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無語

分享到一鍵分享QQ空間新浪微博百度雲收藏人人網騰訊微博百度相冊更多...百度分享

若雨浮生商城消息|

百度首頁 新聞網頁貼吧知道音樂圖片視頻地圖百科文庫

進入詞條搜索詞條幫助

關閉 首頁分類自然文化地理歷史生活社會藝術人物經濟科技體育特色百科歷史上的今天數字博物館城市百科特色詞條數字方誌館史記·2014用戶蝌蚪團燃夢計劃百科任務百科商城權威合作合作模式合作流程聯繫方式手機百科客戶端網頁版個人中心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10643有用+14121道德經編輯[dào dé jīng]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爲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遠古語錄體。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爲《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爲《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爲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爲《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爲《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爲《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爲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品名稱《道德經》外文名稱Tao Te Ching作品別名《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創作年代春秋時期作品出處《老子》文學體裁古文作 者老子(李耳)章 節81章目錄1作品原文

▪ 道篇

▪ 德篇

2註釋作品

3創作背景

4鑑賞評價

▪ 中心思想

▪ 道與德淺析

▪ 名人評價

5後世影響

▪ 學術思想 ▪ 政治

▪ 文學

6版本變化

7作者簡介

1作品原文編輯道篇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wù)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

爲無爲,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cī)乎?

愛民治國,能無爲乎?

天門開闔(hé),能爲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shì),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shān)埴(zhí)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yǒu)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fáng)。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爲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

繩(mǐn)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dǔ)。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mò)身不殆(dài)。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猶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僞;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ē),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 (wù),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

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zhā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爲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跂(qì)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zhuì)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liáo)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zī)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zhé)跡;

善言無瑕(xiá)謫(zhé);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jiàn)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

爲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

爲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

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

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爲也。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載或隳(huī)。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

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

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dài)。

譬(p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yuè)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шшш⊕ тtκan⊕ C○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德篇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仁爲之而無以爲。

上義爲之而有以爲。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

其致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jué)。

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gǔ)。

此其以賤爲本耶,非乎?故致數輿(yú)無輿。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爲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ú)。

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爲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щшш★ttκa n★CΟ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nè)。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爲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kuī)牖(yǒu),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而成。

第四十八章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之在天下,惵惵爲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p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mò)身不殆。

塞(sè)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yāng),是謂襲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wú),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

是爲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chuò)。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國,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爲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

“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其無正邪?正復爲奇(qí),善復爲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lì)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pìn)。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爲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sì)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爲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shèn)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楷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爲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rǎng)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pī)褐(hè)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狹(xiá)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chǎn)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zhuó)。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爲而不恃(shì),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gòu),是謂社稷(jì)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qì),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yú),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1-3] 2註釋作品編輯《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經》的註釋作品很多。

先秦至六朝:王弼《老子注》

初唐至五代:唐玄宗《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疏》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

兩宋至元代: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道德真經注》宋徽宗《道德真經注》蘇轍《老子解》吳登《道德真經注》

明代: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注》

清代:黃元吉《道德經講義》

現代: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任法融《道德經釋義》韓金英《內在小孩解道德經》[3] 3創作背景編輯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爲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爲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着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爲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爲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爲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的守關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爲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爲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4-5]

4鑑賞評價編輯中心思想

《道德經》的主題衆說紛紜,從不同角度解讀,《老子》呈現出不同面相。兩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體哲學或者管理哲學,如法家的韓非子就是從這個角度理解的。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論基礎是《道德經》;三國時期王弼也是這樣,他從管理角度來解釋《老子》;還有的從軍事角度解讀《老子》,比如《孫子兵法》;還有人說這是爲人處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剛;《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從養生的角度來解讀《道德經》,修煉元氣然後得道;還有從成仙的角度來講,中國的道教產生於三國,張魯寫《老子想爾注》,是後來五斗米教的經典。

