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臣子本份

南京,這座五月十六易得新名的市街上,一輛黑色的硬頂式野馬汽車沿途鳴着車笛,來到了漢唐坊南京織局,南京織局的前身是江寧織造局的江寧局,在光復前滿清就曾以物力艱難意圖考勤制度江寧織造局,

在光復後,原本面臨被裁撤風險的江寧織造局自然不裁而裁,就在江寧織造局人工將散時,漢唐坊卻出資三百萬元,買下了江寧、蘇州、杭州三局,隨後以三局所出原供上貢的面料,以製做高檔漢裳售賣於民間,光復後的漢風重拾,使得漢唐坊在月間大獲其利。

“江寧織造局”

挑開車窗紗簾,張之洞唸了下江寧織造局的牌子,對於這地方他並不陌生,三次署理兩江時,曾幾次來此催督過貢錦,索要過私錦,而今這江寧織造局卻已成私人之廠坊。

“下車吧,我帶你們去看一樣東西。”

身爲執政府諮政一職的張之洞,對身旁的陳衍、桑治平兩人說道。這時車門已經被護兵打開了。

三個人一起走進江寧織造局時,門外的門房還是記出那領頭的就是執政府諮政,他老人家最近幾天,可沒少朝這地方來,忙殷勤招呼。

“你們經理呢?”

門房連連打躬,回說道。

“經理正在工間……”

“不用了,我自己過去”

說罷,張之洞便領着兩人走進了這江寧織造局,陳衍、桑治平兩人卻是目中帶着疑惑,心想着若是香帥需要一件體面的漢裳,大可到漢唐坊去置買,那裡也有江寧織造局出的雲錦漢裳。

在張之洞進入工間後,卻看一個精瘦人正在趴在案臺上繪着什麼,他咳了一聲,那精瘦的老頭轉過頭一看,連忙起行對着張之洞一行人鞠了一躬。

“不知諮政駕到,有失遠迎”

即便是直到現在,張之洞都很難適應跪禮被作廢後的鞠禮,只是點下頭。

“袍服設計完了了”

“回諮政,仍未完成”

這個答案讓張之洞皺下眉頭,這袍服可是他準備的一件賀禮,從來到南京之後,他就尋思着怎麼樣表一番忠心,那日執政雖未點透,可張之洞卻已經知道了答案,所以纔會拿出十萬元,請漢唐坊的江寧織造局設計這漢式龍袍。

“這是袍服圖樣。”

說話時於柱九微擡着眼皮看了眼面前的諮政,幾乎是接到這筆單子的時候,他就曾想過去警察局報告,自幼在江寧織造局的他自然知道這龍袍可是大逆,可偏生的公司不僅收了這單子,還密着他保密。

駐足於案前的三注目細看。大幅的紙上已經用繪出了一件紅色的漢裳,龍袍上繡滿了紅日、海水波浪,正中一條金黃色飛龍昂首翹尾,五爪張狂,雙目奕奕,鱗甲輝煌。

畫上的服裝只讓陳衍失聲輕叫道。

“呀,這不是龍袍嗎?”

而張之洞卻是沒說話,而鬍鬚下卻是帶着些笑。而桑治平同樣一直盯着,沒有做聲,心裡想:龍袍都偷偷地在做了,看來執政這皇帝一定做得成了,想着這桑治平終於明白,爲何到了南京後,香帥似是在偷忙着什麼,他所忙的怕就是這個了

“無論面料裡料,還是各色絲線,都是選的全國最好的材料,局裡已經從蘇州請來最好的繡女。只待完成後,就可開繡。”

說着他又特意指着紙上金龍的兩隻黑眼珠說。

“這龍目爲黑,所用黑珍珠,是從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羣島的大溪地島進口的。”

三人家順着於柱九的手指看龍的眼睛,是黑色龍目,這與過去龍目所用白珍球卻有所不同,衆人皆知,執政喜漢風,喜徵鐵血的赤黑兩色,龍袍自然以黑珍珠點睛。

滿意的點點頭,張之洞才問道身旁的桑治平。

“龍袍如何?”

桑治平點頭說。

陳衍死死地盯着龍眼睛,想着那執政穿上龍袍後君臨天下的模樣,心裡不禁發着虛,背上滲着汗,這位執政不同他人,這人看似謙遜、心慈,可實際上呢?

