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

以前的時候,討論過紙幣的作用和大概的發行方式。所以,現在一提這個話題,當初參與紙幣討論的溫體仁就直接問始作俑者:“中興伯,你說要用準備金制度來發行紙幣,不知道具體是如何操作?”

鍾進衛看看已坐在御座上的崇禎皇帝,發現他也是一臉期待地看着自己。

“陛下,臣之前有考慮過這個事情,不過現在水泥這些東西出來了,就有了一個更好的想法。”鍾進衛並不拿捏,直接說道。

“鍾師傅,快快道來。”

“陛下,臣以爲,紙幣的流程,從原理上來講,是收到銀兩,然後印製相應數額的紙幣發出去。但理論和實際還是有不一樣的,可以這麼做。”

鍾進衛伸出左手,握成拳後伸出一個指頭,這樣顯得有條理、專業:“第一,戶部先印製一些紙幣出來備用。”

“第二,紙幣移交給發行機構。這個發行機構必須遵循基本原則,即收進實物,發出紙幣;收進紙幣,返回實物。具體可以從官員的俸祿開始,俸祿全部扣留在這個發行機構,發紙幣給他們。如果他們不信任手中的紙幣,或者手中的紙幣用不出去,可以來發行機構兌換現銀,一切自願。”鍾進衛一邊說一邊伸出了第二個指頭。

“鍾師傅,如此一來,他們要是全部兌換成現銀,那紙幣豈不是白印了?”崇禎皇帝不是很理解,雖然以前說過一次,但具體實現的時候,鍾進衛還這麼說,崇禎皇帝就再問了一次。

“陛下,這是爲了建立朝廷的信譽。無信則不立,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個道理。這麼做,就是讓他們明白,這個紙幣等於現銀。這樣一來,哪怕開始幾次,紙幣全部兌換爲現銀,等他們相信了朝廷的信譽,自然就不會再來兌換現銀了,畢竟紙幣使用有太多的便利了。”

鍾進衛很確信,只要朝廷的信譽有了,紙幣替換實物貨幣的趨勢將是不可阻擋的。

“哦,朕明白了,鍾師傅接着說。”

鍾進衛又伸出了第三個指頭:“第三,朝廷言明所有稅收都可以使用紙幣,並且是優先使用紙幣。”

這點容易理解,誰都沒有提出疑議。

“第四,發行機構開放窗口,讓百姓也可以用家裡的銀兩來兌換紙幣,這點可能開始不多,但後續一定會有這個需求的。”

“中興伯,這百姓要是都來換一釐的紙幣,朝廷會虧損的,這個如何處理?”戶部尚書畢自嚴插嘴問道。

“當然不能這麼讓他們換了,各類面值搭配着來,怎麼個搭配就看當時發行機構的庫存吧。”鍾進衛毫不猶豫地說道。

忽然,他想起了後世,過年的時候去銀行兌換低面值貨幣,經常兌換不到,不知道會不會也有這個原因在內。

鍾進衛等了會,沒聽到其他人再問問題,就繼續伸出第五個指頭道:“第五,國企有多少利潤,就發行多少紙幣,如此就能加快紙幣的流通。”

“此話怎講?”溫體仁也參與進來問問題。

“國企賺的錢是屬於朝廷的,賺來的銀兩存到紙幣發行機構。而後朝廷就可以從發行機構拿走相應數額的紙幣去用。如果收到紙幣的人不相信紙幣,大可以去發行機構兌換回現銀,如此一來二去,有了信譽後,來兌換現銀的人就會少下去,紙幣自然就流通到外面了。”鍾進衛轉向溫體仁,解釋道,顯得很胸有成竹。

“呵呵,中興伯的意思是,國企賺的越多,紙幣發行的就越快,替換銀錢的速度也就越快了!”溫體仁捋着額下長鬚,笑着總結道。

“沒錯,就是這樣。而且,還可以搞搞促銷,讓百姓更多的選擇使用紙幣。”鍾進衛又拋出了一個方法。

“何爲促銷?”這下是畢自嚴問了。

“比如,水泥,原本一分現銀買到的分量,現在用紙幣買,可以是九釐。”鍾進衛直接舉了個例子,這樣通俗易懂。

“那朝廷豈不是就少了一釐了?”畢自嚴一聽,有點心疼,連忙發話問道。

“呵呵,你可以把水泥先擡高一釐來賣啊。”鍾進衛想着明朝的商人,不知道會不會這手段。

崇禎皇帝在上面聽得啞然失笑,把底下幾個臣子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他指着鍾進衛道:“鍾師傅,你這鬼點子還真多。”

溫體仁和畢自嚴一聽崇禎皇帝的評語,也呵呵地笑了起來。

鍾進衛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鼻子,想着自己不就是借用了下後世所謂促銷優惠的手段而已嘛。據說後世什麼四個數字相同的促銷活動節中,就有很多商家這麼幹的。

“鍾師傅,還有麼?”崇禎皇帝看鐘進衛不說話了,就連忙問道。

鍾進衛覺得舉着手計數好像意義不大,就放了下來,不再搞這形式主義,然後問崇禎皇帝道:“不知道陛下怎麼安排這個紙幣發行機構?”

