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漢陽已然有佈置

趙萬永話音才落,滿廳內的各色人等不由得一住。

“此乃王命!各位遵行吧!”趙萬永轉身肅立,隨即斂容正音,雙手合攏向漢陽遙遙一拜。

“可這……可這……”自然是有人不滿。

江原道的鄉班們想盡了一切辦法,纔好不容易有了正大光明的阻止一切外來糧米進入江原道的理由。原本指望着趙萬永過來嚴厲施行,糾捕教徒,索拿不法。不曾想,抓捕行動分毫沒有佈置,嚴禁封閉商路卻如此的迅捷。

“本官乃是代主上殿下施行上天所賦予的王權!爾等難道還要置喙嘛!”

“啊!”一聲高喝。

凌厲的眼神掃視全場,小趙還真有些公生明、廉生威的氣場在身。配合他本來就是十分高俊的外表,那真是一副鐵面無私海剛峰的模樣。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是不容有任何質疑了。就算心裡再看不起逐漸傀儡化和空殼化的主上大王,但是在表面上誰敢說上天賦予的王權是假的?

孔尚炫等鄉班以及柳孝源等官吏,各懷着別樣的心思,退出行署。不管有什麼事情,等到晚上招待的酒宴結束以後,再行說法。

而洪景來和趙萬永也就有了單獨的時間,兩個人都是行動派,眼下江原道的局面變化多端,頗有些複雜和棘手,需要詳加計劃。

“老弟說的有外洋教士入境,是何說法?”洪景來眼下倒是比較關心這個。

由於朝鮮的地理隔絕,以及東亞特殊的藩屬關係,朝鮮的國門尚處於某種程度上的封閉之中,即使到眼下,朝鮮仍舊隸屬於燕京教區。

一來是教徒數量不詳,二來是正式的傳教士此前僅周文謨教士一人。其他的人說白了就都是信衆,肯定無法建立起足夠單獨擴張和完善教士培養的體系。

所以朝鮮就自己玩起了一套“假聖職”制度,自己封自己爲主教,主教再封各地的會長和傳道之類。這也是之前禹君則自號大神師時,根本沒有教徒感覺不對勁的原因。

因爲朝鮮的基督教會本來就有很多是自己搞起來的一套,宗教儀軌都有不少是想當然的自己照貓畫虎弄出來的。這也是將來韓國各種逆教遍地的原因之一,看誰會編唄!

作爲一塊人口逾千萬,又尚未蒙主感召的“矇昧之地”。遠在歐洲的各種基督教宗教團體,自然是把朝鮮看做一塊鮮美的大桃。眼看着朝鮮有了上萬名教徒,便產生了摘桃子的心思。

多次派遣教士進入朝鮮,試圖正式的建立起基督教會!

前有被處死的周文謨,後有無法入境的吳約翰。越來越多的傳教士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朝鮮,這自然引起了漢陽朝廷的注意,現而今又有傳言說已經有西洋傳教士進入朝鮮。不論是金祖淳還是樸宗慶都知道,這些宗教勢力可不是真的如表面那般良善的,自然是擱置爭議,立刻同意抓捕西洋傳教士。

在他們眼裡,禹君則頂天也就是個本地神棍,主要還是爲了忽悠愚夫愚婦,趁着災年發一筆橫財。而外國來的西洋傳教士,纔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決不能留下來荼毒百姓,使之發展。

“世兄尤其要注意着衰服者!”趙萬永好像掌握了一定的情報。

“就是喪服?”洪景來有些莫名其妙。

“此等傳教士與我國人民面貌髮式皆不相同,爲求穩妥,往往着衰服出行,掩人耳目。”

“原來如此……”

倒是有些小聰明,朝鮮的喪服除了正常的麻衣白帽之外,還會在面前舉一塊白布,用以遮擋服孝者的面容。本意是不把哭嚎的面容叫人看到,也有某些陰陽學的東西在裡面,如今倒成了一種好掩護。

