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

尚洪遷死後,軍中頓時大亂。幸好士兵們的家眷大都在開封府附近,要不然營地裡六神無主的士兵肯定會立即逃亡、或者歸順趙思綰。不過現在營中,不但缺少甲冑武器(士兵們逃亡時貪圖輕快,將其全部丟棄),而且缺少糧食,更缺少有效的指揮!如果再在原地待下去,這支部隊很可能全軍覆滅!

本想輕鬆鍍金的趙匡胤居然成爲了營中倖存官職最高的軍官,他費盡力氣收攏士兵,也只剩下不到兩千人,而且武器奇缺、士氣低下!最要緊的是,趙匡胤不過是營指揮使的職務,許多士兵並不服從他的管理。趙匡胤被迫殺人立威,在斬殺三十人後,這才初步掌握了軍隊。

以這種狀態的軍隊如果再繼續作戰,那不是建功立業,而是在找死!趙匡胤立即率軍撤退,險之又險地躲過了趙思綰派出的一批又一批追兵。不過這樣未經一戰就擅自脫離戰場,也坐實了他臨陣退縮的罪名,更降低了軍隊的士氣。

www¸ttκΛ n¸¢Ο

如果能全軍而退,那趙匡胤也算建立了功績,可以將功贖罪。但軍中無糧必慌,餓着肚子的士兵們哪會老老實實跟追兵拼命?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在開封府的家人,士兵們要麼開小差,要麼投向趙思綰,老老實實跟着趙匡胤一同逃亡的少之又少。等到鳳翔軍節度使(原保義軍節度使)趙暉收到消息、出兵接應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咸陽附近接應到侍衛親軍步兵都的二百餘殘兵敗將而已。

趙暉大爲震驚,詢問經過後,對收攏殘兵的趙匡胤很是欣賞。不過朝廷法度不可廢棄,趙暉也只能將趙匡胤下獄,以囚車送回開封府候審。同時,趙暉向樞密院寫下求援書信,鑑於趙思綰、王景崇氣勢越發囂張,請求朝廷火速派出援兵。

此時朝廷派出的各路人馬也已經得知了尚洪遷兵敗身亡的消息,都有些畏手畏腳,不敢過分緊逼。保義軍節度使白文珂進駐同州、鳳翔軍節度使趙暉守在咸陽,也都因爲趙思綰所部囂張的氣勢,不敢繼續前進。

而永興行營雖然兵力充足,但都部署郭從義和都監王峻兩人又起了矛盾。郭從義前不久升任都部署的時候得到了劉承祐欽賜的戎裝、器仗、金帶,很是得意,更瞧不起伶人出身的王峻。郭從義閒着沒事就對人說:王峻不過是憑藉一副好嗓子、一副好身段這才當官,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很快傳到了王峻的耳朵裡,兩人於是相互厭惡,勢同水火,導致兩人的部下也不敢出擊,全都觀望,消極怠戰。

三月二十七日,開封府裡的樞密院得到了尚洪遷兵敗陣亡的消息。郭威拿着戰報,卻一點沒有猜測命中的欣喜。他連連苦笑,現在再來說自己預測的準確性?那隻會得罪了年輕的皇帝和剛愎自用的楊邠大人!

四十四歲的郭威可不敢觸這個黴頭,可是自己現在正管着樞密院,戰報只要遞上去,就會讓他們想起自己之前的斷言來,就會得罪兩人!而得罪了他們兩人,難道他郭威還能再在朝廷裡混下去?

於是,身體健壯的郭威突然病了,甚至無法視事,只能回家休養。稍後,戰報才被值班的籤書樞密院事送進宮中,分別交到了劉承祐和楊邠的案頭。

劉承祐這下再次無語:老天爺是不是閒着沒事,一直在與我做對啊?!上次調集趙匡讚的舊部牙兵入京,結果卻意外逼反了趙思綰;這纔好不容易從史弘肇的手中取得了侍衛親軍步兵都的軍權,卻又搭上了對自己忠心不二的尚洪遷!劉承祐看着戰報,臉色十分陰沉,說不出半句話來。

而楊邠看着戰報,心裡也有些鬱悶。出兵之前,郭威就因爲尚洪遷的魯莽與自大而頻頻反對,自己卻鑑於與尚洪遷的良好關係,維持了令其出兵的命令。如今倒好,自己相中的大將血染沙場,自己派出的部隊成了人家趙思綰的補充!

