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

也不知熾仁親王許了這些大名什麼好處,只見他們得令之後,立刻督率大軍向江戶城內殺去。

江戶城內尚有幕府殘兵進行抵抗,城外又殺來了增援部隊,人數已經不足萬人的西鄉盛隆立刻就處於了窘境。

不過,西鄉盛隆認爲只要石川能迅搬來救兵,那勝利仍將屬於自己一方。因爲熾仁親王所率領的東征軍主力就駐紮在距離江戶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即便步行,一個時辰以內,東征軍主力也能趕過來支援。在西鄉盛隆眼中,兩萬五千東征軍精銳用來對付這些烏合之衆,簡直就是探囊取物一般。

西鄉盛隆派手下大將石川信義拿着信物,縱馬狂奔跑到熾仁親王的營地,請求面見熾仁親王。

這一切的局面都是熾仁親王所造成,他哪裡能夠救兵去救援西鄉盛隆?

石川信義竟然連熾仁親王的面都見不到,熾仁親王的親兵以親王殿下正在休息爲由,將其擋在門外。

石川信義苦口婆心的解釋了半天軍情緊急,但是守門的親兵卻絲毫不爲所動。最終氣的石川信義在軍帳外跳腳大罵,弄的滿營皆知。

熾仁親王雖然有心自立,但是東征軍的將士們絕大多數都是忠於天皇的,他若是敢明目張膽的見死不救,一旦引起將領們的懷疑,他的圖謀也就要破產了。

所以熾仁親王在石川信義鬧了半響之後,終於出面接見了他。石川信義這條響噹噹的漢子,此刻已經急的滿頭大汗,看到熾仁親王出來,他激動的都流下淚來,連忙給熾仁親王跪下道:“親王殿下,江戶城已經被我家大人攻破,但是北部那幾個大名竟然從後方偷襲,還望殿下援兵救援”

“竟有此事”熾仁親王驚呼道。

他此刻穿着便衣,就好似剛纔真在睡午覺一般。熾仁親王用眼角一掃,現他中軍大帳附近已經圍了不少將領了。熾仁親王雖然是東征軍大都督,但是這些將領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他的心腹,其餘的都是明治天皇的人。現在這些人滿面焦急的圍在這裡,無形之中給熾仁親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

熾仁親王面色一冷,對剛纔守門的親兵怒道:“你好大膽,這等軍情大事你不趕緊稟告於我,竟然攔着傳遞軍情的將軍一旦誤了戰事,你就是有十條命也擔待不起”

這守門親兵乃是受了熾仁親王的指示纔敢如此行事,這士兵腦袋也十分機靈,見到熾仁親王怒,他連忙作出誠惶誠恐的樣子,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小的知錯了小的知錯了”

熾仁親王故意作出軍務緊急,無暇理會這等小事的樣子,高聲道:“召集衆將,來我中軍大帳商議該如何應對”

門外有人領命道:“是”

石川信義此刻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從他離開江戶城快馬加鞭趕到這裡,一路上只耗費了一刻鐘,但是在這親王大帳前面,他又耗費了小半個時辰。石川希望熾仁親王立刻就點起兵馬,兵救援,那樣的話,最先頭的騎兵恐怕還得需要半個時辰才能趕到。如果是步兵,恐怕得需要兩個時辰才能趕到。

可是現在親王竟然還要召集衆將討論,這樣一來,時間又要延後了。如今江戶城內的士兵,已經從凌晨三四點鐘戰鬥到了現在的下午兩點多鐘,又是攻城又是進行巷戰的,雖然殲敵過萬,但是自身也損失慘重,殘存的士兵們的體力也已經嚴重透支了。

如果援軍去的稍微晚了些,恐怕西鄉盛隆手中的不足萬人的部隊,頃刻間就要被這些烏合之衆給鑽了空子。

但是熾仁親王畢竟是親王,石川信義敢怒不敢言,他只能在心底祈禱,希望衆將們早一些討論出救援方案。

熾仁親王跪坐在榻榻米上,兩旁站着十七八個將領。他左手邊的都是薩摩藩和長洲藩的將領,右手邊的是以前護衛京都的近衛軍將領。

護衛京都的近衛軍雖然直屬於天皇管轄,但是天皇畢竟不可能用全部精力盯着這一支軍隊,所以天皇將統兵大權交給了四大宮親王和皇室成員管理。在歷代天皇看來,四大宮親王和皇室成員一樣忠貞可靠。熾仁親王原本管轄的軍隊只有兩千,但是經過十餘年經營,這兩千人馬早已經被他練成了私家軍。

最近幾年,隨着倒幕戰爭節節勝利,天皇權勢不斷擴張,天皇直轄的近衛軍數量也逐漸龐大起來。熾仁親王因爲別有用心,他幾乎散盡家財來資助自己的軍隊,所以幾年下來,他統帥的近衛軍已經擴張到了一萬三四千人,已經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也因爲他統帥的軍隊擴張迅,所以,熾仁親王也成了明治天皇眼中的知兵之人,所以這次東征的任務也就落到了熾仁親王的身上。

這次東征,他就是帶着自己的嫡系人馬和薩長兩藩的兵馬出來的。西鄉盛隆是薩摩藩和長洲藩的代表人物,所以他帶的敢死隊都是薩摩兩藩的士兵。熾仁親王也樂見自己的嫡系人馬不受損失。

如今西鄉盛隆被困,最着急的還是站在熾仁親王左手邊的薩長兩藩的將領。

“親王殿下,還請兵救援西鄉盛隆大人啊軍情緊急,如果晚了片刻,恐怕要出大事”薩摩藩的德隆爭議也顧不得禮節了,出來焦急的說道。

“此事還要從長計議,敵軍畢竟也有數萬,我軍若是魯莽行動,一旦吃虧,恐怕後果不堪設想”說話的是站在右邊的熾仁親王心腹。

第129章 逃離第132章 獎賞第三百四十八章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08章 戰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88章 投誠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57章 交易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359章 遇襲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14章 鴉片館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18章 朝會第166章 大敗第120章 罷工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86章 喪命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230章 意外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251章 女營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4章 約成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29章 逃離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25章 內亂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72章 出宮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253章 洪仁玕第74章 出訪歐洲第41章 趁機擴大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66章 翻臉第249章 遇刺第241章 太平門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43章 乾清宮第140章 請罪第56章 整編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323章 勸降第76章 密談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22章 追擊第281章 再戰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327章 風俗第188章 投誠第257章 交易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06章 內宅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251章 女營第304章 新疆改制
第129章 逃離第132章 獎賞第三百四十八章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08章 戰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88章 投誠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57章 交易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359章 遇襲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14章 鴉片館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18章 朝會第166章 大敗第120章 罷工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86章 喪命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230章 意外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251章 女營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4章 約成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29章 逃離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25章 內亂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72章 出宮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253章 洪仁玕第74章 出訪歐洲第41章 趁機擴大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66章 翻臉第249章 遇刺第241章 太平門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43章 乾清宮第140章 請罪第56章 整編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323章 勸降第76章 密談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22章 追擊第281章 再戰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327章 風俗第188章 投誠第257章 交易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06章 內宅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251章 女營第304章 新疆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