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無可辯駁

這些話當然無可辯駁,不然,也不會有新王朝建成時,往往也是最貧乏時的現實。

“而我軍,目前就處在初級階段,城池有限,所能供應的兵力也就這麼多,其下,要想擴充,就需要在征伐夕照城主的過程中,佔據到城池、獲取到物資,否則,蕭家軍就永遠走不出東海三城的範疇。”

蕭雲點點頭,心中卻在想,其下可打的戰役只有三場、兩方面,哪個戰線不是難比登天,真的想佔據到城池,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會小了……

一時之間,蕭雲心頭沉重。

更艱鉅、更漫長的時刻也許要到來了。

這時候,白雲侯派人來請蕭家軍諸人,說是要再次商議軍務。

自那日早談,已經過去了數天,雙方接收城池的事也算塵埃落定,雖說在其間有一些小碰撞,白雲軍也在秉持着合作的精神下,後退了一步,將那些蕭家軍萬萬不會放棄的城池據點默認放棄了,總體上,兩軍間氛圍依舊是和諧爲上。

而這時白雲侯召喚議事,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麼策略呢?

具體內容,還要到場才知道。

此刻,在蕭雲等人未到達之前,主帳之內,白雲方只有三個首腦存在,白雲侯、華章、張盼。

似乎先前已經議過什麼了,白雲侯猶豫道:“這麼做,蕭雲真的會上套嗎?”

上次蕭雲的假死驚魂之計,讓他印象深刻,這次定出來的計策,怕又會搞砸。

張盼搖搖頭,道:“侯爺,這次與上回不同,上一回,可以說不夠光明正大,蕭雲整出那麼一出,咱們也無可奈何,但這次,將是很正常的軍機調動,蕭雲也萬萬沒有理由拒絕的。”

白雲侯一陣沉默,才道:“……讓蕭家軍對戰夕照城主,我怕的,其實是蕭雲會選擇避戰退出,到那時,咱們就得不償失了。”

華章此刻也道:“我想依照蕭雲的風格,無論前面有多麼強大的軍隊,都不會輕易退卻的,不然若是避戰而走,他先前在白雲軍中所建立的全部威望、功業都將毀於一旦,那時刻,他就不得不實質上退出白雲軍了。”

而這最後一點,也是白雲侯最爲期盼的。

看主子依舊有質疑,張盼又補充道:“到了彼時,雙方將唯一戰無他途,如此,不論是誰勝了,獲利最大的都只會是我們!”

白雲侯其實也知道兩謀士定出的這一計略合理無比,最終一點頭,下決斷道:“好,就這麼辦了!”

而此刻,白雲軍、蕭家軍雙方的將領們邊走邊談的聲音已經在帳外了,三人也忙做出最正常的樣子,靜默等待。

不久之後,雙方再次坐在了大地圖所形成的方桌周遭。

居中的,是白雲侯,其後左右是華章與張盼。

而前方兩列,一側是蕭雲、諸葛治爲首的蕭家軍首腦,另一側,則是金良、蘇七、趙苟等白雲軍將士。

看着桌面地形圖,白雲侯直點主題道:“仔細思索了三日,本侯決定作出其下戰略安排。”

衆人道:“侯爺請講。”

白雲侯於是道:“由於此次戰線爲二,相隔千里,我軍需要同時對兩方進行征討,雙線攻略!”

衆人皆點頭。

雖然也有單獨攻擊某一方面的選項,但是,夕照城主也不是坐以待斃的,若突破口放在西面,子午雙城那裡,在東南面,夕照城內的守軍就可能傾巢而出,對白雲軍缺乏兵力的地域進行攻伐,那麼,先前接收下來的哪些地方就會再次淪陷,瑣碎兵力也將被擊潰,甚至,夕照軍會直接繞到前線白雲軍後方,前後夾擊;換了突破夕照城這裡,結果也會是一樣。

所以,白雲軍唯有在兩線都佈局大量兵力,即便不是攻擊城池,也要防禦看守住陣線。

即是說,敵我雙方實則已經形成了互相牽制的局面。

白雲侯最後道:“因而,本侯建議,蕭家軍方面,將在元帥蕭雲手下,進軍夕照城,而剩餘將士,則隨着本侯,遠征子午雙城……諸位有何意見?”

