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戰略轉進

可是最終,板垣徵四郎用大量的結果說服了他。他最終簽署了那個計劃。爲了保密板垣徵四郎帶着計劃親自從南京飛回日本,向大本營進行彙報,請求大本營的同意。

幾天後板垣徵四郎飛了,簡單跟畑俊六覆命後馬不停蹄在軍艦的護衛下去了漢口。之所以沒有通過無線電傳送命令,那是因爲畑俊六已經懷疑支那軍隊可以監聽陸軍的無線電代碼,否則橫山勇的前任冢田攻會在夜間碰巧遇上中國人的夜間戰鬥機,而且中**隊對於日軍的行動似乎很瞭解。

板垣徵四郎在漢口向橫山勇宣讀了命令後,橫山勇勃然大怒,一定要驗證命令的真實性,而板垣徵四郎要求不能使用無線電,所以橫山勇將一同上任的第11軍高級參謀打發回南京向畑俊六確認,而幾天後的結果無疑證明了板垣徵四郎命令的真實性。

之所以橫山勇如此反常,那是因爲板垣徵四郎下達給他的命令是戰略轉進,這個命令似乎從來未出現在一個軍級的單位上。

很快,一些消息被第六戰區報告給軍委會。在宜昌附近的日軍第58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7旅團正在分批後撤,逐漸縮回幾個大的據點,然後通過水路和陸路向武昌漢口進發。看樣子日軍是正在放棄宜昌。不過由於日軍行動緩慢,幾乎是一路部署好防空,偵查好地形後才拔出後方的據點,然後再在前方佈防,這樣一天也前進不了幾公里,但是卻勝在安全。

空軍的偵查也說明了這個情況,的確大股的日軍正在向武昌漢口方向回縮,這是回事呢?日本人賣的是藥呢?軍委會的參謀們討論了許久意見也難以統一起來,就連何俊才也沒有了思路,歷史上日軍是沒有這樣類似的行動的。何俊才意識到,歷史已經被改變,日本人已經不是歷史上那般突然投降了。其實日本人很擅長學習,在門戶開放中學習美國,在甲午戰爭中學習英國並打敗了中國,在日俄戰爭中學習德國並打敗了俄國,然後向列強學習佔領了朝鮮和中國東北,現在又佔領了中國大片土地、東南亞和半個太平洋。日軍正是藉助可怕的學習能力將的老師一個一個地踩到了地上。現在日本人已經從當初被亂棍打暈中回覆了出來,這一次不按照常理出牌可能意味着日本從此改變了戰鬥的策略。

三天後,第58師團全部放棄了南昌城外的據點,而獨立混成第17旅團已經撤回了武漢。第六戰區的部隊一開始還不敢進入日軍放棄的據點,等了一天後的確不是陷阱,於是開始慢慢接收日軍的防禦設施。日軍在前面不斷撤退,而第六戰區的部隊緊隨其後,雙方就像接防的友軍一樣保持了默契。除了一士兵步槍走火讓大家緊張了一次以外,一切就像排練好那般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然後日軍利用水陸的交通工具步步爲營從宜昌城中撤出,梯次返回武漢。這一次,連第六戰區的副司令長官孫連仲也激動了起來。兵不血刃地奪回一座日軍佔據已久(從1940年6月開始)的城市,這可是抗日以來中**隊從來沒有過的殊榮。等到派出的軍隊終於重新佔領已經被日軍掠劫一番的宜昌城後,孫連仲激動地向軍委會發來了電報。電報中先是將第六戰區自我表揚了一番,然後彙報了第六戰區已經重新佔領了宜昌及其附近的區域的事蹟,並告知軍委會日軍第11軍已經縮回武昌、漢口等幾個大城市。

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異常高興,這是自武力奪回南昌後中**隊的又一大捷。雖然孫連仲並沒有說明這是日軍的主動撤退,但是蔣介石還是得到了中國空軍遞送的情報。即使如此,這也有足夠喜悅的理由,要不是中**隊保持了對日軍的巨大壓力,貪婪成性的日軍是不會交出這樣一個城市的。

