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天家無情

第515章 天家無情

“都走開!兵馬司辦案!”

寒冬間,在數以百計織工前來交綾羅綢緞的時候,二百名兵馬強行將他們分開,將一座富麗堂皇的衙門直接包圍。

數百名織工小心翼翼的護着自己懷裡的綾羅綢緞,即便跌倒也避免懷裡的綾羅綢緞沾到地面的灰。

這一幕被衙門的官員看見,當即起身走出衙門,站在衙門的臺階上呵斥起來。

“這裡是織造局,不是誰都能來撒野的地方!”

“誰給你們兵馬司來這裡干擾織造局差事的權力?!”

一名年輕走出呵斥,他雖然年輕,但卻身穿正五品的官袍。

眼看兵馬司的人還不停下,他當即看向織造局的護衛:“看着幹嘛,動手啊!”

不等他話音落下,便有一道聲音從遠處傳來:“我看誰敢動手!”

青年官員看先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只見同樣身着正五品官袍的短鬚威嚴男人走來。

“你是何人?”青年質問這個同是正五品的中年官員,這官員也直接作揖,不卑不亢道:“殿閣大學士兼京察巡撫王回。”

“我當是誰呢……”青年聞言輕嗤,揹負雙手擺出官架子道:

“王惟中,你要京察就京察,可這裡是織造局,是爲了朝廷產綾羅綢緞及粗布的地方,容不得你帶人來撒野!”

“要是耽誤了收取綾羅綢緞,導致出海的綾羅綢緞不夠,貿易不足,這個罪……你擔得起嗎?!”

“我自然擔得起!”王回眼見着青年官員拔高嗓音呵斥自己,他旋即也拔高嗓音懟了回去。

不等青年繼續開口,王回立馬走上去正面硬懟道:“我負責京察,自然就要京察江南一切。”

“織造局總管江南二十餘萬織機和織工,每年產出的綾羅綢緞及白布價值數百萬貫,如果這裡面出現一些貪官污吏,那損失的就是朝廷的錢糧!”

“你是說我貪污了朝廷的錢糧?!”

“誰貪污了我說誰!”

青年官員怒而發問,王回更是直接欺身上前,目光凌厲的壓過了這青年的氣勢。

青年不免心虛,但隨着目光掃視那羣織工,他立馬低聲與面前的王回威逼道:“王惟中,你別忘了是誰把你從四川一個小小縣官拔擢到六科的,伱吃我們顏家的飯,還想砸我們顏家的鍋?”

“顏家?”王回眼神微眯,面露不屑:“你不過是仗着你老子,你老子不過就是比我王回早出生幾年,趕上了陛下南下的好時候。”

“你們不知恩圖報也就算了,居然還在這裡說我吃你們家的飯,砸你們家的鍋!”

“怎麼,這廟堂是你們顏家的嗎?”

“我沒說過,你別想污衊我?!”顏渭激動之下抓住了王回的衣袖,王回卻用力掙開,反抓住了他手臂。

“你沒說過?那你剛纔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怎麼……敢說不敢認?!”

用力將顏渭推開,王回直接對跟隨兵馬司而來的官吏吩咐道:

“奉旨意,京察製造局,都給我進去查案!”

“是!”上百名官吏當即準備衝入織造局衙門內,顏渭卻聲嘶力竭道:“給我攔住他們!”

他一開口,織造局的護衛兵卒們立馬拔刀面對這上百官員,堵在了織造局門口。

上百官員不敢上前,王回見狀卻直接走上去,胸膛頂着刀尖,嚇得那幾名兵卒連連後退。

“你們這羣瞎了眼的狗東西,自己看看自己身上穿着誰給的衣服,兜裡拿得誰發的俸祿。”

шшш ★тTkan ★C〇

“本官是京察巡撫,你們拿刀對着本官,是不是說你們要造反了!”

