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

一聽此言,蔡瑁方纔還高懸的心反而徹底放了下來,開心地想:“阿瞞,你還是那個好色的阿瞞啊!”

二人都出身豪門權貴,少時玩樂時,共享一二婢女實乃尋常事。

他立刻諂笑道:“瑁別院中最出衆者,有好女十人,皆楚女細腰,姿貌甚豔,可堪一觀。瑁這就令人傳話,讓她們布薦席、陳盅簋,操瑟挈竽,掃榻以待丞相移駕。”

曹操拊掌:“善!此處交給軍師祭酒與長史、議掾、主薄即可,你我只需享酒醴之味,品絲竹之聲。”

說完二人便迫不及待地攜手出府而去,徐庶就站在府門內,將曹操這番公然索要女人的話聽得清清楚楚,一時間有些愕然。他入曹營時間畢竟太短,很難將眼前好色無厭的曹賊,與柳門外那個義正詞嚴的曹丞相聯繫到一塊。

但旁邊的辛毗等人卻早已見怪不怪,都笑呵呵地拱手送丞相,請他放心去玩耍,而他們則要在府中開始忙活公務,盤點府庫、檢索戶籍了。

但就在此時,卻有一襲絳衣攔在曹操面前,阻止了他的荒淫計劃:“丞相始入江陵,即安其樂,恐怕不妥吧?”

曹操一看,正是軍師祭酒杜襲,他打哈哈地笑道:“子緒啊,詩不云乎?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民尚如此,何況是我。自出鄴南下,我已征戰三月,糜有休憩,與親朋少享安樂又何妨呢?”

杜襲道:“宴樂當然應該,但此刻則不可,因爲,荊州雖降未定啊!”

曹操滿頭興致被攪了,有點不開心,聞言環顧左右道:“吾已北據襄陽,南取江陵,逐劉備於江夏一隅之地,其餘郡縣傳檄可下。又得蒯、蔡、文聘諸賢將校歸心,兵集衆附,何談‘未定’啊?公恪(袁霸)、佐治、休伯(繁欽)、元直,汝等怎麼看?”

行軍長史袁霸爲人家風甚嚴,肅然道:“臣以爲軍師祭酒所言甚是!”

議曹掾辛毗尷尬地笑笑,他對冀州瞭如指掌,卻不熟悉荊州情形,生怕自己貿然逢迎曹操會被杜襲打臉。主薄繁欽雖與杜襲是好友,也曾客居荊州多年,但他膽子小不敢附和。而徐庶雖知杜襲說的是事實,卻根本不想幫忙提醒曹操,遂低頭假裝事不關己。

杜襲跪下道:“丞相,昔日留侯勸高皇出秦宮時曾說過,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還請容臣斗膽說幾句‘樊噲之語’。”

這是將曹操比喻成剛接受子嬰投降進入咸陽,就被秦宮奢麗女色迷暈了眼,打算留居安樂的劉邦了,聽起來還挺順耳的,曹操遂按捺住心中的騷動,且聽杜襲往下講。

杜襲道:“丞相,劉表雖然桀逆放恣,頑抗朝廷,但治理荊州這十餘年,確實有保土安民之功。他誅宗賊平定八郡,使得江湖之中,無劫掠之寇,荊州本地的郡守令長,皆如其舊,冠族高士,得以坐享清談。而中原諸州失土流播,於是四方士人襁負而至江漢,暫得安息,故劉表,有恩於主客之士也。”

他所言句句屬實,劉表雖然常被士人們吐槽是葉公好龍,不知善用俊傑,非撥亂之主,但比起袁術之流,他仍算一位“不壞”的諸侯。

“而今丞相天兵降臨,雖敗劉備若雷霆,取江漢如附掌,但軍之所處,荊棘生焉,仍有不少郡縣遭受動盪。蒯、蔡兩家高門確已歸心,但其餘冠族仍有破家之憂,羣僚百吏也不知自己是否會被罷免,遂懷觀望之態,流寓士人則翹首而盼,期許能得到丞相任用。”

作爲曾經流亡荊州的士人,杜襲太瞭解這些人的心態了,像他一樣欲龍蟠幽藪,待時鳳翔的恐不在少數。要是他們聽說曹操進城第一件事,是去蔡瑁家宴飲淫樂,心裡多少還是會有些失望的。

但曹操性格一向如此,類似貪戀女色、得意忘形的事可不止一次,像在徐州和關羽爭秦宜祿妻杜氏,導致猛士失心還算小麻煩……杜襲只不好直言提醒曹操一句:“賈文和尚在軍中,君忘昔日宛城之痛乎?”

杜襲仍是溫潤委婉地勸道:“故臣以爲,丞相在做完以下幾件事,安撫了荊州士吏之心後,方可聚集羣僚諸將士大夫,享泮水飲酒之樂也。”

曹操已經聽進去了,他拍着自己的腦袋,一手扶起杜襲道:“幾鑄成大誤矣,應該做哪些事?還望子緒速言。”

杜襲笑道:“效周武王之事即可。”

聽聞此言,徐庶已大致猜到杜襲要說什麼,心中頓時咯噔一下,暗道:“不妙!”

