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

所以當坎寧安得到羅馬尼亞艦隊離開的消息後,整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只不過面對地中海艦隊目前慘狀,簡直讓人落淚。

3艘航母全沉了,唯一的反擊號戰巡也沉了,5艘戰列艦沉了兩艘。加上被打沉了的其他戰艦,其遭受的損失已經超過日德蘭海戰。不過與日德蘭相比,現在大英可沒有了一口氣開5艘戰艦的實力。

而這時候坎寧安對身邊同樣傷感的參謀長說到。“給倫敦發電報,報告我們的損失吧。這一切責任,我都願意承擔。”

坎寧安的話讓霍金斯表情十分苦澀,這樣慘烈的結果光靠司令官坎寧安可承擔不下來,自己這個參謀長同樣沒得跑。

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倫敦還等着自己上報損失結果呢。

所以當這份損失3艘航母、2艘戰列艦、1艘戰巡、還有8艘其他軍艦以及數百家飛機的電報發到倫敦後,正在焦急等到消息的張伯倫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而早已在一旁等候的掌璽與空軍大臣霍爾立刻上前扶住了他,而其他因爲亞力山大空襲消息被緊急招來的大臣,一看首相的表情,內心暗叫一聲不好。

果然等張伯倫將電報內容傳閱一遍後,每個人臉上都非常難看。而且他們知道,此時大英帝國的世界寶座被羅馬尼亞人狠狠的踹了一腳,而且還是踹在大英帝國命根子的海軍身上。

等張伯倫恢復過來後,他開口問道。“大家說一說吧,現在該怎麼辦?”

面對張伯倫的詢問,陸軍大臣貝利沙率先給出建議。“我認爲,需要立刻對埃及進行增援,保障該地區安全不受侵犯。我們陸軍部可以安排從印度和澳新兵力,優先增援埃及。”

很明顯,陸軍大臣貝利沙的態度就是優先保住埃及。

而他的話得到其他內閣大臣的贊同。

“沒錯,我們必須保住埃及。”

“帝國不能承擔失去蘇伊士的危險。”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埃及對英國的重要性,不說其所處的位置對英國在東地中海以及中東的重要,光是那條蘇伊士運河就值得英國下死力氣去保。這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運河,對英國溝通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大英帝國的帝字,可是由印度給予的(印度皇帝或者女皇)。

作爲掌璽與空軍大臣霍爾這時候說到。“我認爲目前埃及的防空需要得到增強,現在我們可以從其他殖民地抽調先進一些的飛機支援埃及。另外我認爲,本土方面也應該抽調4箇中隊的噴火支援埃及。

另外鑑於埃及將面對羅馬尼亞艦隊的威脅,需要更多的能夠對付艦船的飛機,我認爲也可以從本土抽調一批支援。”

霍爾說到之後,接着話音一轉。“這些都是我們針對亞歷山大港遇襲後作出的反應,而現在我認爲,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必須得到正視。”

成功將所有人注意都集中咋自己身上後,霍爾說出了一個國家的名字。“那就是意大利的態度問題。”

他的一句話,瞬間讓其他人知道,現在意大利的態度異常重要,尤其是在英國地中海艦隊損失慘重後。

在戰爭爆發之後,英法海軍的分工就是,英國地中海艦隊封鎖羅馬尼亞海軍進入地中海,而法國艦隊則看住意大利。至於英國本土艦隊自然是執行一戰時就有的任務,將德國軍艦封鎖在北海內。

而現在隨着地中海艦隊在港口被空襲,沒人看住羅馬尼亞艦隊之後,誰能保證墨索里尼不會心動。只要兩國艦隊匯合,那麼法國艦隊根本不能敵兩國聯合海軍實力。而地中海對英法船隻而言,將變成一個危險的海域。這是英國所決不答應的。

“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阻止意大利不會因爲利慾薰心呢,要知道他們與德國和羅馬尼亞可是有盟約,雖然之前因爲我國與法國的實力,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現在我國地中海艦隊遭受如此巨大損失的情況下,想讓其守規矩會有非常大難度。”

國防協調大臣托馬斯說出自己的疑惑。

面對托馬斯的疑惑,霍爾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希臘利益交給意大利,利用希臘穩住意大利。”

霍爾的話引得其他人交頭接耳,這不是之前的綏靖政策的改良版麼?