就在因爲蘇聯失守斯大林格勒,並遷都葉卡捷琳娜堡而導致盟軍士氣大減之時,在中國戰場上取得的奇蹟般的勝利再次振奮了世界。英國、美國甚至蘇聯的報紙和電臺都大肆報道了中國空軍空襲僞滿洲國,並且迫使日軍退出宜昌的戰事。先是攻下南昌,全殲日軍3個師團,然後兵不血刃奪回宜昌,這兩個以g結尾的名字被世界所知。

英國和美國的軍事專家開始關注爲日本要做出這樣的舉動,最終推演的結果居然是中國空軍對東北的轟炸導致日軍軍事補給能力的降低,日軍不得不龜縮防守。戰略轟炸的作用第一次顯現出了,它的巨大魅力讓英國和美國吃驚。

相比起中國,英國以及以英國爲基地的美國具備更好地開展戰略轟炸的條件。一來英國是傳統的航空工業強國,其擁有從輕型轟炸機、中型轟炸機到重型轟炸機的完善的裝備體系,而且美國援助了其不少像B25這麼優秀的轟炸機,而且英國的轟炸機在不列顛作戰中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損失。另外英國跟法國和德國僅隔英吉利海峽,德國的漢堡、魯爾區等都在英軍戰略轟炸的作戰半徑之類。況且對於英國人來說,所轟炸的都是德國城市,完全不用考慮誤炸到英國人的問題,比起中國縮手縮腳在東北進行的轟炸,英國更加有理由進行更大規模的轟炸。

英國人在不列顛作戰期間和在德國進攻蘇聯期間,居然很少進行這類的戰略轟炸,其轟炸機僅僅用來作爲偵察機和海面巡邏機使用,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雖然當初不列顛空戰也讓英國人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在運用轟炸機方面,英國人是欠缺經驗的,至少應該對德軍所使用的法國和比利時的機場進行轟炸,以減輕戰鬥機部隊的壓力。

中國空軍利用輕型的蚊式轟炸機和中型的B25米切爾轟炸機發起的空襲行動的細節很快被美國駐華航空特遣隊報告給華盛頓,然後被共享給倫敦。阿瑟?哈里斯爵士很快注意到這封報告,哈里斯在1942年2月就任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現在手中握着1047架轟炸機的力量。哈里斯早就厭倦了《華盛頓公約》中的“凡以恐嚇無辜平民、損壞平民財產爲目的的空戰是被禁止的”這一條約。當初德國人可沒有依照過這些條約,英國大陸差不多都被其炸了個遍。

其實這個時候正是英國緩過勁來的時候,當德國空軍在地中海和蘇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英國空軍卻贏得了爲未來戰爭組建龐大的轟炸機部隊的機會。四發的斯提林式、哈利法克斯式和蘭開斯特式轟炸林陸續裝備部隊。然後在德軍無線電導航設備和之前中國人提供的干擾設備的啓示下,英國的高頻工程師們研製成功了的無線電導航設備,並很快建立起一整套無線電導航網。萊因—威斯特法倫州的廣大工業區都在無線電導航網的範圍之內。夜間轟炸機將能準確地找到攻擊的位置。

而不久前英國政府的訓令幫哈里斯掃清了最後的困難。丘吉爾要求英國空軍打擊敵國國民,特別是軍事工人的士氣。甚至丘吉爾的訓令上明確了攻擊順序,分別是埃森、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和科隆。

9月30日晚上,英國所有能動用的轟炸機在哈里斯爵士的命令下飛往了德國的科隆。科隆是位於德國萊茵河沿岸的重工業城市,有機械製造、化學、冶金等工業。爲提高轟炸精度,代號爲“駿馬”、“雙簧管”和H2S等電子導航系統紛紛進入工作狀態。黃昏時分參戰轟炸機分批從多個基地起飛,在預定會合點編成大機羣密集戰鬥隊形後,飛越英吉利海峽,直飛科隆。午夜時分抵達目標上空,將大批燃燒彈和爆破彈投向科隆市中心地區。空襲持續1個半小時,共投彈1455噸,其中燃燒彈,造成城市大面積起火,市中心地區的一半建築物被徹底摧毀,工業企業遭受重大損失,與其他城市中斷通信達9天之久。而轟炸科隆,英空軍僅損失40架轟炸機,戰損率爲3.8%。

