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王檀看着彭安侯夫人和那位陶二夫人一起向她們走來,然後聽到彭安侯夫人笑着與她們打招呼道:“三夫人,五小姐,八小姐,好久不見。”

蔣氏自來率性,因爲當初她嫌棄王檀的事情又對她十分看不上加厭惡,撇了撇嘴,也不站起來見禮,就坐在椅子上不動。

王檀和王楹是小輩,卻是不好這樣無禮的,便一同站了起來給彭安侯夫人見禮。

彭安侯夫人彷彿一點都感受不出自己不受歡迎,繼續看着蔣氏笑着道:“三夫人最近倒是少出來走動了,若不是今日在這裡碰上你,還不知何時能見上三夫人一面。”說着頓了頓,又繼續道:“說起來我們兩家也是通家之好,臻哥兒還要稱你一聲師母,兩家原該常走動的。等下次,我請你到府裡喝茶。”

蔣氏在心裡罵道,通什麼通,我寧願跟外面的販夫走卒做通家之好,也不願意和你做通家之好。

她真不知道彭安侯夫人哪裡來的厚臉皮,想當初爲了讓應家的姑娘進門做兒媳婦,將檀姐兒和他們王家的臉簡直是往地上踩,如今倒不知又是因爲什麼,又湊上來跟她們示好了。

蔣氏略帶諷刺的道:“我家中事兒多,既要管家又要照顧懷孕的兒媳婦準備做祖母,可不像侯夫人這樣清閒,新媳婦一進門便將中饋交給了兒媳婦,可不是有的是時間出來行走。”

彭安侯夫人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笑着時臉上露出來的皺紋看着更加深了,她道:“臻哥兒媳婦是個能幹的,將家裡的事情都交給她,我也放心。如今兒媳婦進門,我可不是能享享清福了……”她自然知道蔣氏語氣中的諷刺,本還想在後面加上一句“你家不是也有四少奶奶,也該將管家的事情都交給兒媳婦像我這樣享清福纔是。免得外面的人還以爲我們這些老婆子貪慕權柄不肯給兒媳婦放權。”也刺一刺她,但想到兒子前幾日對她說的話,到底是將那些話咽回了肚子裡。

蔣氏暗含輕蔑的擡眼看了彭安侯夫人一眼,在心裡諷刺的“哼”了一聲,彭安侯府的中饋如今倒真是落到了玉臻的媳婦應氏手中,但是不是彭安侯夫人自己心甘情願交給她的,外面的人不知道,她卻是心知肚明。

後宅的女人也會熱衷權柄,特別是像彭安侯夫人這樣半輩子都和丈夫不睦的。因沒有得到丈夫的憐愛,便更加會抓穩手中的權利纔會覺得安心。

應氏雖然是彭安侯夫人自己選中的媳婦,但若說她一進門彭安侯夫人便願意將府中的中饋交給她,蔣氏根本就不會相信。

彭安侯夫人握着中饋不肯放權,應氏自己也是性子強勢掌控欲強的人,也想要管家之權。應氏初初的半個月,應氏和彭安侯夫人還能親親熱熱的扮演一對好婆媳。但應氏進門不到一個月,便以“幫婆婆管家”的名義隱晦的提出,我想要支持中饋的權利了,婆婆你給我吧。

前頭沒有觸及利益,彭安侯對這個媳婦還是十分滿意的,但應氏一提出這話,彭安侯夫人頓時不滿了。以“你和臻哥兒剛成親,趁這時候應該多培養培養感情,管家容易佔了你和臻哥兒一起的時間。”爲由拒絕了。

聽到彭安侯夫人拒絕,應氏也不滿了。她是應家嫡長房的嫡女,孃家後臺夠硬,加上是名正言順的世子夫人,如今她進了門,彭安侯夫人不是應該主動將中饋交給她。結果她進門一個月也沒等到她提,現在她主動提醒了,她竟然拒絕。可沒見過這麼戀權不放的婆婆。