楊邠雖然一向剛愎自用,此時也不敢自專。郭威生病回家休養,雖然給了楊邠保全臉面的機會,卻也讓他失去了商量對策的同伴。而且郭威的這次抱病回家,也有對楊邠之前舉動的無聲反抗。楊邠也拉不下面子去郭府討主意,只能招來史弘肇,悄悄商議。

楊邠對史弘肇說道:“化元,我剛剛得到消息,尚洪遷陣亡,所部潰散!現在西部的征討工作已經基本停滯,趙暉更是向我連連叫苦。你的侍衛親軍馬軍都還能調動多少人馬?能否立即前往西部,加入到平叛戰鬥中來?”

史弘肇連連搖頭:“大人,侍衛親軍馬軍都除去負責值守開封府警戒的人馬外,倒是還能調出六千人馬!不過這些兵力乃是爲了震懾周邊勢力,如果貿然西進,咱們就失去了震懾反對勢力的機動力量!大人還請謹慎啊!我建議還是立即徵調各地郡兵,或者招收新兵加以訓練,再調往西部平叛!”

史弘肇說的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楊邠也很是爲難,“可是總不能眼看着西部平叛軍閒着沒事發呆吧,他們越是消極怠戰,就越給了李守貞等三逆賊壯大實力的時間。等到咱們訓練出新兵來,後蜀、南唐甚至遼國的干涉軍隊也將出現在邊境上,到時候咱們更是爲難!與其到那時左右爲難,還不如現在果斷出擊呢!”

史弘肇也點了點頭,他走了幾步,反覆思考說道:“白文珂倒是一員大將,不過他年齡大了心有餘而力不足,指着他取得突破不太可能。而我聽說郭從義和王峻之間矛盾很深,他們倆短期內和解的可能性很小。

趙暉倒是一員猛將,歷經百戰,經驗豐富。他只是有些謹慎,加上兵力略有不足,不願冒險出擊。不如從侍衛親軍馬軍都中選取一千精銳,以李彥從擔任都監,以董遵誨、解暉分別擔任營指揮。三人都是猛將,又有這一千精銳爲支援,相信趙暉會給咱們帶來好消息,也能帶動西部平叛的死水!”

楊邠大喜,連聲稱讚。於是李彥從立即率董遵誨、解暉兩將,帶領一千精銳前往咸陽助戰。()

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86章 誅殺趙思綰(完)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330章 殉國(中)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142章 城門失火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107章 爭鬥(下)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76章 襄州定策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483章 天命?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461章 活下去第43章 打開心結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45章 追殺趙匡胤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78章 好大一場火(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303章 歸去來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483章 天命?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40章 痛打趙匡胤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初入兵營第27章 行軍途中第208章 大政變(1)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461章 活下去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410章 暴怒出擊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423章 屠城?!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246章 護棺返京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56章 準備出兵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331章 殉國(下)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157章 大戰王景崇(4)第210章 大政變(3)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177章 李守貞的覆滅(上)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43章 打開心結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458章 大會寨
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86章 誅殺趙思綰(完)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330章 殉國(中)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142章 城門失火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107章 爭鬥(下)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76章 襄州定策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483章 天命?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461章 活下去第43章 打開心結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45章 追殺趙匡胤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78章 好大一場火(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303章 歸去來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483章 天命?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40章 痛打趙匡胤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初入兵營第27章 行軍途中第208章 大政變(1)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461章 活下去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410章 暴怒出擊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423章 屠城?!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246章 護棺返京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56章 準備出兵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331章 殉國(下)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157章 大戰王景崇(4)第210章 大政變(3)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177章 李守貞的覆滅(上)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43章 打開心結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458章 大會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