曹操也沉吟道:“武王之事?莫非是《禮記》所云,克殷之初,武王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

杜襲頷首:“丞相敏睿!”

曹操心中不以爲然,以爲杜襲是經書讀多了,和那些迂腐俗儒一樣要勸自己法古呢,遂攤手道:“可這荊州之地,除了已確定要封侯的竇孝廉外,難道還有什麼先賢之裔值得我冊賞麼?”

所謂竇孝廉,便是那日張紹在麥城見着的荊州降吏竇輔,他竟是本朝桓、靈時的大將軍竇武之孫!

四十年前,竇武與陳蕃等黨人定計翦除諸宦官,後事機泄露,宦官反殺竇武,大興黨錮,對竇氏族人窮追不捨。當時這竇輔年僅兩歲,在竇武故吏保護下,逃竄到荊州極南的桂陽郡,才得以保全。

竇武故吏胡騰詐稱他是華容胡氏子侄,傾舉族之力栽培,讓竇輔被舉爲孝廉,可惜趕上靈帝末的大亂,就沒去雒陽做郎。後來黨人領袖劉表入主荊州,聽聞此事後,徵辟竇輔做了鎮南將軍府從事,讓他恢復竇姓,並將此事上書告知朝廷。不過那會皇帝還在西涼軍閥手裡自身難保呢,所以也沒有什麼表示。

直到曹操拿下荊州,竇輔隨劉琮出降,曾經也爲竇武鳴過冤的曹操見他後大喜,決定爲竇氏“存滅繼絕”,給竇輔封侯,所以一直帶在軍中來到江陵,這是早就定好的事,當然不必杜襲再說一遍。

卻見杜襲指着北方說:“荊州雖無二王三恪,但卻有本朝的章陵園廟祠堂啊!”

原來這章陵縣白水鄉,正是漢光武皇帝的家鄉,劉秀稱帝后,不忘發祥之基,經常回章陵,修祖墳,置酒會見故人父老。後來朝廷有過一次立廟之爭,最後劉秀決定聽儒生們的話,在雒陽奉祀前漢諸帝,以表示自己繼承漢統大宗。而劉秀父親到高祖父的“四親廟”,就只能移到章陵來祭祀。

自此以後,後漢諸帝就更有理由回老家了,劉秀跑了五次,明、章、和也各有一次章陵之祭。往後的短命小皇帝們就沒機會歸鄉祭祖嘍,漢天子的章陵大祭漸漸懈怠,往往只令大臣甚至是地方郡守代掃。

到了靈帝末年,天下大亂,章陵縣隸屬的南陽郡頗爲動盪,祭祀遂徹底廢弛,甚至被亂兵涌入破壞。

劉表雖非出自光武一脈,但怎麼說也是大漢遠支宗親,在接納劉備幫自己看守北大門後,新野以南稍安,遂稍稍修繕了章陵園廟。還將章陵、隨等縣從南陽劃出,建立章陵郡,曹操接收荊北投降後,拜“潁川四士”中排列第一的趙儼繼任章陵太守。

曹操恍然:“子緒之意是,我當速祀章陵園廟。”

“然也!”杜襲道:“劉表、劉備等輩,自以爲宗室,卻包藏奸心,常夥同袁紹,竟將丞相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說成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愚夫多信之。”

此言一出,曹操嘿然不答,徐庶則在心裡嘀咕:“難道不是麼?曹操雖得奉主之名,實有無君之心,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杜襲卻完全不這麼認爲:“如今丞相剋定南方,以漢相名義,派章陵太守趙伯然(趙儼)代丞相復祭園廟,足以杜絕此說。令荊州思漢之人,不再猶豫躊躇,也使被劉備矇蔽的冠族士人,恍然北歸。”

“大善,便依子緒之策行事,足破劉備詐言。”曹操點頭,讓繁欽草擬自己的命令,發往章陵令趙儼照辦。

不得不說,杜襲這建議正中曹操下懷。其實以曹操的本性,他根本不在乎旁人如何看待自己,那些私心相評也好,妄相忖度也罷,都如輕風拂面,不傷巨木分毫。但另一方面,曹操也時常對此說耿耿於懷,生怕信的人多了以後,微風會變成驟然狂風,動搖他曹家立足的根基。

眼看開了個好頭,曹操對杜襲的下一計頗爲期待:“那子緒的第二策,肯定是‘投殷之後於宋’,而今之微子,恐怕只有劉琮了。”

杜襲拱手:“丞相明慧!正如臣先前所言,荊州的冠族與百官,曾受過劉表殊遇厚恩,如今劉景升雖死,故吏仍遍於八郡,多欲報於其子。”

“而丞相雖收劉琮荊州牧之印,卻未及時給予新的爵祿,主憂臣辱啊,若不快些封賞劉琮,以安定這些人的心,恐怕彼輩會滿腹憤慨,將忠誠移到江夏劉琦這‘武庚’處去了。最終又會落到劉備手中,在荊州生出一二隱患來。”

曹操早已視劉琦爲無物,但劉備這傢伙卻不得不打起點精神來對付。武力上他已是戰而必勝,但這一次,曹操偏要在士心向背上也讓劉備一敗塗地。

於是曹操納諫道:“既然這‘微子’已肉袒面縛降於我軍門,那我復其位如故又何妨呢?”

