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淮南攻略

因爲節度使府被燒燬的緣故,李存煥唯有另外選擇一處府邸爲臨時的白虎堂。幸好內城居住的都是錢鏐麾下大將的家屬,以加強對麾下大將的控制。他們居住的地方縱使不如錢鏐的節度使府,但也不會太差。

想到錢鏐的節度使府,李存煥不由有些鬱悶了,他也想見識見識民間口中的龍宮。能夠和被稱得上龍宮,已經不是僅僅用黃白之物裝飾了,還得有一定的底蘊。可惜,不想成及夠狠,一把火燒‘精’光,就連自己和家人也葬身火海。就算李存煥想報復,也無從報復,對方都絕戶了。

李存煥在臨時白虎堂內端坐着,這地方還是成及原本的府邸。一衆大將都坐在下首,嘰嘰喳喳的,鼓吹自己昨晚的戰績。等人到齊了,李存煥這才拍了排手邊的茶几。

“肅靜”祝霽龍等一衆鐵鷹都士兵,低吼道。

白虎堂內爲之一靜。

“好了本王來說說這次的表彰”李存煥說道,說到這裡,李存煥不由瞄了一眼若無其事的史建瑭。皺皺眉頭呵斥道:“這次首功,是你史建瑭莫屬了不過你史建瑭得給本王說清楚,誰給你將令讓你參與攻城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個道理知道吧?軍令如山知道吧?違反軍令也就罷了,還親自殺到城頭上你是不是以爲閻羅王改吃齋了?還是以爲那些刀劍長眼就,知道你是史建瑭,所以不敢往你身上招呼了?”

如果換了其他人,被李存煥如此訓斥。哪怕是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存孝,恐怕也不自禁的有些心驚膽戰,語氣不由自主的弱了幾分。

但史建瑭卻一臉滿不在乎的說道:“真的要說原因嗎?”

“廢話”李存煥手指關節狠狠的敲了兩下扶手,發出兩聲清脆響亮的聲音。

史建瑭倒還沒有反應,白虎堂內的衆人已經有一種‘黑雲壓城城‘玉’摧’的感覺。

“他們太沒有用了我怕殿下早上坐不到這裡來,失望,所以就殺上城頭。而且似乎沒有我,他們還真完成不了殿下的心願”史建瑭滿不在乎的說道。他們自然是指負責指揮的元行欽等人了。

卻是把李存煥氣得哭笑不得,而元行欽等一衆昨晚參與內城進攻的將領則是又羞又怒,如果不是李存煥在場,恐怕早就拔出刀劍往史建瑭身上招呼了。麻痹的有你這樣說話的嗎?

李存煥無奈的搖搖頭說道:“元行欽等人的指揮,昨晚的攻城戰本王都看到了,雖然的確進攻不力,但他們都已經盡力了,雖然你這次立下功勞,但無視軍令。功勞減半”

元行欽等人聞言,看着李存煥,幾乎脫口而出,高呼萬歲,殿下英明。不過他們可不是史建瑭,敢如此大咧咧的說話,但得意洋洋浮於臉上卻是免不了的。不過當他們得意洋洋的看向史建瑭,見到史建瑭那張若無其事的臉,似乎扣一半的功勞,好像從他身上刮過一陣微風一般。不由讓元行欽等人恨得牙癢癢,幾乎要控制不住自己衝上去,給那張冷漠的臉蛋來上狠狠的一拳,不得狠狠蹂躪他一番才能夠以泄心頭之憤

李存煥見狀,不由心頭無奈,唯有先支開史建瑭,否則這軍議無法進行下去。李存煥說道:“罷了史建瑭,你下去好好率領兵馬平定浙東,防止福建的王審知入侵,不過如果王審知已經趁錢鏐和我盧龍死磕,便派兵侵佔浙西,你可不必派人通知本王就發起反擊,但不能越過溫州地界,現在我們暫時不宜兩線作戰。”

“是”史建瑭站起來拱手應道,旋即不屑的掃了白虎堂內的諸將,頭也不回他大踏步離開白虎堂。

“殿下……”元行欽等人心中那個怒啊是你史建瑭,我們才攻陷內城沒有錯,是因爲你我們才免受責罰也沒有錯。但我們沒有盡力攻城嗎麻痹的老子寧願受到責罰也不願意領你的情分,老子讓你不好過