《道德經》的思想解釋,《呂氏春秋·不二》用了一個字爲其定義,即“柔”字。《道德經》把中華民族的民族性通過《周易》、通過昇華,以貴“柔”爲核心,創造了完整的理想體系。用三個關鍵詞概括《道德經》的思想體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來的那個樣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生長,就達到了生命的最佳狀態;第二是“無爲”,不折騰,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無爲”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事物的自然之性,這就是第三個詞:“道”,“道”是規律,順應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規律。

老子認爲無形產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爲更復雜的東西,從而產生了整個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動力,它產生了宇宙世界之後並沒有消失,並且存在於每一個事物之中。因爲道永遠和這個元氣的“一”在一起,萬物能夠發展、壯大、成功,就是要適應這種能量。老子認爲每一個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夠發展就是使用了他內在的無形的宇宙動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狀態,事物的自然本性產生的外在表現就叫做自然。“不學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自然而然,本來就是。每個事物生來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現就是這個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來“自然”是萬物的最佳狀態,“道”通過萬物的“自然”表現出來。

道與德淺析

《道德經》中的“道”可以與“德”聯繫起來理解。《道德經》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面大部分論述修道之“德”。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概括全文的內容。[6]

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各個《道德經》的譯本對其內容理解卻相差很大。如德經的內容說成是爲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類別。老子的本意,應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爲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爲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對於《道德經》的內容,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見解。[2]

古今中外,研究和註釋《道德經》的人難以計數,以養生學、哲學、政治、兵法、自然科學等角度,衆說紛紜。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渾全之樸,“衆妙之門”。從某一側面來理解,把它當成某一局部的東西,是盲人摸象,顯然是片面的。從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從這方面來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一些人根據西方哲學概念,把“道”片面解釋成“物質”、“精神”或“規律”。這些解釋都不符合《老子》本義。“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以此爲鑰匙,正確理解《道德經》全書。[3] [7] 名人評價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爲不言爲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爲務。——《御製道德真經疏》,唐玄宗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宋朝事實》卷三《聖學》,宋太宗

老子爲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道德真經集註雜說》捲上,蘇轍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雙溪集·遺言》,蘇籀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御注道德經》,明太祖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彙,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爲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製道德經序》,清世祖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義》,魏源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張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紀曉嵐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爲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爲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約翰高

東方古代世界的代表。——黑格爾

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燬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威爾·杜蘭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總理施羅德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啓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着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

以上內容來源[5] 。

5後世影響編輯《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爲治國、齊家、修身、爲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6-7] 學術思想

老子對學術思想方面的影響,最早是先秦諸子,其次是魏晉文學,再次是佛學,最後是宋代理學。

先秦諸子。先秦諸子受老子思想影響最深的應是莊子,《史記·莊周傳》說:“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歸本於老子之言。……作漁父、盜砣、筪,以底毀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莊子全書貫穿着老子思想,書中引老子的文學,外篇引了十九次,雜篇引了五次,內篇提老子之名三次。其次是申不害、韓非。《老莊申韓列傳》說:“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又說:“韓非喜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韓非子五十篇,其中很多非難儒者的地方,但取道家虛靜無爲之學說作爲輔助,解老、喻老二篇,更引老入法,以法解老。主道揚榷二篇,也主張君主執一以靜,無爲無事,去智廢巧,與老子政治思想完全吻合。所以司馬遷把老莊申韓同列一傳。另外,《史記·孟荀列傳》說:“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這說明除莊子、申不害、韓非而外,慎到、田駢、接子、環淵,也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6]

魏晉玄學。道家學說,兩漢有所衰落,到魏晉南北朝時再次復興,其前後三百多年,形成了討論哲理的風氣,題材則是“三玄”。據顏氏家訓勉學篇所記,主要是指《老子》、《莊子》和《周易》。不過《周易》經過王弼的註解,事實已和老子類同。其學者的著作,集中在研究相關學說,如何晏的道德論,王弼的周易注、老子注,阮籍的達莊論、大人先生論,嵇康的釋私論等都是。其中以王弼最爲突出,其所注的周易,即十三經注疏本,而他的老子注,是千餘年來研究老子的人必讀的典籍。在他之後,註解老子者不下千百家,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超得過他。[6]

