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水師學校

李明峰剛剛從地上爬了起來,就聽慈禧太后又問道:“李卿家,你對北洋水師的購艦事務有什麼看法?”

李明峰聞言,心中一動,知道肯定是威妥瑪在其中使了手段了,不禁說道:“此乃恭親王的差事,臣不敢輕議。”

慈禧說道:“都是朝廷政務,沒什麼能不能說的。”

李明峰故作爲難的思考了良久,然後才道:“臣對水師事務,也不甚瞭解。對西洋軍艦,更是一無所知。但是臣請太后要重點監督購艦過程,此事涉及到上千萬兩白銀,難免有些雞鳴狗盜之輩在其中撈錢,若是監督不嚴,這些購艦的銀子,沒準就會落到家賊手中。”

慈禧應道:“恩,太師所言極是。前些日子,那英國公使叫威妥瑪的,也和總理衙門交涉了,他們說英國的首相和太師有交情,如果是太師購艦,在價格上會有優惠。而且太師是他們的朋友,如果由太師掌握北洋水師,英國也會安心。”

李明峰連忙道:“臣只是在六七年前去過歐洲一趟,和那英國首相見過一次面,聊得還算投機,算不得什麼交情。”

結交外國首腦,這可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很可能會藉機認爲李明峰吃裡爬外,明着當大清的官,背地裡給英國人謀福利。

慈禧太后又道:“話也不是這麼說的,滿朝文武之中能讓英國、法國都信任的,也只有太師大人了。這樣吧,關於購艦的問題,我看還是恭親王和太師你們兩個各派一人,然後朝廷再派一人,三人共同赴歐洲和洋人商談吧。遇有不同意見的事情,三人共議,少數服從多數。”

李明峰道:“聖母皇太后既然如此說,臣自然不敢怠慢。”

慈禧看到李明峰應下了購艦的事情,轉而又道:“至於水師,那是丁日昌當的提督。按照當時咱們的規劃,提督下應該還有兩個總兵,這樣,讓寶鋆的兒子景灃做一個,李太師你再從常勝軍中選拔一個。”

北洋水師提督丁日昌雖然是深得朝廷信任的漢官,但他畢竟是漢官,所以慈禧將寶鋆之子景灃安插進了北洋水師,以加強對北洋水師的控制力。而李明峰的人也擔任一個總兵,雖然對丁日昌和景灃有所分權,但是這人畢竟是排名第三的人物,不會有什麼作爲。而且反倒會對丁日昌和景灃加以監督。

丁日昌畢竟是奕?提拔起來的,景灃之父寶鋆又是鐵桿的恭王黨,如果最後一個總兵也是奕?的人,那北洋水師也會變成恭親王的私家軍。這當然也不是慈禧希望看到的情景。

景灃這幾年一直在新軍中擔任練兵幫辦,經過洋人教官的多年薰陶,景灃對西方的政治、軍事已經有些瞭解了。由他出任水師總兵,也不算是胡亂安插人手。

說實話,李明峰對這個安排也很不滿意。這種安排,只能說是讓李明峰對北洋水師有一定影響力,但是卻沒有控制力。不過,李明峰自然還有應對的辦法。

就看李明峰語氣沉重的說道:“水師的籌建不是這麼簡單的,洋人軍艦不是木質帆船,那是鋼鐵鉅艦,船上十分重視士卒的技術水平,要是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那是不可能使用洋人軍艦的。

臣建議,應該立刻籌建水師學校,然後再聘請洋教官,培養水師士卒。而且還可以在其中開設造艦課程,爲大清培養造艦人才,這樣不出十年,咱大清也就有能力自己製造現代軍艦了。”

慈禧太后眉頭微皺,問道:“恩,關於此事李太師可有腹案?”

聽李明峰一說,包括慈禧在內,衆人心中都很無奈。現在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要銀子,而朝廷最缺的就是銀子。李明峰又提出了這麼個水師學校,不用說,肯定還要往裡投銀子。而且衆人都是精明人,都知道,能培訓上萬水師官兵的學校,怎麼不得投資個上百萬兩銀子?

這筆銀子又該從哪出?從水師中出?但是目前水師的銀子都是準備購艦的,哪有閒錢來修學校啊。

李明峰道:“臣有大概的藍圖!我在金州進行擴建的時候,就修建了水師學校,現在正在建設之中,估計一年內可以投入使用。現在的問題就是引進教官和採購練習艦還有招收學員了。

教官好聘請,英國、法國、美國都有大批的退役軍官,咱們可以聘請數百人來華。但是練習艦和學員的問題,就麻煩一些了。”

李明峰在遼東大興土木,那是人人都知道的。那些工程的投入絕對令人咂舌,這些銀子都是李明峰自掏腰包和拉的洋人投資。常勝軍哪裡來的這些錢?大家心目中都有數。除了能從天京裡搜刮一番外,哪裡還有能弄到這許多銀子的地方?