哈里斯的出擊受到了奇效,在他之前英國的轟炸機部隊大部分都在支援非洲和地中海的戰術性作戰上。1942年的前9個月一共進行了1346架次的轟炸,但是效果還沒有這一次來得大,這充分證明了將轟炸機集中使用,並攻擊敵方軍事工廠的戰略性作戰的價值。經過此戰的鼓舞,很快英美聯合司令部就指示了對德國工業設施進行空襲。不僅是哈里斯的英國轟炸機部隊,駐紮在英國的美國第8航空隊也加入了對德國的轟炸中來。

丘吉爾在下議院演講時宣佈我保證,今年將使德國各大城市、港口以及軍事工業中心遭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未曾經歷過的最殘酷的災難。”。德國的各大城市開始面對英國城市在不列顛戰役中遭遇到的慘狀,而且英國人和美國人來得更猛,因爲他們有大量的四發重型戰略轟炸機。

第333章 華北停戰協定第97章 Happy NewYear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162章 攻擊機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349章 海參威第411章 西伯利亞計劃第283章 中途島空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17章 勝利影響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115章 利益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405章 東風一號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173章 援助蘇聯第4章 未來世界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90章 黃橋戰役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358章 完全市場化第412章 新德里會談第95章 烈火焚城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302章 戰略航空師第2章 慘烈空戰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325章 塔拉瓦第117章 新一軍第238章 開始進攻第230章 燃燒的海洋第376章 全境光復第47章 美洲基地第317章 世界局勢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181章 石油之城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96章 大空戰第4章 未來世界第395章 日軍的煩惱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136章 落幕第286章 中航公司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231章 總退卻第394章 斯大林的反擊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308章 火燒東京第122章 新經濟秩序第144章 女飛行員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46章 新大陸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45章 援英航空隊出發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81章 斜樂曲的揭幕戰第415章 霸王行動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264章 及時雨V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47章 美洲基地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66章 國際風雲第188章 珍珠港第169章 元首的召見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40章 日本人的報復第277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213章 南遣艦隊的悲歌第307章 炮艇機逞威第359章 新式飛機第114章 背叛一百三十章 中條山會戰二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52章 重慶上空的鷹第196章 東方之珠第195章 整編第123章 野馬出世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
第333章 華北停戰協定第97章 Happy NewYear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162章 攻擊機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349章 海參威第411章 西伯利亞計劃第283章 中途島空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17章 勝利影響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115章 利益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405章 東風一號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173章 援助蘇聯第4章 未來世界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90章 黃橋戰役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358章 完全市場化第412章 新德里會談第95章 烈火焚城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302章 戰略航空師第2章 慘烈空戰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325章 塔拉瓦第117章 新一軍第238章 開始進攻第230章 燃燒的海洋第376章 全境光復第47章 美洲基地第317章 世界局勢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181章 石油之城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96章 大空戰第4章 未來世界第395章 日軍的煩惱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136章 落幕第286章 中航公司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231章 總退卻第394章 斯大林的反擊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308章 火燒東京第122章 新經濟秩序第144章 女飛行員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46章 新大陸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45章 援英航空隊出發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81章 斜樂曲的揭幕戰第415章 霸王行動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264章 及時雨V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47章 美洲基地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66章 國際風雲第188章 珍珠港第169章 元首的召見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40章 日本人的報復第277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213章 南遣艦隊的悲歌第307章 炮艇機逞威第359章 新式飛機第114章 背叛一百三十章 中條山會戰二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52章 重慶上空的鷹第196章 東方之珠第195章 整編第123章 野馬出世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