他是第一批離開武昌投奔執政府的香帥幕僚之一,雖在教育部中任職,可是卻知道現在教育部正在討論着《中國教育令》,其除去八年義務教育是執政所提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適齡兒童上學都是強制性的,做就學牌,以示區別,並由警察督促帶牌兒童去上學。還制定罰規,處罰不送適齡兒童入學的家長,最高可罰笞十刑,服公役半年。

對此尚是如此心狠,更何況是……心想着,香帥的話卻是傳到他的耳中。

“……最近那些個人在那暢談什麼共和,豈知,這大總統人人皆能當之,若行共和豈不是鼓人造反?而且,中國人還是離不開皇帝的”

說着話,張之洞捋了下鬍子,臉上似帶着些得意之色,旁人或是看出陳大帥意不在共和,可又有幾人想到果斷行之。

“咱們做臣子,不單要要分君所憂,還要想君所想啊這纔是做臣子的本份”

香帥的一句話,讓陳衍、桑治平兩人沉默不語,他們隱約猜出或許這龍袍是香帥用來示忠於執政,想着這兩人忍不住心叫着香帥的糊塗,這麼大的事竟然……香帥當真是被這新朝之宰相給……

心嘆着兩人卻是不再言語,只是在那若有所思的看着那紙上的龍袍。

一個身着西裝的官員,徑直走到張之洞的身前,對正在看報的張之洞彎下腰說。

“香帥,您還認得下官嗎?”

張之洞摘下老花眼鏡,將來人認真地看了看說。

“你不是徐卜五嗎?怎麼到這裡來了?”

似想起什麼一般,張之洞纔是笑了一下。

“忘了你早在執政府任職了”

“香帥好記性,下官正是徐世昌。”

徐世昌謙卑地笑說道。

“自從那日於下關碼頭見着香帥,下官就一直心想着來拜訪香帥,這不今個假,所以才冒然來訪,還請香帥莫怪。”

“坐吧,坐吧”張之洞伸出手來指了指對面的沙發。

“你這人禮數太多了,現在都光復了,你我皆爲公民之僕,沒什麼下官不下官,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雖嘴上這麼說着,可張之洞心裡得頗爲受用,這下官下官的多少總讓他找回一些過去的感覺來。

“香帥,下官以後一定注意”

在沙發上坐了下來,徐世昌樂呵呵地說。

“香帥,我從河北來南京的時候,曾買一些龍骨,這不前幾日剛運過來,公餘要好好揣摩揣摩,興許能認出幾十個古字來。”

嘴上樂呵呵的說着,可心裡頭卻是覺得好笑,這南京城裡從來都是不熟悉新學的研究新學,熟悉新學又研究陽明學,可偏生這位諮政卻是喜歡刻着殷商時期卜筮文字的龍骨學。

“太好了,太好了。”張之洞笑道,“到時你可以先給我看看,莫急着公佈於世,免遭方家譏笑。”

“香帥願意替我審覈,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了。我隨身帶了幾塊龜殼板,有幾個字,我自認猜得了七八分。請香帥看看,點撥點撥下官。”

“在哪裡,快拿給我看看”

張之洞一副急迫的神態,彷彿一個貪玩的兒童,焦急地向大人索取一件新奇的玩具。

徐世昌從隨身帶着的公文包裡取出一塊布包。打開布包,露出十來塊沾着泥土的黑褐色龜板。張之洞急忙重新戴上老花眼鏡,取過一塊細細地審視着。

辜鴻銘、陳衍等人也一人拿起一塊,十分好奇地觀看。這間書房頓時成了一個考古研究所。

看着張之洞的專注神色,徐世昌爲自己精心準備的這一招而慶幸。

接到保定來的電報後,徐世昌就開始尋思着,要怎麼樣來討得老頭子的歡心,他想來想去,想到了殷墟里出土的龍骨,原本的這是袁世凱準備獻給執政的,執政正在籌備一所博物館,從龍骨談起,豈不會引發這位雅好古董的老名士的極大興趣嗎?

這一招果然靈。張之洞、辜鴻銘、陳衍和徐世昌四個人,面對着這十幾塊龜板,圍繞着甲骨文這一新興的學科,有着無窮無盡的話題。不知不覺間,天色暗了下來,張之洞自然把徐世昌留在府上用晚餐。

席間,張之洞也只是揀點清淡的嚐嚐而已,幾從先從甲骨上談着,談着談着又談到的北方的的袁世凱。

“卜五啊袁慰庭,什麼時候進京?”

放下筷子的張之洞輕是無意的問了一句,雖說他喜甲骨文,可也知道這徐世昌上門拜訪,爲的肯定是袁世凱的事情。

“不瞞香帥,世昌自從履任新職後,與袁副委員長,所來已經是甚少”

徐世昌恭敬地回答道。

“不過,世昌聽說,副委員會已經向執政拍了電報,請求暫時留於河北不動。”

先前那句說的是官面上的話,後面這句卻是徐世昌的來意。

“慰庭不願意進京?”