“哎這傢伙,真是的這事情就算了,元行欽你們有什麼事情下次再說吧。等本王將這次表彰說完了這算吧”李存煥不等元行欽等人說完,就打斷他們的話,搖搖頭,一副無奈的樣子說道。實際上就是和稀泥。

“是殿下”元行欽等人無奈的應道。

李存煥自然不可能給他們發難了,等表彰的時候,先誇獎元行欽他們一番,維護也得給別人一點補償,算是從史建瑭的功勞裡面扣好了。

將元行欽他們讚的樂得昏頭昏腦,立刻轉移陣地,改商量接下來的戰略行動。等元行欽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最後唯有無奈擱置對史建瑭的攻擊。

等元行欽他們走了,李存煥特地留下杜棱,神‘色’凝重的問道:“騰雲,這次的出使你認爲有多少把握?”

“九成”杜棱肯定的說道。

李存煥聞言,臉‘色’卻不見緩和幾分,這次的出使,不得不讓李存煥有幾分擔憂。如果出使失敗,就耽誤了前期的優勢,再和楊行密拼殺,勝負便成了五五分,不再像之前那樣佔據了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優勢。

“請殿下放心不過末將也請殿下明白,田頵、安仁義、朱延壽三人,可用,不可重用,末將認爲,殿下最後事成之後,可讓三人在慶功宴上,或慶功宴後……暴斃”杜棱眼中閃過一抹狠‘色’的說道。

所謂的暴斃,不過是毒殺。李存煥自然知道,但他並不準備這樣做。但爲了安撫杜棱的心,李存煥還是點點頭,道:“這事情本王明白了。”

李存煥也沒有誆杜棱,明白歸明白,但做歸做。

“是,那末將今天中午就出發吧”杜棱沉聲說道。

“這麼快?令郎應該今天黃昏就率領隊伍抵達杭州城了,不見上一面再走嗎?”李存煥不由驚訝道。

“不了兵貴神速,緩上一分,殿下的優勢就會少上一分。而末將又不是去赴死,父子相見,難道日後沒有時間可以見?”杜棱搖搖頭,堅定道。

“嗯,既然你如此說,本王勉強你反而不好了。這此的事情就辛苦騰雲你了,事成之後,淮南節度使之位,還得辛苦騰雲你來擔任了”李存煥手臂拍在杜棱的肩膀上,肯定道。

“謝……謝殿下恩典”杜棱想不到自己將得到的官職是那麼大的。李存煥剛纔在表彰諸將的功勞的時候,如果夠功勞,則升官,不夠則記功勞,唯獨杜棱僅僅是夠功勞,卻沒有任命的。本來杜棱還有一些芥蒂,想不到李存煥如此豪爽,淮南節度使淮南稱之爲天下第一鎮也不爲過。揚一益二,說的就是天下富庶之地的排名,揚州第一,益州第二。

皆因揚州的鹽在唐朝後期,全國稅收僅九百二十五萬貫,但其中出自鹽稅的卻二百七十八萬貫。也正因爲鹽稅價格太高,導致以鹽販子爲首的王仙芝、黃巢等起義。而其中鹽稅有約莫一百四十萬是來自揚州等淮南地區,其他的則是來自山東、浙西、浙東、四川、解州等地。一地蓋全國。這也是讓揚州,有揚一益二的緣故。

如此重要的錢袋子,按照杜棱的理解,李存煥不僅僅的捏在這裡手裡面才奇怪。如果恢復商路,加上淮南的其他稅收,一年得到二百萬貫也不是問題。這些錢已經足夠勉強養起五十萬大軍了。殿下真的的‘交’給自己?

見到杜棱怔住了,李存煥笑道:“怎麼不喜歡這個職位?那本王就讓你到夏州,當定難節度使吧哈哈哈”

杜棱回過神來,訕訕然的一笑,喃喃道:“末將……末將只是不敢置信了。”

李存煥笑道:“是不是如果不問清楚,恐怕今天晚上睡覺也睡不着了?”

