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樹上開花(上)

趙雲澤聽丁大順稟報說,範亭舉和羅蘊和他們馬上要到石城縣了,連日來焦躁的心情一掃而空。

丁大順得了趙雲澤的吩咐,立即就要離開。可他剛走到門口,卻又回過身,對趙雲澤說道:“大人,某還忘了一件事。那信使說,博陵崔氏長房的三公子崔敦誠,帶着他的夫人與範亭舉和羅蘊和同路而來。”

趙雲澤一聽,立刻詫異的與房遺直對視了一眼。“崔氏長房的三公子怎麼跟範亭舉他們走一道了?”

丁大順道:“聽說,是他的夫人患病,他來石城縣找孫道長看病的。路上遇上了範亭舉他們,就一道而來了。”

“哦,孫道長在石城縣的消息,傳的倒是快。”趙雲澤會意的點了點頭。

丁大順走後,趙雲澤站起來伸了伸懶腰,道:“雙喜臨門呀!”

房遺直問道:“趙兄,你不會連那位崔三公子的主意也打上了吧?”

“哈哈,這位崔三公子,某在貞觀元年跟隨魏徵大人巡視時,就曾見過他。此人有趣的很,不喜歡讀書,卻又愛附庸風雅;沒有當官的志向,只樂於經商。據說,崔氏的玻璃廠,就是由他打理的。他既然來了石城縣,某怎麼也得讓他出出血,給石城縣的建設添磚加瓦。”

“那……大人下午要出城迎接一下崔三公子嗎?”房遺直問道。

“當然要出城迎接了,這位可是財神爺呢,豈能慢待?”趙雲澤一臉笑容道,“不但某要出城迎接,縣衙的人,再加上那些鄉紳,都要一塊兒出城迎接。房兄,麻煩你派人通知住在縣城和近郊的那些鄉紳,讓他們午後來縣衙。”

“那某這便去安排。”房遺直當即起身,就要出去。

“等等!”趙雲澤又喊住了他。“還要麻煩房兄寫份告示,把青苗法的內容原原本本的寫上。然後告訴百姓,十日後,縣衙開倉貸糧。讓別人幫着多抄寫一些,命人遍貼石城縣各處。”

“趙兄,糧食還沒着落,現在就貼出告示,是不是操之過急了?”房遺直疑惑道。

“不把告示貼出去,如何讓那些鄉紳着急呀?官府一放貸,他們的糧食就放不出去了。到時候,只能求到某頭上,哈哈哈哈……”趙雲澤大笑起來。

房遺直琢磨了一陣,也笑了:“這樣一來,就主賓易主了。”

趙雲澤又叮囑房遺直:“寫告示的時候,用大白話,越直白越好。別跟上次鄧燁寫的那份告示似的,讀書少的人還看不懂。再讓貼告示的人順便跟百姓宣講一下。”

“某明白了!”房遺直應下。

“那就辛苦房兄了。某先回後院眯一覺,這些天,愁得我是吃不香睡不安啊。這會兒總算是雲開霧散了。”

趙雲澤說完,就往外走。

——分——割——線——

兩刻鐘過後,崔敬最先收到了縣衙的通知。

“這位趙縣令莫不是急了,又要召集我們議事?”崔敬自言自語的猜測。“哼,這年輕人的腦子不靈光呀。你要是各個擊破,還有那麼一點成功的可能。把大家召集起來,豈不更難爲?就算是有心借糧給你的人,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又怎麼敢答應你呢?得罪了大家,以後還混不混了?”

шшш ▪тt kán ▪co

又過了半個時辰,家中一個奴僕向崔敬稟報:“老爺,縣衙又貼出告示了。”

“告示上都說了什麼?”崔敬喝着茶,很隨意的問道。

那奴僕道:“說是縣裡要推行青苗法,缺糧種的農民,可以五戶聯保向官府借糧種。秋後收了莊稼,以一成的年利息償還。還說十天後就開始放糧了。”

“啊?!”崔敬懵了。“這個趙雲澤,難道弄到糧食了?不成,我得親自去看看告示。”

幾分鐘過後,崔敬就站到了他家街頭的一張告示底下。

此處,已經圍滿了人。崔敬費了老大勁,才擠進人堆。告示底下,正有一名衙役在向圍觀的百姓講解告示的內容。

崔敬沒有心情聽那衙役講的是什麼,直接自己看起告示來。

只見,那告示上寫道:石城縣的父老鄉親們,你們都聽好了。眼下馬上就要春耕了,可是呢,很多人家裡的糧種不夠用。新上任的縣令趙雲澤大人,知道這個情況後很着急,就想了一個辦法替大家解決難處。這個辦法叫青苗法。

青苗法具體是什麼呢?就是官府借糧種給百姓,等秋天收了糧食,百姓再還債。你們不用擔心利息,官府收的利息很低,只收一分利息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你現在借十斤糧種的話,秋裡要還給官府十一斤。官府多收的這些利息呢,將來如果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也還是要用到百姓身上的。

有需要糧種的百姓,可以五戶一聯保,十天後,也就是三月初八,到各鄉正處借糧。到時候,縣衙會派人把糧食運過去的。縣城的百姓,可以直接到縣衙借。

借了糧種的百姓,一定要記得償還。要不然,明年這青苗法可就不實行了。

房遺直果然遵照趙雲澤的吩咐,用大白話寫了告示。

崔敬看完告示,整個人都呆了。

愣了半晌,他才晃過神來,連忙擠出人堆,往家裡趕去。

崔敬回家沒一會兒,崔懿和鄭德就上門了。一見面,崔懿顧不上寒暄,直接問崔敬:“亭山兄,可看過縣衙新出的告示了?”

