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

趙準意圖策反韓嘯月,卻被他一口回絕。八一中文 W≠W≈W≥.≠8=1≤Z≥W≥.=C≤O≥M

“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大宋統一九州是大勢所趨。本帥聽人提起,你曾經一槍挑死李仁罕手下大將。陛下十分愛才,若韓將軍能夠歸順,既可保住名將血脈,又可以早日一統九州。屆時天下太平,永無戰亂,造福蒼生!這難道不是一件更加快意之事嗎?”說着,趙準想要看看他的反應。

只見韓嘯月一撇嘴道:“你莫要再費脣舌了,韓某但求一死!”趙準見他態度堅決,不由得心中犯起了嘀咕道:“戰事越拖越對大宋不利,眼見捉了這小將軍卻無法收服,當真是浪費了!”韓嘯月餘光掃視着帳中所有人,只見階下站立的皆是目露兇光的宋國大將。

韓嘯月的目光落在了司徒生等人身上,暗暗想道:“這位老者看似面相忠厚,手中的一柄長劍恐怕也是飲血利器。宋國居然有本事調動起江湖勢力協助,蜀國看來真的是堪堪廢命!”司徒生見他正打量着自己,哼笑一聲向趙準深施一禮道:“大帥,我有一計,保管叫韓濤拱手而降!”

趙準聽罷趕忙道:“不妨說來聽聽?”司徒生點點頭道:“大帥!想必此時此刻韓濤已然得知愛子落到了我們手上,即便是百爪撓心,他也無計可施。眼下的障礙就只剩下韓濤一人。我們不如將韓嘯月置於兩軍陣前作爲人質,即刻拔營起寨,將江源城團團圍住,一路之上必定無人阻攔。但將城池困死,不怕他韓濤不來投降!”

趙準聽罷,深覺有理,點點頭道:“不愧是萬妖谷大弟子,智謀過人!”李程漢見狀,搖搖頭道:“俺認爲此事不妥!你看這小子如此頑固,想必他老子定然也是個頑劣之人。若到時候他六親不認,一箭把自己親生兒子射死,那咱們不就白忙活了嗎?”

趙準只覺二人所言句句在理,一時沒了主意。靈源泉師清了清喉嚨,上前一步道:“大帥,老夫也來說上兩句吧!”趙準見他說話,便趕忙道:“泉師有話,請講來!”靈源泉師笑道:“大帥,老夫認爲,司徒生所獻計策比較可行。但是,李程漢所言確實需要考慮。老夫不妨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來。不如,我們先挑選與韓嘯月體型相似者,將其蒙上口鼻,穿上韓嘯月的鎧甲服飾,置於兩軍陣前。倘若韓濤大義滅親,將其射殺,而所殺者並非韓嘯月本人,可保全他性命。若韓濤下不了手,我們的計謀也可得以實現。”

趙準聽罷,哈哈笑道:“靈源泉師所言極是,真乃點睛之言!只是,倘若韓濤大義滅親,再保全韓嘯月的性命,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啊?”靈源泉師擺擺手道:“留此人性命,或許將來會有大用。大帥,不如暫且留着他吧!”趙準點頭道:“留下也好!反正軍中並不缺他一人的口糧。”說着,看了一眼韓嘯月道,“好,本帥這就去安排,明日便拔營!諸位將士還有什麼不明之處麼?”

“謹聽大帥調遣!”衆將領命道。

趙準與衆人一起,從十萬大軍中挑選出身高、胖瘦與韓嘯月相仿者二三十人,又從這二三十人中選出一名最像之人。脫下韓嘯月的鎧甲穿在了此人身上,乍一看,果然與韓嘯月並無二般。趙準與衆將商議,第二天寅時兵。夜幕低沉時刻,營中便開始埋鍋造飯。大軍飯飽便提前休息,而營中卻依然燈火通明,謹防蜀軍覺察。

這一夜無事,寅時一到,大軍拔營起寨。前方囚籠之中站立一人,身穿韓嘯月衣袍鎧甲。沿途崗哨見敵人來襲,只聽敵軍一邊高喊着“韓濤之子韓嘯月在此,阻攔者削示衆”的話,一邊慢悠悠向前行進。哨兵見囚籠之中站立者身材與衣着確實與韓嘯月十分相像,便不敢戀戰節節敗退,宋國大軍暢通無阻。此刻,韓濤正在城中部署防禦。齊元振因爲失血過多而離世,韓濤便在齊府住下。戰事吃緊,齊元振的屍體陳列在靈堂。韓濤盤算着,將葬禮最簡化處理。