“這……”王回的這幾句話威懾力確實很大,他們只是織造局的護衛兵卒,確實不敢阻攔京察官員。

眼前這位,可是皇帝派來的官員啊……

不知不覺中,他們緩緩放下了手中長刀,而這一幕急壞了旁邊的顏渭。

“你們要造反啊!”顏渭衝上去幾個耳光打在兵卒臉上,可卻根本阻止不了這局面。

“走!”王回橫眉冷對,輕哼一聲便帶着上百官員走入了織造局中。

兵馬司的兵卒跟隨一起進去,很快就將織造局給控制了起來。

一本本賬目被收集起來,但王回並不着急查賬本,而是將織造局的官員控制起來後,直接派人去查這些官員的宅院府邸。

與其自己查案,不如找到一個人暴露馬腳,讓他來爲自己查案。

當然,只憑他一個人去查這羣人,肯定很難查,所以他得請錦衣衛和西廠這羣人出手。

王回不相信,織造局這麼重要的地方,錦衣衛和西廠會不派人看着……

端水飲茶,只是幾個時辰,便有人前來上奏。

織造局的一個校書被查出家中有餘財二百餘貫,良田三百餘畝。

以他幾十貫的年俸,三代貧農的背景,自然不可能累積那麼多財富。

只是賬本展示,那校書便自己交代了織造局的門門道道。

“治下百姓,雖說只用付五分利,但織造局只收綾羅綢緞爲利,而不收白布爲利。”

“故此,許多百姓只能去紡織綾羅綢緞來抵利,而這些綾羅綢緞每匹價格六百文到二兩不等,白布市面二百文。”

“若是從百姓手中收了兩匹綾羅綢緞,則是可以用織造局一百五十文的成本價織造十匹白布抵賬。”

“如此一來,便淨賺五百文。”

“這五百文,三成下面人拿,兩成我等主官拿,剩下五成分別輸送到京中和顏大人府上。”

“下官知道的,也只有這些,請閣臣給下官一條活路……”

沉悶叩首,這名寂寂無名的織造局校書將織造局的貪污情況給抖落了出來。

王迴心平氣和的端茶飲茶,擡頭瞥了一眼這人:“二十萬臺織機,每臺能賺五百文,這也不過區區十萬貫,就這麼點?”

王回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查案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搞錢,搞到足夠多的錢,讓國庫能撐過這幾年。

所以面對這名校書的話,他並不完全相信。

十萬貫雖然多,但按照他的話,也就五萬貫能送到京城,而京城的官員那麼多,各家又能分多少?

織造局的事情,絕對不止這小小的案子那麼簡單。

“衙門會出面去買桑葉和蠶絲,並且會刻意壓價,然後再按照市面的價格賣給織工們。”

“織工們不能偷偷買材料,若是被人揭發,就會被沒收織機,還會被人針對。”

校書老實交代,王回聞言嘴角露出笑意:“這一筆,各級官吏能賺多少?”

“應該……不少於二十萬之數。”校書聲音略微發顫,顯然擔心事後報復。

“二十萬……好好好……”聽到這個數目,王回輕笑道:

“好,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本官會拿出一筆錢讓你帶着你和你的家人前往海外討生活。”

“謝閣臣!”聽到王回的話,校書不斷磕頭,而王回也示意左右將他帶了下去。

隨着這人被帶走,一名官員對王回作揖道:“閣臣,這稍微一查就是三十萬貫,製造局開了那麼多年,經他們手的錢沒有三百也有二百萬貫了。”

“我就知道這地方沒走錯。”王回將茶杯放在桌上,隨後對那官員開口道:

“按照這人說的去查,另外將這消息想辦法送給楊士奇,顏渭既然貪腐,那顏延也好不到哪去。”

“借他的手扳倒顏延和李冕,新政官員中,便是我的資歷與官職最高!”