好了,你不主動給,那她主動爭。先是在庫房和廚房等幾個地方找了幾個下人的錯,接着光明正大的換上自己的人。

彭安侯夫人值長侯府後院十幾年,這後院裡裡外外早已都是她的人。那廚房裡被應氏換下的,自然也都是她的人。彭安侯夫人聽着兒媳婦先斬後奏報上來的消息,差點氣個倒仰。但那些人確實有錯,彭安侯夫人不能因爲應氏罰了她們而發作,至於應氏先斬後奏換上自己的人,這換都已經換了,她難道還能再撤換下來。若她真這樣做,到時候侯府內外都要看她們婆媳的笑話了。

彭安侯夫人嫌兒媳婦多事,於是給成親剛一個多月的兒子塞了兩個通房過去。彭安侯夫人此舉,一來是想殺一殺這個兒媳婦的威風,憑你孃家的後臺再硬,你既進了我們家的門那就是我們家的人,你得聽我這個婆婆的。二來是想給兒媳婦找點事情做,免得她閒得發慌跟她爭權奪利。

結果是,彭安侯夫人威風沒有殺到,應氏倒是學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給彭安侯弄了個漂亮的妾室。

當然,應氏畢竟是大家出身,還知道兒媳婦給公公送妾不妥,她是悄悄說服了彭安侯的一個妹妹,通過她的手將妾室送到彭安侯身邊去的。

彭安侯風流好色是在京裡出了名的,她從前的寵的貴妾明姨娘年紀也大了,年老色衰,漸漸的也不得他的寵了。在這個妾室進門之前,他最寵愛的是從自己的兒媳婦王椒身邊的丫鬟中納上來的妾。只是這個丫鬟雖然也有些姿色,但到底在王家也是吃規矩長大的,侍候男人的手段放不開,彭安侯寵了一段時間,最近也漸漸覺得膩了。

等到自家妹子給自己送了個漂亮的女人過來,彭安侯見了人連腦子都不轉就將人收下了。這位新妾模樣兒漂亮,又年輕,手段還了得,沒幾天就將彭安侯的魂都勾住了。

彭安侯夫人早就不指望彭安侯的寵愛了,早年明姨娘還是貴妾,不也還是沒能強得過她。這不過是個拿着賣身契的賤妾,就算得彭安侯的寵能生下孩子又如何,等她的孩子長大,她的孫子都長大了。所以一開始她根本沒將這個妾室放在眼裡,但自家姑奶奶將這個妾室送來,她除了在心裡罵一句她多事,也並不曾說不讓她進門。

但哪知道這個妾室會哄着彭安侯親自發話,要她將中饋的事交給兒媳婦。她是女人,再強也強不過男人。她想找兒子給她撐腰,讓他管管他媳婦兒,結果兒子卻用一句“這是你親自挑的兒媳婦,當初看她是哪樣都好,如今她進門不過一兩個月,你便又覺得她哪裡都不好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便不再管她們婆媳相爭之事了。

彭安侯對此恨得差點咬碎了牙,卻毫無辦法。

蔣氏交際廣泛,消息靈通,對彭安侯府裡發生的事情也是知之甚詳。當時聽到時,她不知有多麼幸災樂禍,看她們婆媳相爭就像看笑話一樣。

蔣氏瞟了彭安侯夫人一眼,看着她臉上的憔悴和皺紋,心裡罵了一句道:活該!當初心心念念想要挑更高門的媳婦娶,她以爲高門媳婦是好相處的。

在蔣氏瞟彭安侯夫人的空擋,彭安侯夫人卻是往王檀的方向看了一眼。

王檀也不過只比臻哥兒早一個月成親,但出閣不過幾個月,她的面色卻是好極了,紅潤有色,面上帶笑,原先瘦弱的身材也彷彿也長胖了些,整個身上像是帶着光澤。這是隻有過得好的人才會散發出來的光澤。

彭安侯夫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覺,當初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的人,卻嫁了個比自己兒子更好的人,生活過得也十分的好,看看自己,過得卻不像當初想的那樣好。這真的是一種外人很難體會的感覺。

彭安侯夫人不由想起前幾天兒子跟自己說的話:“……過不了多少時候,王三伯父只怕要入閣了。若是當初娘讓我娶的是檀姐兒,如今王家能提供給我的助力不一定就比應家少。皇上一向防着應家,擡舉王三伯父也是爲了制衡應家,以後應家不一定還能像如今這樣權勢顯赫。王家和應家,一個在走上坡路,一個在走下坡路。檀姐兒又一向孝順柔順,也定不會像如今應氏這樣給您氣受。看到這樣,不知娘有沒有後悔當初不願意讓檀姐兒進門?”

