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疆藏二道

不過,除此之外,宋良士也沒有別的辦法。

北軍現在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原祖龍城地域,還有後來征服西京薄朗的地盤,剩下的,就是疆藏二道了。

疆道隔得太遠,直援做不到,藏道倒是跟南國區有着接壤,但其中有山川河流的天然地形阻擋,更不要說,這兩道的態度一直就比較曖昧,真的大規模插手中原地域的戰事,可能性不大,也指望不上。

而西京地域呢,倒是跟南國也有接壤,中間則隔着很難打下來,且已聲言歸屬白雲侯的三地,即三才鎮、五行府、河洛道,更不要說,由於先前宋良士西討的戰爭都發生在西京地域內,那裡的城池、防禦工事、甚至農田人口等都大大減員,繁榮度空前的低,也不可能再作爲一股參戰的力量了。

所以,就是直接有限地域,有限參與者的攻防戰了。

戰爭多數簡單而直接,要麼是攻城,要麼是奪地,其激烈程度,以往罕有,東南軍勝在有規則,歷戰經驗多,戰法也比較齊全,人才也是興盛,兵力更可源源不斷由後方各地分配調取。

而北軍則是在西討之中鍛煉出來的,以不怕死着稱,強於血戰,宋良士更是每每於前線督軍,以作示範。

如此,雖然再開始東南軍節節勝利,奪得一片片區域,直逼向祖龍城,但再往後,戰事發生在一些據點或者堅城險地,直到皇都南關玄武崗時,就僵持住了。

更因爲戰到了冬日,不適合戰鬥,雙方一度罷戰。

這一罷戰,就達半年之久。

這期間,兩方的朝中也發生了意見的交鋒。

對於北軍,祖龍方,當初的固守激進兩派再次生出。

很多朝臣,包括皇帝嬴孤都有擔憂,畢竟,南軍的戰力和規模大大超過昔日的西京軍,攻防易位,祖龍地盤,是退一分就少掉一分,而兵力,也是死一個就要千方百計去徵募一個,這已經造成地域內動盪了,持久一些,連造反投南者都可能出現。

所以,倍感威脅之下,頑固方懼戰,有老臣建議主動派使者,與南軍和談,總比到最後死傷慘重下被迫投降要好。

但是以宋良士爲首者,則現實性地認爲,現時是南軍佔據主動和優勢,其即便同意談判,條目上也定然苛刻,比如說強令皇室廢除名號,向白雲侯俯首稱臣,再如對方要求祖龍勢力撤出皇城,往北苦寒荒涼之地遷移,這些,可以接受嗎?

對於必須結束皇權的可能,讓嬴孤以及其他皇室、老臣就惶恐不安了,或者說,心理上難以轉彎,臺階上也下不來。

這刻,就有更激進的人提出,死守皇城維持天朝皇權到最後一刻,人可以死,但尊嚴和祖宗遺產不能丟!

龍椅上的嬴孤皇帝一聯想到自己脫下皇袍向勝利者趙牧下跪喊萬歲的場面,就猛然搖了搖頭。

畢竟,尊嚴的事不說,他還是放不下這個象徵着天下至尊的皇位。

於是嬴孤道:冬季過,再看吧。

而在南軍內部,也產生了類似的分歧。

這番強攻下來,南軍也損失很大,雖總體上是進步的,但說不定就卡在哪裡無法存進了,所以,血戰不能沒完沒了。

這時,就有人提出挾強勢和談,其代表就是華章,華章認爲,以皇家人的底氣和膽量,必然也有此心,只要向他們暗示一點,冬日一過,其必派委和代表過來,那時候,提出條件,兩廂罷戰纔好。

Wшw ⊕тTk án ⊕¢ ○

不過有人則說,現在的強勢,不是絕對強勢,那麼我方的要求上限,就會受到牽制,和談的目的不是爲了縱容,而是將反抗者收攏消除,這點,敵人恐怕就很難答應,而讓北方政權存在,長期下來,形成現實,就會尾大不掉,成爲禍害和反動根源。

而蕭雲此刻沒表意見,兩大軍師謀士張盼和諸葛治也出奇沒有參與爭議,只是說要看局勢之變動。

主座上左右爲難的趙牧也無法下決斷。

冬季未半,北方果然派使者前來,提出議和,且帶來了己方的條件,第一就是保留皇權,可不高於白雲侯,取消往昔之所有域外支配權,以形成南北二帝的狀態;第二則是在和談結果未出來,談判未破裂之前,絕對不可以再動兵武。

