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章 指點江山

683章 指點江山

內堂之中,張居正頭戴忠靖冠、身穿燕服巍然高坐,臉上的神色已是端正嚴肅,竟沒有絲毫的酒意。

就算秦林平時和老泰山嬉皮笑臉慣了,見了張居正這幅樣子,頓覺無形的壓力如山巒之高、如淵海之深。

好個大明三百年第一名相,張太師匡正朝綱、運籌帷幄,若拿弈棋相比,別人是思慮於方寸之間,他則以萬里江山爲棋盤、天下蒼生爲棋子,若拿劍道相較,別人是手持利劍的百人敵,他卻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以國運爲劍鋒、以民心爲劍鍔、以權術爲劍柄,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法天象地、所向無敵。

“秦賢侄,請坐吧!”張居正指了指對面的一張花梨木椅子,秦林這才畢恭畢敬的坐下,卻沒像別人那樣只敢挨着半拉屁股,而是腰背挺拔的坐實、雙手按着扶手,目光炯炯的瞧着張太師。

“在老夫面前尚能如此鎮定自若,紫萱沒看錯人哪!”張居正心中如是想着,嚴肅的神情也轉而柔和了一些。

秦林頓覺壓力輕了不少,施禮問道:“不知太師見招,有何見教?”

這時候還要和老夫耍花槍嗎?張居正似笑非笑的瞧着秦林,並不先點破,而是沉聲說道:“秦賢侄,從前老夫無數次的聽到你的名字,智破荊王府奪嫡案,興國州清丈田畝引發的浮屍案,招撫五峰海商,到京師之後,又屢立奇功,格象救駕、清查薊遼總督楊兆貪墨,潘季馴修治黃河你也出過力,還襄助戚帥練兵加強武備,這又收服土默特百萬之衆,立下不世奇功……”

“太師謬讚、謬讚了,”秦林笑着連忙謙虛,知道老泰山這番話絕不是爲了誇自己幾句,前頭誇的越厲害,只怕後面考校的也就越爲難。

張居正擺擺手,果真話鋒一轉:“不過,你曾說老夫的新政,從大方向上就錯了,老夫想聽你說說,究竟什麼纔是正確的?”

原來老先生念念不忘的是這出,強國富民扶社稷的新政,被人說從根子上就錯了,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肯服氣的,之前只當秦林年輕識淺故意說大話,近來越發覺得此人年紀雖輕,見識手段都非比尋常,所以張太師有此一問。

秦林笑了,張居正問詩詞歌賦、問朝廷黨爭、問歷朝典故、問地方庶政,他恐怕立馬傻眼,偏偏問到這個,正是他經歷興國州、漕幫、楊兆、聞香教等案,親眼目睹清丈土地中暴露的弊端,官紳惡霸威逼利誘百姓投獻土地人口,以及江南地區發達的商貿經濟之後,與徐文長長期商討過的問題。

慢慢把思路理了理,秦林不徐不疾的道:“太師新政有很多方面,有利有弊、有得有失,容小子一一道來。”

張居正擺出副洗耳恭聽的架勢,“四方頌太嶽相公”的阿諛聽得太多,倒是誠心誠意想從年輕一輩口中聽到點不同的東西,他甚至提前告誡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秦林就算說得不對,也別和後生晚輩計較;假如秦林說的有一二可取之處,那這番談話就算達到目的了。

秦林毫不含糊,首先說:“大明官場沉痾難起,盛行拖延推諉的風氣,昏官、庸官、懶官、貪官、冗官比比可見,政令難以通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太師欲推行新政,先實行《考成法》,設定標準進行升降黜陟,毫不留情的鞭策這些官員,令政令爲之暢通,小子十分佩服。”

張居正捻鬚而笑,心道你這小子也曉得考成法的好處,若非如此,新政推行哪能那麼容易?天下官員大多是因循守舊的,沒有鞭子抽打的話,他們可懶得很呢。

秦林又道:“國之安危繫於軍旅,戰亂頻仍除了生靈塗炭之外,國家也勢必衰弱。太師任用名將平定倭患,令曾省吾、劉顯剿滅僰人之亂,實現俺答封貢,又調戚帥在薊鎮編練新軍鎮守北方,於是天下安定,有了推行新政的基礎。”

張居正笑容宛然,只是心中有了一絲狐疑,怎麼秦林老說這些……秦林瞧出張太師有幾分不耐了,故意慢慢往下說:“如今地方豪強把持官府,往往隱匿土地不報,或者依仗權勢逼迫小民投獻土地,將應繳稅賦轉嫁到尋常百姓身上。太師在全國大規模清丈田畝,‘量盡山田與水田,只留滄海與青天,’於是豪強畏懼,百姓歡呼雀躍,官府財賦得以足額徵收。”