杜棱訕訕然一笑,但並不反駁,默認了,他希望李存煥給他一個解釋,亦或是將現在的淮南分爲兩鎮?

“大概你還不知道本王治下的情況吧本王治下一鎮分爲觀察使和節度使。觀察使的官階從正五品,擡爲從二品,而節度使則是擡爲正二品。但觀察使不再執掌兵權,而是執掌民政,監察本鎮百官。而節度使也僅僅是負責麾下正兵。所以以後每州刺史不再兼任團練使、兵馬使等職務。另外任命兵馬使、團練使等職務。同時每鎮設監察御史和節度使設立的節度支使、觀察使設立的觀察支使共同監督本鎮文武百官。”李存煥意味深長的看着杜棱笑道。

李存煥是怕杜棱的骨子裡沾染上錢鏐的軍閥風氣,所以這話半是解釋,半是警示的。讓杜棱別想打什麼割據一方,聽調不聽宣的主意。

不過杜棱還是識時務的,正確的來說,他知道這是天下大勢。‘亂’世多豪強,但到了太平盛世,最多也不過是多以書香傳家的‘門’閥。更別提,李存煥可不是一個如何弱勢的主公。他的存在,註定了權勢的高度集中。

“末將……明白”杜棱低下頭,輕聲道。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李存煥點點頭,說道。

“是,那麼末將下去準備出使的事宜了”杜棱彎身,拱手說道。

“嗯,辛苦騰雲你了”李存煥再次點點頭,說道。

杜棱就這樣保持着彎腰拱手的姿態,慢慢倒退到出了房間,拐入走廊李存煥看不到的位置上,這才‘挺’直腰桿。顯得無比恭敬。

李存煥一直看着杜棱退出去,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有杜棱作爲表率,縱使下面那幫土豪有什麼想法,恐怕也沒有膽子去做。就算有幾個不長眼的也沒有太大的障礙。浙西、浙東算是平定了,下面來就是淮南了。

……壽州……

壽州在古稱壽‘春’,其重要‘性’,只要稍微熟悉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在這裡爆發。自古有守江必守淮一說,其中,淮南雖然不是隻有守住壽州就可以萬無一失,但北方政權南下攻淮,基本主攻壽州。其他地方要麼水網密集,要麼就是不適合大規模軍隊快速渡江,唯有壽州適合這一個條件。

按道理說這樣的城池應該易守難攻,而事實上也如此,壽州城雖然建立在平原上,但城高四丈三尺,雖然不如太原高,但在南方‘潮’溼的已經非常難得了。城牆周長十四里有餘。四‘門’有云梯與甕城向接。城外還有護城河。

但就是這麼一座堅城,在被楊行密包圍了四旬,卻無可奈何。僅僅是讓朱延壽發起進攻,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個時辰,而是第一輪進攻就攻下來。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往往第一輪進攻都是試探的,因爲每一天的佈防不一定是相同的,畢竟你在變通的同時,敵人也在變通,針對進攻方。所以在不熟悉敵人的戰法、佈置和情況,就不能夠針對‘性’的發起有力的進攻。而選擇硬攻,往往只是會白白增加傷亡而已。而第一輪後面的纔是針對‘性’的發起進攻。

但這士兵到了朱延壽手裡可就不一樣了,朱延壽爲人勇而敢殺,作戰喜歡以寡擊衆,而且軍法極其嚴峻。他部下曾經有一個士兵本來不用上戰場的,但提出要出戰。本來這樣好戰的士兵正是將領所喜歡,更提現在乃是‘亂’世。怎麼樣也要口頭獎勵一番,讓他擔任第一排的士兵。

但你猜朱延壽怎麼辦?朱延壽以膽敢違反將領的節度,立刻當衆斬首。而他手下戰敗逃回來的士兵,不管你是什麼原因和是什麼身份,一律斬首。而朱延壽在攻城的當天,只是說這次攻城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失敗了什麼後果,朱延壽沒有說。不過已經熟悉朱延壽爲人的士兵,已經知道是什麼後果。

