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振聾發聵(中)

楊承祖先是連稱了幾聲不敢,隨後又問道:“元翁,下官實在是不明白,您說的是什麼意思。我這楊記做的是不小,可是畢竟根基淺,在商場上,只能算是個小字輩,要說求,也是要別人給我路走,哪有我給別人路的資格,身份差的太遠了,您這可是要捧殺我了。”

“大都督,明白人不說糊塗話,你做的事,老夫已經聽到了消息,前不久,兵科給事中王啓年上本,言自開中廢除以來,九邊邊儲日乏,軍用不足,請復開中法,以保證九邊將士用度。附和官員也有不少,內中還有幾個品級不低的,這些人,多半就是你夾袋中的角色吧?”

他今天來召見楊承祖,核心目的就在於此,之前楊承祖動糧食,他還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可是鹽是大明的敏感神經,只一碰,這邊就有所反應,立刻表示出了對這事的高度關注。

明朝鹽價比宋朝爲高,可是國家的收入,反倒遠比宋朝爲少,鹽商後來連開中法都廢掉了,其能量自然可見一斑。即便是首輔家中,鹽商也有自己的關係,未必能左右什麼,但是說一些話,求求情,總是能做到的。

對於楊廷和而言,他未必有多喜歡鹽商,但是他更不喜歡楊記,尤其鹽利之厚,作爲首輔,心裡是有數的。這種肥肉,如果落在楊記手裡,那就等於天子採到了一座金礦。所得的收入,足夠他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他所想的,是把鹽利掌握在戶部,確保可以由太倉佔據主動權,而不是由天子內帑佔據主動。在限制君權這個大的目標下,即便是鹽商的一些小心計,首輔也可以接受。與其說是保鹽商,不如說,他是要保一個大局,確保天子不與民爭利這句話落到實處,不變成一句空談。

另外一點就是廠衛侵凌言路這種行爲,已經超出了楊廷和的底線,他始終認爲言路應該自主。朝廷大佬們,在科道體系裡安排幾個自己人,這個倒很正常,但是任何一支力量都不能徹底掌握科道,如此才能保證言路通暢。廠衛本身就有訪查緝捕的權力,如果再把科道掌握住,還有誰能制約他們?這次廠衛威脅言官的事,絕對是手伸過了河,他有義務出來,敲打敲打。

“大都督,你的年紀還輕,將來的路,還有很長,做事就更該穩的下心,操之過急往往會顧此失彼,即使是好事,也會做成壞事。你現在做糧食生意,攤子已經鋪的足夠大,如果再把鹽務拿到手,就算是三頭六臂也做不過來吧。下面的人,一旦有人做事疏忽,到時候,百姓吃不到鹽,是會鬧事的。這不與你興辦商業的初衷南轅北轍?”

“元翁,您誤會了,下官在您面前,不說假話。上本的言官,算是得了我的授意,我們之間,也達成了一些默契。可是下官只是希望恢復開中法,並不是真的要把鹽業獨佔在手裡。”

談放鶴微微一笑,忽然開口道:“大都督,話不是這麼說的,當年廢開中法,就是因爲開中法一實行,鹽商都活不下去。這個法已經廢了三十幾年,你現在又告訴大家,要恢復開中了,人怎麼受的了。到了那時候,要麼是鹽商罷支,要麼就是鹽價飛漲。不管走到哪一步,都是楊記要出來接收,最後還是會一口吞下去。學生並不是說大都督這樣做有什麼問題,只是想替那些商人說一句,他們……不容易。做人做事,總是留一條路走,您覺得呢?”