普通人看到披麻戴孝的人,出於某種心理,肯定會避開一二。加上可以長袍大帽遮掩,你就是個金髮碧眼的歐羅巴白人也肯定沒人能察覺。

多年前洪景來和禹君則在黃海道平山郡外野店相遇,也是因爲禹君則試圖去東北接應西洋傳教士。現在周文謨教士已經被處死五年,澳門的耶穌會肯定早就知道了這事,確實是很有可能再度派遣人員進入朝鮮。

難怪漢陽方面一聽說基督教勢力在江原道發展迅速就反應極大。你這是有了領頭人了,不再是一盤散沙。如果拖久了,指不定就是一場大患。

小打小鬧,各地教會各玩各的,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這要是試圖把八道的教徒擰成一股繩兒,建立起統一的朝鮮基督教會,那可就不成了。

又逢上現在江原道災情嚴重,正好滋生了宗教發育成長的土壤,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宗教勢力一挑唆,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老弟得了王命,必須敞開道路,使外米進入江原?”洪景來知道金祖淳他們那是站在中央的角度,全面考慮規劃的,肯定有自己的用意。

“是也不是……”說到這兒,趙萬永苦笑了一下。

“怎麼個說法?”

“且稍等片刻……”

沒想到趙萬永還學會賣關子了,洪景來眼下倒是不急,自然可以等一等小趙。畢竟身處外鄉,揣測漢陽的意思頗不容易。

“拜見大監!”暖閣外走進來兩個人,其中一個洪景來有些面生。

“這位是新任原州縣令姜道珣。”小趙雖然知道洪景來可能認識,但還是介紹了一句。

小趙一說,洪景來就想起來了。說來也是少見,當年洪景來回鄉時,前來遞送洪景來授官禮曹的官告文書的便是姜道珣。當時他擔任議政府中書的公事官,且是武職。沒想到這次居然搖身一變轉到了文資,而且還是實授原州這樣的大縣。

小夥子有門路啊!

“姜縣快快請起。”現而今派來擔任原州縣令,肯定是有原因在裡面的,洪景來自然要裝的熱情一點。

“謝大監。”姜道珣恭恭敬敬得到行完禮,這才坐到一旁。

而另一位就面熟多了,乃是許久不見的樸賢瑜啊!