若說不後悔,只怕連她自己都騙不過去,特別是在見識了應氏的手段之後。只是後悔又能如何。

她現在只希望當初她的行事沒有將王家得罪得太慘,她不再指望王三老爺還能幫着提拔臻哥兒這個學生,她只希望他不要阻礙臻哥兒以後的仕途纔好。她如今落下臉來跟蔣氏示好,爲的還不是希望能將修補兩家的關係。

彭安侯夫人還在發怔,她旁邊的陶二夫人突然“呵”的一聲笑了出來,然後嬌笑着道:“早就聽聞玉五公子這個解元是王狀元親自教出來,如今看兩位夫人融洽的樣子,兩家關係果真是極好的。”

王檀額頭上頓時覺得有些黑線,彭安侯夫人和蔣氏看起來哪裡融洽了,這位陶二夫人睜眼說瞎話的本事可真不小。

而彭安侯夫人這纔想起身邊的陶二夫人來,連忙給蔣氏和王檀等人介紹道:“看我,都差點忘了介紹了,這位是江南陶二爺的夫人水氏,是個性子極好極大方的人。”接着又轉向蔣氏和王檀王楹,對陶二夫人道:“這三位分別是王三夫人,蔣二少奶奶,繼遠侯世子夫人。”

說起來,彭安侯夫人其實並不怎麼喜歡這個商賈出身的陶二夫人,只是這位陶二夫人先前給她介紹了幾門賺錢的營生,又會說話。後面提出想讓她給她引薦蔣氏等人時,她倒是不好拒絕了。

陶二夫人笑着屈膝給王檀和蔣氏行禮道:“給三夫人和兩位少奶奶行禮了,早聞三位大名,今日能得一見,實在令我不勝欣喜。”

蔣氏對陶二夫人不喜,亦不打算跟她結交,只淡淡的道:“陶二夫人客氣了。”

陶二夫人像是沒有發現蔣氏的淡薄,繼續笑着道:“我孃家閨名芸兒,夫人喚我芸兒就好。”

蔣氏淡淡的一笑,沒有說話。

陶二夫人又轉向王楹,笑着道:“前幾日我和我家二爺曾去貴府拜訪,可惜不巧,聽貴府的下人說少奶奶卻是剛好出門去了,這還令我好一陣的遺憾。”

至於她是不是剛好出門還是拒見他們的藉口,兩人都心知肚明,但陶二夫人偏偏就能說得好似真的是她碰巧不在,自自然然的還當時遺憾。

王楹笑了笑,道:“確實不巧。”

陶二夫人又道:“不過想來我們還是有緣分的,當日沒有見到,今日卻又碰上了。可見天都在想讓我們結識呢。二少奶奶,您說是不是?”

這是連老天都說上了,真不知道這位陶二夫人是多會說話。

王楹淺淺的笑了笑,也學着蔣氏不說話。

陶二夫人也不尷尬,接着又轉向王檀,笑着道:“說起來緣分最深的還要數我和世子夫人了。聽說當年正是世子爺救下了我們家大爺。我們二爺和大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上京之後,二爺知道大爺沒有死,不僅活得好好的,還與世子爺成了莫逆之交,不知道有多高興。我們二爺早就說了,定要備下重禮,親自上門去謝過世子爺和世子夫人。”

王檀笑了笑,道:“陶二夫人客氣了。我們世子爺救下陶先生,和陶先生成了朋友,是因爲陶先生值得結交,可不是因爲他是陶家的人。”