他問的重點,其實就是蕭家軍方面。

蕭雲等陷入了思索。

分兵兩路,這種決策,在意料之中,而蕭家軍攻略目標,變成夕照城,也很如自己等的心意,畢竟,夕照城處於東南面,正好與蕭家軍實際控制的現有版圖形成對接,而在後方支持上,也不會斷層,不然遠行到子午城那面,就跟後方完全孤立了。

只不過,讓蕭家軍獨成一軍,面對敵人,這一點,利益所在,還是難以承受。

諸葛治道:“侯爺,蕭家軍目前只有四萬人,而夕照城爲對方首府所在,想必城高牆厚,兵力衆多,靠這麼些人,恐怕難以將其攻破。”

更不用說,夕照城主想必也會據守於此城池內,他的身邊,兵怎麼可能少了?

這種決議太過不公。

當然,這個意見,由領袖蕭雲來提出,就不太好了,只好自己這個謀士道明。

白雲侯忙道:“這一點,諸葛先生多慮了,首先,蕭家軍的首要任務,是看住夕照城內敵兵,不讓其由其中出來,進行突襲破壞,而真正承擔攻城任務的,則是子無雙城方面的軍隊,其次,也是源於我們剛剛打探到的一條情報。”

情報?

華章在旁解釋道:“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從潛身在夕照城方面的細作那裡知曉,夕照城主本人,已經親率數萬大軍,前往了子午城方面,而城內,只剩下三萬軍隊不到,想必,他是覺得,夕照城城防最爲堅固,以三萬軍隊,足以抵擋更多的白雲軍,反而是西面,城有兩個,就是風險加倍了,他當然放心不下。”

原來如此?

這種情報,來的倒當真是時候,諸葛治卻對這一點非常敏感。

畢竟,蕭家軍成立未久,情報運作方面還不完善,尤其是對於收縮後的夕照城地盤內的詳實,更沒有途徑,也做不到即時,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與白雲軍信息共享。

但是,這畢竟還是白雲軍的自說自話,沒有安全感可言。

所以,諸葛治鐵扇搖動一陣後,還是道:“侯爺好意,咱們深深知悉,只是,軍情方面向來風雲不定,萬一這其中有了變數,四萬蕭家軍,恐怕會有負侯爺所託啊。”

這句話,不知是某種潛隱的威脅,還是在講述事實。

白雲侯沉思了半天,忽然像要付出什麼一般,咬牙道:“既然如此,本侯也不敢不投桃報李……蘇將軍、趙將軍!”

突然被點名,金良之後坐着的蘇七、趙苟二將領立刻起身,道:“在,侯爺請吩咐!”

白雲侯轉向蕭雲這邊,道:“蕭元帥,還有諸葛先生,蘇將軍、趙將軍是我手下兩員大將,能力皆不凡,也與蕭家軍有所熟識,此次戰役,本侯就他們暫時劃撥給蕭家軍,並各自帶一萬人過去,如何?”

這一點,倒稍出蕭家軍意料,畢竟,劃兩將與兩萬人過去,蕭家軍規模增爲六萬,內部比例四比二,也依舊是蕭家軍主導,不虞生出大變,更重要的,是白雲侯若想耍什麼陰謀手段,這兩萬兵將也難以逃避。

所以,在一段思索後,蕭雲見下面人都沒意見,拍板答應道:“那麼,就依照侯爺所言,如此分兵吧!”

諸葛治謹慎起見,雖然依舊覺得有不妥之處,也不好於現下說了。

而對面,蘇七、趙苟一齊拱拳道:“屬下此後就有勞蕭帥照顧了。”

兩人自那次對陣嗜血軍後,可謂再此成爲蕭雲手下。

到此,戰略大計算基本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具體細節了,不一一贅述。

而就在主帳中,首腦們商議軍機的時候,趙舍以及常飛燕,正騎着馬在野外馳騁。

更後面,則是不遠不近跟隨的四刀客。

他們忖度着,兩人這是“夫妻”野遊談心,自然不好打擾。

常飛燕拍馬追上癲狂過一陣的趙舍,提起話頭,道:“小侯爺,侯爺跟蕭大哥他們,想必正在商議進軍夕照城方面的事,比難道不想參與參與?”