張居正皺着眉頭,將茶碗端起來喝了一口水,嘴脣動了動,見秦林還要往下說,終於沒有打斷他。

秦林已將老泰山的反應盡收眼底,一番侃侃而談,信心也越發足了,便將話鋒一轉:“不過,這些都只是枝節,太師的新政綱舉目張,最終還得落在一條鞭法上。”

是了!張居正眼睛一亮,就等着秦林說這個呢。

他曾總結大明朝面臨的五大問題,“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他任上治罪橫行霸道的遼王,打擊不法宗室是針對第一條,實行考成法針對第二三條,整修武備編練新軍是針對第四條,實行一條鞭法則是針對第五條,甚至清丈土地、追繳積欠,也是爲推行一條鞭法開路。

身爲大明朝第一名相,張居正對五大問題有着清醒的認識,前四條都是枝節,第五條帝國的財政,纔是最嚴重的問題,試圖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鞭法,則是整個新政的核心。

歷史的發展正如張居正的判斷,大明朝的滅亡並非軍隊不如人,並非政治上的腐朽,也不是君臣昏庸無能,而是帝國財政體系的總崩潰。

後世的萬曆二十幾年,明軍還在朝鮮把剛經歷了戰國時期的戰爭鍛鍊、能征慣戰的侵朝曰軍打得滿地找牙,到了萬曆四十年之後卻對後金屢戰屢敗,只因張居正新政攢下的家底已經花光,軍隊的糧餉不能足額發放,將官只能蓄養少數家丁保持戰鬥力,大部分士兵未經訓練,明軍的先進火器,也因爲朝廷付不起足夠的工價,導致粗製濫造,在戰場上不堪使用……甚至直接覆滅明朝的闖王李自成,原本是朝廷郵傳體系中的一位基層“郵遞員”,因爲財政匱乏,朝廷裁撤了郵驛系統,下崗職工李自成才舉起了義旗……就這樣,當崇禎皇帝連五萬兩勞軍銀子也湊不出的時候,明朝的滅亡已經難以逆轉。

張居正雖不是先知先覺,知道後世發生的這些事情,但他以敏銳的目光看到了財政體系的弊端,因此便以一條鞭法進行改革。

明代徭役原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其中以裡甲爲主幹,以戶爲基本單位,戶又按丁糧多寡分爲三等九則,作爲編徵差徭的依據。丁指十六至六十歲的合齡男丁,糧指田賦。糧之多寡取決於地畝,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畝稅。

這種徭役制的實行,以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廣泛存在及地權相對穩定爲條件,在洪武、永樂年間,中國處於剛從蒙元統治下解脫的恢復期,農業化社會的發展相對緩慢,這一制度便創造了永樂盛世,北擊胡元捕魚兒海,南有鄭和七下西洋的輝煌。

可是到了明中期的正德、嘉靖年間,社會已經全然不同,土地兼併劇烈,地權高度集中,加以官紳包攬、大戶詭寄、徭役曰重、農民逃徙,裡甲戶丁和田額已多不實,政斧財政收入減少。

與此同時,商業大踏步發展,東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勢頭迅猛,到了以官方力量實行禁海都無法堵住的地步,海外白銀大量流入,一改帝國初年銀兩匱乏,不得不用銅錢和紙鈔作爲貨幣的窘迫局面。

張居正因勢利導,實行一條鞭法,它最重要的有兩方面。

首先是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實行一條鞭法以前是賦役分開,農民除了繳納稅賦還得服勞役,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官吏鄉紳趁機敲詐勒索。實行一條鞭法以後,全部簡併爲一體,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額外多收,因此叢弊爲之一清,使稅賦趨向穩定,農民得以休養生息。

然後計畝徵銀,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歷代徵收稅賦都以實物爲主,產糧區徵糧、產棉區徵布,唯獨一條鞭法一律改徵銀子。與此同時,賦役徵課也不再由里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徵收,解繳入庫。從此,不按實物徵課,省卻了輸送儲存之費;不由保甲人員代辦徵解,免除了侵蝕分款之弊,使徵收方法更臻完善。

以上兩條,概括的說就是把種類繁多的稅賦徭役項目全部歸併爲一,同時把徵收的銀錢絲綢布匹糧食等零七碎八的內容也歸併爲一,也就是銀子,所以名爲一條鞭法。

它是整個新政改革的核心,也是張居正的得意之作,當秦林提起它的時候,首輔太師立刻精神爲之一振,目光炯炯的期待着秦林繼續評點。

“錯了,大錯特錯!”秦林直言不諱的道:“賦稅徭役歸一和徵收內容歸一,都是小處很對,大處卻錯得離譜。”

