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一語能得天子心

不論是軍機處還是內閣,在明清兩代都不過是皇帝的秘書機構。當然啦,相對而言在不同的皇帝在位時期,這兩機構的職權大小也有差別,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像唐以前宰相與皇帝分庭抗禮,坐而論道的那種事是不可能在明清兩代發生的了。尤其是在帶清這種發展到了巔峰的集權時代,宰相也不過只是奴才裡得用的人罷了。

這不堂堂的領班軍機大臣慶桂如今正跪受筆錄,這還是殊榮呢。別的人想跪着自稱奴才接受嘉慶的旨意還沒這個資格,這年頭你想跪下還要看你身份到不到。

再往後咸豐朝的領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這位可是道光皇帝臨死之前遺詔受封的親王,當着滿洲王大臣和軍機們的面宣佈的。就差握着兩兄弟的手說以後要好好一起幹,千萬不要兄弟之間生了嫌隙。

咸豐皇帝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早死,是奕的生母靜貴妃受皇后託孤遺命撫育當時的皇四子奕詝。奕與奕詝同在一母照拂之下,且年齡相仿,幾乎無異於親兄弟。

這關係,小時候算是頂頂親近了!

咸豐五年(1855年),七月初一日,康慈皇貴太妃病重(就是之前的靜貴妃),奕見了自己的母親已經是就差一口氣了,據說哭的撕心裂肺。這時候咸豐也過來探望,畢竟算是自己的養母,咸豐也不可否認太妃曾經的養育之恩。

奕立刻請求咸豐爲太妃晉封皇太后,咸豐帝當時只是含糊的應了“嗯”的一聲,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並沒有明說。結果奕回了軍機處即傳旨冊封,衆人不疑有他。二十一日,即安葬康慈太后之次日,奕便被罷免一切大小職務,回上書房讀書,仍令內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

你就是滿洲的王大臣,尚且這樣,就不要提別人了唄!

但在嘉慶這兒還是有差別的,慶桂接完旨出去,其他的軍機大臣和大學士們還要繼續奏對呢。七八個人站在嘉慶的榻前,唯有朱珪以年老德昭爲由,賞坐!

“這份片子是誰先看的?”嘉慶舉着一片白摺。

“是奴才當班時看的。”託津立刻往前挪了半步(以吏部左侍郎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是你啊!”嘉慶點了點頭。

託津是年前才入直軍機處,在軍機處的資歷最淺,像是慶桂、董誥等人在軍機處都幹了多年。所以現在託津一般處理的事情都是那種非軍情要務,關礙不大的一攤。

“今兒輪到你上班?”託津是嘉慶夾袋裡選出來的人,他自然是有意培養的,所以反而把片子放下,多扯了幾句。

“是,奴才輪着上班。”

“那依你看,李王求追復其本生祖父一事,如何處置?”

別看託津今年已經五十歲,但是在這一堆白鬍子老大爺裡面還真就是屬於年輕的那一種,嘉慶專門問話,還是讓他有些惴惴,生怕自己回答不好,觸怒了嘉慶。又怕自己回答的出格,與其他在列的王公大臣相抵。

“父子人倫,該系天理,於理而言,其情可憫!”託津不敢多說。

這回答也很平正,不講什麼正宗大王已經出繼給了別人,只說父子情深。反正現在嘉慶剛生了兒子,正在興頭上,講父子情深是最不會犯錯誤的答覆。

“狐死首丘,人復何言?”旁邊的戴衢亨輕聲的答了一句。(以禮部侍郎在軍機處學習行走)

這位是狀元出身,而且又是聞名的孝子,一開始不知道那片子是寫的什麼。現在嘉慶開口問了,就知道是純宗請求追封本生祖父的那片。雖然這是託津處理的,但是他們其他人也都看過,不會有遺漏。

嘉慶聽了轉過頭,看了看窗外,夏日裡的圓明園遠比燕京城內涼爽,按理說是不應該顧慮紗窗外的熱流。但是皇帝的一舉一動都有幾百雙眼睛看着,自然就有小太監要過來合上遮簾。嘉慶輕哼了一聲,示意不用,殿內復有安靜了下來。

“治道最先安萬姓……”坐在一旁的朱珪突然吟了一句。

其他人莫名其妙,這在討論着李王追封本生祖父的事情,你突然說一句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安撫百姓是個什麼意思?莫非朱珪你已經老糊塗了?