“下官想,也不是不願意。或許是因副委員長非兩榜出身,腹中無笥,自覺纔能有限吧。”

這會徐世昌說起自己過去那翁主時倒是語中不帶着客氣,甚至於還是帶嘲諷之味。

“卜五啊你要勸勸慰庭呀”

張之洞又下意識地捋起須,擺出慣常的架子來。

“他還不到五十,前程遠大。外官你已做了二十多年,歷練也已夠了,也應該到京裡去做做朝官。再說,執政對他可謂是頗爲依仗甚大,這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可是參詳外務、軍機的極重要之職,中樞號令天下,做好了,對國家的貢獻,要遠勝一省督撫,更何況這新政初定,執政身邊正需他這樣乾材啊。”

雖說擺着架子,也知道這徐世昌那翻話不過是說來聽聽,但張之洞卻知道對於執政來說,那手握三鎮之兵的袁世凱,卻是將來爲亂天下之患,不單是他,就是雲貴的李經羲、陝甘的升允、四川的錫良,無不是執政心頭之患。

相比於那三人,京師一但爲袁世凱所克,所挾逐韃之名,其必是大患,若是說不能平定四人,說不定只要執政在東南登基,立即就會有人在西北稱王,在河北稱帝,西南稱雄,整個中國大地就從此更無一塊安寧之土,億萬百姓更無喘息之日,接踵而來的,必然是更加殘酷的流血搏鬥,更加曠日持久的兵刃相爭,若是四人再假洋人之勢,到時只怕……所以的對於執政來說這四人不能不除。

“中樞號令天下”

心下冷笑着,徐世昌知道怕是副委員長一進京,北洋軍一改編,到那時副委員長可就真的只能當一位足谷翁了那還是最好的結果,眼前的老頭子莫非讓虛名給衝昏了頭?

想到這裡,徐世昌決定試探一下。

“香帥,您德高望重,從武昌舉義,於執政府居諮議一職,自是人心所望,朝野所歸。當然是以中樞號令天下,爲國家所做的貢獻要遠過湖廣兩省。副委員長自然不能跟您相比,且做事顧大不及小,難免遭人譏評。恐怕副委員所想正是自己進京,反不如在河北,更能爲國做些事情。”

半閉着眼睛捋着鬍子的張之洞搖搖頭。

“平時做事,袁慰庭一向敢於負責,也頗自信,爲何一旦叫他進樞垣,反而畏縮不前了?如今國家光復,執政意欲重整舊山河,正是我輩爲君分憂、爲國操勞之際。卜五慰庭是你舊翁,你自當以心報之,但在這老夫需提醒你一句”

心中正因這話對張之洞生出些憐憫之情的徐世昌,被張之洞這雙眼睛一盯,虛汗頓時從後背冒了出來。

“你需知一點,執政已掌半壁江山,手握五十萬強軍,雲貴的李經羲業憶搖擺,陝甘的升允、四川的錫良,還能撐得幾日,陝西近日義民四起,不消數月,雲貴、陝甘、四川皆將光復,到那時這天下何人爲君。”

張之洞摸着枯白而稀疏的長鬚,聲音越發的冷淡起來。

“卜五你是聰明人,自知道應該怎麼辦”

聽了這話,徐世昌頓時嚇得背上沁出一絲冷汗。他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比幾年前顯得更衰老的張之洞,只見那兩隻凹下去的眼睛正在盯着自己,彷彿對自己在南京乾的事早已洞若觀火,心寒着遲疑片刻後,他突然跪了下去。

“香帥,您……您是知道的,世昌與袁世凱有……”

未等他說完,張之洞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盯視着徐世昌說。

“卜五你是聰明人好了,天色晚了,回吧明個還有政務”

“勞香帥費心了”

陳默然拿手指頭輕揉着太陽穴,打從當了這什麼執政,他就沒怎麼輕鬆過。這次他到還真要謝謝張之洞敲打了徐世昌,那徐世昌拿着袁世凱的銀子,可沒少在南京使,雖說其中一部分入了國庫,但無縫的蛋也有被釘穿的那一天,更何況本就是一個有縫的雞蛋。

“爲君分憂,是做臣子的本份”

此時的張之洞倒是頗守着人臣的本份,而陳默然輕點下頭,眼瞅着張之洞,他制龍袍的事張靖已經報告過了,聖爲君,賢爲相,想着他曾對自己說過的話,陳默然在心下笑着。

“香帥,您覺得雲南的李經羲,什麼時候會輸誠最近法國駐昆明領事,可是活動頻頻啊”

“執政,我所擔心的不是李經羲,而且袁世凱”

“哦?還請香帥詳細說說。”