朱延壽手下的士兵自然背水一戰,結果還真的一戰而下。楊行密這才讓朱延壽爲壽州刺史兼團練使。

這樣的人,杜棱以爲他一定是一個非常‘陰’暗、固執的人,不過杜棱卻感覺自己錯了。朱延壽的相貌雖然不如何討人喜歡,鷹鼻、刀削一般的臉頰,透着彷彿厚達三尺的寒冰散發而出的寒氣的眼睛,緊緊抿着的薄‘脣’。但總體而言,不失爲一個冰冷的美男子。

但杜棱想了想,楊行密發跡之後這才娶了妻子,樣子能夠差得到哪裡去,作爲他妻子的弟弟,朱延壽再醜也有個限度。

在杜棱打量朱延壽的時候,朱延壽也在打量着只聞其名的吳越大將杜棱,過了半響,朱延壽開口說道:“杜將軍還真大膽,無論你是錢鏐的人,還是李存煥的人,似乎都是我淮南的敵人,居然敢孤身來見本官,難道不怕本官殺了你嗎?”

“使君如果要殺某家,也不會見某家。再說,某家這次的來意,恐怕使君也猜到幾分。”杜棱一點也不爲所動,刀光劍影都見識過不少了,和閻羅王擦肩也不少於一個手掌的次數,哪裡會因爲因爲朱延壽一句話給嚇倒。

朱延壽聞言,冰冷得有些僵硬的臉上‘露’出一抹看起來很勉強的笑意。朱延壽也知道杜棱不會害怕,否則也不會被錢鏐任命爲常州刺史,坐鎮邊境對抗淮南。但他需要在談判開始先佔領一個的上風,起碼不至於後面輸得太慘了。

手指輕輕敲動着放在一側茶几上的書信,那是田頵寫的書信。朱延壽和田頵兩個野心家早有來往。朱延壽還秘密派人告訴田頵,“公所‘玉’爲者,願爲公執鞭。”執鞭一詞,意思就是駕馭馬車,願意爲田頵駕馭馬車,實際上就是有服‘侍’田頵,衝鋒陷陣的意思在裡面。當然,這話的可信程度非常有限,但也說明了朱延壽有野心。兩人早有溝通,這纔是朱延壽見杜棱的願意,否則朱延壽早就拿了杜棱的人頭給楊行密獻功。

“你的來意本官明白,不過……”朱延壽決定不耍‘花’樣了,估計杜棱也從田頵哪裡得到不少自己的消息。

杜棱是聞絃歌之聲知其雅意,這是談條件。杜棱立刻笑着接上朱延壽的話音。“節度使之位肯定少不了的秦王殿下準備在朝鮮新設立一鎮,從安東割平壤所在的漢州、溟州、尚州,再從熊津都護府割尚州,心置一鎮,其節度使之位,便是將軍的了”

朱延壽聞言,卻搖搖頭。

杜棱立刻解釋道:“使君別看的狄夷之地,四州之地,人口不下三十萬戶,五十萬丁壯。除了苦寒一些外,一點也不必江南差多少。”

朱延壽搖搖頭說道:“本官要的是,割地封王”

杜棱一聽,立刻搖頭了,開什麼玩笑,封王?田頵也不過是封爲浙東節度使,安仁義也不過是淮南節度副使。你丫算老幾?居然要割地封王,別說我這裡不可能答應,就算我答應了,殿下那邊寧願你不投靠,也不願意割地封王。

“使君這話恕難從命了”杜棱堅決的說道。

“杜將軍不考慮一下,或者回復秦王嗎?本官要的地方不需要什麼富裕之地,邊疆之地就可以了還可以爲秦王鎮戎邊疆”朱延壽yin*道。

杜棱聞言,冷笑道:“使君太過異想天開了吧?秦王現在不過是二十有九,如果這次平定淮南,宣武必定不保,這個時候,據兩河,佔中原,領淮南與江東,使君認爲殿下平定殿下需要多長時間?某家認爲,最多不過三年三年之後,殿下定然就要開拓四夷,尚有半生之餘力,使君認爲何處可安使君?”

