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大戰落幕

經過三天的艱苦談判,馬崢所部終於同華北方面軍達成停火協議,內容主要包括日軍從北平撤兵,將北平及其周邊地區安全移交給馬崢所部,而馬崢所部則是要保證四萬日軍以及兩萬僑民的生命安全。

同時雙方還規定,待日軍撤出北平城之後,馬崢所部在三日內不得進行追擊,三日後則是各憑本事。但是爲了保護北平城的文物和古蹟,馬崢所部要求日軍除了必須的武器裝備以及彈藥之外,嚴禁攜帶任何東西,包括文物字畫以及工業設備必須全部留在城裡。

當然了,爲了保證雙方都能履行約定,中日雙方指揮官必須以軍人的名譽發誓,且登報公開談判內容。除此之外,雙方各留一名高級軍官到對方的陣營,以作人質。

由於此次談判是在全國民衆的關注下進行的,日軍大本營也不希望岡村寧次這樣一個方面軍司令官死在北平,因此在履行約定的時候都很痛快。

11月30日,日軍僑民先行撤離,兩萬餘僑民在大約一個大隊的步兵的保護下從北平城撤出,前往天津港口以及火車站,在那裡將會有日本的軍艦以及武裝商船、遊輪等待他們,而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則是山東濟南。

經過中國方面的連番打擊,山東、河南以北日軍基本上被消滅了,現在還處於日軍掌控範圍內的地盤只有山東和河南一部了,相對而言,日軍在山東的勢力要比河南強上一些,因此山東便成了日本僑民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與此同時,爲了顯示誠意,在日軍的監視下,城內的十萬居民被放出北平城。

12月3日,城裡的日本僑民全部撤離,而北平城裡的居民也被放出四十餘萬。

日本僑民撤離之後,便是軍隊開始撤離,最先撤離的是第110師團的殘部,隨即便是第26師團殘部。

而在日軍撤離北平的同時,馬崢所部大約一個團的工兵開始進入北平城,按照日軍提供的地圖拆解地雷和炸彈。

雙方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交接,直到12月8日交接才全部完成,當岡村寧次帶着最後一批日軍撤離北平之後,馬崢則是指揮部隊進城。

12月9日,馬崢所部在北平舉行盛大的入城儀式,向全國報捷。

消息一經傳出,全國振奮,一時間關於整個華北大反攻的報道整篇整篇的出現在全國各大報紙上,儘管此戰沒能全殲華北方面軍,也沒有幹掉岡村寧次,但是依然取得了極爲輝煌的戰績。

經過連篇累牘的報道,馬錚、衛立煌、閻錫山、朱老總、彭總劉等人的名字一下子變得全國聞名,之前已經是全國有名的抗日英雄的馬錚現在更是幾乎成了戰神的代名詞,不管是國民政府還是延安方面控制的喉舌,對於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將軍幾乎全部是讚譽之詞。

而光復平津以及河北之後,中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大震,這與美國在東南亞戰場上的大潰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此同時,規模更大的援華提案很快就放到了羅斯福的書桌上。

八路軍的英勇表現不但震驚了美國人,更是讓世界爲之震驚,尤其這一次大戰幾乎完全是由八路軍完成的,所以八路軍的名氣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當然水漲船也高,馬錚的名氣再一次響徹全中國,他巨大的個人照片更是直接被英美等國的情報機關放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書桌上,就連一向自傲的斯大林在看完關於馬錚的資料後也是大發感慨,稱馬錚是中國的好布爾什維克,是值得廣大的蘇聯紅軍戰士學習的。

此戰也使得馬錚這個年輕的將軍再一次走入了美國總統的眼中,爲此,羅斯福特意叮囑中國遠征軍總參謀長史迪威將軍,一定要抽時間去一趟延安,好好考察一下中共這個政黨,同時派出幾個負有特別任務的記者前去中國北方採訪一下馬崢這個中國將軍。

不過這些事情暫時和馬錚沒有任何關係,現在他還有很多爛攤子需要收拾。日軍已經撤離了平津地區,並且在德州一線建立了防線,看樣子是準備和馬崢所部在山東進行一場大戰。

按照馬錚的計劃部隊是不能停息的,在打下河北以及平津地區之後,部隊並不作停留,還要繼續南下攻打山東的,百萬大軍齊聚山東,然後將日本鬼子在華北的最後一塊地盤拿下,將小鬼子趕下大海喂王八去。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首先是日軍大批的援軍在青島上岸,第一批就足足四個師團的步兵,甚至於還有一個戰車師團,現在整個山東地區已經聚集了日軍8個步兵師團、4個獨立混成旅團和一個戰車師團的強大兵力,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人了。

再加上配合作戰的僞軍,山東之敵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20萬人。除此之外,日軍還有三個師團的兵力已經在東京灣登船,準備運往華北。所以,預計在一個月之內駐山東的日軍會達到恐怖的25萬人。

加上北上的第十一軍五萬餘人,那人數更是海了去,所以迫使馬錚所部不得不停下來消化剛剛收復的地盤。

另外冀東方向也顯得很不平靜,首先就是日軍關東軍第三軍正在遷安一線同鐵心蘭所部死磕,雙方打得都很激烈,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鐵心蘭所部吃了點虧,被第三軍吃掉了整整三個步兵團。