白雲侯志向本來就是做天下之皇帝,進行到一半,絕對不甘心,所以,先對此二條不置可否,且讓羣臣商議後,擬出己方要求形成條呈,讓對方使者帶回再說。

這要求,第一,祖龍皇帝存在也可以,但是必須要加上諸多限制,比如軍隊規模要大大縮減到某數量以下,永遠不可冒增,不然南方就有資格起兵擒皇,比如皇室的各種禮儀規格也要降低,原先皇袍爲九條龍,現在必須減少,還有,必須讓出一些險關之類地點,讓皇城不再無所忌憚!第二種則是,讓皇室整體歸順,榮華富貴不會少了,以王家規格待之,要居於南軍制定地域內,軍隊也要投誠,如此纔不引發忌憚。

可以說,雙方的和談條件對方第一眼上都難以接受,整個冬季,就在磨來磨去,互相媾和,雙方心氣都在降低,但在涉及關鍵處時,已經難決。

而當冬季結束,和談卻未完結的時候,白雲侯突然喊話,說嬴孤沒有誠意,不知天下之時局時務人心所向,將在不日之內,再次起兵攻打祖龍城南關的玄武崗!

白雲侯可不是說說就完的,就那幾天後,玄武崗前的南軍每日都在增加,大有即便用屍體填,也要將之平定的意志。

這種姿態,也讓皇城人心更慌亂沒底了,皇帝嬴孤原先不願捨棄一些皇室的權力,現在再想談判,對方的要求只會更加嚴苛。

而這刻,大將軍宋良士也正式提出比較嚴肅的提案:不要有任何妄想南軍會承認幾百年舊有皇室的存在了,他們的目的,只可能是統一全天下,成立新朝!所以,不論是保祖宗之遺產,還是保住自己的生存權,都要死戰到底了!

對這種想法,熱血者激烈擁護,中立者不置可否,保守者想反對,也提不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於是,決定達成。

但是,北方所有人都想不到,南軍的白雲侯發出那種聲明之後,還是布了棋的。

對應的,就是不久之後,突然從祖龍城東方傳來急報,說是東面海岸突然被堅船利炮攻破,接着是大規模的南軍士兵登岸,摧枯拉朽,直逼皇城東面的關鍵性堡壘白虎坡!

這下,皇朝是整個震盪,真的惶恐了!

要知道,皇城東面,是近海的,而從海上攻來的情況,非常少見,所以,只是有一個比較老舊的岸炮軍,加上更後方一個白虎坡,但現在,恰巧最不可能出現敵人的地方被攻擊且迅速得逞了!

後來,他們才查出怎麼回事。

原來,登陸的先頭部隊,是蕭家軍大將樑無憂的海師!

樑無憂本就出身東海城海師,而後來東海軍建立先進艦隊,東進平倭,歸來後,這隻無敵艦隊就歸屬於了樑無憂指揮,只不過,戰爭在海上進行的幾乎沒有,他這個海軍統帥長期以來所做的就是輔佐陸戰,但是打到現在,戰況就膠着在幾個關卡,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將領士兵,於是樑無憂經蕭雲諸葛治同意,向白雲侯提出可率海師,從東面突破,讓陸軍登陸,以夾擊祖龍城。

趙牧對此計當然大大激賞,只是,當時即將入冬,海面大範圍結冰,從東海繞過去,只會半途凍結於海面,而不久後,北方來和談,正好可以利用機會,磨時間暗度陳倉,於是,調兵遣將就在偷偷地進行了,至於後來的增兵玄武崗,其實都是其中一環。

