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一羣豬

巡撫大堂上沒有其他人,就只有那些鄉紳在。

等了好久還是沒見到欽使和中丞出來,他們就又急起來了,圍在他們的核心人物孫部光周圍,焦急地猜着這欽使到底是想幹嘛?

馬青林苦着臉問孫部光道:“您說這欽使是不是又發狠了,咱們得罪了他,會不會往死裡整我們?”

想起這欽使在張家口的所作所爲,就讓馬青林不寒而慄。

“這倒不至於,如果想讓我們死,就不會如此大動干戈了,也不會讓我們能上得來這巡撫大堂。我觀這欽使,也是在依律行事。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他是要清算我們欠朝廷的帳。”孫部光陰沉着臉分析道。

馬青林想起他在早上最後一個走出巡撫大堂時聽到的話,此時得孫部光提醒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那個欽使所說之事就是針對他們的,還虧了自己以爲不幹自己的事。

孫部光雖是如此說,可他心中還是有點怕的。現在主動權都在那個年輕欽使的手中,如果他一意孤行到底,非要徹查到底,那麼他們將會倒大黴。這一切,最終還是要看那個年輕欽使的心意。

他們就這麼在惶恐中等着鍾進衛的出現,這時辰對於他們來說,都覺得非常的漫長。

終於,他們聽到後衙傳來腳步聲,不由得舒出了一口氣,一起站好了隊,面向正堂而立。

只見後衙轉出了手捧着不少賬本的東廠番役,把賬本都堆到側面一張桌子上,跟在東廠番役後面的書辦,束手站立在那邊待命。

等東廠番役分列兩邊站好後,纔看到洪承疇和鍾進衛轉了出來,不緊不慢地走到他們的座位上。

鍾進衛坐好之後,彷彿和朋友聊天一樣,對着堂下的鄉紳道:“呀,你們怎麼又來了啊,不是已經把借款還你們了麼?”

這些鄉紳無語,這欽使在出息他們,明明知道他們是爲什麼而來,還當作不知道,這也太假了吧。

所有鄉紳一起躬身作揖,不敢答話。

“有什麼事情就說吧,我很忙,正在清查欠款。皇上雖然寬宏大量,被一些人欠着也不追究。但我最近還了債,手頭緊。不得不追債了。”鍾進衛還是一副無害地說着。

他說這是有根據的,地方上多有向朝廷報收成不好而收取不上賦稅的事列,崇禎皇帝又不可能走出紫禁城,就由着地方上和京師的文官聯合起來糊弄,那些主要來自官僚地主的賦稅最終就不了了之。

但現在不一樣了,朝堂上就因爲刺殺鍾進衛一事引出反腐風暴而有過一次整頓。地方上,鍾進衛又代天出巡,是親自把大把的銀兩還給了他們這些“吸血鬼”。他要追討欠稅,誰還能攔他不成。

孫部光聽鍾進衛說完,想說卻發現好像不好開口。先是自己在上午冠冕堂皇地向欽使追債,要回了利息本金。接着馬上在下午又對着急錢用的債主說,你不要追歷史債了,我們把早上的利息還回給你?

這話要是說出口,好像只會被嘲諷吧,自己早上還滿口天經地義地說着,現在又不讓別人追債,這怎麼都說不過去。

孫部光的一張胖臉一下憋得通紅,最後竟然沒想到,上面不出氣,下面出氣了,而且還很響地“卟”了一聲。

這會又剛好是他和鍾進衛的對答之際,堂上的人都沒說話,等着他回答之時,一個屁就這麼響起來了。

他邊上的同伴下意識地捏着鼻子想避開,可馬上想起這是巡撫大堂。只好憋着氣站那,希望那氣體快點散去。

“大膽,敢在欽使面前無禮。”顧百川見此在一邊大喝一聲。

孫部光正臊得滿臉通紅,被顧百川這麼一喝,嚇得趕緊跪了下來請罪。

鍾進衛把整個情況都看在眼裡,差點笑出聲,好不容易忍住了,卻捏起鼻子道:“好臭好臭,算了,我也不怪罪你,畢竟放這肚中之氣,乃是人之常情。你先走吧,我這邊先要把帳算清楚了,急用錢。”

孫部光離鍾進衛遠着呢,他的屁那能薰到鍾進衛哪裡,他知道鍾進衛還在生氣。

孫部光知道這麼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磕了個頭道:“欽使,中丞,學生知錯了。學生情願返回今早的軍餉,之前的本金就算是捐給朝廷了。”