“文烈。”曹操喚來一位有資格登堂的年輕軍官,對他下令道:“你速去中軍,將劉琮帶來!”

……

“原來吾等在江陵期間,也能和曹丞相一起,入住這大房子啊。”

此時此刻,張紹正與食官屬的車隊一起,站在南郡太守府容車馬出入的側門外,等待依次入駐。

張紹心中十分歡喜:“如此甚好,至少不用終日趕路了。”雖然能坐車,但這年頭路況實在太差,幾百裡下來,他的小身子骨都快顛散了。

張紹又打量太守府宅院,卻見粉牆朱戶,青磚黛瓦、飛檐翹角,又有幾株大樹高出牆頭,只是黃葉子已掉得只剩一半,畢竟他們來江陵路上這幾天,已經進入冬十月了。

“居住條件,應該也比沿途的小邑、亭舍好多了。”張紹已在琢磨想辦法給自己洗個熱水澡的事了。

他鼓動環登與自己一起去央求湯吏,多勻點熱水,但環登今日卻蔫蔫的沒什麼精神,只支吾地嗯嗯了兩聲。

可還不等入院,卻見侍曹掾疾走過來,對王垕叮囑道:“食官屬,丞相今夜要去蔡郡守家別院赴宴,汝帶幾個人跟去,定要盯好蔡府庖廚,切記,切記啊。”

曹操多疑,在吃喝上信不過外人,只有相府的親信纔可靠。王垕應諾,侍曹掾又忙不迭地往後跑去,讓衣冠屬、席榻屬也跟去蔡府,爲曹丞相通宵找樂子做準備。

哦,還有醫官屬也免不了得去,萬一曹丞相正開心時又發頭風,多耽誤事啊!

等進了內宅後,裡面果然十分寬敞,宅分數進,每一進都有月門隔開。除了可供主人睡覺的寢堂,宴賓的廳堂外,還也專門供下人住的地方,完全能容納他們。

食官屬自然佔據庖廚和水井附近的屋子,王垕讓衆人先別忙着將酒器食器等傢伙搬進庖廚,因爲少頃後可能就要隨丞相前往蔡府。

但庖廚倉庫是得檢查一番的,王垕帶人進去一看,卻見稻、黍、粟、麥粉一應俱全,樑上掛着醃製的豬腿、風乾的野雞。

王垕還有了意外的收穫,摸着樑上垂吊下來的物什道:“南方居然也有胡蒜。”

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三十一章 讓梨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十五章 溫酒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七章 這tm是八歲?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十一章 此城中可有……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十一章 我有一劍第三十三章 烏騅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章 家父張益德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第二十九章 須知少時凌雲志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二十四章 亂武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歡迎收藏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七章 這tm是八歲?第七章 這tm是八歲?第二十八章 南郡四士第十四章 說話又好聽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四章 說話又好聽第二十一章 此城中可有……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十五章 徐庶進曹營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八章 南郡四士歡迎收藏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三十二章 鳳鳴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三十二章 鳳鳴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麼輸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麼輸第二十五章 溫酒歡迎收藏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八章 好人就得讓人拿槍指着?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八章 好人就得讓人拿槍指着?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十一章 我有一劍第十三章 戰忽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歡迎收藏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三十一章 讓梨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二十四章 亂武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第三十二章 鳳鳴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
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三十一章 讓梨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十五章 溫酒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七章 這tm是八歲?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十一章 此城中可有……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十一章 我有一劍第三十三章 烏騅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章 家父張益德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第二十九章 須知少時凌雲志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二十四章 亂武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歡迎收藏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七章 這tm是八歲?第七章 這tm是八歲?第二十八章 南郡四士第十四章 說話又好聽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十四章 說話又好聽第二十一章 此城中可有……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十五章 徐庶進曹營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三章 是的,我們是有一個孩子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車第二十八章 南郡四士歡迎收藏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三十二章 鳳鳴更新時間及幾點說明第三十二章 鳳鳴第二十章 建安風骨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麼輸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麼輸第二十五章 溫酒歡迎收藏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八章 好人就得讓人拿槍指着?第三十章 自許人間第一流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八章 好人就得讓人拿槍指着?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十一章 我有一劍第十三章 戰忽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歡迎收藏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九章 水太涼第三十一章 讓梨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第二十四章 亂武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十七章 虎鬚手曾捋第二十五章 溫酒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十二章 忍死須臾待杜根第三十二章 鳳鳴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