趙舍放緩馬速,不在意道:“嗨,那種軍機商議,枯燥至極,而且,一開就是一個時辰以上,我可不想磨耗工夫。”

事實上,幾日前的早談,趙舍就在場旁聽,見衆人議了半天,也沒定出什麼計劃來,無聊之下,就獨自出了帳篷,而今次的事,自然也不想參加了。

“何況”,趙舍補充道:“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思妙想可以出爐的,地形圖就明明確確地擺在那裡,一目瞭然。”

“真有了什麼決議的話,咱們全面的投入、加進去就是了。”

“此刻,大戰前夕,還是好好放鬆,放開一切心事的爲好。”

趙舍說着,面朝太陽,閉起雙目,一副萬般享受的樣子。

常飛燕看着,不覺心想,這個小侯爺,初看起來是個萬事不上心的紈絝,就像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大哥常飛鴻一樣,但相處越久,就越發現,其實,他並非那種單純的粗線條,一切事情,他實際都潛意識有思索,也有決斷,只不過,不願束縛於俗套罷了。

此刻的狀態,就是例證。

常飛燕不由失笑,道:“也對……不論什麼事,不久之後,總會知道的。”

說完,她也學趙舍一樣,擡頭沐浴日光。

良久,趙舍停下,道:“回程吧。”

常飛燕一點頭,掉馬頭馬跟上了他。

到了營地之後,趙舍見主營帳帳門開着,像是事情已經商議完了的樣子,父侯等,以及大哥蕭雲等,都不在了,想必已經回營。

不過,不遠的地方,卻有一個人在對着面前兩個將領耳提面命。

竟是金良,以及身份下於他的屬下蘇七、趙苟。

這三個,可以說都是因着自己,纔有了今天之一切,所以,自己也對此三人有着特殊的緣分。

趙舍不覺就放慢了馬,悄步由側面行過去,想聽聽他們在講什麼。

而常飛燕只好也下了馬,尾隨其後。

附耳中,隱約聽金良以鄭重的語氣囑咐道:“一定要注意生身安全,當進時進,當退也該退……很多話侯爺並不好明說,你們好好體會就是了。”

蘇七、趙苟忙道:“咱們記住了,到了蕭家軍中後,一方面要聽蕭元帥的調令,另一方面,也要金良保全自己,以及那兩萬兵士的性命。”

金良鬆一口氣,道:“這我就放心了,唉……”

“到蕭家軍中”?這是怎麼回事?

趙舍再也忍不住好奇,由藏身處走出,對金良道:“金將軍,蘇七、苟子,你們談的是什麼,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金良一看是趙舍,一驚,強笑道:“小侯爺好。”

蘇七趙苟也連忙行禮。

趙舍不滿道:“別想糊弄過去,怎麼回事,給我講清楚!”

金良見瞞不過,就先讓蘇七趙苟離去,自行準備軍務,纔對趙舍解釋道:“是這樣的,小侯爺,剛剛主帳商談,形成了決議,白雲軍分兵兩路,一路是蕭元帥的四萬蕭家軍,徵東南面,蘇七、趙苟各領一萬人馬加入,剩下的兵將,則隨着侯爺,遠征西面……不久後,想必兩軍就會進行分別。”

什麼?要分兵?

趙舍一時摸不清這裡面的門道,撐着下巴半天無語,金良不由提醒道:“小侯爺?”

趙舍不發話,他也不好離開。

趙舍這才清醒,擺擺手道:“哦,你去忙吧。”

金良離去後,趙舍才心想:父侯該不會在打什麼主意吧?

再一想想上一次大哥蕭雲的假死事件,也依舊疑點重重……

此刻,旁聽了一切的常飛燕從旁走出,嘆道:“要分兵了,看來,咱們要跟蕭大哥暫時告別了。”

趙舍一愣,纔想起這個最關鍵的問題。

要分兵了,他該跟着誰?