“朱師傅……”嘉慶卻面露溫情,對朱珪報以微笑。

“李王叔祖父,先以有諡莊獻,既爲本生祖父,便交禮部議敘。”嘉慶決定以下。

原本尚在兩可之間的問題,僅僅因爲朱珪的一句話,就使嘉慶下定了決心,諸位大臣雖然知道朱珪在嘉慶的心中分量頗重,但沒想到這般輕易。而且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係,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聯繫,讓人摸不着頭腦。

這事便按下不表,偌大的帝國一天的事情不知道多少,還有其他要務需要繼續處理。等到退出殿閣,戴衢亨既是漢人而且他的老師,已經病歿於臺灣陣中的黃軒,乃是當年朱珪巡按鄉試時點中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戴衢亨是朱珪的徒孫。這種科舉關係,延伸到了現實生活。

“還請中堂不吝賜教。”戴衢亨完全是以晚輩的身份求問,身段放的很低。

“周祭回京倏暮春,清明候屆益悲辛。

上陵敷土心彌切,策騎隨鑾跡已陳。

治道最先安萬姓,人生至痛失雙親。

撫綏未協邪酋熾,東望雲山揮淚頻。

御製《三月初八日起蹕作》。”

朱珪慢悠悠的吟了這麼一首詩,前前後後出殿的大臣這才紛紛想起,這是嘉慶想到他那位已經去世的母親,乾隆皇帝的令妃的詩句。

而那句“治道最先安萬姓”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後面那句“人生至痛失雙親”,朱珪一句話就提點了嘉慶。

