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錦春院裡,如今王清和蔣氏說這話。

蔣氏道:“……臻哥兒那孩子我是很滿意的,家世好,自己也知道上進,只是他母親彭安侯夫人看着不像好相處的樣子。”

王清放下手中的茶碗,問道:“怎麼說?”

蔣氏道:“那日我跟她說,我的女婿是萬不允許納妾的,她聽了雖不曾說什麼,但卻皺了眉表現得不是太高興的樣子。”

王清道:“世間女子多是寧願委屈兒媳和女婿,卻不願委屈兒子和女兒的,所以她們不喜女婿納妾卻喜給兒子塞通房和妾室,彭安侯夫人的想法不過是符合一般女子所想。”

蔣氏不滿的辯駁道:“誰說的,以後泓哥兒和浩哥兒有了媳婦,我也是不許她們納妾的。屋裡女人多了有什麼好,爭來爭去的,便是妾室以後剩下庶兒,因是不同母也容易和嫡子起紛爭。這大戶人家因嫡庶之爭導致兄弟鬩牆的例子還少嗎。”

王清拉了拉蔣氏的手,笑道:“那自然是因爲你與一般女子不同,別的女子可不能像你這麼聰明能想到這些。”

被人稱讚總是令人高興的,蔣氏也不由彎起嘴角笑起來。

王清又道:“既然這樣,檀姐兒和臻哥兒的親事便緩一緩吧,彭安侯府不急,我們便也不用着急。女子進門,半輩子都是在後院和婆婆打交道,婆婆不善,受苦的是兒媳。倘若臻哥兒真心想娶檀姐兒,他自然會想法子說服她母親。何況,我們家的女兒不愁嫁,也並不是非他們家不可。”

蔣氏道:“我知道。”說着又有些不滿的道:“說起來,彭安侯夫人以前也是個好性子容易相處的人,也是常常誇檀姐兒的,一副恨不得馬上將檀姐兒聘回家的模樣。如今真正論起親事來,卻又挑三揀四起來了。”

王清笑而不答。

以前臻哥兒再如何出色也不過是秀才的功名,他們彭安侯府空有個爵位卻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物,能攀上他王清的女兒自然欣喜。如今臻哥兒已是舉人功名,又是解元,彭安侯夫人自然覺得有挑剔的資本了。他聽說應家大夫人很是青睞臻哥兒,想將自己的嫡長孫女許給他。而應家大老爺在一年前已經入了閣,應家又是有從龍之功的,與他王清比起來,自然是更好的選擇。

蔣氏嘆口氣,繼續道:“當初要不是端王世子的事,我倒想將檀姐兒許給熙哥兒。茵娘一向是好性子的,也不是會爲難兒媳婦的人,若讓檀姐兒做她的兒媳婦,一輩子倒能輕鬆自在。只是可惜……唉。”

夫妻兩人商量了一會小女兒的親事,接着又說起兒子的終身大事。

蔣氏道:“泓哥兒也十七歲了,我想幫他也相看一門媳婦,你覺得如何?”

王清道:“泓哥兒的事你不用着急,我心裡已經有了成算了。”

蔣氏問道:“你是已經看好了人家?是哪一家,你將人家告訴我,我也好去打聽姑娘的品性。”

王清道:“現在一切都還沒說定,等過段時間說定了我再告訴你。”

蔣氏不贊同道:“等你說定了再打聽就晚了,自來都是先打聽姑娘人品再決定要不要定親的,哪有先定親再打聽人品的。”

王清握了握蔣氏的手,笑道:“好夫人,你就相信爲夫,難道我還會給我們的兒子找個人品不佳的兒媳回來?”

蔣氏仍是不高興,王清見了便又道:“這樣,在定親之前,我一定讓你先看過那姑娘,你若覺得好了我們再定親,這樣好不好。”

蔣氏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

過了一會,蔣氏看了一眼王清,又裝作不經意一般的問道:“涵哥兒的婚事呢,你是怎麼打算的?”

王清道:“我已經幫他說定了鴻臚寺少卿顏大人之女。”說着又看向蔣氏,道:“涵哥兒的婚事總需要有女方長輩出面纔好,到時候你委屈一下,跟顏夫人一起商量他和顏家小姐的親事,最好在今年之前便將顏家小姐娶進門吧。”

蔣氏道:“這些倒沒什麼,只是,這鴻臚寺少卿只是從五品吧?”

王清問道:“是,你覺得有什麼不妥?”

