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章 拜見岳母

荊湖卷 1004章 拜見岳母

衆人寒暄兩句,畢竟戰爭時期容不得許多客套,片刻之後孫承宗就站起來稟報軍情:“啓稟秦督帥,永昌參將鄧子龍奉督帥鈞旨,自順寧府統兵北上,軍中精銳戰兵三千、輔兵七千,俱是百戰銳卒。今晨接鄧老將軍飛馬傳報,大軍進抵蒲蠻關東南四十里,請令定奪!”

徐光啓也站起來,朗聲道:“金騰遊擊劉綎率川軍戰兵五千、輔兵八千從大理南下,昨夜宿營鳳溪,距督帥行轅三十里,二更天傳騎來報,請督帥定奪!”

秦林大喜,這兩路兵來得好快!本來雲南山路險阻,大軍日行不過四十里,以爲他們至少明天才到,現在算起來,今天晚上就能進抵蒲蠻關。

兩路兵雖然數量上看起來不算多,卻是身經百戰的虎賁銳士,劉綎部下的川軍,還是當年他老爹劉顯在曾省吾麾下,萬曆初年平滅僰人之亂的老底子,山地作戰經驗豐富;鄧子龍部下的來頭更大,那是俞大猷、戚繼光先後調教過的浙兵精銳,打倭寇立下過赫赫戰功!

秦林笑着拍了拍桌子:“兵貴神速,兩位將軍率大軍倍道兼程而來,可稱勤勞王事、戮力用命,等到凱旋之日,本欽差替他們請功!”

兩路大軍來得這麼快,其實還是看着督主的面子,以提督東廠的身份欽差督師,實乃大明朝罕有之事,更何況秦林自己馬不停蹄的趕到了蒲蠻關,設欽差行轅於此,兩路大軍自然要儘快趕來拱衛行轅,否則秦督帥有失,就算仗打贏了,鄧子龍和劉綎也得落個下獄待罪的結局。

別看不少人恨着秦林,可保他的也不少啊,萬一他老人家真出點什麼事,魏國公、申閣老、趙都堂、小張伴伴這些個當道諸公豈不遷怒於人?反正鄧子龍、劉綎和他們麾下大小軍官是絕對不敢冒這個險的。

豈但如此,接到傳檄的各府州縣、各藩屬土司。也急急忙忙率援兵趕來,地方支應糧餉、徵發民夫,更不敢有絲毫怠慢。

秦林這位欽差督帥把自個兒往蒲蠻關這麼一擺,就好像一塊超大號的磁鐵,雲南境內的軍事力量受到強大的吸引,紛紛朝着督帥行轅涌來。

徐光啓又懇切的道:“有這兩路大軍,本欽差可以從容進兵,再不需親身犯險了。”

“下不爲例。下不爲例,”秦林笑着打個哈哈,曉得徐光啓是持重之論,趕緊叉開問題:“那麼是從速進兵,還是等到大軍雲集,再施雷霆一擊?諸位請議一議。思小姐,你熟悉莽應裡的情況,你來說一說。”

思忘憂本來低落的情緒,因爲戰局好轉而變得不錯。她脆聲脆氣的道:“秦大哥,其實莽應裡這賊也沒多了不起,緬兵號稱十萬大軍。卻是由老撾、蠻莫、木邦、孟定等諸番諸土司領主拼湊而成的,真正屬於東籲王朝的嫡系部隊還不到五萬,其中戰兵也就一萬七八千,當年我爹爹還活着的時候,咱們孟養一萬兵憑着地利就能守住,一點也不怕他。”

想到能打敗仇敵莽應裡,重新打回孟養去,小姑娘就充滿了期待,水靈靈的眼睛直直的瞅着秦林。

“這麼說。應該從速進兵囉?”秦林笑眯眯的看着思忘憂,覺得小女孩一本正經的侃侃而談,模樣挺可愛的,像個小大人。

思忘憂臉蛋一紅,目光躲了開去。

徐光啓有不同意見:“諸葛一生唯謹慎。以學生愚見,似乎等到大軍雲集,劉鄧二將所部爲中軍,各府州縣及土司軍隊爲羽翼,再從容進逼穩打穩紮。方能操必勝之機。”

孫承宗搖了搖頭:“兵貴神速,我軍戰力強於緬兵,正要趁對方士氣頓挫時,將他一舉拿下!督帥有劉鄧二將軍,足以克敵建功!”