“某剛出去看過。”崔敬答道。

“姓趙的搞什麼鬼?難道他籌到糧食了?”

崔敬搖了搖頭,道:“某一直派人盯着縣衙呢。這兩日,趙雲澤就沒出過門。除了城外軍營的那個丁校尉,在半個多時辰前去過縣衙,也沒有外人進縣衙啊。他不可能籌到糧。”

“那……他怎麼敢貼出告示?”鄭德狐疑道。

崔敬琢磨了一會兒,說道:“我估計是趙雲澤被逼急了,在虛張聲勢。”

“亭山兄的意思是……”鄭德又問。

“他是在嚇唬咱們。目的,還是想讓咱們借糧給他。”崔敬說道,“要是咱們信了告示上說的,那肯定着急。一着急,要麼,就得像告示說的那樣,把借糧給農民的利息壓下來,跟縣衙一樣的利息;要麼,就要借糧給縣衙了,咱們就得反過來求趙縣令收糧了。”

崔懿恍然大悟:“定是如此了。咱們要是還想着跟姓趙的做生意,只能借糧給他。他倒是打的好主意!”

“那咱們現在怎麼辦?”鄭德問道。

崔敬道:“以不變應萬變。你們也通知一下其他人,告訴他們趙雲澤的陰謀。”

“嗯,我們這便分頭行動。”崔懿說道。

第86章 皇帝來了也不用理第460章 冤家路窄(下)第203章 回家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276章 非常審訊(上)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358章 易容術第4章 首陣顯威第103章 傢俱廠開業(中)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311章 獻寶(下)第309章 玻璃現世第311章 獻寶(下)第98章 蘇定方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550章 萬國來朝(上)第38章 鬱悶的方直第217章 浮出水面(下)第436章 一堂雞毛第502章 火器營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469章 槍聲與鮮花(中)第24章 渭水之盟(三)第260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下)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345章 夜梟演習(六)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471章 平滅飛雲寨(上)第174章 入朔方(中)第302章 高爐第4章 首陣顯威第269章 暗算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367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529章 宣戰第64章 收田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104章 傢俱廠開業(下)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26章 四方館疑案(六)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485章 君臣密議第116章 豬頭豬腦豬尾巴第32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上)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33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下)第470章 槍聲與鮮花(下)第538章 二將奪一城(下)第549章 班師回朝第431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中)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353章 請戰第84章 軍訓(下)第210章 胡江之殤(上)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553章 萬國來朝(下)第502章 火器營第485章 君臣密議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245章 送錢的人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220章 納徵(下)第364章 蕭氏的請求(上)第226章 紅色罰款單第349章 皇劍之名(下)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400章 新師孃?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3章 戰前第333章 特殊的考覈第165章 誰搶誰第152章 護龍會(下)第41章 一縷鄉愁第561章 命不該絕第441章 鴻門宴(中)第36章 兩個逗比的人情第183章 朔方之變(二)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264章 沐清風的陰謀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548章 大捷報第368章 酒後真言第555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476章 敲詐崔懿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
第86章 皇帝來了也不用理第460章 冤家路窄(下)第203章 回家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276章 非常審訊(上)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358章 易容術第4章 首陣顯威第103章 傢俱廠開業(中)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311章 獻寶(下)第309章 玻璃現世第311章 獻寶(下)第98章 蘇定方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550章 萬國來朝(上)第38章 鬱悶的方直第217章 浮出水面(下)第436章 一堂雞毛第502章 火器營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469章 槍聲與鮮花(中)第24章 渭水之盟(三)第260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下)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345章 夜梟演習(六)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471章 平滅飛雲寨(上)第174章 入朔方(中)第302章 高爐第4章 首陣顯威第269章 暗算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367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529章 宣戰第64章 收田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104章 傢俱廠開業(下)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26章 四方館疑案(六)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485章 君臣密議第116章 豬頭豬腦豬尾巴第32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上)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33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下)第470章 槍聲與鮮花(下)第538章 二將奪一城(下)第549章 班師回朝第431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中)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353章 請戰第84章 軍訓(下)第210章 胡江之殤(上)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553章 萬國來朝(下)第502章 火器營第485章 君臣密議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245章 送錢的人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220章 納徵(下)第364章 蕭氏的請求(上)第226章 紅色罰款單第349章 皇劍之名(下)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400章 新師孃?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3章 戰前第333章 特殊的考覈第165章 誰搶誰第152章 護龍會(下)第41章 一縷鄉愁第561章 命不該絕第441章 鴻門宴(中)第36章 兩個逗比的人情第183章 朔方之變(二)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264章 沐清風的陰謀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548章 大捷報第368章 酒後真言第555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476章 敲詐崔懿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