“鍾師傅是說安排在什麼地方麼?”

鍾進衛點點頭,其他內容暫時想不起來,就這辦公場所還有點想法,準備說說。

崇禎皇帝看向戶部尚書,這事應該是他管的。

畢自嚴迎着崇禎皇帝的目光,奏道:“陛下,就放在戶部衙門的側廳如何?”

“不妥,不妥。”溫體仁搖搖頭,首先表示了反對。

“有何不妥?”畢自嚴沒想溫體仁第一個反對,就看着他問道。

“按照中興伯的意思,這個紙幣發行機構要存白銀準備金,也要存紙幣。到時人來人往,不但影響戶部的辦公,也會影響紙幣的發行。不妥!”

“這.,下官可以使人隔開區域辦公。”畢自嚴又出了對策。

溫體仁還是搖搖頭,不認同。

“鍾師傅,你有何想法?”崇禎皇帝看溫體仁和畢自嚴的意見相左,就問起在邊上微笑着看熱鬧的鐘進衛。

“陛下,臣是有個想法。這個紙幣發行機構所做的事情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而且也會是以後大明第一個專門的金融機構,因此臣以爲另外新建一個辦公場所爲好。”

聽到鍾進衛發言,溫體仁和畢自嚴不再對視,都看向他,聽這個鬼主意不斷的中興伯又有何妙策。

“鍾師傅言之有理,但朝廷沒有銀兩來新建衙門。”崇禎皇帝聽了,微微搖頭。手中沒錢,不好辦事。中興伯的想法是好的,可難以實現。

“陛下,這個錢還是值得花的,而且也不會要太多的銀兩。臣給您細細解說。”崇禎皇帝的困難難不倒鍾進衛,他馬上答覆道。

“能省下一筆銀子不好麼,中興伯再額外花一筆銀子,不管多少都不好吧?”畢自嚴一聽要用銀子,表示不服氣。

鍾進衛衝畢自嚴笑笑,然後面向崇禎皇帝解釋道:“陛下,其實,這錢其實還真的必須要花。因爲按照計劃,會有不少銀兩和紙幣存儲在紙幣發行機構。既要防偷,又要防火。專門進行設計,可以保證其安全。收實物和出紙幣分不同的門,也能保證不混亂,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顯得朝廷對紙幣的重視,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打算長久地運行,這對於提高朝廷信譽也有不少的幫助。”

“按照中興伯這麼說,這個新衙門豈不是很大,那如何不會要太多的銀兩來修建?”畢自嚴換了另外一個角度來反對。

鍾進衛轉身對着畢自嚴,微微一笑道:“畢大人,不要着急,我接着就說爲什麼不需要太多銀兩了。”

崇禎皇帝在上面也笑着道:“畢卿,你就先聽完鍾師傅的講解,然後再提問吧。”

“是,陛下。”既然崇禎皇帝發話了,畢自嚴只好先耐着性子聽着。心裡做好了準備,中興伯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就要反駁,最好能打消皇上和中興伯另外新建衙門的念頭。

鍾進衛根本不知道畢自嚴心裡的小算盤,把他之前考慮到的,一舉兩得的想法說了出來。

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547章 有喜了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8章 貨幣戰爭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457章 殺神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67章 訣別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64章 輿論之論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9章 餉銀(1)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1章 打賭第810章 吃西瓜第52章 救災第8章 擔憂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26章 闖侯府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18章 算計第682章 突變第73章 汰兵插曲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1章 廢墟新棚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60章 災情第62章 義捐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3章 相信(1)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47章 鄭成功第247章 思海戰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95章 心肝疼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88章 年夜飯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2章 義捐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751章 我來了第841章 暴乳第336章 袁可立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96章 滅口第49章 扁人
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547章 有喜了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8章 貨幣戰爭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457章 殺神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67章 訣別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64章 輿論之論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9章 餉銀(1)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1章 打賭第810章 吃西瓜第52章 救災第8章 擔憂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26章 闖侯府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18章 算計第682章 突變第73章 汰兵插曲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1章 廢墟新棚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60章 災情第62章 義捐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3章 相信(1)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47章 鄭成功第247章 思海戰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95章 心肝疼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88章 年夜飯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2章 義捐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751章 我來了第841章 暴乳第336章 袁可立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96章 滅口第49章 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