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貨幣

“陛下,我那個時代有一句話,就是誰掌握了金融,誰就掌控了世界。”

“何解?”崇禎皇帝聽的雲裡霧裡的。

鍾進衛解釋道:“這個是講紙幣最終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誰掌握了紙幣的發行權,誰就能捏住紙幣結算國家的脖子。”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的頭上都是一堆問號,怎麼可能?

鍾進衛繼續用他所瞭解的一知半解的知識講解道:“當然,不是說朝廷印印紙幣就可以的。還有一系列的東西一起作用纔有這個效果。”

其實鍾進衛講的是現代金融的威力,國朝爲什麼不敢開放金融行業,就是怕被外國資本給掌控。這個和紙幣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是紙幣是其中的一個表達方式而已。

“鍾師傅,請講仔細些,朕有些聽不明白。”崇禎皇帝很老實的要求鍾進衛道。

“那我們一步一步的來講吧。”鍾進衛模仿着一個專家的樣子說道。

“建立了準備金制度。老百姓拿着紙幣去用了,覺得很方便,又保值,就都樂於使用。但前期的時候,朝廷只是印了一千兩紋銀的紙幣而已,老百姓不夠用啊,怎麼辦?”

溫體仁沉住了氣沒說話,只是看着鍾進衛。而崇禎皇帝畢竟年輕,被鍾進衛的言語帶動起來了道:“怎麼辦?”

“就讓他們把家裡的銀兩放朝廷這裡來,朝廷給他紙幣。這樣他就有紙幣可以使用了。”

“那好處呢?”溫體仁就盯着這。

“好處就是準備金都不用朝廷準備了,朝廷就可以印紙幣了。”

“可印出之紙幣又非朝廷之紙幣,只是百姓銀兩的替代之物而已。”溫體仁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紙幣的最初功能,其實就是實物貨幣的一個替代品而已。

“慢慢來。”鍾進衛笑呵呵的回答道。

“如此下去,朝廷的準備金是不是會有足夠多了。理論上說,市場上的紙幣再多,也是和朝廷儲備的準備金是一比一的比例,可以應付任何規模的兌換。”

這個是可以想象的,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沒有疑問。

“這個時候,朝廷就可以多印一些紙幣了,比如準備金有一百萬兩,老百姓可能最多隻會來兌換八十萬兩,相當於還多了二十萬兩的準備金,朝廷就印個一百二十萬兩的紙幣出來。多了這個二十萬兩的紙幣就可以用了。”

這樣朝廷就能憑空多出二十萬兩,而不用擔心貶值,那就太好了。崇禎皇帝美美得想到,眼下缺錢啊,要能立刻就印出個二十萬,一百萬的就更好了。

沒想鍾進衛來了個轉折:“不過,這個二十萬兩不能隨便用。”

“爲何?”溫體仁現在聽的仔細,已經感覺不到其實沒吃多少東西,肚子正餓着。

“因爲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鍾進衛插進一句後世名言,心裡有點暗暗得意。

沒聽明白,崇禎皇帝有點急了,忙問道:“鍾師傅,怎麼講?”

“因爲這二十萬兩實際上是沒有真正的準備金的,如果朝廷直接就拿出去用了,這一次可能沒問題,然而,一次,兩次,三次,再之後呢?最後導致的結果肯定又只有一個結局:老百姓手中的紙幣越來越多,最終害怕紙幣貶值而來兌換銀兩。結果出現準備金不夠兌換的尷尬局面,信譽就會損失。”

“那該怎麼用這二十萬兩呢?”崇禎皇帝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遵循一條原則:紙幣出去,實物進來;實物進來,紙幣出去。”

這下連溫體仁都暈了:“中興伯的意思是所有紙幣全部都要有對應的準備金?那豈不是沒有額外的二十萬兩了?”

“不是的,這裡的實物,並不是說一定要銀兩。也可以是其他資產,比如珠寶,首飾,房屋,田地等有價值的東西。”

“鍾師傅,再講仔細些。”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你一個問題,我一個問題的配合着鍾進衛。

“還是剛纔的例子,朝廷不是有了額外的二十萬兩紙幣了麼。這個時候,百姓張三,手裡沒有銀兩,但又想做點生意,或者買點急需的東西,就可以拿他的房屋等上述所說值錢的東西來抵押貸款,朝廷根據他房屋的價值,打個折給他紙幣。這樣紙幣就用出去了。”

溫體仁隱隱有點明白了,不就是現在票號的一些業務麼。

鍾進衛可不知道溫體仁的想法,仍然自己在說:“而張三在規定期限內要還回這個紙幣的,同時給一定的利息或者手續費之類的都可以。就這樣,張三還回本金之後,朝廷額外印的二十萬兩紙幣還都在朝廷的手裡,但張三的利息卻拿到手了。朝廷不就受益了!”

“陛下,中興伯所言之貸款和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以及民間的高利貸有異曲同工之處。不過更勝一籌。”

鍾進衛看着溫體仁跟崇禎皇帝彙報,也不發言,看看溫體仁瞭解多少。

“如何更勝一籌?”