29.京仁鐵路始通車8.衆口一致請延後16.無人可得自由生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5.幕府尚有有識士19.握有現銀思他處39.鯛魚穩固兩邦交7.有司衙門大比責6.二輪競標求礦權25.朝中均勢正打破31.漢陽一朝傾倒盡41.金在昌用力一擊23.漢陽已然有佈置11.教導兵出動驅離21.一場謀劃似成空22.趙萬永察訪江原2.李玜問我年何歲17.盤算時日業已近32.王上在讀海東紀9.原來小趙亦國戚22.下官乃爲令監計11.神話一夕即破滅6.鮁魚只准京人買24.戶牌雖失事卻濟35.幸好嘉慶隨意問49.區區己身不足惜4.何必定要服六孫30.借清使整頓市容12.迂迴擇議宮莊田33.世所共識要變法12.開足馬力磨細面21.禮曹典客司正郎45.因地制宜善民力20.花住教我如何奏13.鄉班實在意難平1.風起東萊新篇章14.四處林林請託來5.思慮己身出路途15.大明恩情說不完31.一語能得天子心31.修羅場裡有活人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31.一語能得天子心33.沈西平舉郡來投2.鐵山有人伸手來20.世道不靖香教興1.東萊巡海備倭判26.主上可願決死戰23.廣開土王大碑拓19.孔尚炫圖窮匕見22.性命操於股掌間18.何言火繩勝燧發8.教導兵嚴陣以待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8.國立仁川北學校9.合則兩利與書儈29.洪妃傳遞密信來22.下官乃爲令監計31.修羅場裡有活人23.東西兩廂難聯絡6.閔廷爀任請安使22.行前淘換京銀錢12.御門前臣有本奏29.禮曹門前衆生急25.慶興大捷奏凱功18.何言火繩勝燧發21.婚姻豈能同兒戲10.今年貢差大操辦28.日本國王作大君28.還請洪妃速納吉15.聚田莊謀改田制6.洪大守再回漢陽22.龍川飄民出送來31.怎爲周氏定罪名24.如今變法甚輕易22.下官乃爲令監計19.孔尚炫圖窮匕見28還請娘娘救性命19.孔尚炫圖窮匕見23.可獻韃酋於宗廟33.沈西平舉郡來投40.仰借吟誦脫身成7.洪母教子論時僻10.訓練營至大同江7.今日一步何對錯45.因地制宜善民力25.四方同慶祝大婚44.英吉利不好相與18.解脫煩惱歸家鄉35.被指惡逆非道孫12.金芝淳三路進兵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5.慶興大捷奏凱功39.出乎意料全反對2.韓五石衣錦還鄉21.只需請來今帝師24.無本生意最好做32.收攏礦丁編行伍40.且隨我宮門領賞12.驚聞常明褫爵祿
29.京仁鐵路始通車8.衆口一致請延後16.無人可得自由生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5.幕府尚有有識士19.握有現銀思他處39.鯛魚穩固兩邦交7.有司衙門大比責6.二輪競標求礦權25.朝中均勢正打破31.漢陽一朝傾倒盡41.金在昌用力一擊23.漢陽已然有佈置11.教導兵出動驅離21.一場謀劃似成空22.趙萬永察訪江原2.李玜問我年何歲17.盤算時日業已近32.王上在讀海東紀9.原來小趙亦國戚22.下官乃爲令監計11.神話一夕即破滅6.鮁魚只准京人買24.戶牌雖失事卻濟35.幸好嘉慶隨意問49.區區己身不足惜4.何必定要服六孫30.借清使整頓市容12.迂迴擇議宮莊田33.世所共識要變法12.開足馬力磨細面21.禮曹典客司正郎45.因地制宜善民力20.花住教我如何奏13.鄉班實在意難平1.風起東萊新篇章14.四處林林請託來5.思慮己身出路途15.大明恩情說不完31.一語能得天子心31.修羅場裡有活人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31.一語能得天子心33.沈西平舉郡來投2.鐵山有人伸手來20.世道不靖香教興1.東萊巡海備倭判26.主上可願決死戰23.廣開土王大碑拓19.孔尚炫圖窮匕見22.性命操於股掌間18.何言火繩勝燧發8.教導兵嚴陣以待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8.國立仁川北學校9.合則兩利與書儈29.洪妃傳遞密信來22.下官乃爲令監計31.修羅場裡有活人23.東西兩廂難聯絡6.閔廷爀任請安使22.行前淘換京銀錢12.御門前臣有本奏29.禮曹門前衆生急25.慶興大捷奏凱功18.何言火繩勝燧發21.婚姻豈能同兒戲10.今年貢差大操辦28.日本國王作大君28.還請洪妃速納吉15.聚田莊謀改田制6.洪大守再回漢陽22.龍川飄民出送來31.怎爲周氏定罪名24.如今變法甚輕易22.下官乃爲令監計19.孔尚炫圖窮匕見28還請娘娘救性命19.孔尚炫圖窮匕見23.可獻韃酋於宗廟33.沈西平舉郡來投40.仰借吟誦脫身成7.洪母教子論時僻10.訓練營至大同江7.今日一步何對錯45.因地制宜善民力25.四方同慶祝大婚44.英吉利不好相與18.解脫煩惱歸家鄉35.被指惡逆非道孫12.金芝淳三路進兵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5.慶興大捷奏凱功39.出乎意料全反對2.韓五石衣錦還鄉21.只需請來今帝師24.無本生意最好做32.收攏礦丁編行伍40.且隨我宮門領賞12.驚聞常明褫爵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