陶二夫人道:“世子爺不因我們大爺是何身份而救他,是世子爺品格高貴。但於我們陶家來說,卻是沒齒難忘的大恩。我們二爺原以爲大爺去了,日日夜夜都爲兄長英年早逝而傷心,好幾次都是當着妾身的面啼哭不止。我們二爺曾說,若是誰能讓兄長活過來,便是舍下陶家半數的身家,他也願意。”

王檀笑了笑,道:“陶二爺對兄長的兄弟之情可真是令人感動。”她故意在“兄弟之情”上加重了語氣,多少是有意有所指的意思。

陶二夫人像是沒有聽明白那層意思,繼續笑着道:“大爺和我們二爺,自小就兄弟情深。”

王檀在心裡:呵呵!

陶二夫人又與王檀等人說了幾句話,又道過“下次再親自上門拜訪”的話,然後便與彭安侯夫人一起跟她們告辭,然後去與其他夫人說話去了。

她今日要的不過是想通過彭安侯夫人認個臉熟,繼續深交的事則以後慢慢來,今日她還是多認識一些其她的貴夫人才是正事。

等陶二夫人和彭安侯夫人走後,蔣氏拉住王檀開口問道:“聽她這意思,是陶家的大爺沒死,而且還被女婿給救下了。”說着她又想到了什麼,又道:“等等,我記得女婿身邊養着一個幕僚兼大夫的,好似也是姓陶,難道他就是……”

王檀點了點頭。

蔣氏驚道:“這可真是……”這可讓她說什麼好呢,原以爲是死了的人,結果根本沒死,還活生生就生活在你周圍的地方。

王楹也嘆道:“沒想到陶先生竟然是江南陶家的大爺。”

王檀笑道:“我也是近日才知曉的,二爺和陶先生瞞我瞞得緊。”

蔣氏繼續發表了一番陶家大爺還活着的震驚,又問王檀當年陶大爺出遊遇匪是怎麼回事。主要是她認爲,這之中必定有貓膩。

王檀卻想這畢竟事涉陶先生和陶家的隱私,她不好對外多說,便道:“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當年陶先生遇匪,是被二爺救下的,其他的可就不知道了。”因怕蔣氏繼續追問,便又岔開話題道:“對了,娘,有件事我也要問你呢?”

蔣氏道:“什麼事,你問?”

王檀問道:“我們家應該要迎一位公主下降吧,是浩哥兒尚主還是渝哥兒尚主?”

蔣氏答道:“是渝哥兒。太后已經私下給你大伯母示過話了,讓她最近不要給渝哥兒定親。”

王檀點了點頭,並不意外。

蔣氏對於渝哥兒越過浩哥兒尚主的事,她沒什麼不滿和嫉妒。尚主雖好可保一世富貴,但駙馬不能參政,便要一輩子看公主的臉色,這有什麼好的。她的兒子自己能夠掙前程,讓她兒子去看個女人的臉色過一輩子,哪怕此人是個公主,她也不樂意。

倒是裴氏,這些日子簡直是樂翻了天。渝哥兒無論是讀書還是經濟實務,能力都普普通通,大老爺雖然打理庶務是一把好手,但畢竟沒有官職,便就差了那麼幾分,她本一直還在擔憂渝哥兒的親事。結果這時候,一個尚主的餡餅砸下來,她被砸得差點樂暈了頭。

哪怕是個不受寵的公主,那也是龍子鳳孫,是她們高攀了。而且看皇上的樣子,爲了擡舉王家,明顯是想讓這個公主厚嫁下王家的。有個公主供在家中國,她也不用再擔憂渝哥兒以後的前程了。

裴氏還是知道自己兒子能尚主,倚仗的全是王清這個小叔子的權勢,因此她最近對待蔣氏,是越發的親熱了,連帶着對泓哥兒浩哥兒這對侄兒,以及閔氏這個侄兒媳婦也都十分得好。因爲閔氏懷孕,裴氏這個大伯母還親自給小侄孫做起了小衣服。