他能在楊廷和身邊做幕僚,謀略很是了得,楊承祖所想的後招,基本都被他計算出來。只是算出來是一回事,能否化解就是另一回事,官商一體的威力在於身份隨時可以互換,他和楊廷和在家中推演了幾次,最後還是要承認。如果楊記鐵了心下場,鹽商們用正規的手段,恐怕很難起到阻擊的作用。

楊廷和咳嗽一聲“大都督,朝廷裡很多讀書人都覺得,我們讀的是聖賢書,講的是道理,告訴人聖人之道就夠了,商賈的事不該參與。可是老夫不這麼想,這個天下,終究是有商人才能繁榮起來,商道繁榮,四民才能興旺。如今百姓安居樂業,朝廷藏富於民,纔是江山興旺之道。大都督的用意,似乎想要藏富於國,民窮國富,這條路,老朽是不會認同的。”

君子相交以道,兩人同殿稱臣,立場不同是尋常的事,官場中人,也不至於真爲立場分歧就視對方如仇敵。楊廷和拿出長輩的架勢,細心的講解

“朝廷派到河南總督河道的官員,修築堤壩時拒絕使用楊記提供的材料,後來就被錦衣衛鎖拿進京,現在人還下落不明。三法司找你們要了幾次人,都被頂了回去。有楊記的管事在淮北支鹽,明明在他們面前,有一些商人拿引等鹽已經等了三年還是支不到,可是楊記的人一到,立刻就支到了鹽,後來又在兩淮鹽道衙門外面收鹽引,每引只肯給人一半的銀子低價收購。不肯賣的,就支不到鹽。這些手段,我不是說出自大都督授意,但是當一個商號官商一體之後,就算你想與人爲善,下面的人,也會覺得自己了不起,然後主動去欺負人。老夫雖然不是商人,但好歹也知道一件事,生意,不是這麼個做法。”

“元翁,您還少說了幾樣,山西有人把田抵給了楊記,可是等楊記真去收田時,又命令佃戶圍攻楊記的人。隨後,楊記就請軍衛出面,同時出動的還有新軍。楊記一個戲班子到地方上去演戲,被一羣流民襲擊,幾個女人受辱,後來,被錦衣衛摸到了他們的巢穴,那一次,我們砍掉了上百顆人頭,並不比殺倭寇砍的少。”

楊承祖無意推脫責任,相反,倒是義正詞嚴“不用楊記的料不是問題,但是他們用的材料,比楊記提供的材料要貴,也沒有楊記的材料質量好。我的人查過了,是因爲那位主事的官員,拿了商人的好處,就把萬歲的差事當了生意做,錦衣衛就只好拿他進京,好生和他講講道理了。鹽的事,阻止那些商人支鹽的,是以上千萬白銀爲窩本的綱商,並不是楊記,楊記到揚州最大的作用,就在於壞了綱商對鹽道的獨佔。兩淮的官鹽私鹽,都是八大綱商爲首領,一方面是百姓吃的鹽貴,另一方面,卻是朝廷收不到鹽稅,這樣的事,不公平。楊記這次,就要還他們一個公平。也給那些鹽商長個記性,讓他們明白,賺了錢是要交稅的,不肯交稅的人,就別想發財。”

楊廷和微微一笑“大都督,老夫覺得,按楊記的風格,並不只是鹽商別想發財,而是天下的商人,都很難發財。”

“元翁,您這話只算對了一半,按下官的想法是,大明朝不管山川湖泊,土地礦產,凡是可以賺錢的行業,都要有朝廷插一手。朝廷不方便出的面,楊記來出,朝廷不方便做的事,楊記來做。您方纔說藏富於民,我倒是認爲,應該藏富於國,誰要是比萬歲的日子過的舒坦,我就去噁心他,拿走他的錢。楊記存在的目的就在於此,鹽業只是其中之一。”