蔣氏道:“你知道涵哥兒和楨姐兒的事我一向不大管的,我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我只怕你那大女兒會覺得不妥。”說着頓了一會,又繼續道:“你如今是正二品的吏部尚書,讓你的嫡長子娶從五品的鴻臚寺少卿之女,你那大女兒不怨你纔怪。說不定她還以爲我看不得涵哥兒好,哄着你聘一個低門媳婦回來呢。”

王清嘆了口氣,道:“我自有我的理由。涵哥兒身體不好,我便是想給她聘個高門媳婦回來,也要人家願意將女兒下嫁。若是庶女,大多教養不足,既然這樣,還不如聘個低一點門第的嫡女回來。何況涵哥兒不能科舉仕途,娶個高門媳婦除了面子上好看,也並無多大用處。我期盼他能富裕順遂的過完一生,對他媳婦的要求也只是她能用心照顧涵哥兒。顏大人官雖不大,但顏家家底厚,顏家那姑娘我也見過,是個老實孝順會心疼人的孩子,若她進門後能用心照顧涵哥兒,那便再好不過了。至於楨姐兒,兒女親事自來父母做主,哪有她一個出嫁的姐姐做主的道理。她若要怨便怨吧,反正她怨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既然如今王清都這樣說了,蔣氏自然也不會說什麼。

蔣氏又將話題轉回自己的女兒女婿身上,道:“對了,霈哥兒今年要參加春闈,你看他學得如何,能不能一次中了。”

王清道:“只要他好好發揮,**不離十吧。”

蔣氏雙手合十放到胸前,拜了拜道:“菩薩保佑,希望霈哥兒這次能考中才好。”

這一邊王清和蔣氏在關心小女兒的親事,另一邊彭安侯府,同樣有一個母親在爲兒子的終身大事與兒子爭執。

彭安侯夫人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兒子,堅聲道:“你說什麼都沒用,你和王家八小姐的親事我不同意。”

玉臻有些惱怒的問道:“檀姐兒有什麼不好,王家家世不低,檀姐兒也不是什麼品行不好之人,王家伯父更是我的老師,我能考中解元離不開他的教導,你爲什麼不願意。”

彭安侯夫人道:“檀姐兒什麼都好,只有兩點不好,一,她身體太差;二,蔣氏不願意讓女婿納妾。”

玉臻有些無奈的扶了扶額頭,但仍是跪到彭安侯夫人膝前,試圖跟母親講道理:“娘,檀姐兒只是偶有小病而已,身體並沒有多差。至於不願意讓女婿納妾,我又不是什麼好色之輩,以後有檀姐兒一個妻子就夠了。娘,父親就有許多妾室,我上頭更有三個庶出的兄長,當年你也是被妾室壓得差點擡不起頭來的,如今你不是更應該討厭妾室的嗎?”

彭安侯夫人道:“那萬一王家八小姐生不出孩子呢?她自己生不出,也不讓妾室生?臻哥兒,娘只有你一個兒子,娘費了多大的勁才讓你被請封了世子,難道你想以後過繼你那些庶出兄弟的兒子,再將爵位拱手讓給別人?”

玉臻有些無語的道:“娘,你太多慮了,誰說檀姐兒生不了孩子。”

彭安侯夫人道:“你別管誰說的,反正我已經聽人說過,王家八小姐從小身體不好,身上元氣不足,以後會子嗣艱難。”

玉臻厲聲道:“是哪個黑心腸的人說出這樣惡毒的話來,娘你當時聽到這樣的話就應該上前去甩她一巴掌,你怎麼還相信她了。”

彭安侯夫人道:“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等將人娶進來再來後悔,那就已經晚了。更何況沒有空穴哪有來風,我已經打聽過,王家八小姐從小身體不好是事實,幾次差點進了鬼門關也是事實。”

玉臻有些惱怒的從地上站起來,大聲道:“娘,你簡直不可理喻。”

彭安侯夫人伸手拉了拉兒子的手,勸道:“臻哥兒,我們這樣有爵位的人家,嫡子的重要性我不說你也清楚。何況世上好姑娘多的是,你何必只盯着王家八小姐不放。應家的大夫人就很喜歡你,想將她的大孫女許給你。我見過那姑娘一面,無論家世,樣貌,才情,樣樣不輸王家八小姐,最重要的是,那姑娘身體健康。”

玉臻深吸了幾口氣,好不容易纔將胸口的怒氣壓下去,然後對彭安侯夫人道:“娘,除了檀姐兒,我誰都不要,應家的小姐再好我也不會娶她。”說着又望着彭安侯夫人,用一種難辨的眼神看着她,道:“而且,娘,你知道你這像什麼嗎?從前我還沒功名的時候,你一心期望着我能高攀上檀姐兒,好讓王伯父給我提供助力。如今我中瞭解元,有了更好的選擇,你便馬上挑剔檀姐兒了。你告訴我,倘若沒有應家小姐這個更好的選擇,你還會像如今這樣看不上檀姐兒嗎?你這根本就是迎高踩低,勢利寡恩,毫無信義。”

彭安侯夫人有些呆愣的看着玉臻,怔怔的一時說不出話來,她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唯一的兒子會用這樣的話來描述她,過了好一會,她才傷心道:“你居然是這樣看待我的?”說着紅了紅眼睛,哽咽出聲。

玉臻說完一時也有些後悔,他是知道母親從小到大有多愛護自己這個兒子的。父親屋裡有一堆的姨娘,他上頭有三個庶出的兄長,長兄更是比他大了十二歲。在他出生之前,他那些兄長的生母一心謀劃着將自己的兒子記在母親名下,好繼承彭安侯府的爵位。他的出生斷了她們希望,所以她們對他自然不會有善意。這麼多年,母親不知道花了多少的精力才護能護着他平安長大。而他用功讀書,考取功名,未嘗不是爲了能給母親依傍,給母親爭口氣的意思。但他不知自己怎麼回事,會脫口而出說出這些話來傷母親的心。