朱延壽啞然,他聽到李存煥這些年來名聲如此之大,心想,最少也應該有四五十歲了,不想李存煥居然如此年輕。而立之年也沒有到。

朱延壽沉‘吟’片刻,一本正經的說道:“武寧節度使”

武寧節度使轄地括徐州、泗州、濠州、宿州,四州十六縣之地。卻是有名的富裕之鎮,雖然不如淮南,但其土地‘肥’沃,糧食多產不說,其更是佔有鹽鐵之利中的鐵利,是中原東南重要的鐵器生產地。

杜棱想不到朱延壽的胃口如此之大,武寧節度使都敢沾染。這鎮地處中原,可以招募流民,土地又‘肥’沃,又有鐵器,簡直就是造反的好地方。當然,如果沒有秦王殿下軍政分權的掣肘,朱延壽想造反自然容易了,而且還有慶功宴上的酒。想到這裡,杜棱心中不由‘露’出一抹冷笑,答應你又如何雖然早有定計,但杜棱並沒有爽快的答應下來,這樣反而讓朱延壽驚疑不定,認爲其中有詭計。

其實朱延壽他也知道自己這個要求獅子開大口,不過朱延壽自然有所憑藉,朱延壽身處要地不說,他麾下有七千兵馬,還有一批戰船。可以從淮河順流而下,佔領楚州,‘騷’擾淮河沿岸。如果好運,在楚州繳獲一批戰船,更可以封鎖淮河。

而楚州則是淮河和大運河的‘交’匯點,乃是楊行密的命‘門’。如果失去了楚州了,楊行密想要獲得足夠的糧草,唯有靠壽州轉運,但朱延壽投降了,這個辦法明顯沒有可能實施了。如遲疑了,只能夠靠淮河邊上其他地方轉運,支撐十萬大軍的糧草,他們明顯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朱延壽這纔有恃無恐的提出這個在常人看來獅子開大口的條件。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脣’槍舌劍後,朱延壽如願以償的獲得武寧節度使的位置,不過爲了不讓朱延壽懷疑。杜棱在答應朱延壽武寧節度使之位的時候,同時了提出限制了兵權和財權的條件。朱延壽自然少不了反對了,但最後還是無奈妥協了一些條件。按照武寧節度使的財政,本來養兵五萬都可以,但到了朱延壽手中,只有一萬七千五百人。而且每年上供不得少於二十萬貫。本來杜棱還提出分割武寧在淮河南部的濠州,以此削弱武寧的勢力。不過朱延壽強烈反對,並且是上供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杜棱這才勉勉強強的將此提議作罷。

走出朱府,杜棱看着天空,‘露’出一抹冷笑,用只有自己才聽到的聲音喃喃道:“且讓你得意一陣,武寧節度使,可不是那麼好到手的蛇吞大象,小心大象沒有吃到肚子裡,反而咽死”

在房間中的朱延壽卻並沒有意識到杜棱答應了的我那節度使背後所蘊含的危險,在杜棱走了沒有多長時間,朱延壽他就忍不住找來武寧的地圖,打開來仔細觀察。看着武寧所在的四州,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武寧哈哈哈以後就是我朱延壽的了哈哈哈以後我朱延壽也是一方霸主了哈哈哈”

……長江邊上……

“渡……江”站在高臺上的李存煥,躊躇腰間的唐刀,猛然一揮,大吼道。

“萬勝萬勝萬勝……”

臺下士兵充滿狂熱的用武器敲動盾牌,用長槍擂動大地,嘴巴張大,發出驚天的咆哮。

剛剛投降李存煥的田頵、安仁義,態度謙恭的站在下面,低着頭表示恭敬。但田頵暗中卻用熱切的眼神,偷偷看着李存煥意氣風發的側影,心中充滿羨慕,在震天的咆哮聲下,用自己也聽不清楚的聲音近乎癡‘迷’的喃喃道:“大丈夫當如此”

一月二十三日,在杜棱迴歸後,李存煥迅速調集盧龍本軍三萬,吳越降兵三萬,入潤州。田頵、安仁義不發一兵,不‘射’一矢,歸降李存煥。一月二十五日,晨。李存煥當即合安仁義麾下潤州兵八千,田頵麾下宣州兵二萬,調集大小船隻六百渡江,號二十萬大軍。