對於裴氏不予餘力的示好和親熱,有時候都讓蔣氏覺得不好意思了,總覺得像是佔了裴氏的便宜。

不過另外一方面說起來,如今王老夫人也不像以前那樣鬧騰了,只呆在自己的壽安堂,偶爾逗逗曾孫,或者叫幾個孫媳婦陪着打牌。除了有時候還會因爲涵哥兒身體的問題說蔣氏一兩句之外,道也並不怎麼找蔣氏的麻煩了。

喜歡攪得家宅不寧的原氏被送回金陵去了,令她不喜的繼女如今嫁了人,又不愛跟孃家往來,她眼不見爲淨,也不像以前那樣刺她的眼。至於丈夫,現在青雲直上,後院除了她也沒什麼鶯鶯燕燕,兩個女兒嫁到好人家,兩個兒子也快要長大成人,看着又是懂事出息的。她如今的日子,真是難得的好過了起來。

想想這輩子,她能得到這樣的好日子,她這一生也算圓滿了。再回想起以前受的委屈受的哭,如今也能一笑置之。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有些晚了。主要是因爲今天我想多更些字數,好像有5500字哦。若不是因爲這個情節已經寫完了,我都想寫到六千的。

第58章 落水第40章 家業第31章 不成第153章第31章 不成第29章 王楨的親事第45章 鬧劇和搬家第87章 公主下降第140章第184章第149章第160章第四十八章第124章 掌摑第30章 雲陽侯府第131章 出閣第32章 陳氏第七十五章第127章 蝕把米第2章 槍使第118章 前世之事第165章第29章 王楨的親事第36章 永寧侯府遊(下)第124章 掌摑第165章第110章 報復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24章 掌摑第21章 心思第八十章第152章第182章第142章第八十八章第62章第58章 落水第41章 親事不順第35章 永寧侯府遊(中)第124章 掌摑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88章第182章第190章第五十五章第180章第2章 槍使第78章 回府第七十四章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15章 王檀被擄第113章第21章 心思第八十章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27 章 出場第110章 報復第91章 栽贓第181章第137章 回門第173章第22章 肖想第14章 異想第四十八章第122章第84章 籌謀第197章 番外二第39章 唐縉第47章 春風和春思第192章 後記一第129章第183章第121章 小產第17章 姨娘第六十六章第40章 家業第32章 陳氏第188章第151章第34章 永寧侯府遊(上)第157章第186章第112章第158章第八十三章第40章 家業第8章 難爲第197章 番外二第182章第22章 肖想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12章 春節第32章 陳氏第195章 番外一第一百零九章第22章 肖想第120章第六十章第129章
第58章 落水第40章 家業第31章 不成第153章第31章 不成第29章 王楨的親事第45章 鬧劇和搬家第87章 公主下降第140章第184章第149章第160章第四十八章第124章 掌摑第30章 雲陽侯府第131章 出閣第32章 陳氏第七十五章第127章 蝕把米第2章 槍使第118章 前世之事第165章第29章 王楨的親事第36章 永寧侯府遊(下)第124章 掌摑第165章第110章 報復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24章 掌摑第21章 心思第八十章第152章第182章第142章第八十八章第62章第58章 落水第41章 親事不順第35章 永寧侯府遊(中)第124章 掌摑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88章第182章第190章第五十五章第180章第2章 槍使第78章 回府第七十四章第43章 小楊氏勸子第115章 王檀被擄第113章第21章 心思第八十章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27 章 出場第110章 報復第91章 栽贓第181章第137章 回門第173章第22章 肖想第14章 異想第四十八章第122章第84章 籌謀第197章 番外二第39章 唐縉第47章 春風和春思第192章 後記一第129章第183章第121章 小產第17章 姨娘第六十六章第40章 家業第32章 陳氏第188章第151章第34章 永寧侯府遊(上)第157章第186章第112章第158章第八十三章第40章 家業第8章 難爲第197章 番外二第182章第22章 肖想第106章 終於長大了第12章 春節第32章 陳氏第195章 番外一第一百零九章第22章 肖想第120章第六十章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