那一日,兩軍各自拔營,相別,首腦們于軍前,各自出囑咐祝願之語,無非要保重,取得勝利之類,總之是場面話一堆。

第51章 一招傷敵第64章 迷藥第90章 聖壇第208章 缺陷第33章 阿彌陀佛第90章 聖壇第430章 不可思議第352章 視覺感受第391章 不是正常人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268章 妖怪第361章 絕不放過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331章 參戰第198章 防備第4章 擒獲第284章 擇向而去第89章 劍閣老人第288章 百姓來參戰第216章 發揮的餘地第26章 決斷第182章 五峰原爲一體第168章 搭出配方第393章 觀察行屍第44章 守靈第356章 心知肚明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務第76章 熔岩之所第372章 四方大戰第337章 足夠的互信第103章 百鹽幫弟兄第426章 非同小可第186章 絕跡於江湖第416章 骨魔第235章 別來無恙第429章 七大古陣第243章 加速而去第62章 新任盟主第376章 加入蕭家軍第281章 藥丸第223章 安息之地第305章 勢力第32章 打打殺殺第153章 因小失大第409章 內部亂了起來第379章 打擊報復第325章 完美無瑕第269章 魔衛第201章 和平之約……第203章 局勢難斷第129章 體內之傷第45章 匆匆走了第5章 學好武藝第199章 一馬當先第199章 一馬當先第207章 天魔山上熱鬧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395章 攻擊人類第257章 對抗之意升級第428章 滲骨的魔氣第195章 有何計,不妨直言第191章 惡名之人第346章 死守城池第384章 魔池第73章 獨立獨行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58章 後宅起火第154章 千軍萬馬第122章 失望第425章 劍閣多加防備第52章 斷魂崖第15章 暗中推波第66章 武林中人才濟濟第21章 長期募用第56章 棺材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193章 暢通無阻第65章 養花如養人第305章 勢力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73章 獨立獨行第70章 結交江湖人第77章 龐大無與倫比的魔息第253章 機密揭曉第71章 武藝蓋世第345章 突然出擊第111章 迷藥第154章 千軍萬馬第78章 小弟功淺望低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266章 魔劍劍法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225章 進城第62章 新任盟主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147章 傳說的暢想第330章 真心假意第311章 對抗第292章 束縛第255章 赤炎復活
第51章 一招傷敵第64章 迷藥第90章 聖壇第208章 缺陷第33章 阿彌陀佛第90章 聖壇第430章 不可思議第352章 視覺感受第391章 不是正常人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268章 妖怪第361章 絕不放過第179章 把握應對第331章 參戰第198章 防備第4章 擒獲第284章 擇向而去第89章 劍閣老人第288章 百姓來參戰第216章 發揮的餘地第26章 決斷第182章 五峰原爲一體第168章 搭出配方第393章 觀察行屍第44章 守靈第356章 心知肚明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務第76章 熔岩之所第372章 四方大戰第337章 足夠的互信第103章 百鹽幫弟兄第426章 非同小可第186章 絕跡於江湖第416章 骨魔第235章 別來無恙第429章 七大古陣第243章 加速而去第62章 新任盟主第376章 加入蕭家軍第281章 藥丸第223章 安息之地第305章 勢力第32章 打打殺殺第153章 因小失大第409章 內部亂了起來第379章 打擊報復第325章 完美無瑕第269章 魔衛第201章 和平之約……第203章 局勢難斷第129章 體內之傷第45章 匆匆走了第5章 學好武藝第199章 一馬當先第199章 一馬當先第207章 天魔山上熱鬧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395章 攻擊人類第257章 對抗之意升級第428章 滲骨的魔氣第195章 有何計,不妨直言第191章 惡名之人第346章 死守城池第384章 魔池第73章 獨立獨行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58章 後宅起火第154章 千軍萬馬第122章 失望第425章 劍閣多加防備第52章 斷魂崖第15章 暗中推波第66章 武林中人才濟濟第21章 長期募用第56章 棺材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193章 暢通無阻第65章 養花如養人第305章 勢力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73章 獨立獨行第70章 結交江湖人第77章 龐大無與倫比的魔息第253章 機密揭曉第71章 武藝蓋世第345章 突然出擊第111章 迷藥第154章 千軍萬馬第78章 小弟功淺望低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266章 魔劍劍法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225章 進城第62章 新任盟主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147章 傳說的暢想第330章 真心假意第311章 對抗第292章 束縛第255章 赤炎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