“我知道你們想要說什麼,這是出賣希臘。但想過沒有,現在地中海我國與法國實力處於劣勢,而本土艦隊需要監督北海,根本抽調不出多餘的艦隊補充到地中海艦隊。現在要是不穩住意大利,那麼我們將可能丟失地中海,這個責任誰能承擔?而且將希臘拋給意大利,還能加深其與羅馬尼亞的矛盾。”

霍爾的話,讓其他內閣成員議論紛紛,都在商討這個辦法的優劣勢。

而張伯倫看到在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的海軍大臣丘吉爾,開口問道。“丘吉爾,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被首相點名的丘吉爾,搖着頭說到。“我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用希臘能換取到意大利站到我們這邊,我是贊成的。”

而張伯倫對此不滿意,只見他進一步問道。“那麼你們海軍部對此有什麼預案沒有。”

雖然才擔任海軍大臣不到幾天,但是丘吉爾對海軍還是一門清,只見他開口說到。“目前我們的工作,主要是需要對亞歷山大的損失進行評估,另外對兩位艦隊指揮官是否對此有失職進行調查。另外還有加快對喬治五世級其他戰列艦的建造以及舾裝工作,進快讓其入役。

至於航母方面,目前光輝級的前兩艘,光輝號與勝利號都已經水下了,我們會讓船廠加班加點完成舾裝工作,另外也會催促艦載機的工作。等到這一批戰艦完工後,我們預計就能夠兼顧到地中海方面。至於現在,只能靠我們的盟國法國的海軍力量。”

很明顯丘吉爾對現在地中海局勢沒有好的辦法,他又變不出戰艦補充地中海艦隊損失。

而張伯倫等到他說完後,開口說道,這些建議都很不錯,那麼接下來我們商議該則則呢麼應對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商議後,內閣達成就解決方案,首先對損失情況進行評估,然後派遣調查組對指揮官坎寧安將軍,參謀長霍金斯將軍進行評估,不過依照慣例,作爲指揮官的兩人會遭遇到處分,很可以是退出現役。

另外將派遣兵力增援埃及,主要是保住蘇伊士運河。另外讓外交部門對意大利進行拉攏,可以對意大利提出用希臘換取其立場不會發生改變。

還有就是加快軍艦的建造工作,另外接觸美國,試探是否能夠購買其退役軍艦。

等到其他人都走了之後,首相張伯倫留下了丘吉爾。

疲憊的張伯倫揉了揉發澀的雙眼後,開口對眼前這位才擔任的海軍大臣說到。“有些話我需要單獨和你說。”

聽到張伯倫這句話的,丘吉爾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因爲他知道接下來還有話沒有說完。

果然,只見張伯倫繼續說到。“這場皇家海軍百年來最大的失利,會造成民衆的憤怒,我的首相職務已經做不長了,雖然其他內閣成員一直都在出主意想辦法,但是我知道自己距離下臺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張伯倫在這裡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到。“你也知道,我原本對政治不感興趣。都是後來被逼迫從政,不過我只認爲乾的不錯,只花了十年時間,就成爲黨內核心層。原本我並不想擔任這個首相職務,但是黨內沒人我只能硬着頭上陣。對於德國的擴軍我不知道麼,還不是財政無法支持,必須要給健康財政留夠空間。不然我們就有可能步入一戰德奧的後塵。”

說了這麼多後,張伯倫停止了自我發泄,只見他問起眼前的丘吉爾。“丘吉爾,你有興趣擔任下一任首相麼?”

“非常樂意。”

“那好麼,你準備辭去海軍大臣吧。接下來你需要將自己強硬的一面,更好的展現給民衆。”

看着離去的丘吉爾,張伯倫感到一陣頭疼,接下來他需要說服黨內接收丘吉爾成爲首相。

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738章 奪島(下)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63章 鯨吞(二)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289章 突襲(一)第542章 再起波瀾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二)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613章 揭露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199章 奧斯曼參戰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361章 鯨吞(一)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89章 提議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364章 鯨吞(三)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509章 裝甲師第706章 空襲(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608章 1933年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604章 截胡(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399章 大討論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
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738章 奪島(下)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63章 鯨吞(二)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289章 突襲(一)第542章 再起波瀾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二)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613章 揭露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199章 奧斯曼參戰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361章 鯨吞(一)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89章 提議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364章 鯨吞(三)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509章 裝甲師第706章 空襲(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608章 1933年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604章 截胡(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399章 大討論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