真真是嘉慶的朱師傅,嘉慶的一言一行記得清清楚楚,嘉慶的脾性摸得透透徹徹。

“那中堂是?”戴衢亨還有一事不明白,朱珪就算記得嘉慶的所有,那他是怎麼斷定嘉慶心裡已經有答應的念頭了呢。

朱珪笑而不語,指了指嘉慶看向窗外的同方向。戴衢亨朝那裡望去,那是圓明園的東略偏北的方向。

28.布衣上而交天子7.對日貿易體量豐11.教導兵出動驅離29.五峰山火併六孫19.當年善緣結善果2.居中作成金洪合2.天下第一關與官21.禮曹典客司正郎6.或可援引衆同年6.二輪競標求礦權28.命做夷船三十條23.洗刷一新局勢穩21.八大胡同找樂子27.王師飛檄復南北20.身隕漢陽終命絕14.再見連襟話家常30.王大妃撤簾歸政5.漢陽喚京亦如何38.一字避諱生煩惱17.永平地龍大翻身36.間宮倫宗結善緣18.殿上因紙起爭鬥5.漢陽喚京亦如何21.李尚憲剋期會師16.通盤清算殺千人16.樸鹹魚巧遇機緣30.難得一見李書久3.院中一番口舌爭24.堪稱潤物細無聲18.殿上因紙起爭鬥8.錢囊空空赴義州23.清欠虧空真能吏2.黨內意見歸一致20.君父神宗顯皇帝17.幕後操縱坑純王55.無有準備事難行22.官督民辦不可行5.李家宗親頗寒酸49.區區己身不足惜16.通盤清算殺千人25.先擒後放通消息25.旅途困頓摧人折13.左右風向忽不定5.樸凖源病危請封33.是反其道而行之41.大監戲言願通榜13.威水廠兩案併發15.大明恩情說不完23.漢陽已然有佈置7.漢江口十死無生9.一包大米如何用17.盤算時日業已近23.半推半就入廂房33.一場機遇在眼前9.李氏如願得中標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45.遣歐少年留學團2.洪妙妊一語得中34.如此一部豆漿機45.因地制宜善民力16.大事臨頭終決意26.主上可願決死戰31.李喜命一案情由38.國立仁川北學校3.保舉漢陽進士科39.金錢至此不足惜14.金昌始縱火拒捕36.間宮倫宗結善緣1.家鄉鐵山煤鐵全22.昌慶宮外進士科34.如此一部豆漿機56.寸步難行真無力11.大調京商出入賬10.江原一道盡慘白24.忠君死國閔令監1.小洪僉正真清明43.米澤彈正可聽聞3.院中一番口舌爭4.丁若鏞承辦輪船19.身在局中卻無力31.日本招待頗豐盛41.兵臨昌慶弘化門19.也有人情留燕京7.先生教我莫輕動14.滿城官吏氣洶洶10.時代已變望周知23.雙腳踏上清國土10.延攬吉州契兄弟36.官授堂上副承旨28.心中暗籌借洋兵45.遣歐少年留學團5.思慮己身出路途10.李朝漂民來坊津27.財政還需再整頓31.修羅場裡有活人10.口蘑一斤同白銀18.攻摧驛站釋官奴22.搖身一變全州金13.左右風向忽不定16.可惜宣紙不經用
28.布衣上而交天子7.對日貿易體量豐11.教導兵出動驅離29.五峰山火併六孫19.當年善緣結善果2.居中作成金洪合2.天下第一關與官21.禮曹典客司正郎6.或可援引衆同年6.二輪競標求礦權28.命做夷船三十條23.洗刷一新局勢穩21.八大胡同找樂子27.王師飛檄復南北20.身隕漢陽終命絕14.再見連襟話家常30.王大妃撤簾歸政5.漢陽喚京亦如何38.一字避諱生煩惱17.永平地龍大翻身36.間宮倫宗結善緣18.殿上因紙起爭鬥5.漢陽喚京亦如何21.李尚憲剋期會師16.通盤清算殺千人16.樸鹹魚巧遇機緣30.難得一見李書久3.院中一番口舌爭24.堪稱潤物細無聲18.殿上因紙起爭鬥8.錢囊空空赴義州23.清欠虧空真能吏2.黨內意見歸一致20.君父神宗顯皇帝17.幕後操縱坑純王55.無有準備事難行22.官督民辦不可行5.李家宗親頗寒酸49.區區己身不足惜16.通盤清算殺千人25.先擒後放通消息25.旅途困頓摧人折13.左右風向忽不定5.樸凖源病危請封33.是反其道而行之41.大監戲言願通榜13.威水廠兩案併發15.大明恩情說不完23.漢陽已然有佈置7.漢江口十死無生9.一包大米如何用17.盤算時日業已近23.半推半就入廂房33.一場機遇在眼前9.李氏如願得中標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45.遣歐少年留學團2.洪妙妊一語得中34.如此一部豆漿機45.因地制宜善民力16.大事臨頭終決意26.主上可願決死戰31.李喜命一案情由38.國立仁川北學校3.保舉漢陽進士科39.金錢至此不足惜14.金昌始縱火拒捕36.間宮倫宗結善緣1.家鄉鐵山煤鐵全22.昌慶宮外進士科34.如此一部豆漿機56.寸步難行真無力11.大調京商出入賬10.江原一道盡慘白24.忠君死國閔令監1.小洪僉正真清明43.米澤彈正可聽聞3.院中一番口舌爭4.丁若鏞承辦輪船19.身在局中卻無力31.日本招待頗豐盛41.兵臨昌慶弘化門19.也有人情留燕京7.先生教我莫輕動14.滿城官吏氣洶洶10.時代已變望周知23.雙腳踏上清國土10.延攬吉州契兄弟36.官授堂上副承旨28.心中暗籌借洋兵45.遣歐少年留學團5.思慮己身出路途10.李朝漂民來坊津27.財政還需再整頓31.修羅場裡有活人10.口蘑一斤同白銀18.攻摧驛站釋官奴22.搖身一變全州金13.左右風向忽不定16.可惜宣紙不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