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

日本本土雖然沒有鈾礦,但是在朝鮮北部卻有着世界級的鈾礦。而在南滿的本溪連山關地區就有東北境內最大的鈾礦,阜新境內也有一定開採價值的鈾礦。日本國內有着完整的地質勘探體系,也有大量優秀的物理學家,與頂級的化工、冶金方面的專家。只要他們捨得投資,下血本尋找不一定就肯定找不到。

按照自己所熟知的那段歷史,日本之所以最後未能研製出核武器,固然是與高層直到戰爭已經到了無法挽回,資源已經消耗餘燼的地步,才真正的開始重視之外。在尋找鈾礦方面,找錯了方向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將所有尋找的資源,放在了東南亞與本土上,註定他們的希望會落空。

向德國求助,運輸鈾礦的潛艇在馬六甲海峽又被美軍擊沉。到了想研發的時候,不僅所有的科研儀器被美軍炸了一個精光,而且本土已經匱乏到了極點的資源,根本無力支撐。尤其所需要消耗的電力,根本就無法滿足鈾濃縮的巨大消耗。

如果日本人能夠提前找到這幾座鈾礦,以日本的科技和基礎工業能力來說,在其頂峰期間研製出核武器還是沒有問題的。日本人已經建成了一座二百三十噸的迴旋加速器,完全有能力進行下一步的鈾濃縮活動。

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太多的東西,在日本人會不會提前研發出核武器這一點上,楊震也不敢保證。尤其是日本人會不會尋找到這幾座鈾礦,誰也不能保證。要知道朝鮮半島可是已經在日本人控制之下五十餘年,日本人對這座半島可謂是瞭如指掌。想要找到並進行開採,並非是絕對的難題。

他說的這些,只是爲了安慰身邊的這位老戰友而已。但從內心裡,楊震也在祈求上蒼,不要再加劇中華民族的苦難了。儘管心中現在也不能確定,但是楊震知道拖延日本人研製進度的方法還是有的。只不過現在這些手段自己還是沒有能力去實施,但是現在沒有能力去實施,不代表在不遠的將來也沒有能力去實現。

楊震此刻心中想着什麼,李延平自然是不清楚的。但是在不能揠苗助長這一點上,李延平的想法倒是和楊震是一致的。他雖然不是搞科學研究的,在蘇聯留學的時候,學的也是馬列主義。搞物理研究,他是連毛都沒有碰過一下。但是有一點他還是知道的,科學這玩意必須得嚴謹的對待。如果你拿他不當回事,他總有一天會和你找後賬的。

所以李延平對於楊震不能揠苗助長的態度,還是很贊同的。只是他有些擔心,楊震會因爲進展的程度,受到相當大的壓力。這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還有很多內部的因素。甚至就連中央,也會給他一些壓力。

而且李延平更擔心的是這些專家和教授難以管理,這些人都講究什麼學術自由。一貫反對政治和黨派進入大學,就連在大學內設置黨委都反對。正像楊震說的那樣,說輕了不頂用,說重了又會傷到人。

這些人自尊心都是很強的,與他們談話的時候深不得、淺不得的。李延平覺得,無論是從項目本身來說,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都派一個專人進行協調與管理爲好。這是一個系統龐大的工程,沒有一個得力的人管理與協調是不行的。

想了想,李延平轉頭對楊震道:“老楊,這些人還有目前我們其他的幾個計劃陸續的開展,我認爲都需要有專人管理。我們不能對所有陸續開展的計劃,就這麼散養着吧。而且進行這些項目,需要大量的物資和人員,也需要有一個人來組織協調。”

“現在這場戰爭只要還在進行,你我和老郭三個人就肯定沒有這個精力。老高那邊的事情也是堆積如山,一天忙的腳打後腦勺,也不能整天就陪着這些教授。熊大縝一是沒有太多的精力,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擔任過他的老師,讓他兼管並不太合適。”

“還有這些人是由軍區管理,還是由東北局管理,現在也是一個問題。現在軍工部已經移交給東北局,軍區則成立了單獨的裝備部。按照他們研製的東西來看,應該歸屬軍工部。但是從保密程度來看,劃歸軍區管理還是更合適一些。”

“但是交給裝備部管理,也不太合適。而且劃歸軍區管理,就算交給軍區理工大學也算在內。這些人穿不穿軍裝,授不授予軍銜?都是一個需要我們慎重考慮的問題。老楊,你看看怎麼管理比較合適?自此次戰役打響,我們難得有機會坐在一起,今天就合計一下,是成立一個特殊的部門管理這些項目,還是分別指定某一個人各自負責這些項目。”

對於李延平的疑慮,楊震擡起頭看着此時窗外已經開始下起的瀝瀝小雨,沉思了一會道:“這件事情你與總指揮和李主任商議一下沒有?他們的意見怎麼樣?還有你的想法,也一併都說說。你是政委管幹部的,這些人如果留在軍區,你這個政委的意見和想法很重要。”