他低頭看着母親傷心哭泣的模樣,心中更是不忍。他想伸手過去安慰一下她,卻又看到母親突然擡起頭來,對他道:“就當我是這樣的人好了,這個世上誰不勢利。知州的兒子娶知府的女兒,但等知州做了尚書,他自然就想讓兒子娶閣老的女兒了,難道還會讓兒子娶知府的女兒。有更好的選擇自然選更好的,我這有什麼錯。”

玉臻連忙道歉道:“對不起,娘,那些話我是無心的。”

彭安侯夫人道:“你不用說了,想要讓我同意你娶王家八小姐,除非我死。”

“娘。”

“你出去吧,讓我靜一靜。”

玉臻知道自己傷了母親的心,也不好此時再與母親談論這些事,便對彭安侯夫人行禮道:“那兒子先告退。”

等玉臻出去後,彭安侯夫人看着空蕩蕩的屋子,想到兒子剛纔說的話,不由再次傷心出來。

這還是他的孩子嗎?還是那個孝順懂事,在她被妾室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拉着她的手要她不要傷心,等他長大後一定會替她爭口氣的兒子嗎。她只覺得這個兒子離她越來越遠了。

倘若開始時她還有些猶豫,只是提前試探一下兒子的話,那麼如今她則是堅決不會讓王家的八小姐進門。她知道原氏的話未必就有多可信,她只是覺得不能去冒這個“萬一”的險。但是兒子的反應卻令她傷心。

王家八小姐還沒進門,便讓一向懂事的兒子對她說出這樣的話,等她進了門還得了,她會搶走她的兒子,讓她的兒子與她離心。那是她唯一的兒子,是她盼了十幾年才得來的兒子,是她下半生唯一的依靠,她怎麼能允許別人搶走他,他更不允許兒子將兒媳婦看得比她這個親孃還重要。

第110章 報復第45章 鬧劇和搬家第154章第20章 太子第113章第166章第1章 生死第137章 回門第一百零九章第40章 家業第32章 陳氏第46章 道歉和圓滿第3章 王楨第六十六章第53章 誣陷第153章第41章 親事不順第196章 番外二第127章 蝕把米第149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春節第20章 太子第110章 報復第11章 後爹第57章 君願作磐石第49章 針鋒相對第158章第164章第39章 唐縉第58章 落水第10章 後母第57章 君願作磐石第150章第168章第九十七章第162章第90章 玉皎歿第96章 阻止第86章 元宵第163章第166章第13章 家第178章第180章第113章第158章第197章 番外二第七十四章第122章第72章 秦氏番外第78章 回府第98章 王楹定親第五十五章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113章第95章 賜婚第175章第195章 番外一第196章 番外二第96章 阻止第137章 回門第四十八章第27 章 出場第153章第172章第73章 臘八第183章第185章第35章 永寧侯府遊(中)第31章 不成第99章 林弘熙闖禍第101章 林弘熙離京第144章第78章 回府第193章 後記二第133章 下馬威第八十章第17章 姨娘第44章 玉臻第44章 玉臻第37章 涵哥兒生病第175章第23 章 王榕第107章 氏的算計第91章 栽贓第140章第77章 問計第150章第18章 公道第五十九章第164章第98章 王楹定親第64章 出氣第76章 辭行第188章第八十二章第7章 劉姨娘第84章 籌謀第25章 回威北侯府
第110章 報復第45章 鬧劇和搬家第154章第20章 太子第113章第166章第1章 生死第137章 回門第一百零九章第40章 家業第32章 陳氏第46章 道歉和圓滿第3章 王楨第六十六章第53章 誣陷第153章第41章 親事不順第196章 番外二第127章 蝕把米第149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春節第20章 太子第110章 報復第11章 後爹第57章 君願作磐石第49章 針鋒相對第158章第164章第39章 唐縉第58章 落水第10章 後母第57章 君願作磐石第150章第168章第九十七章第162章第90章 玉皎歿第96章 阻止第86章 元宵第163章第166章第13章 家第178章第180章第113章第158章第197章 番外二第七十四章第122章第72章 秦氏番外第78章 回府第98章 王楹定親第五十五章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113章第95章 賜婚第175章第195章 番外一第196章 番外二第96章 阻止第137章 回門第四十八章第27 章 出場第153章第172章第73章 臘八第183章第185章第35章 永寧侯府遊(中)第31章 不成第99章 林弘熙闖禍第101章 林弘熙離京第144章第78章 回府第193章 後記二第133章 下馬威第八十章第17章 姨娘第44章 玉臻第44章 玉臻第37章 涵哥兒生病第175章第23 章 王榕第107章 氏的算計第91章 栽贓第140章第77章 問計第150章第18章 公道第五十九章第164章第98章 王楹定親第64章 出氣第76章 辭行第188章第八十二章第7章 劉姨娘第84章 籌謀第25章 回威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