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

大明天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由無數的州府縣所構成。這其中,既有如北京、南京、杭州、揚州這樣的大城大埠,也有薊遼宣大這樣位置極其要緊的邊防要鎮。但更多的,卻是那些最普通不過的小城小縣,在平日的朝廷奏疏裡,這些小城小縣並不爲人所知,甚至在君臣之間的對話裡都聽不到它們的名字。

播州,就是這麼一個極其不起眼,被朝廷上下官員所忽略的小城。而且因爲其位處西南邊陲之地,本身又極其的貧窮,交稅也不是太多之故,就更不爲人所知了。唯一記錄在案的,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以及提到這是一座自漢唐以來就被朝廷所掌握的羈縻州。

何爲羈縻州?其實說白了就是後世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州中的政務財務皆由州民自己決定,只要按時繳納朝廷規定的並不是太多的各項稅款,同時肯服從王化,則可與朝廷相安無事。

雖然再明以後朝廷也沒少往這樣的羈縻州派送流官,以試圖將這些處於大明版圖之中,卻又有些獨立王國意味的州縣徹底掌握在自己手裡——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但其成效卻很不起眼。

因爲這些羈縻州內的一切大權在上千年來都由一個家族所掌握,當地的百姓——無論是漢是其他民族——都已習慣了這樣的管理,往往對朝廷派去的官府不屑一顧,出了事也只管聽從當地官長的調遣,而這些人,有個稱謂喚作土司,當然,這個土司和後世的那些麪包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其實何止是百姓,就是那些被派往羈縻州任職的流官——這是一個和土司相對應的稱呼,因爲他們是由朝廷派遣任命,且有一定任期,是流動的,故稱爲流官——也早習慣了自己在當地完全被忽略的現狀,更沒有想要改變這一切的想法。

會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既因爲當地複雜的民情,讓流官在羈縻州縣內幾乎施展不開任何手腳,更因爲那些土司手上往往握有極大的權力,甚至是私兵,一旦真與土司對立,流官的下場可就不光是丟官的事情了,甚至可能因此送了性命。

正是因爲有之前那些官員血的教訓擺在那兒,導致後來之人再不敢輕越雷池半步,哪怕只是在當地作個唯唯諾諾的木偶泥塑,也總比死在這兒要好。

如此,就有人要問了,既然這些羈縻州里的土司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裡,爲何朝廷不派大軍把他們都給剿了呢?

答案很簡單,只有四個字,得不償失。這些羈縻州因爲地處邊遠,往往比中原、江南等富庶之所要窮困許多,而且其中道路也極度崎嶇,有些更藏於深山之中,光是進出已很困難,更別提揮大軍而入了。

倘若朝廷真鐵了心要攻打這些地方,無論是人馬的調動,還是糧草輜重的運輸都是一筆天文數字。而即便真能打下這些地方來,所獲得的好處也極其有限。另外,在打下之後,因爲當地多其他民族百姓,很難用原來

的那套辦法來管理,最終可能只得使用之前土司的那一套方法,那這打與不打就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

其實,在大明朝初期,洪武永樂年間,朝廷確實曾幾次出兵攻打西南諸多土司領地,但幾番大戰下來,卻發現這做法只是浪費人力國力,卻根本無法真正掌握這些地方,所以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

另外,在被朝廷不斷打擊之下,那些地方土司也學乖了,不再如以往般自高自大,不把朝廷的政令當一回事。於是在他們至少表面上變得恭順,且以大明臣屬自稱之後,朝廷便也再沒有再對他們用兵,任得他們在當地關着門做土皇帝,只要每年把該交的稅上交即可。

如此一來,對那些手握當地大權的土司們來說自然是大有好處的,卻苦了那些最底層的平常百姓。因爲這些羈縻州縣與朝廷的特殊關係,導致這些州縣是無法和其他一般州縣般發展的,即便出了災荒,他們肩頭的擔子並不會因此減低,甚至會比過去更重些。

而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這些羈縻州縣看着比別處更顯窮困窘迫,百姓們無論衣食住行都遠不如其他地方,許多城裡的民居,其破損和低小甚至連尋常地方的乞丐都有所不如。

播州城,就是這麼一處羈縻州,城池既小且破,在月色的映照更顯得有些悽慘與可憐。

當然,凡事都有其例外的地方,在播州滿是矮小破舊,猶如窯洞一般的民居之中,卻立着一處極其豪奢的深宅大院,其院落之氣派,直逼尋常的王公府邸,不但雕樑畫棟極盡奢華之能事,而且足有十多進之深,佔地之大,幾乎佔據了整座州城的十分之一。

這座如此扎眼的,猶如城堡般的大宅院,正是如今播州,也是整個四川一省最大的土司家族,楊家的產業。

播州楊氏,在此立足已有數百年之久,傳到當代家主楊應龍手上時,其勢力更已遍佈四川各地,手下大小土司無數,至於可用的人馬,更是以萬計,儼然就是西南地面上的一尊土皇帝了。

不過,這位楊應龍卻是個善於隱藏自己,同時也能按捺得住的人,即便如今勢力已足可稱得上一方之主了,卻依然沒有太多對朝廷不尊的舉動,而且他還善於收買當地流官,所以直到今日,朝廷依然還不知道在四川,在西南,已出了這麼個勢力龐大到足以顛覆整個西南的大土司。

但是,這麼個人物就真甘心一直窩在播州這麼個窮地方,只當個土皇帝,卻得對朝廷恭恭敬敬的麼?