李延平沒有立即回答楊震,而是沉思一下後道:“老楊,這些人除了在淪陷區動員的之外,從大後方來的人中肯定能留下的在一百多人左右。剩餘的,我們還在盡力的爭取。另外跟隨他們一起來的學生,在一千人左右。”

“而從淪陷區的各個教會大學,轉來的教師和應往屆畢業的學生,也有上千人左右。這麼多的人,一下子全部由軍區接收不合適。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去安置他們。而且從淪陷區來的教師和學生,情況很複雜,全部接收到軍區還是不太合適。”

“現在僅僅查出來的背景複雜的人,就是近百名。這些人有的家裡有漢奸的背景,而且有幾個家裡面的人,在僞政權內的職務還不低。有一個上海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甚至是汪僞政權某一部的政務次長的兒子,還有一個是上海僞警察局一個副局長的女兒。”

“即便是從大後方來的學生之中,背景也一樣很複雜。來的學生之中,家中有人在重慶方面做高官的就有不少。這些人如果全部由軍區接收,背景太過於複雜,很容易被某些方面滲透進來。但如果我們不接收,又會對我們帶來相當不利的影響。”

“我看這樣,東北局爲了保證無法進入軍區理工大學學習,而又有繼續求學渴望的學生升學,同時也考慮到目前根據地尚無文學類的大學教育,所以東北局目前正在抓緊時間在佳木斯籌建一座綜合型的大學。

“總指揮與我談過了,他說軍區理工大學招收的學生以及選拔到蘇聯留學人員,與整個根據地目前適齡的學子相比的畢竟還是少數人。而隨着根據地的日益擴大,適齡的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

“單單一個軍區理工大學和軍區醫學院,即無法全部接收多出來的學子,同時所有的優秀學子都參軍,也給同樣急需人才的地方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衝擊。總不能將多出來的人,都送去學習師範吧。他認爲我們整個根據地,不能只有兩所正規的大學,還應該有更多培養新型人才的機構。”

“他希望更多的有志升學的年輕人,能夠受到大學的教育。而且組建一所新的綜合大學,對我們今後的人才儲備,也更加完善一些。所以東北局才決定,在根據地內成立一所綜合性的大學。”

“這座新成立的大學,東北局準備起名叫做東北大學。他們準備設立文學院、理學院,以及師範進修學院三個學院。但是現在因爲受整體環境的限制,他們的教師也是奇缺。所以總指揮希望我們能夠從這批教授和青年學生之中,協調給東北局一部分。”

“這些教授和學生,我看那邊也可以分流過去一部分。尤其是在政治上不是那麼太可靠的,背景過於複雜一些不適合在部隊工作的,都可以協調過去。另外這次來的教授和畢業的學生之中,不少都是文科、法律類別的,軍區理工大學接受不太適合。”

“工科的教師,除了我們保留一部分之外,其餘的也都移交給東北局。因爲這些人個人感覺更適合到軍工廠工作,擔任一些總工程師一類的職務。之所以還留下來一批,是因爲目前武器的設計,主要還是由軍區的裝備部承擔。再加上部隊現役武器裝備的保養與維修問題,所以考慮從這些人中挑選一批人留在部隊。”

“但是研製你說的那個東西的這些人,我看還是保留在軍區內部爲好。一是有利於保密,二也是便於協調。這個項目,還有對雷達的逆向測繪與仿製的工作,因爲保密性極強,所以放在東北局不合適,”

“原本這個秘密計劃,我是準備報請中央請求軍區項主任與軍區楊副司令主抓。但是這個人選,我還得和你商議一下。一是這個計劃是你提出來,你比較瞭解。二是按照分工來說,你是東北局主抓軍事的書記,這個人選還是你酌定比較好一些。”

“對了,鑑於目前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在你去熱河期間中央已經來了電報。命令撤銷東北工作委員會,成立新東北人民政府。而且家兄這次也準備調回延安工作,中央已經準備另外調人擔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還有馮仲雲同志,也準備調往中央工作。他的工作,中央準備另外調人接替。”

聽到李延平談起東北的人事變化,楊震微微一愣卻是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在琢磨了好大一會後纔對李延平道:“一會我起草一份電報給中央,請求中央在此次戰役結束之前,先不要調走李主任。此次戰役是我軍出山以後發起的最大規模戰役,後勤補給尤爲重要。”

“在大軍補給以及後備兵員動員的方面,李主任已經是熟能生巧了。這個時候換人,不太恰當。中央有意調整東北人事結構,這一點我不反對,也表示支持。但是在此次戰役結束之前,還是暫不調整爲益。”

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動出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
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動出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