王回攥緊扶手,左右官員見狀也紛紛作揖行禮,轉身將這案子操辦。

顏渭被王回以阻礙京察的名頭圈禁,此刻正在屋內急得團團轉。

他很清楚,一旦織造局的事情爆發,那即便是他爹也得被拉下馬來。

這些年織造局平安無事,主要是因爲每次京察都是新政官員主導,既然是自己人爲主導,那自然不會對自己人下手。

只是他沒想到,新政官員之中居然會出現王回這種傢伙。

現在這廝要對他們父子下手,那他們能否躲過,這還得看皇帝的意思。

不止是他明白,王回更加明白,所以王回纔要把這羣傢伙的罪證交給楊士奇來處理。

如果楊士奇不敢處理,那他想盡辦法也要把顏延和李冕這些人拉下馬,不然這次京察結束,他即便沒有罪證被彈劾,也會被他們以各種罪名奪職爲民。

沒了官職,那他王回一身本事向誰施展去。

爲了讓事情萬無一失,他必須準備足夠多的東西來讓皇帝看到他的能力。

正因如此,他也開始不斷的催促張孟存。

時間一點點過去,眼看着冬至即將到來,北邊的楊士奇依舊還是紋絲不動,王回這邊只能自己動手了。

臘月十二,隨着急促的腳步聲在應天府衙門內響起,張孟存風塵僕僕的帶着兩名官員走入衙門之中。

這兩名官員懷裡抱着厚厚的賬本,起碼二尺厚。

他帶着這兩人來到正廳後,果然看到了正在翻閱其它賬本的王回,而他也立馬作揖道:

“這邊就是對南直隸江南地區京察的賬目,其中江東六府貪腐受賄的情況最爲嚴峻。”

“抄得了多少宅院田地和錢糧?”王回目光凌冽,他現在只在意錢糧。

“七百多處宅院府邸,四十七萬畝耕地,二百四十餘萬貫現錢。”

“按照土地宅院折價販賣,起碼能有九百萬貫!”

張孟存緩了一口氣交代着,而這也確實讓王回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有想過江東六府的新政官員會十分富裕,但他沒想到富裕到了這種程度。

這還沒算上織造局查出的那些錢糧,如果算上,僅是一個南直隸就查抄一千五百餘萬貫。

這數目,幾乎等於朝廷四個月的稅收了。

“整天嘴上說着爲國爲民,乾的卻是蠅頭苟利的事情。”

“這羣傢伙,不知道拿了多少民脂民膏!”

王回合上手中文冊,激動地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末了睜開眼睛看向張孟存。

“江南這邊你向浙江開始京察,我帶着這些賬本回京,我要把這些事情親口彙報給陛下!”

“好!”張孟存也知道王回越受重用,自己就越能身居高位,故此他連忙應下。

見狀,王回立馬叫人收拾東西,準備渡江前往江浦乘坐火車北上。

擔心有人對自己不利,王回還特意請胡季率領西廠力士護送自己北上。

原本胡季並不願意牽扯進入這羣人之中,但當他知道南直隸抄家數量後,爲了得到一份功勞,他當即調集數百西廠力士開始護衛王回北上。

從南京渡江前往江浦也不過一個時辰的時間,而從江浦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只需要四天。

如果不是需要護衛,這時間還能縮短大半。

也因爲擁有了火車,所以許多消息傳播的十分靈通。

人在北京的楊士奇在王回渡江不久就得知了他要北上的事情,而王回在江南對新政、清流一手抓的事情早就鬧得人心惶惶。

坐在府上的正廳主位,楊士奇感到了些許疲憊。

楊稷被關押在詔獄附近的一個小院裡,雖說吃喝不愁,但他卻知道這是皇帝讓自己當惡人的回報。

如果自己這個惡人當的不好,那楊稷的性命也就保不住了,畢竟他觸犯的那些律法足夠斬首。

“東里兄,這王回北上,一定是得到了什麼重要的消息,我們要麼搶先一步,要麼……”

左首位上,楊榮開口提醒楊士奇,對面的楊溥也頷首道:“這王回去了一趟江南,整個江南的局勢都被攪亂。”

“現在民營的海商被攪的做不了生意,下面的人被攪的人心惶惶,總歸不是辦法。”