至少此刻坐在楊應龍身前的灰衣老者不這麼認爲,所以他纔會不遠道路,從廣西一路趕到了播州,以白蓮教主的身份來見這位大土司。

沒錯,這個看着六十多歲,模樣最是平常不過,穿着一件最普通的灰布衣衫的老者,正是讓朝廷頭疼了許多年,一提起他就恨不能千刀萬剮的白蓮教主許驚鴻。而他面前坐着的,面如冠玉,模樣俊朗,甚至有着幾分貴氣和書生氣

的中年男子,則是如今播州楊家的家主楊應龍了。

兩人手邊的茶水已換過了三次,但交談良久的雙方卻還沒有把話題真正繞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上。直到如今這個二三更天,把試探性的話都說完之後,這一老一中兩人才開始將話題往某個地方引去。

許驚鴻此時眯着眼,看着杯中茶水,一臉感慨地道:“這茶應該是來自江南的碧螺春吧?看來楊大人果然手筆頗大,這種當地的貢茶,一般人可吃不到哪,更別提運到西南來了。”

楊應龍有些自得地一笑:“些許茶葉而已,不值一提。若是許前輩你喜歡的話,我大可以送你幾斤。”

“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說到這兒,許驚鴻的眼中猛地閃過一絲精光:“不過楊大人您身爲一地土司就沒想過爲手下的子民謀些好處麼?你們楊家能有今日這等地位,說句實在的,還是多虧了這些子民哪。去年,你們州中土地多遭了災荒,可是減產近五成的,可朝廷卻依然不肯減免一分糧稅,對此楊大人你就沒有不快的意思麼?”

“我當然有所不滿了,不過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我一個區區的地方小吏又怎麼敢不遵從朝廷的旨意呢?所以那時候,我只能從自己的私庫裡掏出些錢財來幫當地百姓補上了。”

“楊大人果然視播州百姓如自己的子女一般,實在叫老夫深感佩服哪。但你想過沒有,這樣的情況何時會是個頭?朝廷裡的那些人,可沒一個是省油的燈,也沒一個是能輕易滿足的。去年,他們在明知道播州遭災的情況下依然不肯減免絲毫稅收,那今年,他們也可能增加當地賦稅,明年亦然。楊大人覺着一直被人如此盤剝,當真忍耐得了?”許驚鴻說着又瞥了對方一眼。

楊應龍臉上依然掛着淡淡的笑容:“我即便有所不滿,又能如何?朝廷人多勢重,又有大義名分,豈是我這麼個小小土司官所能抗衡的?”

“哎……楊大人您太過妄自菲薄了,在西南,誰敢小瞧了你楊大人和楊家哪。說句犯忌諱的話,倘若你楊大人登高一呼,無論做什麼,都有的是跟隨之人。”

對方把話說得如此露骨,讓楊應龍一時竟不知該怎麼接纔好了,只能端起茶杯來小喝了一口以爲掩飾。

而許驚鴻卻繼續道:“而且,如今的大明朝廷與之前相比又大不相同了,曾經叫天下順服的張居正已然致仕,而當今天子萬曆又還只是個少不更事小孩兒,正是主少國疑的大好時候哪。楊大人,你們就沒有這方面的心思麼?”

“這……”楊應龍再次一愣,目光裡卻透出了一絲貪婪之色來。

許驚鴻見了,心下更定,還待再說些什麼,卻突然目光一轉,落到了緊閉的窗口處,而後在楊應龍驚詫的目光裡,這個看着一陣風就能吹倒的老頭兒就已如閃電般掠了過去……

新卷新故事,求下票票支持。。。。。

(本章完)

第四百十八章 轉機與算計(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八百四十四章 接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九百一十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六)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草原之殤(上)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二章 自告奮勇(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蔣充的不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三十四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爺(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臨頭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九百零四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後宮風雲(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營軍演(上)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二十三章 驚聞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四百零五章 劉巡撫的後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難題與收穫第二百一十章 林天德(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七十九章 內部矛盾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八十八章 來遲一步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後記第三百六十五章 妥協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一千十七章 早朝激辯(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煩惱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四百二十一章 誠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論功行賞(中)已改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五百九十五章 意外收穫(下)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二十九章 夜殺(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發難(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下)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虛虛實實(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
第四百十八章 轉機與算計(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八百四十四章 接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九百一十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六)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草原之殤(上)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二章 自告奮勇(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蔣充的不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三十四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爺(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臨頭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九百零四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後宮風雲(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營軍演(上)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二十三章 驚聞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四百零五章 劉巡撫的後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難題與收穫第二百一十章 林天德(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七十九章 內部矛盾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八十八章 來遲一步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後記第三百六十五章 妥協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一千十七章 早朝激辯(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煩惱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四百二十一章 誠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論功行賞(中)已改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五百九十五章 意外收穫(下)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二十九章 夜殺(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發難(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下)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虛虛實實(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