其他鄉紳一聽,也顧不得考慮空氣中是不是還有孫部光製造的氣體,紛紛張口附和。

“你們的意思,是不是認爲我在要挾你們?強迫你們把軍餉還回來,就這麼賴了你們的錢?”鍾進衛忽然把臉一沉喝問道。

看欽使突然發怒,其他鄉紳也顧不得了,紛紛跪在孫部光的身後,一起解釋不是這意思。

馬青林忽然腦中靈光一閃,大聲道:“學生們的意思是這些銀兩都是以往各地的欠款,現在交還給朝廷。”

шшш тt kán ¢ O

鍾進衛看到總算有人開竅,琢磨到了自己的意思。他就向前俯出身子確認道:“是麼?”

經過馬青林這麼一喊,孫部光也醒悟過來了,連忙點頭說是。

鍾進衛看到底下的鄉紳一起點頭,卻轉頭對一邊的書辦道:“你仔細覈實下,他們到底欠了多少銀兩,看看他們有沒有多還。”

孫部光被鍾進衛這麼玩着,此時的額頭已出汗,想着欽使還是不想放過他們啊。因爲現在根本就沒有可能算清,外面的清查也還在進行中,這邊卻讓那書辦去算,顯然是還在生氣,他連忙磕頭準備再請罪。

就在這時,洪承疇站了起來,轉身對鍾進衛一揖,然後說道:“侯爺,這些鄉紳已經交了一部分欠款過來。這麼多帳簿,覈實清楚實在需要不少時間。您看這樣行不行,這帳由下官和他們慢慢算,等算清楚了,再向他們要。他們應該也不會不給。”

洪承疇說到這裡,轉過身對堂上的這些人道:“你們說是不是啊?”

孫部光愣了下,然後馬上反應過來,洪中丞這是在給他們求情,在施緩兵之計。於是,他連忙點頭道:“是,是,是。”

其他鄉紳自然是以他爲首的,也連連點頭。

鍾進衛假裝沉思了下,其實這些都是他在來的路上,和洪承疇商量好的情節。洪承疇畢竟要在這裡待着,救災也需要這些鄉紳的能量以及這些鄉紳的關係網。因此,就由鍾進衛來當這個惡人,而洪承疇則當好人。

“既然亨九這麼說了,我看也行。但你一定要盡心追債,剿匪救災都離不開銀兩。我還有不少事要處理,這裡就交給你了。”鍾進衛煞有其事地對洪承疇說了後,就站起來轉身進後衙。

東廠番役隨即跟着鍾進衛也轉進後衙,只是已走過屏風的鐘進衛的一句話還是飄進了大堂:“一羣豬。”

聲音有點大,堂內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相顧愕然,沒想到堂堂的欽使,竟然說出如此的粗話。

洪承疇假裝尷尬一笑,然後對他們說道:“你們不要見外,侯爺是性情中人,怪就怪你們太讓人失望了。”

他說到這裡,看這羣人有點迷茫,就解釋道:“你們說,朝廷發的軍餉是幹嘛的?那是爲了剿匪。你們連軍餉都想伸手過來撈一筆,要是軍餉沒了,軍隊不能剿匪,那麼那些流賊最終禍害的還不是你們!”

底下的鄉紳聽了啞口無言,當有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的時候,很少有人能把目光再放長遠。

洪承疇略微搖搖頭,好像是嘆他們真得是頭豬,然後對他們說:“來來來,我們一起商量下後面的事。”

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9章 中計第57章 貨幣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84章 封賞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27章 薊州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5章 監軍第300章 宣傳第7章 變故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6章 面聖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5章 監軍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94章 鋼鐵廠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143章 《甘薯疏》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38章 永平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1章 難民營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51章 期盼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16章 陽謀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30章 餉銀(2)第83章 喜從天降第30章 餉銀(2)第624章 勳章第539章 戰後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32章 開民智第765章 瀋陽城破
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9章 中計第57章 貨幣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84章 封賞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27章 薊州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5章 監軍第300章 宣傳第7章 變故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6章 面聖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5章 監軍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94章 鋼鐵廠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143章 《甘薯疏》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38章 永平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1章 難民營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51章 期盼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16章 陽謀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30章 餉銀(2)第83章 喜從天降第30章 餉銀(2)第624章 勳章第539章 戰後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32章 開民智第765章 瀋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