聽着張之洞的話,陳默然立起身體看着他。

“李經羲系無膽之人,即便是有法國人作爲依持,其也不敢、亦不願爲法人傀儡,這點骨氣他還是有的更何況雲貴兩地貧瘠。李經羲無兵爲持、亦無財力爲繼,他日執政不妨賞他爵位,想來李經羲定會從善如流的”

嘴上說着張之洞似乎忘了現在的陳默然是執政,即便是要當皇帝,也要等着“億民決定國體”之後。

“再說是陝甘的升允、四川的錫良,其爲旗人,必殊死抗之,陝甘今下義軍四起,四川地處腹地,光復軍正待入川,兩者亦不懼”

陳默然注意聽着,不置可否。

“算來,唯一之懼,只有河北的袁世凱”

張之洞神色嚴峻起來。

“袁世凱身任北洋大臣,與京城諸國公使皆有交道,各國於中國更是野心勃勃,欲以中國爲肥肉之,袁世凱之所在保定駐軍不前,卻是與各國交涉,望其中立只是其一,謀求各國支持卻是其二,若是他奪佔京師,又得諸國公使支持,對內可挾逐滿之威,外可得諸國支持,只怕到時……”

“京城他奪不了香帥,您的看法與我相吻合,我之所以對袁世凱未逼之過甚,並不是擔心他的北洋軍,甚至慈禧又着秘使與袁世凱聯繫,許諾封王,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依然由着他,我擔心是他宣佈河北獨立,到那時列強再予插手,問題就複雜了,可即便是如此他袁世凱想奪京城卻是做夢”

說着陳默然得意的一笑,看着有些詫異的張之洞。

“現在慶軍、京旗常備軍均集於津京一帶,意欲阻擊袁世凱,京城防務自然空虛,若是以奇兵一支,香帥京城還能守得住嗎?”

第153章 初戰第214章 在辛亥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50章 家第281章 伏刑第84章 炒第228章 啓航!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2章 國退民進第20章 日不落帝國的算盤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46章 疑惑第287章 民之帝第20章 小算盤第41章 宿命第44章 兇狗第9章 恐懼第187章 大帥府第72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98章 四肢發達第262章第44章 各有心思第26章 迷茫第21章 轉變第141章 打撈第27章 要快要狠第218章 職業化第37章 叛軍第117章 善意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章 幕第5章 斡旋第58章 現實問題第76章 道德問題第31章 怒火第217章 讓步第102章 原罪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117章 石油第118章 得願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269章 在關東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61章 分歧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17章 虎口奪食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36章 一千萬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41章 美女美鈔!第74章 甲一第65章 在盛府第144章 哈爾濱第69章 伊本;沙特的無奈第240章 重慶第51章 是戰爭需要他第143章 決定第98章 四肢發達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54章 風雲亂第8章 必須承受第95章 可能會是是真相嗎?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63章 江畔第130章 劇變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105章 寶藏!第76章 目的所在第46章 阿拉伯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231章 夜探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7章 外交政策第3章 征程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29章 工具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71章 三都澳第27章 要快要狠第134章 憂慮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62章 戰果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73章 選擇第64章 疾風掠草第157章 交叉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63章 江畔第1章 幕第80章 差距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83章 CMR根基第5章 斡旋
第153章 初戰第214章 在辛亥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50章 家第281章 伏刑第84章 炒第228章 啓航!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2章 國退民進第20章 日不落帝國的算盤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46章 疑惑第287章 民之帝第20章 小算盤第41章 宿命第44章 兇狗第9章 恐懼第187章 大帥府第72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98章 四肢發達第262章第44章 各有心思第26章 迷茫第21章 轉變第141章 打撈第27章 要快要狠第218章 職業化第37章 叛軍第117章 善意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章 幕第5章 斡旋第58章 現實問題第76章 道德問題第31章 怒火第217章 讓步第102章 原罪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117章 石油第118章 得願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269章 在關東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61章 分歧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17章 虎口奪食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36章 一千萬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41章 美女美鈔!第74章 甲一第65章 在盛府第144章 哈爾濱第69章 伊本;沙特的無奈第240章 重慶第51章 是戰爭需要他第143章 決定第98章 四肢發達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54章 風雲亂第8章 必須承受第95章 可能會是是真相嗎?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63章 江畔第130章 劇變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105章 寶藏!第76章 目的所在第46章 阿拉伯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231章 夜探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7章 外交政策第3章 征程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29章 工具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71章 三都澳第27章 要快要狠第134章 憂慮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62章 戰果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73章 選擇第64章 疾風掠草第157章 交叉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63章 江畔第1章 幕第80章 差距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83章 CMR根基第5章 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