不單是常勝軍,湘軍搜刮的銀子也不少。朝廷早就得到了情報,天京城破之後,曾國荃組織了數千輛大車押運了無數物資回湖南。但是之後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一把火燒了天京,報告朝廷說,啥都燒沒了。

現在是死無對證,而且朝廷現在還得哄着湘軍,所以常勝軍和湘軍搜刮銀子的事情,也就全做大家不知道了。

李明峰現在說,他已經投資修建了水師學校,讓衆人欣喜異常。不少人心中暗道,李明峰果然比曾剃頭要夠意思,李明峰貪污點銀子,那也是用在大清身上,曾國藩貪的銀子,全放自己家倉庫了,朝廷一點好處都沾不到。

“沒什麼麻煩的。”慈禧太后說道,“既然是練習艦,估計價格貴不了。這樣吧,李太師,你速速從英法各國採購幾艘,銀子從內務府出。至於水師士兵培訓的問題,也容易,一會寶鋆你就草擬一份聖旨,知會六王爺一聲,讓他配合一些。”

寶鋆應道:“是!”

幾艘練習艦,朝廷還是買的起的。既然李明峰都包了大頭,朝廷自然不能太過摳門,多多少少也要意思一下的。

不過,他們卻沒有注意到李明峰背後的真實含義。其實老李更關注的是水師士兵培訓問題!雖然水師學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李明峰還是提前一步將其建設在了金州,而且也在衆人絲毫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選拔就教官的權力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別人不知道,李明峰可知道軍校的重要作用,後世的黃埔軍校就是個好例子。孫中山去世之後,按理說應該是汪精衛繼承孫中山的位置,但是蔣介石因爲掌握了黃埔軍校,所以在軍隊內部擁有許多支持者,蔣介石利用軍事力量,強行奪取了國民黨的最高權力。

李明峰也是做的這個打算,雖然水師提督是丁日昌,總兵是景灃,但是假如北洋水師將來所有的高中低層的將領、士卒都是從李明峰的水師學校出來的,那李明峰對北洋水師的控制力沒準還要比丁日昌高!

如果使用得當,李明峰完全可以借水師學校來架空北洋水師的管理層。不過,軍校這是新生事務,除了李明峰的那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之外,大清還沒有其他軍校,所以朝廷還沒有意思到軍校的巨大作用,這就便宜了李明峰,讓其有機會來謀取更多的軍權。

談完水師的事情之後,慈禧又問道:“李卿家,你何時能夠起兵征討新疆?”

李明峰答道:“待臣返回遼東之後,多則一月,短則數日便可啓程。”

慈禧太后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哀家可現在就給你籌備糧草發往嘉峪關了。”

李明峰叩謝道:“謝太后隆恩。”

隨後李明峰又和衆臣商討了出兵的各項事務,這些滿族大員們的意思很明顯,他們可不希望常勝軍從北京走。李明峰只好答應,從遼東直接入內蒙,然後再入甘肅,到嘉峪關,最終再抵達新疆。

離開紫禁城之後,李明峰立刻就去見威妥瑪。要想解決新疆問題,大英帝國的態度十分重要。

英國使館位於東交民巷,這裡使館林立,李明峰爲了不讓其他國家的人發覺自己拜訪威妥瑪,所以是化妝前去的。

所謂化妝,實際上就是脫了官服,換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罷了。李明峰帶着三大親兵統領——鄧鴻、丁藻林、傅禹和十幾個親兵在當天夜裡到了英國使館門外。

英國使館是歐式建築,門口站崗的是四個包着頭,穿着紅衣服的印度阿三。看到李明峰等人徑直就要往使館裡走,最靠近李明峰的那個印度阿三嚷道:“喂,這裡可是大英帝國的使館,不是你們支那人可以進入的!”

李明峰一聽這支那兩個字,腦袋就“轟”的一聲。李明峰心中暴怒,心道:“老子堂堂大清太師,你卻是一個亡國奴,現在連你們印度阿三都敢歧視我們了?”

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53章 洪仁玕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4章 約成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61章 太師府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49章 遇刺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04章 圍殺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46章 巷戰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18章 朝會第253章 洪仁玕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46章 巷戰第26章 議和大臣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41章 太平門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61章 太師府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9章 家法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1章 密議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80章 探監第123章 落難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42章 入宮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110章 劉銘傳第54章 夜談(下)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46章 廝殺第42章 淘汰品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250章 聖庫第225章 曾國藩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25章 慈安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06章 內宅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89章 輸血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4章 四國代表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53章 夜談(上)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2章 廣州城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02章 末路第141章 迴鑾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0章 劉銘傳第161章 弗蘭克第153章 柏葰案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69章 新形勢第45章 抵達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
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53章 洪仁玕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4章 約成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61章 太師府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49章 遇刺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04章 圍殺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46章 巷戰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18章 朝會第253章 洪仁玕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46章 巷戰第26章 議和大臣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41章 太平門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61章 太師府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9章 家法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1章 密議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80章 探監第123章 落難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42章 入宮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110章 劉銘傳第54章 夜談(下)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46章 廝殺第42章 淘汰品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250章 聖庫第225章 曾國藩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25章 慈安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06章 內宅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89章 輸血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4章 四國代表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53章 夜談(上)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2章 廣州城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02章 末路第141章 迴鑾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0章 劉銘傳第161章 弗蘭克第153章 柏葰案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69章 新形勢第45章 抵達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