二人也知道楊稷的事情,但在他們看來,皇帝用這手要挾楊士奇反而對他們清流有利。

至少就過去幾個月來說,楊士奇對北方新政派下手的力度可以說令人瞠目結舌。

以往的楊士奇是絕對不會主動站出來搞黨爭的,但現在爲了楊稷的性命,他無疑成爲了威懾新政派的一把利劍。

新政派這麼些年除了“癸卯案”中皇帝親自下場收拾外,其餘時候根本就沒有人能對他們造成太大的重創。

過去幾個月裡,倒在楊士奇手上的官員最少有數百之多,更別提吏員了。

他們希望楊士奇想辦法扼制王回,可楊士奇卻知道自己一旦對王回出手,那自己一家恐怕就真的要在自己死後被人清算了。

故此面對二人的詢問,楊士奇沉默過後這纔開口道:

“陛下要的是國庫充盈,你們之前不推行鹽酒茶政,故此陛下才會啓用王回來對江南京察。”

“若不是李冕和顏延愚蠢的想要一家獨大,陛下也不會將我拔擢入京,組織北地京察。”

“這幾個月京察,北地官員貪腐數額觸目驚心,想必陛下也感到了不安。”

“王回是被李冕和顏延推到臺前的替罪羊,而他在江南做的無非就是把水攪渾,引我入局。”

“他這次北上,未必是針對我們。”

“眼下,我手中有不少顏延和李冕的罪證,等王回入京後,我與他一起面見陛下。”

“倘若王回呈上去的奏疏是不利於我們的,那我便把這些罪證呈上去,藉此機會重創新政派。”

“若是王回呈上去的奏疏與我們無關,那則是靜觀其變,看看他想玩什麼把戲。”

楊士奇說罷,楊溥卻皺眉道:“若是顏延和李冕被扳倒,那受惠的就是王回。”

“這人比我等都年輕,加上心思縝密毒辣,他若是成爲領頭羊,我們往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太舒服。”

“無礙……”楊士奇搖頭道:“陛下不太可能讓這廝一家獨大,別忘了殿閣之中的徐碩也是新政派的人,可他做的事情卻是牽制王回,這足以說明陛下心思。”

“當下我在意的,主要還是未來的事情。”

“未來?”楊榮與楊溥面面相覷,楊士奇點頭道:

“我們是時候派人和太子接觸接觸了,王直、李時勉、陳循這三人不錯,雖然年紀也不小,但總歸是拿得出手的人。”

“當下太子在廟堂上人微言輕,這三人足夠輔佐他。”

“可是……”楊榮露出擔憂:“陛下會同意嗎?”

“陛下會的。”楊士奇不假思索道:“太子殿下此次北征歸來後一直在幹清宮協同陛下理政,如果太子不出彩,那陛下自然沒有必要讓他處理這麼長時間的政務。”

“我們與殿下接觸,陛下即便不支持,卻也不會拒絕。”

“這件事情交給我,等王回抵達北京入宮時,我便一同與跟上,將這件事與陛下上奏。”

楊士奇的話讓楊榮和楊溥無法反駁,二人只能點頭應下。

三人繼續討論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最後決定等待王回抵達再行動手。

不多時,楊榮與楊溥離開了楊士奇那樸素的府邸,而他們離去的事情也被暗中調查的人送往了東長安街的富麗堂皇的一座府邸上。

李冕與顏延聽着下面人的彙報,兩人眉頭一直緊鎖,直到下面人說完也沒鬆開。

“王惟中這條惡犬心思縝密,他這次北上一定是爲了邀功。”

“織造局那邊從上到下都被換了人,耽擱了一個多月的工期,朝中彈劾他的人數不勝數。”

“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功勞,這次北上就是自尋死路。”

“所謂功勞,無非就是抄家所獲罷了。”

顏延起身來回渡步,李冕也心裡有些慌張,他們能力本就不行,完全是靠着運氣和位高權重所提前得知的一些情報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

自錦衣衛被劉勉掌控,他們的情報來源就中斷了,面對王回時,不免有些被動。

“按照這幾個月的消息來看,他王惟中抓捕了二千四百多名官員,三萬多名吏員,即便這些人每人只貪了一百貫,那也有三百萬貫之巨。”

“織造局那邊,每年送來的錢糧,你我可沒少拿,萬一陛下知道……”

李冕擔心織造局暴露,顏延卻強裝鎮定道:“放心,捉賊要拿髒,他們說我們貪腐,可錢糧在哪,他們能找到嗎?”