鄰近藩鎮爲之震動

“的得的得的得”急促的馬蹄聲在驛道上響起,坐騎嘴角已經噴吐出白沫,但騎士卻無視這一切,他現在需要的是將心中的情報送到大王哪裡。

路邊的行人商隊看到了,都忍不住瞪大眼睛,眼睛中充滿一種驚訝的表情。淮南不比北方,馬匹都是從北方引進,但引進來十匹,一年後剩下七匹已經是神仙眷顧了。倒不是戰爭的緣故,而是水土不服。北方乾燥,但南方溼熱,對於還沒有適應的戰馬而言,溼熱很容易讓他們的馬蹄潰爛,另外還有種種因素‘誘’發的病。

畢竟在古代,一個感冒都可以死的情況下,更別提歷來醫人勝過醫獸的醫生了,所以淮南戰馬死亡率可是不低。在這種情況下,淮南如果有一匹馬,那可是當是寶貝一般養着,現在白沫都吐出來了,還繼續跑下去,恐怕這馬得跑廢了。

“啪”戰馬猛然前蹄一軟,就倒在地上,一雙暗淡的眼睛透着一種解脫的神‘色’。

騎士擡起頭,看着前面府邸的牌匾,也送了一口氣,扯着沙啞得彷彿乾旱幾百年的沙漠的聲音,高呼道:“邊關告急”

‘門’口的六個守兵對望一眼,來不及惋惜那匹倒斃的戰馬,慌忙分出兩個人跑下去,架起那士兵,另外再分出一個人跑入府內找楊行密。

此時楊行密還不知道危急已經來到了他身邊。左手撫着兩腮的虯髯,過了半響,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棋盒裡面捻出一枚黑子,手在棋盤上掠過,“嗒”一聲,黑子已經落在棋盤上。楊行密一臉肅然的沉聲道:“十之六”

別看楊行密不認識幾個字,但學起圍棋來,卻是極具天賦。估計因爲圍棋暗合用兵之道的緣故,棋力比起民間一般的高手,之高不低。

和楊行密下子的是,楊行密麾下的謀主袁襲。袁襲可不同楊行密的那不動則已,一動便是雷霆萬鈞的下子風格。一點也沒有在捻起棋子後,再思考一番。袁襲他下子風格很有文人的風氣,慢條斯理的從棋盒裡面捻起一枚白子,但連想也不想,就慢條斯理的將白子落入棋盤中,雖然‘慢’但子下的不楊行密還快。

“三之七,殺”袁襲風輕雲淡的說道,嘴角掀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楊行密聞言,瞪大眼睛,看着袁襲下子的地方。猛然發現自己的一片陣地,不知不覺已經被袁襲的白子所困死,再救,也不過是徒然死更多的黑子。不由懊悔的一拍大‘腿’,道:“哎呀中了軍師的聲東擊西之計啊”

“呵呵”袁襲聞言,輕笑着。可能因爲寒風的緣故,拉緊一下身上的錦袍,這才笑着接起剛纔的話,安慰楊行密,道:“尚有挽救,大王,現在還沒有終局呢”

“也罷,就讓軍師佔點便宜先”楊行密聞言,立刻燃起鬥志,從棋盒中捻起一枚黑子剛準備和袁襲大戰三百回合。外面傳來一聲急促的腳步聲。

楊行密聞知,微不可及的皺皺眉頭,擡起頭來,衝外面吼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慌慌張張的”

“大王,邊關告急”腳步聲定住,一聲充滿驚慌的響起。

“告什麼急那個龜孫子在胡言‘亂’語”楊行密聞言,還沒有反應過來,大咧咧的罵道。別看他還有閒情雅緻的和袁襲下圍棋,實際上他對於北面的盧龍軍,甚至爲盟軍的宣武軍都有所防備,任何一支超過三百人的部隊調動,都瞞不過他楊行密。但三百人最多也就是在邊境鬧鬧事罷了攻克一座重鎮,最少好幾千人。但最近楊行密卻沒有接到過這樣的情報,再說,接到這樣的情報,也用不着‘邊關告急’這四個字