第561章 密帳(三)第356章 一拳開(八)第312章 屠虎(三)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16章 新的難題第960章 奸妃佞臣第125章 怒潮(一)第1085章 殺局第323章 初抵安陸(五)第1095章 殺父用子(上)第947章 低頭(三)第32章 威風(二)第207章 局中局(九)第1026章 戮力同心(二)第1029章 隨便打第460章 尋寶記(九)第589章 擋駕第530章 立後(下)第542章 進京第963章 科道互查(三)第887章 攪局(下)第203章 局中局(五)第607章 落毛鳳凰第1章 被架票的知縣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66章 明查暗訪(三)第742章 種根第74章 合縱(下)第805章 米王之亡(中)第88章 周王府(六)第456章 尋寶記(五)第1101章 實相第942章 算帳(三)第803章 烏衣末路第835章 接風(三)第666章 巡城御史(下)第1026章 戮力同心(二)第787章 分兵第909章 打壓(二)第535章 功高計毒(三)第595章 將計就計第987章 巫蠱(上)第625章 毒牙第190章 暗訪(七)第1070章 弄巧成拙第178章 奪龍記(七)第642章 君臣對(下)第559章 密帳(一)第918章 抓破臉第100章 白蓮初現(四)第962章 科道互查(二)第408章 定心(六)九百三十三章 輕越雷池第901章 楊氏海盜團(三)第337章 討餉(七)第451章 真相(四)第1057章 選教主(上)第740章 內閣之怒(上)第159章 心動(二)第177章 奪龍記(六)第1027章 戮力同心(三)第68章 軍械(二)第424章 最後一搏(一)第229章 義薄雲天(六)第932章 永淳公主(四)第999章 鐵肩擔道義第743章 泛舟第630章 女汗(上)第624章 送死(下)第748章 馬失前蹄(下)第686章 楊記(下)第158章 心動(一)第104章 初識嚴嵩(一)第413章 定心(十一)第829章 送瘟神第56章 討銀(二)第207章 局中局(九)第18章 納頭便拜第1039章 舊地重遊第868章 圍攻(二)第1081章 白蓮第59章 討銀(五)第830章 下馬威(一)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995章 金山銀海(一)第653章 初會張寅(上)第243章 圖窮匕見(三)第996章 金山銀海(二)第531章 蟠龍第957章 指鹿爲馬第473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三)第617章 殿後(上)第335章 討餉(五)第167章 誰主沉浮(三)第630章 女汗(上)第73章 合縱(上)第1040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第328章 走馬上任(二)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931章 永淳公主(三)
第561章 密帳(三)第356章 一拳開(八)第312章 屠虎(三)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16章 新的難題第960章 奸妃佞臣第125章 怒潮(一)第1085章 殺局第323章 初抵安陸(五)第1095章 殺父用子(上)第947章 低頭(三)第32章 威風(二)第207章 局中局(九)第1026章 戮力同心(二)第1029章 隨便打第460章 尋寶記(九)第589章 擋駕第530章 立後(下)第542章 進京第963章 科道互查(三)第887章 攪局(下)第203章 局中局(五)第607章 落毛鳳凰第1章 被架票的知縣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66章 明查暗訪(三)第742章 種根第74章 合縱(下)第805章 米王之亡(中)第88章 周王府(六)第456章 尋寶記(五)第1101章 實相第942章 算帳(三)第803章 烏衣末路第835章 接風(三)第666章 巡城御史(下)第1026章 戮力同心(二)第787章 分兵第909章 打壓(二)第535章 功高計毒(三)第595章 將計就計第987章 巫蠱(上)第625章 毒牙第190章 暗訪(七)第1070章 弄巧成拙第178章 奪龍記(七)第642章 君臣對(下)第559章 密帳(一)第918章 抓破臉第100章 白蓮初現(四)第962章 科道互查(二)第408章 定心(六)九百三十三章 輕越雷池第901章 楊氏海盜團(三)第337章 討餉(七)第451章 真相(四)第1057章 選教主(上)第740章 內閣之怒(上)第159章 心動(二)第177章 奪龍記(六)第1027章 戮力同心(三)第68章 軍械(二)第424章 最後一搏(一)第229章 義薄雲天(六)第932章 永淳公主(四)第999章 鐵肩擔道義第743章 泛舟第630章 女汗(上)第624章 送死(下)第748章 馬失前蹄(下)第686章 楊記(下)第158章 心動(一)第104章 初識嚴嵩(一)第413章 定心(十一)第829章 送瘟神第56章 討銀(二)第207章 局中局(九)第18章 納頭便拜第1039章 舊地重遊第868章 圍攻(二)第1081章 白蓮第59章 討銀(五)第830章 下馬威(一)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995章 金山銀海(一)第653章 初會張寅(上)第243章 圖窮匕見(三)第996章 金山銀海(二)第531章 蟠龍第957章 指鹿爲馬第473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三)第617章 殿後(上)第335章 討餉(五)第167章 誰主沉浮(三)第630章 女汗(上)第73章 合縱(上)第1040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第328章 走馬上任(二)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931章 永淳公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