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爲官第一案

諸暨縣衙大堂之上,楊晨頭戴烏紗帽,身穿一襲青色盤領官服,胸前一隻鸂鵣補子,端然坐在大案之後,顯得極有氣勢。在其下方,站了二十來名分列兩旁,手持水火棍的三班衙役。

一溜七人跪在堂下,卻明顯分成了兩撥。左手邊兩人,一個正是被綁縛着的蔡鷹揚,在他身旁還有一個看着與他眉眼頗有幾分相似,卻比他大了幾歲,又瘦小了不少的青年。而右手邊的五人,則是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帶了四名壯漢。只看他們黧黑粗糙的皮膚,就可推斷出這些人都是莊家漢。

剛纔,楊晨已問明瞭他們的各自身份。那老漢是陳家坳的陳氏家族族長,也是那一帶的里長,喚作陳博,其他四人都是他的子侄。而另一邊的兩人,則是蔡氏家族之人,蔡鷹揚身旁的青年喚作蔡飛揚,是個尚未考中秀才的童生。

此刻,陳博——要是楊震在場,聽到他的姓名必然會覺好笑——正再次向楊晨叩首道:“還請大老爺替我們做主哪。那蔡氏小兒蔡鷹揚竟因私怨打殺了草民的侄孫陳央,事後還想畏罪潛逃……”

“你胡說,我什麼時候打死了人!”聽得陳博如此說話,蔡鷹揚頓時就急了:“我也沒想逃,只是剛巧要離開,你們就帶了人來硬說我殺了人要拿我!”

“啪!”一聲驚堂木響起,楊晨板起臉呵斥一聲:“放肆,本官現在正問陳博話呢,你插的什麼嘴!若是再犯,小心本官先定你個咆哮公堂的罪名!”

“額……”蔡鷹揚聞言一愣,身旁的蔡飛揚忙拉了拉他的衣襟,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前者這才低頭閉口不言。

“陳博,你且起來說話。”楊晨見他也有七十來歲年紀了,實在不忍心讓他繼續跪着,便和顏悅色地道。

“多謝大老爺!”陳博也自跪得腰痠背痛了,畢竟年歲大了,便在磕了個頭謝過後,站起了身來。

“這其中究竟是怎麼回事,你且仔細說來。”之前陳氏之人一口咬定了說是蔡鷹揚殺了個叫陳央的族人,但蔡氏兄弟卻矢口否認。這可是楊晨第一次審案,又是如此重大的人命大案,自然不敢有絲毫馬虎,不可能只聽一家之言。

作爲這個時代的老百姓,見官本就不多,現在又因是告狀,心情就更加激動了些。此刻聽大老爺問話,老頭的腦子就是一個迷糊,張口便道:“回大老爺,想把這事的前因後果都說明白了,還得從五六十年前說起……”

楊晨一聽,便一皺眉,怎麼會扯得這麼遠。可還沒等他有所反應呢,老頭已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卻說也是我們陳氏好心,才養了個禍患出來。記得是前朝正德年間,蔡氏一族從河南逃荒遷移到我陳家坳一帶,我們因可憐他們的遭遇便讓他們在此住下……”

原來,這蔡氏一族並非諸暨本地之人,是在正德時才遷居到陳家坳的。一開始,兩族之間倒也相處得還算可以,畢竟一

方人多勢衆,還在當地傳承了好幾代了,而一方初來乍到,人少勢孤,就是被欺負了也只能認了。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蔡氏一族在此的不斷繁衍生息,人口漸多後,情況就有些不同了。畢竟陳家坳一帶能耕種的肥沃土地本就不多,人口少些時還能分得過來,一等到蔡氏人口增多,需求增大後,兩族之間自然難免因此而產生矛盾。

矛盾積累得多了,就難免真動起手來,甚至發生打傷人的事情。爲此,其實諸暨縣衙也沒少出動人手進行勸阻,不過畢竟只是些小摩擦,縣衙一般也只是和稀泥地勸解一番,只讓兩族族長看好自家子弟便了。

而今年年初,兩家又發生了相似的矛盾,這次蔡氏家族中便出了個讓陳氏極其頭疼的人物,便是蔡鷹揚了。他天生神力,還學了些武藝,以一人之力竟能打得陳家十多名青壯漢子抱頭鼠竄,一時蔡氏的聲勢便壓倒了陳氏。

但蔡氏族長,也就是蔡鷹揚的父親蔡克文卻覺得這樣兩家鬥下去畢竟不對,便一面把蔡鷹揚送去了杭州,一面向陳氏賠禮道歉,這才消弭了一場更大的爭端。蔡鷹揚所以會去杭州,便是因爲此了。

不想兩族間才和平共處了不到半年,矛盾就再次發生。這回卻是因爲水源的問題。今年春季之後,雨水就普遍不足,陳家坳因爲處山坳之中,取水更是困難,本就只靠着村前一條小河。而隨着天氣轉熱,河水更淺,就無法滿足兩族所有田地的灌溉要求了。

終於就在十天之前,因爲陳家之人搶奪了河水源頭而不讓蔡家之人取水,兩家之間再次發生爭吵,隨後就大打出手。

期間,本是趕來勸阻這場打鬥的蔡克文不幸被打紅了眼的陳家之人打傷了頭部,當時就昏厥了過去。這下,兩家的仇算是結得更深了,剛好蔡鷹揚又在此時回來,一聽說自己父親被人打破了頭,更是大怒,便揚言要教訓錯手打傷了父親的陳央。