反倒是一邊的袁襲聞言‘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楊行密話音剛落沒有多長時間,卻臉‘色’大變,霍然站起來,坐下的木椅被掀翻在地,“啪”的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楊行密也被木椅掀翻在地猛然響起的聲音嚇了一跳,慌忙轉過頭來,看見袁襲居然站了起來一臉震驚。楊行密也連忙跟着站起來,開口問道:“軍師,你這是幹什麼”

“是南方出了問題不是北方,雖然下官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事情,但肯定出現不少敵軍”袁襲滿臉震驚的說道。

“啊”楊行密也大吃一驚,喃喃道:“是錢鏐嗎?不對,李神福將錢鏐打慘了,沒有了顧全武,錢鏐不敢囂張起來。再說,剛剛打了一場敗仗,錢鏐也有意議和,絕對不可能再次挑起戰事的難道是田頵和安仁義這兩個跳樑小醜麻辣隔壁的,如果真的是這兩個跳樑小醜,孤王滅了他們兩個全族”

“應該不太可能,田頵多謀而寡斷,安仁義勇而無謀。此二人應該不太敢在這個時候作‘亂’,再說大王剛剛安撫了他們。不過我們在這裡猜也沒有用,大王快召人進來問問吧”袁襲搖搖頭,開口說道。

“嗯,軍師所言甚是進來,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楊行密衝外面大吼道。

那來報信的士兵立刻尷尬了,他不過是來提前報信的,哪裡知道詳細情況,不過幸好,就在楊行密和袁襲剛纔說話間,後面守‘門’衛兵已經架起信使,健步如飛的來到走廊上。士兵連忙招呼兩人帶着信使進入後‘花’園。

“見過……”四個人,包括那個已經累得不死不活的信使,都掙扎着想行禮。不過楊行密現在着急着,再說他出身卑微,哪裡在意這些虛禮。

四人這話剛剛出口,楊行密已經打斷道:“行了行了別多禮,快給孤王說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刺史安仁義這兩個忘恩負義的傢伙造反”

“大……大王所言雖然不中,亦不遠了”信使喘着氣,應道。

“別廢話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袁襲忍不住了,這個時候這個信使還爲了在楊行密面前‘露’臉,而賣關子。袁襲也顧不上自己文人風輕雲淡,泰山崩於眼前,而面不改‘色’的形象。

信使雖然不知道袁襲是什麼人,但敢在楊行密面前咆哮,而且還有恃無恐,恐怕不是什麼大官,也是楊行密的心腹幕僚。也不敢賣‘弄’自己的小聰明,老老實實的稟報道:“盧龍軍不知道怎麼回事繞道吳越來,傳聞杭州城已經被盧龍軍攻破,錢鏐和其麾下大將成及舉家皆亡,也不知道真假。不過盧龍軍中有吳越八都的旗號,就是吳越兩個字,變了盧龍。另外寧國節度使田頵和潤州刺史安仁義不發一兵,不‘射’一矢,舉州皆降盧龍軍。小的得揚州刺史高勖志大人之命趕過來告急”

“啊難道已經打到揚州了”楊行密驚懼道。揚州乃其老巢,家小在裡面不說,基業也在其中,如何叫楊行密不且驚又懼

“敵人於揚子港登陸,現在恐怕已經包圍起揚州城數日了”信使說到這裡,在楊行密面前,也忍不住臉‘露’掛念神‘色’。那三名隨同的親兵,也忍不住‘露’出掛念、驚懼的神‘色’,他們的家人都在揚州,如果揚州有力的抵禦敵人,肯定少不了一場血洗,但不頑強抵禦,也要受到一定的兵災。讓他們心中一時間也不由得患得患失。

“是誰爲統帥?”楊行密沒有出聲,是袁襲在發問,他善於保護問題的關鍵點,楊行密也默認了袁襲這種越權的行爲。

“不知道,對方掛着的帥旗只是一個字,李字。高刺史剛剛開始認爲是李存煥,但後來又估計,可能是李存孝,或者其他剛剛提拔起來的李姓大將”信使搖搖頭,眼中也帶着幾分茫然的說道。