秦林微笑不語,等着徐光啓和孫承宗爭論,其實他心中早有了定計,故意如此,是多磨練兩位年輕俊傑的意思。

咳咳,秦督主,你年紀挺大麼?

思忘憂土司之女,年紀又小,李建中是個文官,其實不通兵法,其餘把總千總的位分太低,也就徐光啓和孫承宗互相辯駁。

秦林細聽,他們兩位的戰略都不錯,只是徐光啓偏於穩紮穩打,孫承宗則積極進取。

還沒等這場爭論得出結果,外頭牛大力匆匆進帳。

好一條天神也似的大漢!李建中等人雖然昨天見過,此時仍然暗暗讚歎。

昨天金盔銀甲的黔國公,今天已改作了圓帽褐衫皁靴的東廠科管事打扮,走進來單膝跪下:“啓稟督帥,保山城中高明謙高知府率衆官紳來拜,趙外太夫人亦與城中婦女攜水酒米糕前來勞軍。”

秦林一時間還沒弄明白“趙外太夫人”是誰,倒是李建中笑笑:“拙荊也來了。”

這時候秦林纔想起,老婆青黛是夫人,如果自己有個老孃就是太夫人,手下稱自己的丈母孃,才叫做外太夫人。

牛大力也算粗中有細了,把這些稱呼倒是弄得門兒清。

“既如此,本督當出去見見岳母大人,”秦林笑着站起來往外走,又朝李建中做了個請的手勢:“岳丈大人請。”

李建中眉頭稍微皺了皺,他是實誠人,有話想說出來,可女婿做到東廠督主,位分實在大了,又是初次見面,難免有些不好說出口,猶豫着又把話吞了回去,跟着秦林一起走出。

徐光啓、孫承宗和秦林相處有些日子了,曉得他老人家脾氣,倒也不以爲怪;那些義兵首領和千總把總就把舌頭一吐:昨天還說他御下優容,今天就看到督主的威風了,高明謙好歹是響噹噹的兩榜出身、正四品的知府,可秦督主連半個字都不提他,只說去接自己的岳母大人……高明謙身材適中不胖不瘦,四十歲上下的年紀,白麪黑鬚頗有文臣風度,頭戴烏紗、穿葵花色圓領、腰繫金帶,一身上下簇新閃亮,看得出來,這身是他拜見上官時才特意穿上的。

一大羣佐雜官和鄉宦士紳跟在後頭,個個控背躬身滿臉堆笑。

他們面前。昔日的巡檢司小院已變成了欽差行轅,門口豎着一丈八尺的錦繡欽差督帥節旗,兩邊東廠番役褐衫皁靴烏壓壓一片,人人手按着腰間繡春刀,橫眉立目殺氣騰騰。

果然是東廠督主,好威風,好煞氣,和文臣督師相比。又是另一番光景!

所以,當這些番役把他們攔下來,不准他們擅自進入行轅時,永昌府這些牛皮哄哄的士紳居然沒有喧鬧,就這麼老老實實的待在門外,簇擁着高知府低聲議論。

“在下已打聽明白了,原來李通判就是秦督帥的岳丈,嘖嘖嘖,沒想到啊沒想到……”一個胖子士紳嘴裡不停的發出讚歎聲。看他那樣子,如果家裡有十個八個女兒,只恨不得一塊兒嫁給秦林纔好呢。

不過話倒是沒錯。永昌府的士紳們都感覺吃驚,不顯山不露水的李通判居然有個來頭這麼大的女婿,奇哉怪也,他爲什麼要待在永昌這地方?

另一個士紳見高明謙笑容有點勉強,想起高知府前段時間曾在備戰的事情上和李通判有些分歧,便趕緊打圓場:“李通判堅守蒲蠻關有功,那是不消說的,高知府整修城防、籌措糧草、徵調丁壯,也是有功之臣嘛。秦督帥明察秋毫,自然能體會這點苦心。”

衆士紳連連稱是,永昌府只有少數豪強感念李建中恩義,派遣子弟組織義兵,大多數並沒有這麼幹。而是出了些錢糧,此時未免有些不好意思,恰恰是這人的話,把大家都摘了出去。

整修城防、籌措糧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看。高知府不也一直保持微笑,雲淡風輕?這才叫文臣氣度!