而具體負責登岸攻擊的,就是綵鳳宮主。

她率大部分的陸軍,乘坐於各種船隻之上,尾隨無敵海師,當還是將海岸平定後,再無風險登陸,進行攻擊。

如此,就形成了東南兩面南軍同時攻略祖龍城的局勢。

這還沒完,在南軍派出的說服部隊的作用下,被祖龍征服了的西京地域有不少處出現民變,造反以歸順並相應南軍旗幟的事件。

而這最後一點,更是致命,皇城不可能再向那些地方增兵平叛,反而是南軍對西京地域的滲入,由探子之類變成了軍兵堂堂正正進入,奪取到城池的情況。

這種情況所造成的心理作用是無匹的。

嬴孤突然有了決心,將西京方的大部分派駐部隊召回來,鞏固皇城區域,特別將其他兩關,西之青龍嶺、北之朱雀峪加大防護。

這樣一來,皇朝勢力就徹底被封堵在這四關之內,可謂四面楚歌。

嬴孤知道要保住最後生存,玄武崗和白虎坡是就必須保住,所以不惜一切進行防守,爲此,還親自出城去關前督軍。

只是,當打開了一道口子後,另外的口子也會慢慢解封,蠻軍終於又打了一個彎,讓另一支部隊轉到了西面青龍嶺面前,隨時準備攻擊,那麼朱雀峪被包圍,也僅是時間問題。

這下子,對嬴孤來說,局面就難了。

要想保住皇城,這四道關卡就一道不能失守,但是有限的兵力去防住敵人源源不斷的進攻,怎易辦到?所以皇朝上下,那些天無一日不戰戰兢兢,有一日,一個朝臣提議:北面朱雀峪沒被圍住,咱們出關遷都吧。

當時,滿朝君臣,都沒有迴應。

龍位上的嬴孤,面色尤其難看,但是,也沒有決斷。

只是,退朝後那位臣下就被秘密處決了。

愈到這一時刻,嬴孤的皇者覺悟就越強,先前的那種懦弱就像不光彩的歷史,被生生掐斷,而朝中大多數人,包括宋良士都認知到,皇上這是要下真正決心抵抗到底了。

敵我實力不相當的戰鬥,加上軍心民意並不統一,有的民衆並不想跟皇朝一齊埋葬,有的士兵也不想唯上位者的赴死命令是聽,所以,很快,內部就問題重重,有的士兵想聚衆兵變,有的子民帶頭抗議鬧事,雖然是一樁樁壓了下來,那些違逆的意識也越發酵越重。

於是,防守環節出問題了。

東面的白虎坡,由於內變生事,鎮壓不及時,防守出現罅隙,綵鳳宮主於是旗幟一舉,趁勢攻入,不久,首次登上白虎坡頂端,並且向關卡內衝鋒,而只要衝下坡去,就將真正的踏足皇城無可佈防的區域!

那時刻,可謂敵我兩方競相拼命。

最後,還是主將綵鳳宮主一馬當先,加入衝鋒,而她那幾百女將也隨同下坡,護衛主人,如此,纔將坡下的圍堵打開了一道口子,讓軍隊下坡,將口子撕裂到踏上坡內之地。

東面這支軍隊最終成功了,白虎坡守軍被大股擊敗,退守數裡。

但是,付出代價也很大,不說士兵,主將綵鳳宮主被流箭所傷,又爲了總局依舊戰鬥,傷患擴大,至倒了下來,而她的女將們也多有死傷。

但不論如何,祖龍的絕對防禦是被打破了!

收到此消息的兩外兩股南軍頓時士氣大振,而防守的敵人則意志降落。

但是,西面指揮軍隊攻擊青龍嶺的蕭雲,看到綵鳳宮主重傷的消息後,面色發青,身體竟晃了一晃,一陣眩暈,之後,他穩定了下來,不發一言,帶頭攻擊青龍嶺。

身先士卒的他,再一次展現出東海城之戰擒敵酋、陵蔭城外敗魔劍的神勇,只用半天,就不可思議地攻陷了青龍嶺。

東西兩面失陷,敵人堂皇進了皇城之地。

知曉結果的嬴孤眼前一黑,竟然暈倒在龍庭之上,那一刻,滿朝堂的人都驚慌失措,前去體察。

而唯一沒有動彈的,是大將軍宋良士。

不過,宋良士的面上卻是悲哀。

他當初爲何不去投奔西京薄朗,不去投奔南國周凌,甚至也不去投靠潛力最大的白雲侯,而是來加入朝夕難定,甚至在西京人攻來時搖搖欲倒的祖龍皇帝呢?就是因爲這裡是皇家,主持者是皇族,是天子,名聲最爲正統!而入天子旗下,甚至爲皇朝立功,不論從哪一方面,都是無可辯駁的人生價值。