佛學。佛學傳入中國,雖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但經過魏晉時期以道家思想爲解說的津樑,以老莊比附佛經,於是纔開始興盛,至於隋唐而極盛一時。道家崇尚虛玄,佛家崇尚空寂,二者思想頗爲接近。因此,當時談玄之士,多覺得老莊與佛學並無二致。如劉虯無量義經序說:“玄圃以東,號曰太一;賓以西,字爲正覺,希無之與修空,其揆一也。”范曄論佛教說:“祥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遷之宗,道書之流。”(後漢書西域傳論)所以當時士人多有用“三玄”中的言論解釋佛經的,如慧遠、道安、支迿等是。這種以“外典”講解佛經,當時稱爲“格義”。甚至到後來反而用佛學來解釋道家之言了。當時的高僧如鳩摩羅付、僧肇、慧觀、慧琳、慧嚴等人,便都注過老子,由此可見老子思想盛行的情形了。[6]

理學。理學是儒家思想的發揚光大。儒家思想自孟子沒後而不得其傳,其原因是儒家學說所談的皆在人生日用之間,缺乏高深的理論,難以滿足人心。宋代諸儒有見於此,於是大談哲理,建立起行上學的基礎。以五子之首的周敦頤爲例,他所作太陽圖,宋史本傳說“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始終。”宋明理學家講宇宙發生論的,多就其圖說加以推衍。他的太極圖則是本自道教的太極先天圖。宋史儒林朱震傳說:“陳撰以先天傳種放,种放傳穆修,……穆修以太極周敦頤。”朱蠡尊論周敦頤的太極圖,本名無極圖。陳撰居華山,以無極圖刊於石壁。其最下圈名爲玄牝之門,最上一圈名爲煉神返虛,復歸無極(太極圖傳授考)皆可爲證。先天圖是道教的作品,而道教淵源於老子。太極圖與道家有關,通書亦然。此後理學家大多以此二書爲骨幹,說明了理學家在行而上哲理方面,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很大。[6]

政治

老子思想對政治方面的影響,具體表現於漢初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直到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爲止。”文景之治“時期,政治者清靜無爲,結果國富民殷,太倉之粟,溢於倉外,府庫之財,年久索斷。因而才使武帝能夠完成他的振古鑠今的武功。武帝以後,道家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爲輔,與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兩千年來儒表道里的政治。[6]

文學

老子思想影響於文學,在晉永嘉至義熙約一百年間即有所體現。這段時期,由於玄學盛行,詩人文士發爲文章,大多理勝於辭,而平典乏味。鍾嶸詩品序就曾說:“永嘉時,貴黃老,稍尚虛談。於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愛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 、恆、庚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訟,建安風力盡矣”續晉陽秋也說:“正始中,王弼、何晏好老莊玄勝之談,而世遂貴焉。至過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遂會合道家之言而韻之。詢及太陽函綽,轉向祖尚,又加三世之辭,而詩騷之體盡矣。詢、綽併爲一時文宗,自此作者悉體之。至義熙中,謝混始改。”(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又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說:“自津武至於義熙,歷載將百,雖比響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爾。”[6]

描寫田園山水風光,而怡情悅性的純文學作品,也是受了道家的影響而產生的。詩經、楚辭、漢曹,已現道家意味。魏晉以後,由於道家思想盛行,於是文學作品中充滿了道家的情味和意境。“這種影響,應以陶淵明的田園詩爲一顯著的開始。陶淵明本人不僅具有道家的思想,並且身體力行,實踐道家的教訓。因此,他的詩全部反映着道家的情調。”(張起鈞先生《智慧的老子》)朱熹曾說:“淵明之辭甚高,其旨出於莊老”(朱子語類)的確是深有見地的看法。這一類作品所描寫的都是自然風光,如田園山水詩。所表現的,則是閒適的心情,恬淡的胸懷,隱逸的情操,高雅的意境。而這些在儒家人物的文學作品中,是難以找到的。[6]