高明謙口中應付着本地紳宦,心頭卻遠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麼輕鬆,時不時還看看後面那羣一起過來的婦女,其中也有他的兩個妾室,正低眉順眼的和趙夫人說話。

一府之內,知府正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而且知府一般都是兩榜進士出身,腰桿硬繃,提拔也快,通判差了兩個大品級,還往往是舉人、貢生的身份,平時那是無法分庭抗禮的。

就拿高明謙府上這兩個妾室來說,雖然自己不是什麼正室夫人,平日裡仍然不大待見趙夫人,覺得李建中官位卑小、前程黯淡,趙夫人也土了吧唧的,看上去也就象個富裕農家的娘子,根本就沒有官太太的派頭。

但這時候,她們倆一左一右扶着趙夫人,家長裡短的說個不休,那討好的意思是再明顯不過了。

這兩個妾室俗氣得緊,趙夫人其實老大不耐,可她和丈夫一樣都是老實人,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她也只能笑着應付幾句。

兩個妾室抽冷子就朝高明謙那邊看看,顯然受到知府大人的指使。

見趙夫人和自己兩個妾室還算融洽,高明謙稍稍鬆了口氣,到底有多大的罪過,自己心知肚明,特意要和趙夫人一起來,就是指着李建中兩口兒都是老好人,看在同僚一場的面上能代爲說項。

想必秦督帥當着岳父岳母,總要稍稍給點面子吧?

高明謙正把如意算盤打得劈啪響,裡頭腳步匆匆,秦林一馬當先走了出來,稍後一點就是李建中。

高明謙曉得這蟒袍玉帶的年輕人就是督帥,連忙趨近一揖到地:“卑職雲南永昌知府高明謙,拜見督帥秦大人!”

大明朝的官場稱呼,以先生、老先生居多,相熟或相敬則稱字號,曰“江陵相公”、曰“太嶽先生”,或者雅稱官職,比如都堂、司馬、給諫,像卑職、大人之類,要到後來滿清時纔多見,明時大人多稱父母長輩,如令尊大人、岳父大人,如果用來稱長官,則謙卑諂媚到了極處。

換句話說,等於當面叫爹!

永昌府的士紳官宦全都大吃一驚,高知府可是兩榜出身的文官哪,誰能想得到這齣戲?

沒想到的更多,秦林居然對高明謙熟視無睹,兩隻眼睛望着天上,像是沒看到這麼個人似的,對官紳們也眼皮子都不夾一下,徑直就走了過去,走到那羣勞軍的婦女前頭。

趙夫人年紀四十歲上下,眉宇間依稀有青黛的影子,前面陸遠志先跑了來,趙夫人從小認得他,拉着他問長問短,又問青黛如何如何,待聽說秦林又娶了兩位夫人,相府千金還誕下麟兒之後,趙夫人未免有些擔心:青黛那老實丫頭……

“嗨,咱們秦哥和小師妹,那是不消說的,您放一百二十個心,”陸胖子拍胸脯打包票。

秦林這號眼尖的一下子就看見陸遠志,想來和他說話的定是趙夫人了,一口蘄州鄉音未改,立馬走過去。

趙夫人停下話頭,看看秦林年輕銳氣,倒也有三分歡喜,畢竟這女婿位分大了,初次見面還不知如何招呼。

說來也是,李建中和夫人在蓬溪知縣和永昌通判任上蹉跎蹭蹬,到現在才和女婿見面呢!

卻見秦督帥把江牙海水蟒袍一掀,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小婿拜見岳母大人,再替青黛磕個頭!”

這拜得紮實!陸胖子在旁邊端着胖臉直樂,秦督主果然名不虛傳,平生只拜岳父岳母。

趙夫人心頭那點陰雲一下子煙消雲散,女婿這般相待,和青黛如何就不消說了,她笑盈盈的把秦林扶起來,連聲道:“好、好個小夥子,莫說做什麼東廠督主,就是仍在蘄州醫館做個學徒,也配得起我家青黛!”