“多少兵馬?”也不知道有沒有思考,還是思考速度非常的敏捷,信使話音剛落,緊接着就由發問。

信使都被問得有些反應不過來,過了半響,這纔回答道:“不知道,鋪天蓋地的,但對方聲稱有二十萬大軍而其中有近半數是盧龍軍的旗號。”

“什麼二十萬人,還有近半是盧龍軍的旗號?不可能李存煥怎麼可能派出如此多的兵馬繞到孤王后方最多不過運一二萬人過來二十萬人,擠幹水分,怎麼樣也有六七萬人,盧龍軍的主帥纔敢如此自稱”楊行密聞言,大驚失‘色’道。

“大王,彆着急,現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急一定要冷靜處理要防止北面的沿海軍發難”袁襲雖然同樣也心中驚懼,但依舊保持着一定的冷靜。

袁襲的話,就彷彿一桶冰水,從楊行密的頭淋到腳板底,讓楊行密一下子冷靜下來。“對,軍師這話說的沒有錯,不過現在孤王應該怎麼辦?”

“如果我沒有猜錯,來的人應該是李存煥本人”袁襲以一種八九分肯定的口氣說道。

“什麼?不可能的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李存煥應該還不會做出這麼冒險的事情”楊行密聞言,大吃一驚,搖搖頭,否認道。

“我這樣推斷並非沒有道理的,如果李存煥派一員大將來,此人需要的一定是膽大心細,李存孝膽子是夠大,但絕對不夠細當然,也有可能是李存煥臨時提拔上來,而名不經傳的大將之才。但能夠勸降田頵、安仁義,可不是少的代價田頵現在已經是寧國節度使,要讓他肯投降,肯定要拿出讓他心動的代價,和一定的震懾力而普通大將,哪裡有可能許諾節度使這等要位,最少也要請示李存煥纔敢決定。”說到這裡,袁襲,眼中閃過一抹憂慮,接着說道:“而我所想到的人只有李存煥纔有這個權力,縱使李存煥讓那員大將有便宜行事,允許冊封節度使,也肯定是一些小藩鎮節度使之位,比如義武等只有二三個州,或者落後苦寒之地。而能夠讓田頵心動,最少也是一個富裕的大藩鎮節度使之位,否則田頵沒有可能動心。但田頵可不是有利可圖,什麼都可以賣的人,這個人一定要讓他敬畏。而如果是新提拔上來的,哪怕有孫(武)子武安侯(白起)的才能,僅僅憑藉擊敗錢鏐的戰鬥,不可能讓田頵、安仁義這些心高氣傲的人臣服”

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81章 火藥(下)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92章 危局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137章 惡少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17章 關中亂(3)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336章 出海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29章 下馬威第327章 破局(上)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74章 什一抽殺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8章 黃龍崗(下)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243章 朱延壽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66章 李罕之叛,河東危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89章 降兵暴動第109章 韓夢殷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76章 稻米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337章 海戰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185章 勇者無敵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17章 襲營(上)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86章 李存勖的招攬第152章 王彥章出場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163章 海鶻船第48章 封賞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59章 金礦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94章 進貢(上)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326章 天下大勢第349章 對峙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135章 聶夷中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55章 伏擊(上)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8章 黃龍崗(下)第15章 李存孝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68章 選兵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86章 李存勖的招攬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135章 聶夷中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
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81章 火藥(下)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92章 危局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137章 惡少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17章 關中亂(3)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336章 出海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29章 下馬威第327章 破局(上)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74章 什一抽殺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8章 黃龍崗(下)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243章 朱延壽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66章 李罕之叛,河東危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89章 降兵暴動第109章 韓夢殷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76章 稻米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337章 海戰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185章 勇者無敵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17章 襲營(上)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86章 李存勖的招攬第152章 王彥章出場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163章 海鶻船第48章 封賞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59章 金礦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94章 進貢(上)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326章 天下大勢第349章 對峙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135章 聶夷中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55章 伏擊(上)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8章 黃龍崗(下)第15章 李存孝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68章 選兵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86章 李存勖的招攬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135章 聶夷中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