6版本變化編輯《道德經》原本是沒有書名的。人們爲了便於流傳或便於理解,就起了

帛書版道德經圖片不同的書名。這篇“五千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謂,春秋末期晉國師曠稱之爲“《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秦時的《呂氏春秋·注》稱之爲《上至經》,在漢時則被直呼爲《老子》。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爲經,後**《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爲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1]

《道德經》版本問題可以說是道德經獨有的現象,清代以前《道德經》版本已有103種之多,迄今爲止中文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在唐朝玄奘就將《道德經》譯成了梵文,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各國文字,據世界教科文組織資料,截至2014年爲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也已有一千多種。

20世紀中期以前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

20世紀中期以前比較重要的版本是西漢嚴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道德經》唐代玄宗注本、唐代所刻《道德經》石幢等,還有河本、想本等。漢晉以來,對《老子》的解釋及《老子》文本的整理逐漸形成以河上公注本、嚴遵注本、王弼本、傅奕古本爲代表的古本系統,河上公注本傾向於道家,而且又與後來形成的道教聲氣相通,是養生家、數術之士的讀本;王弼本成於玄學盛行的時代,又接近道家,是文人的主要讀本。

截至2014年,學術界較爲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老子注》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其中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爲帛書甲本、乙本,是考古學家於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這兩本書是西漢初年的版本,《德經》在《道經》之前,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截至2014年,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版本最爲原始、古樸。[1]

7作者簡介編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1]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爲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爲道教始祖。[1] 參考資料

1.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三 .國學網 [引用日期2014-12-10] .

2. 《道德經》解悟要點 .中華老子網 .2009-5-24 [引用日期2014-12-2] .

3. 老聃著;樑海明譯註 .老子 .呼和浩特 :遠方出版社 ,2007.1 .

4. 道德經釋義 .語文資源網 [引用日期2014-11-20] .

5. 世界名人看道德經 .騰訊網 [引用日期2014-05-10] .

6. 鍾肇鵬:老子的神話 .國學網 [引用日期2014-12-12] .

7. 楊國慶 .品悟老子 .北京 :中國長安出版社 ,2012.5 .

詞條標籤:道家 , 老子 , 道德經 , 中國哲學 , 文化傳承 道德經圖冊相關書籍 糾錯

關閉糾錯 s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有錯誤 已反饋 s 國學經典

有錯誤 已反饋 s 道德經的奧秘

有錯誤 已反饋 s 周易

有錯誤 已反饋 s 弟子規

有錯誤 已反饋 s 鬼谷子心理說服術

有錯誤 已反饋 s 道德經誦讀

有錯誤 已反饋 s 每天學點道德經

有錯誤 已反饋 s 唐詩三百首

有錯誤 已反饋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4845650次

編輯次數:691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03-28

創建者:紫冥真人

詞條貢獻榜

突出貢獻者:

implq

百科消息:

百度口碑專家點評,點贊贏ipad【公告】詞條打標籤功能上線啦!河洛石文化博物館,飽覽河洛奇石泰安市博物館,跟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推廣鏈接

「京東圖書」《道德經》10..

「京東圖書」《道德經》30萬圖書 ,5折封頂 ,實惠好書超值'GO' !..

book.jd.com

道德經應化道場 重建大雄..

爲觀音菩薩應化道場添磚加瓦,參與寺院共修,功不唐捐.三寶門中福..

www.nhfds.org

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編輯入門

編輯規則百科術語

我有疑問

常見問題我要提問

參加討論意見反饋

投訴建議

舉報不良信息未通過詞條申訴

投訴侵權信息封禁查詢與解封

參考資料

若雨浮生查看我的收藏1作品原文1.1道篇1.2德篇2註釋作品3創作背景4鑑賞評價4.1中心思想4.2道與德淺析4.3名人評價5後世影響5.1學術思想5.2政治5.3文學6版本變化7作者簡介分享© 201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臺

clearclearclearclearclear我的百科我的任務我的詞條賬號設置退出

通知私信1

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
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一章 無語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大數字第二章 無語第一章 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