好在蔡克文受傷不重,很快就醒轉過來。趕緊出言勸阻,才暫時制止了一場更大的鬥毆,但事情卻並未就此解決。

而就在今日一早,便有人發現了陳央死在離村數裡外的一處山道上。身上倒是沒有什麼傷,只是後腦遭了重重一擊,立撲倒斃。得知消息後,陳氏族人就認定是蔡家之人所爲,爲的自然是替受傷的族長報仇。而這時,蔡鷹揚剛好揹着包袱要走,聯想到之前他放出的話,大家就更肯定是他殺的陳央,當即就動手要把他綁了見官。

其實以這些人的本事,根本就拿不住蔡鷹揚。奈何得知消息的蔡克文匆匆趕來,強令自己兒子不得反抗,蔡鷹揚才被綁縛起來,送來了縣衙受審。而因爲不放心這個兒子,蔡克文便又讓長子飛揚一起來到縣衙。

這一番解釋,從正德年直說到現在,竟花了足有大半個時辰。陳博在說完之後,便忍不住再次下跪叩首道:“求大老爺爲我等小民做主哪!這蔡氏

族人實在是欺人太甚,誰想到我們當年竟收留了這麼一羣白眼狼哪!”

楊晨聽完來龍去脈,卻聽出了一些門道來。其實陳博最介懷的還不是自家侄孫被人殺了,而是兩族之間的矛盾與爭鬥。同時,他也發現這案子可不像陳博所說的那麼簡單明瞭,至少究竟陳央是否是死在蔡鷹揚手中還是個疑問。

想到這兒,楊晨便把目光看向了蔡鷹揚:“蔡鷹揚,陳家說你殺了陳央,此事你可承認?”

蔡鷹揚趕緊搖頭:“我沒有,我這兩日一直在祠堂裡思過,根本就沒出過家門,怎麼會殺人呢?而且我當日說的也就是教訓他而已,從未想過殺了他。”

“是嗎?你說你在祠堂裡,可有誰能作證嗎?”

“這個……”蔡鷹揚想了下,卻無奈地一搖頭:“除了大哥每到時間給我送飯,祠堂裡就我一人而已。”

“大老爺,他分明就是在說謊,明明是他殺了我那可憐的侄孫,卻還說自己在什麼祠堂裡,那只是他找的託詞!”陳博再次指責道。

這下,楊晨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了。雖然他感覺出此案沒有那麼簡單,可單從眼前兩家的說辭來看,似乎蔡鷹揚殺人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既是自己爲官後的第一件案子,又是如此重大的兇殺案,再加上這是自己奪取縣衙大權的機會,楊晨自然不能不慎重,便道:“來人,先將嫌犯蔡鷹揚收入牢中,待本官細查之後,再次審案。陳博,還有其他幾位,你們且都先回去吧。本官答應你們,一定要將此案審個水落石出。”說完便是一拍驚堂木,道了一句退堂。

在兩邊差役的威武聲中,陳、蔡兩家之人雖然心中依然有些不滿,還有話說,卻也只能暫且忍耐了下來。其實他們也都知道,這麼大件案子,是不可能一下就斷案的,這總需要一個過程。

當衙役們押着蔡鷹揚走出大堂時,他一眼就看到了尚在堂外聽審的楊震。頓時,他的精神就是一振,連忙朝他喊了一句:“二哥,我……”

不想楊震卻衝他微一搖頭,示意他不要多言。雖然不知道楊震這是什麼意思,但已習慣聽從楊震意思行事的蔡鷹揚還是立刻住了嘴。

不過這一切卻還是落在了一旁的宣闖眼中,他當時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來。

不過很快地,他臉色又變得有些難看了,因爲他瞧見了一身官服,氣宇軒昂的楊晨也走出了大堂。想到今日竟被楊晨得了這麼個機會,他心中便很不是滋味兒。於是便皮笑肉不笑地上前道:“縣尊大人真是辛苦你了,這案子可還好斷嗎?若是大人覺得有難處的話,下官倒是可以幫忙的。畢竟你纔剛來本縣不久,對此地的風土人情也不甚瞭然,這等兩族間爭鬥殺人的案子可不好斷哪。”

楊晨聞言只是淡淡一笑:“這個不須宣典史掛懷,本官既然接下了案子,自有分寸!”

(本章完)

第九百九十四章 凱旋(上)緊急通知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圍捕(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靖王(上)第八百零六章 反撲的開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五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份疑惑(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試牛刀(下)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六十三章 元宵節(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九百十一章 進宮陛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破局(中)第八章 鄭方伯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八百七十章 倒黴的張御史(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京(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東廠,擒人犯(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燙手山芋(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客爲主(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楊震的選擇(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刺殺(下)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擊(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原李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一千零一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八百七十二章 冤情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
第九百九十四章 凱旋(上)緊急通知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圍捕(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靖王(上)第八百零六章 反撲的開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五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份疑惑(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試牛刀(下)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六十三章 元宵節(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九百十一章 進宮陛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破局(中)第八章 鄭方伯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八百七十章 倒黴的張御史(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京(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東廠,擒人犯(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燙手山芋(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客爲主(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楊震的選擇(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刺殺(下)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擊(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原李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一千零一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八百七十二章 冤情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