兩者孰是,不知執政以爲何爲國之所需、民之所求”張之洞的眼光分明昏花多了,但在陳默然的眼裡,這昏花的眼光背後依然埋藏着昔日的犀利、精明

從他的話裡,陳默然聽出了他的話裡話外的意思了,按下心頭的狂喜。

“不知以香帥看來,若是行帝制,何人可爲帝何人可爲相”

端起茶杯,張之洞輕輕地呷了一口,鄭重地說道。

“洪武爺逐韃虜,解漢民水火以倒懸,自可爲大明開國之帝古往今來聖者爲君,賢者爲相”

好了,今天終於把中國未來的體制和陳默然的野心說了出來,實際上一開始陳默然就想着當皇帝,這四億五千萬人能選出一個什麼體制?自然是他們最熟悉的帝制,呵呵希望大大們不要失望,至於張之洞的角色安排,對付那些個老奸巨滑之人,自然的需要……嗯清官要更奸這國號是定了,肯定是中華帝國了,可是這年號……鬱悶中,求助於各位大大望大大們在書評區發佈,回頭無語作着讀者調查,呵呵求月票、求定閱)

第43章 拍賣會!第146章 疑惑第1章 人性貪第42章 城破第222章 “禮物”第102章 上鉤第111章 怒嘆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267章 達賴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271章 立憲第115章 官與兵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6章 沒必要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7章 看你的了第84章 革命者第87章 米氏父子第151章 造反第37章 心思各異第214章 在辛亥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18章 是我……第262章第58章 我需要嗎?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34章 老閘巡長第206章 食君祿第66章 兩個輸家第23章 外交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183章 上海第62章 親王的心思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61章 好與壞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98章 不擇手段第209章 陰謀現第107章 理念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53章 巴格達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44章 哈爾濱第195章 爭執第44章 陰謀第4章 德屬東非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156章 第二第205章 前夜第154章 阻斷第87章 好牙口!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7章 做不到第39章 收美鈔不第162章 士爲何死,唯正義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41章 美女美鈔!第29章 陷害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107章 理念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269章 在關東第14章 遼河兩岸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4章 跟我走吧!第7章 做不到第160章 審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34章 對馬(上)第74章 甲一第111章 怒嘆第161章 分歧第126章 捆綁第7章 做不到第3章 火第273章 十年期第63章 江畔第268章 庫倫城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122章 沙皇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第43章 拍賣會!第146章 疑惑第1章 人性貪第42章 城破第222章 “禮物”第102章 上鉤第111章 怒嘆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267章 達賴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271章 立憲第115章 官與兵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6章 沒必要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7章 看你的了第84章 革命者第87章 米氏父子第151章 造反第37章 心思各異第214章 在辛亥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18章 是我……第262章第58章 我需要嗎?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34章 老閘巡長第206章 食君祿第66章 兩個輸家第23章 外交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183章 上海第62章 親王的心思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61章 好與壞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98章 不擇手段第209章 陰謀現第107章 理念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53章 巴格達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44章 哈爾濱第195章 爭執第44章 陰謀第4章 德屬東非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156章 第二第205章 前夜第154章 阻斷第87章 好牙口!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7章 做不到第39章 收美鈔不第162章 士爲何死,唯正義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41章 美女美鈔!第29章 陷害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107章 理念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269章 在關東第14章 遼河兩岸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4章 跟我走吧!第7章 做不到第160章 審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34章 對馬(上)第74章 甲一第111章 怒嘆第161章 分歧第126章 捆綁第7章 做不到第3章 火第273章 十年期第63章 江畔第268章 庫倫城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122章 沙皇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