“青苗法和民間的高利貸都需本錢,但中興伯所言基本無需本錢。實乃空手套白狼也。”

崇禎皇帝點點頭,嗯,這個無本的買賣朕喜歡。

“不過,臣以爲張三也可以向其他人進行借款,比如民間有錢人,錢莊,票號等等。這個利息錢,朝廷不一定賺得到。”溫體仁又潑冷水。

溫體仁還理解的挺到位的,鍾進衛暗暗點頭,不過他也沒有說要表揚溫體仁一下,而是回答他的問題:“朝廷可以和他們競爭,他們都競爭不過朝廷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錢莊和票號要控制住在朝廷手裡,等以後成熟再慢慢放開,民間的借貸要進行打擊。這個很重要,和民生關係太大了。”

然後,鍾進衛暫時先放開這個銀行的問題,對着崇禎皇帝道:“陛下,這個只是其中之一的好處,還有沒說完的。”

“哦,鍾師傅,請繼續。”崇禎皇帝一聽,把目光從溫體仁處轉回鍾進衛身上。

“這種以準備金形式發行的紙幣,可以想象最終是滿足不了老百姓的紙幣使用要求的。因爲銀兩沒有那麼多。那怕以後再加上黃金作爲準備金,也一樣有滿足不了的一天。”

“那麼該如何做呢?”

“由這種準備金形式向信用紙幣進行轉化,就是不再需要準備金,朝廷根據老百姓要使用的一個紙幣總量來印。”

“那不是又走向貶值的老路了麼?”溫體仁皺眉頭了。

“所以還需要有回收制度,如果發現紙幣有貶值的趨勢,就要進行回收,而回收的手段,可以以朝廷的來年稅收爲擔保,發行另外的紙幣來回收之前的紙幣。”

兩位古人又不理解了,這紙幣,那紙幣的,被繞暈了。

鍾進衛看他們的樣子,估計了個明白,又解釋道:“來年稅收擔保的紙幣,可以換個名字,叫債券,有點特殊,債券能生利息,這也是吸引百姓把手裡的紙幣拿出來購買這個債券的原因。債券有一定期限,過了這個期限,朝廷就要收回來,同時付給購買的百姓以本金和利息。”

“鍾師傅,那豈不是還是給了紙幣麼?”

“關鍵就在這個期限,比如今年朝廷因爲多印了二十萬兩的紙幣而導致紙幣貶值,那麼朝廷用債券把二十萬兩紙幣給收回來,明年的時候少印個二十萬兩紙幣,再把百姓購買二十萬兩的紙幣給還回去,這樣紙幣就不會貶值了。”

其實,這裡還涉及經濟發展之類的問題,但你真要全部都細細的說明,鍾進衛也沒這個本事,明朝的人估計也難以理解,還不如略過不說。

年輕人的思維還是很快的,崇禎皇帝馬上舉一反三:“鍾師傅,那還在準備金階段,豈不是也可以這麼做?”

鍾進衛倒沒有想到,先是一愣,然後一細想,不由讚道:“陛下真厲害。”

然後又補充了下:“陛下,這個可以是可以,但最好還是先樹立了紙幣的信譽度才行。”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點點頭,不過可能是作爲一國之君的緣故,他對鍾進衛前面說的那句話一直記在心裡。

他見鍾進衛好像不再說了,就問了:“鍾師傅,你之前所說的捏住紙幣結算國家的脖子,此乃何意,仍未說明吧?”

我現在的爽點是每天看着點擊,紅票,收藏的數字慢慢的增加,當然,還有更大的爽點,您知道的,不過現在字數太少,不敢奢求。在此,感謝主動給我爽點的朋友,努力碼字,爭取保持一天兩更。

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574章 應對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308章 要自救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21章 徐光啓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378章 一羣豬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23章 擔得起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377章 叮囑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101章 論鹽政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23章 擔得起第377章 叮囑第132章 開民智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348章 要翻盤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95章 脫險第561章 找到了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314章 賭約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1章 相遇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14章 賭約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124章 話劇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35章 盧象升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32章 開民智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88章 朕要了第810章 吃西瓜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382章 菸草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14章 萬人敵第576章 大灰狼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486章 徐霞客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333章 驚變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378章 一羣豬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21章 漢魂漢奸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9章 指點江山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
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574章 應對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308章 要自救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21章 徐光啓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378章 一羣豬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23章 擔得起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377章 叮囑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101章 論鹽政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23章 擔得起第377章 叮囑第132章 開民智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348章 要翻盤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95章 脫險第561章 找到了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314章 賭約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1章 相遇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14章 賭約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124章 話劇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35章 盧象升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32章 開民智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88章 朕要了第810章 吃西瓜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382章 菸草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14章 萬人敵第576章 大灰狼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486章 徐霞客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333章 驚變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378章 一羣豬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21章 漢魂漢奸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9章 指點江山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