“找不到,憑什麼說我們貪腐?”

雖說腳下的府邸富麗堂皇,但顏延卻並不擔心,畢竟他的俸祿加文散階,每年也有近千貫錢糧。

若是錦衣衛真的來查,他也完全可以用每年俸祿盡數花費府上爲藉口來規避過去。

查不到贓款,即便是錦衣衛和西廠聯手,也奈何不得他。

“話雖如此,還是得對下面的人吩咐,我擔心下面的人撐不住把我們供出來。”

李冕擔心的說着,顏延卻強硬道:“人證物證俱全方能立案,記住我說的話,只要查不出贓款,他們便奈何不了我們。”

“這件事情過去後,我一定要打碎王惟中這狗東西的牙,讓他知道惡犬噬主的下場是什麼!”

顏延安撫了李冕,而他們的一舉一動卻在西廠胡綸的監視下進行着。

儘管已經夜深,但朱高煦依舊在處理奏疏,而朱瞻壑也一直協從處理。

“陛下,事情大致便是如此……”

胡綸作揖將自己探查的情報交代出來,朱高煦卻拿着手中奏疏不爲所動。

相比較他,旁邊朱瞻壑的養氣功夫就有些差了。

得知江南之地僅僅一個南直隸便查出一千五百餘萬的贓款,他氣得手指發抖,不免看向自家父親:“父皇,這顏延和李冕……”

他不知道從何說起,畢竟這些人都是跟隨自家父親從渤海打出來的老兄弟。

只可惜面對他的詢問,朱高煦卻輕描淡寫道:“你要記住你的身份,包括日後也是一樣。”

“你先是國家的儲君,其後纔是其它的身份。”

話音落下,朱高煦放下奏疏看向朱瞻壑,目光平靜卻帶着一絲壓迫感:“倘若日後你監國,隴川之地的江淮等人貪腐受賄並且結黨營私,你準備怎麼辦?”

“兒臣……”朱瞻壑深吸了一口氣,想到了清廉的江淮。

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會嚴肅地認爲江淮不會那麼做。

只是經過這一個多月的理政,他的心境已經徹底發生了變化。

面對朱高煦的詢問,朱瞻壑目光漸漸變得陰冷。

“倘若有可以代替他的人,且除掉他不會影響朝政,那便教令將他打殺!”

“那就這麼辦吧。”朱高煦收回目光,從桌上拿起奏疏繼續批閱起來。

朱瞻壑見狀,臉色瞬間變得和睦起來,表情神態轉化之快,彷彿剛纔那人不是他。

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492章 衣冠禽獸第420章 亦步亦趨請假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71章 燕府勢大第49章 傲雪欺霜第403章 養倭爲犬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45章 解縉案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530章 世界局勢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39章 祖傳畫餅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19章 衛所尚足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512章 物是人非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386章 波斯之亂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337章 離經叛道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29章 封王就藩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387章 中亞老四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389章 日本國變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518章 顏李案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60章 嶽婿矛盾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43章 春和不和第525章 吸血盛宴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537章 蘇州遊行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516章 自爆第348章 恩逾慈母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418章 明日條約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40章 燕府三子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12章 天下糜爛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130章 秦王樉薨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53章 難成大器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39章 祖傳畫餅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66章 宮中密談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492章 衣冠禽獸
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492章 衣冠禽獸第420章 亦步亦趨請假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71章 燕府勢大第49章 傲雪欺霜第403章 養倭爲犬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45章 解縉案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530章 世界局勢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39章 祖傳畫餅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19章 衛所尚足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512章 物是人非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386章 波斯之亂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337章 離經叛道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29章 封王就藩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387章 中亞老四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389章 日本國變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518章 顏李案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60章 嶽婿矛盾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43章 春和不和第525章 吸血盛宴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537章 蘇州遊行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516章 自爆第348章 恩逾慈母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418章 明日條約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40章 燕府三子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12章 天下糜爛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130章 秦王樉薨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53章 難成大器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39章 祖傳畫餅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66章 宮中密談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492章 衣冠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