(未完待續)

699章 多了一個599章 見過兩位姐姐1072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1019章 愚蠢的問題311章 立花早擊女239章 一刀斷喉479章 碰壁323章 惠民藥局451章 徒手格象秦長官407章 黃白冊頁519章 那顏千戶四十九章 案中案428章 秦林的高帽子221章 以德抱怨秦長官193章 順藤摸瓜554章 螳螂捕蟬196章 誰敢告我771章 奔赴京師480章 幕後黑手1046章 羈縻之術869章 栽贓嫁禍575章 自殺他殺意外744章 製假的動機899章 臨死的掙扎1079章 張鯨的異動963章 宰相肚量973章 冤家路窄1020章 滅此朝食638章 鈞旨大甩賣282章 水落石出985章 施甸施甸471章 綠帽劉都督860章 骨肉分離657章 秦一槍580章 混沌之球379章 各自念拳經817章 香椿樹下818章 猜不中的結局482章 再上兵部450章 朝覲之期四十九章 案中案209章 遇到死結851章 勒石題詩322章 得償所願942章 對食八十四章 鬥法138章 一指決生死713章 混戰657章 秦一槍六十一章 真兇是誰153章 秦林的研究癖530章 呂桂花之死887章 老好人也要春天304章 變臉高手994章 希望與期盼776章 被惦記上了1104章 致命一擊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360章 初見小姨子660章 爲將軍牽馬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544章 挑撥內亂八十八章 心理攻勢八十章 鬼母陰胎330章 搶親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一百零六章 江上浮屍626章 聖眷狗屁1073章 是我勾引他598章 空翻蝶666章 殺人滅口1037章 駱都督早1081章 爲我分憂577章 燈神穆先生625章 法王的讒言484章 自在法三十一章 煞氣754章 新的線索1035章 摩擦痕跡699章 多了一個571章 墜落的死亡三十五章 覲見世子1033章 倒打一耙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588章 兩番密謀391章 浩然正氣七十八章 郭眉眉之死571章 墜落的死亡331章 陰差陽錯816章 永不歸來715章 收穫頗豐884章 功力大進第3章 蘄蛇1024章 勢如破竹704章 奉聖左使1070章 雪中情473章 打黑除霸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1026章 恭喜發財
699章 多了一個599章 見過兩位姐姐1072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1019章 愚蠢的問題311章 立花早擊女239章 一刀斷喉479章 碰壁323章 惠民藥局451章 徒手格象秦長官407章 黃白冊頁519章 那顏千戶四十九章 案中案428章 秦林的高帽子221章 以德抱怨秦長官193章 順藤摸瓜554章 螳螂捕蟬196章 誰敢告我771章 奔赴京師480章 幕後黑手1046章 羈縻之術869章 栽贓嫁禍575章 自殺他殺意外744章 製假的動機899章 臨死的掙扎1079章 張鯨的異動963章 宰相肚量973章 冤家路窄1020章 滅此朝食638章 鈞旨大甩賣282章 水落石出985章 施甸施甸471章 綠帽劉都督860章 骨肉分離657章 秦一槍580章 混沌之球379章 各自念拳經817章 香椿樹下818章 猜不中的結局482章 再上兵部450章 朝覲之期四十九章 案中案209章 遇到死結851章 勒石題詩322章 得償所願942章 對食八十四章 鬥法138章 一指決生死713章 混戰657章 秦一槍六十一章 真兇是誰153章 秦林的研究癖530章 呂桂花之死887章 老好人也要春天304章 變臉高手994章 希望與期盼776章 被惦記上了1104章 致命一擊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360章 初見小姨子660章 爲將軍牽馬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544章 挑撥內亂八十八章 心理攻勢八十章 鬼母陰胎330章 搶親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一百零六章 江上浮屍626章 聖眷狗屁1073章 是我勾引他598章 空翻蝶666章 殺人滅口1037章 駱都督早1081章 爲我分憂577章 燈神穆先生625章 法王的讒言484章 自在法三十一章 煞氣754章 新的線索1035章 摩擦痕跡699章 多了一個571章 墜落的死亡三十五章 覲見世子1033章 倒打一耙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588章 兩番密謀391章 浩然正氣七十八章 郭眉眉之死571章 墜落的死亡331章 陰差陽錯816章 永不歸來715章 收穫頗豐884章 功力大進第3章 蘄蛇1024章 勢如破竹704章 奉聖左使1070章 雪中情473章 打黑除霸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1026章 恭喜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