第418章 能力增強第45章 匆匆走了第311章 對抗第256章 月之異常第74章 盟主第78章 小弟功淺望低第123章 各大首腦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385章 地底的魔王第229章 天南地北第56章 棺材第28章 江湖正道進發第40章 花廳飲酒第230章 商機無限第259章 劍臺第227章 恕罪第184章 福廕鄉民第262章 較量高下第330章 真心假意第113章 流沙幫第214章 擇局而觀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強第81章 三角令旗第165章 煙花女第323章 不好的預感第254章 心懷天下第15章 暗中推波第354章 換種活法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166章 月魔教第147章 傳說的暢想第86章 一次性消化第140章 魔爪第65章 養花如養人第325章 完美無瑕第278章 匪夷所思第379章 打擊報復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務第312章 留下了底牌第415章 莫非是什麼後起新秀第71章 武藝蓋世第226章 南宮第377章 尋求聯盟第372章 四方大戰第156章 靈感如潮第265章 功力尚在第365章 目標方向第274章 天下即將大亂第314章 欲-望第102章 誰出價誰是競得者第232章 爭辯無果第396章 醫者仁德第98章 正道必倡,月魔必亡第188章 毒霧第227章 恕罪第234章 除滅盜匪第365章 目標方向第161章 暗器難以破入第158章 有求於人第30章 跟蹤第224章 投降第328章 不可辨識第223章 安息之地第283章 新的軌道第382章 白巫士第3章 背叛第319章 猶豫第70章 結交江湖人第163章 神聖第91章 鋤強扶弱第255章 赤炎復活第274章 天下即將大亂第102章 誰出價誰是競得者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367章 至尊劍第119章 日日擔憂第331章 參戰第139章 崑崙山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149章 諸位出手吧第63章 通緝第178章 偷偷下山第217章 新局第293章 籌謀佈局第145章 劍閣人第307章 順水順風第196章 歸順了月魔教第422章 魔祖避無可避第395章 攻擊人類第8章 五連峰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200章 罪惡纏身第224章 投降第185章 聖印第415章 莫非是什麼後起新秀第177章 來去無蹤第264章 七大坐陣祖師第331章 參戰第412章 百年一遇的人才
第418章 能力增強第45章 匆匆走了第311章 對抗第256章 月之異常第74章 盟主第78章 小弟功淺望低第123章 各大首腦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385章 地底的魔王第229章 天南地北第56章 棺材第28章 江湖正道進發第40章 花廳飲酒第230章 商機無限第259章 劍臺第227章 恕罪第184章 福廕鄉民第262章 較量高下第330章 真心假意第113章 流沙幫第214章 擇局而觀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強第81章 三角令旗第165章 煙花女第323章 不好的預感第254章 心懷天下第15章 暗中推波第354章 換種活法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166章 月魔教第147章 傳說的暢想第86章 一次性消化第140章 魔爪第65章 養花如養人第325章 完美無瑕第278章 匪夷所思第379章 打擊報復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務第312章 留下了底牌第415章 莫非是什麼後起新秀第71章 武藝蓋世第226章 南宮第377章 尋求聯盟第372章 四方大戰第156章 靈感如潮第265章 功力尚在第365章 目標方向第274章 天下即將大亂第314章 欲-望第102章 誰出價誰是競得者第232章 爭辯無果第396章 醫者仁德第98章 正道必倡,月魔必亡第188章 毒霧第227章 恕罪第234章 除滅盜匪第365章 目標方向第161章 暗器難以破入第158章 有求於人第30章 跟蹤第224章 投降第328章 不可辨識第223章 安息之地第283章 新的軌道第382章 白巫士第3章 背叛第319章 猶豫第70章 結交江湖人第163章 神聖第91章 鋤強扶弱第255章 赤炎復活第274章 天下即將大亂第102章 誰出價誰是競得者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367章 至尊劍第119章 日日擔憂第331章 參戰第139章 崑崙山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149章 諸位出手吧第63章 通緝第178章 偷偷下山第217章 新局第293章 籌謀佈局第145章 劍閣人第307章 順水順風第196章 歸順了月魔教第422章 魔祖避無可避第395章 攻擊人類第8章 五連峰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200章 罪惡纏身第224章 投降第185章 聖印第415章 莫非是什麼後起新秀第177章 來去無蹤第264章 七大坐陣祖師第331章 參戰第412章 百年一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