而科爾沁大草原上也是戰雲密佈,關東軍以及僞滿政府的幾個國防軍的騎兵師不斷將防線向綏東地區拓展,而且還多次深入草原劫掠。

駐紮在綏東的馬德勝大怒,派出三個騎兵師前去東部草原作戰,雙方打了幾次遭遇戰,但是一直都沒有發生大規模騎兵遭遇戰,所以彼此間都很忌憚對方。

後方不穩也使得馬錚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命令部隊立即就地休整補充,等待軍區最新命令,而他自己則是帶着警衛團從平津前線返回了大同。

大戰最終還是落幕了,不管是八路軍還是日軍在此次大戰中都是損失慘重,日軍算是傷筋動骨了,而八路軍也算是小傷元氣,再打下去恐怕就是同歸於盡了,所以雙方現在所要做的便是修整。

大戰落幕之後馬錚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單單那些傷員就足夠馬錚頭疼的。由於這次大戰時間長、規模大,而且囊括的地域也足夠的廣,所以戰果一時間難以統計的完,但是傷員卻是全部被送回了後方治療,所以現在的大同、興和、集寧、歸綏等城就像是一座難民營,到處都是纏着紗布拄着柺杖的傷兵。

除此之外,這次攻佔北平和天津城後收繳了日本人的不少產業,其中就包括好幾個兵工廠和藥品廠。馬崢已經命令部隊將這些工廠全部拆會歸綏,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儘快讓這些工廠發揮能量。

此外還要做好同國民政府防區交接的工作,不過這也也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畢竟現在國民政府在華北地區的兵力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冀南和平津一帶,也就只有高樹勳的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幾萬人,根本就不是虎視眈眈的日軍的對手。

再加上老蔣得知日軍幾十萬大軍積聚山東後,我們的蔣委員長當即命令衛立煌所部暫時停止向河北移動,而是命令一戰區立即就地休整,積蓄力量,等到八路軍同山東的日軍分出勝負之後再做決定。

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臺河第39章 天鎮第146章 挑撥離間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1094章 日軍反擊第56章 天塌了馬瘋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510章 軍政大事一肩挑第1188章 華北方面軍投降第453章 孤注一擲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774章 喜當爹第1117章 加把火!第1107章 馬崢的意圖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390章 陰毒的計謀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630章 戰術安排第22章 苦難行軍路第646章 延安的反應第611章 隱龍戰隊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397章 馬錚的軟肋第528章 煩躁的老蔣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1134章 殺手鐗捅刀子第920章 觀察團抵達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29章 上供第598章 抵達冀東第454章 戰朔縣第394章 焦慮的朱老總第551章 收復邯鄲第308章 崩潰的阿部規秀第895章 勢態第1015章 王啓賢第972章 歐洲的消息第382章 獨八師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1057章 存在的問題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884章 不好的預感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42章 臭脾氣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1017章 以牙還牙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1001章 唐山大作戰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95章 閻老西的精明小算盤第346章 察北楔子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972章 歐洲的消息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1187章 強勢絕殺第347章 瞌睡送個枕頭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244章 面見統帥第196章 我看懸!第10章 作戰計劃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723章 陷入絕境的新八軍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454章 戰朔縣第382章 獨八師第569章 殺手鐗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406章 兵臨城下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554章 108師團的末日第119章 偏關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1174章 大局已定第922章 板垣上陣第853章 合作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864章 鬧事兒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14章 以打代練第100章 高壓180第82章 集寧論戰!第580章 疑點第247章 中國人能不能打勝仗?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1070章 蠢蠢欲動的日軍
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臺河第39章 天鎮第146章 挑撥離間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1094章 日軍反擊第56章 天塌了馬瘋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510章 軍政大事一肩挑第1188章 華北方面軍投降第453章 孤注一擲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774章 喜當爹第1117章 加把火!第1107章 馬崢的意圖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390章 陰毒的計謀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630章 戰術安排第22章 苦難行軍路第646章 延安的反應第611章 隱龍戰隊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397章 馬錚的軟肋第528章 煩躁的老蔣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1134章 殺手鐗捅刀子第920章 觀察團抵達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29章 上供第598章 抵達冀東第454章 戰朔縣第394章 焦慮的朱老總第551章 收復邯鄲第308章 崩潰的阿部規秀第895章 勢態第1015章 王啓賢第972章 歐洲的消息第382章 獨八師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1057章 存在的問題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884章 不好的預感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42章 臭脾氣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1017章 以牙還牙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1001章 唐山大作戰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95章 閻老西的精明小算盤第346章 察北楔子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972章 歐洲的消息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1187章 強勢絕殺第347章 瞌睡送個枕頭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244章 面見統帥第196章 我看懸!第10章 作戰計劃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723章 陷入絕境的新八軍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454章 戰朔縣第382章 獨八師第569章 殺手鐗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406章 兵臨城下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554章 108師團的末日第119章 偏關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1174章 大局已定第922章 板垣上陣第853章 合作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864章 鬧事兒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14章 以打代練第100章 高壓180第82章 集寧論戰!第580章 疑點第247章 中國人能不能打勝仗?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1070章 蠢蠢欲動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