秦林那副得瑟呀,笑得露出八顆牙齒,笑容燦爛無比,這才叫一語之褒勝於華袞。

高明謙的臉色則陰到了極處,秦林去拜岳母,卻全然不理會他這知府,這就叫此時無聲勝有聲了。就連跟着他來的那些士紳鄉宦,也一個個瞠目結舌,從來沒有今天這樣尷尬。

高知府只好把求援的目光投向李建中,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

李建中醫者慈悲心重,見狀就從後面提醒秦林:“秦督帥,高知府……”

“高,知府?”秦林回過頭,滿臉困惑的撓了撓頭皮,然後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岳丈大人是說高明謙?不不不,他不再是知府了。”RQ

1055章 木秀於林683章 指點江山831章 明察秋毫971章 忠奸難辨510章 刨根究底567章 相府召見1134章 斷敵後路706章 砸傷和割傷713章 混戰137章 絕妙好詩703章 畫影圖形834章 劇毒633章 長官的蛋蛋720章 偏偏選中他981章 盛名所累844章 絕好的諷刺五十二章 世子再邀408章 緊鑼密鼓暗佈置441章 打人別打臉521章 肥羊待宰126章 血液之路375章 大豐收291章 被調戲的秦長官484章 自在法970章 臥碑文584章 好大幾壇醋第16章 石筆290章 長官兇猛1119章 太閣之野望517章 檢查屍體843章 殺兄之徒922章 督主威武304章 變臉高手759章 山寺僧話398章 文武相諧971章 忠奸難辨五十八章 我要賺錢130章 金陵四公子182章 錫疫555章 坍塌的偶像1024章 勢如破竹761章 龍遊石窟1086章 同舟共濟243章 操弄人心1019章 愚蠢的問題798章 民心344章 堂上官到任651章 早有伏兵1092章 久別重逢391章 浩然正氣421章 折服曾省吾385章 聞香門668章 狼口脫險328章 神奇的被綠帽743章 錢之惑760章 花木泄天機988章 釜底抽薪1074章 坦白從寬111章 因情殺人290章 長官兇猛391章 浩然正氣170章 奉令辦案149章 百花迷春酒523章 大捷993章 下馬威521章 肥羊待宰878章 逃遁348章 大小姐的脾氣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409章 欽差辦案150章 徐辛夷作繭自縛七十八章 郭眉眉之死902章 步步誘敵986章 昏昏昭昭一百零一章 前緣早定200章 心證61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252章 逼上梁山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1045章 惡性瘧294章 商業帝國747章 綠毛屍489章 幼童失蹤事件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049章 凱旋迴京187章 完璧歸趙1004章 拜見岳母673章 羅生門338章 元宮奇珍426章 狗急跳牆897章 範一帖738章 指鹿爲馬391章 浩然正氣700章 智擒荀長風534章 又被耍了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549章 蟒袍玉帶205章 提審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
1055章 木秀於林683章 指點江山831章 明察秋毫971章 忠奸難辨510章 刨根究底567章 相府召見1134章 斷敵後路706章 砸傷和割傷713章 混戰137章 絕妙好詩703章 畫影圖形834章 劇毒633章 長官的蛋蛋720章 偏偏選中他981章 盛名所累844章 絕好的諷刺五十二章 世子再邀408章 緊鑼密鼓暗佈置441章 打人別打臉521章 肥羊待宰126章 血液之路375章 大豐收291章 被調戲的秦長官484章 自在法970章 臥碑文584章 好大幾壇醋第16章 石筆290章 長官兇猛1119章 太閣之野望517章 檢查屍體843章 殺兄之徒922章 督主威武304章 變臉高手759章 山寺僧話398章 文武相諧971章 忠奸難辨五十八章 我要賺錢130章 金陵四公子182章 錫疫555章 坍塌的偶像1024章 勢如破竹761章 龍遊石窟1086章 同舟共濟243章 操弄人心1019章 愚蠢的問題798章 民心344章 堂上官到任651章 早有伏兵1092章 久別重逢391章 浩然正氣421章 折服曾省吾385章 聞香門668章 狼口脫險328章 神奇的被綠帽743章 錢之惑760章 花木泄天機988章 釜底抽薪1074章 坦白從寬111章 因情殺人290章 長官兇猛391章 浩然正氣170章 奉令辦案149章 百花迷春酒523章 大捷993章 下馬威521章 肥羊待宰878章 逃遁348章 大小姐的脾氣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409章 欽差辦案150章 徐辛夷作繭自縛七十八章 郭眉眉之死902章 步步誘敵986章 昏昏昭昭一百零一章 前緣早定200章 心證61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252章 逼上梁山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1045章 惡性瘧294章 商業帝國747章 綠毛屍489章 幼童失蹤事件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049章 凱旋迴京187章 完璧歸趙1004章 拜見岳母673章 羅生門338章 元宮奇珍426章 狗急跳牆897章 範一帖738章 指鹿爲馬391章 浩然正氣700章 智擒荀長風534章 又被耍了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549章 蟒袍玉帶205章 提審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