忽然,一隊騎兵從城外進入,直奔齊府而來。騎兵到達齊府門口,下馬闖入府中,快步走到正在廳堂中處理軍務的韓濤面前,施禮道:“拜見韓將軍!”韓濤看了一眼道:“你來是要告知,宋軍開動的消息?”哨兵一擦臉上的汗水,點頭道:“稟將軍!宋軍大舉圍城,沿途崗哨均不抵抗直接敗退。起初我以爲將士們怕死,卻看到卑鄙的宋軍竟以少將軍爲質,將士不敢開弓放箭,更不敢上前廝殺,只得敗退。”

韓濤心中一驚,雙手緊握拳,口中咬牙切齒。片刻後,卻慢慢鬆開拳,哼笑一聲道:“少將軍?那個少將軍?”哨兵一愣神,繼續道:“韓嘯月,韓將軍啊?”韓濤面色沉穩,搖搖頭道:“韓嘯月?本將軍不認識。”哨兵被驚得說不出話,不知如何是好。

韓濤見狀,吩咐道:“傳我軍令,前線將士務必誓死拼殺,不管宋軍以何人爲質,均射死莫要姑息!”哨兵聽罷深施一禮道:“請將軍三思啊!”韓濤擺擺手道:“這點小事,有何可思考?去去!”哨兵見他如此堅決,便答是退下。韓濤見四下無人,心中一口腥氣上涌,猛然間噴涌而出一口鮮血吐在地上,暗暗道:“好毒辣的宋軍......想我韓氏一門忠烈,受此對待,可稱奇恥大辱!吾兒嘯月,莫要怪罪爲父!”

韓濤大義滅親,殺子以報國恩之事傳遍三軍。衆將士沒有想到,韓濤會做出如此舍家保國之事,紛紛感念萬分。軍隊在街頭巷尾來回調度,城中百姓大多沒有了睏意,卻也不敢輕易出門。此刻江源城的街頭,盡是荷裝實甲的士兵。

董元獨着一隻臂膀,斜靠在自己府門外,目光呆滯地看着來往的士兵行色匆匆。雖然他已無生命危險,但這一重創着實大大減弱了自信心。此刻只覺得自己是一個廢人,儼然已是蜀軍的包袱。“董將軍!”隨着一聲叫,董元轉身看去,只見韓濤翻身下馬走到他襟前,“董將軍還未痊癒,應該好好休養!”

董元深施一禮,被韓濤攔下道:“好啦,不要施禮啦!”說着,扶起他的殘臂道,“還是我軍中的郎中醫術高明!”董元嘆口氣道:“韓將軍,只怪我武藝不精,給您添麻煩了……”

韓濤擺擺手道:“事情已然過去,董將軍不要掛懷。將自己身體養好,將來戰場殺敵,纔是韓某的期望!”董元點頭道:“末將也在想着,定要爲齊大人報仇!”韓濤拍拍他道:“齊大人在天有靈,定會倍感欣慰。人都問我,爲何齊大人離世我卻未見悲色?因爲韓某跟你一樣,想要真正給齊大人報這血海深仇!”

董元聽罷,深施一禮道:“回稟將軍,末將傷勢已無大礙,憑韓將軍調遣!”韓濤明白,董元報仇心切。且莫說流了那麼多血,常人拿起刀的力氣都沒有。更何況他還斷了一條手臂,上了戰場也只是白白送死。韓濤笑笑道:“董將軍心情韓某理解。只是你尚未痊癒,理應留在城中休養。”

“將軍放心。末將雖然殘了一隻臂膀,但是另一隻依舊可以爲國效忠!”韓濤聽罷,搖搖頭道:“話雖如此,但是隻怕將軍會在兩軍陣前出什麼閃失啊!”董元長嘆一聲,雙膝跪地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三軍將士都在盡職盡責,而我卻荒廢在牀上,是何道理?董某隻是一介武夫,理應戰死沙場,豈有在牀上安然度日之理?”

韓濤想將他攙扶起來,卻現他長跪不起,硬是拉不動他。董元再嘆一聲:“唉!韓將軍若是固執己見,董某便跪死在這裡!”韓濤思量片刻道:“好吧,我且派董將軍鎮守南面城門。看敵軍來勢洶洶,我已經指派人馬去青雲寨求援。半個時辰之後,我會帶隊出征。屆時,我希望董將軍率本部人馬在南門與其他將軍共同防守三面城門。如若南門有險,東門和北門均有人接應,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董元點頭應下,便目送韓濤離開。待韓濤遠去,董元馬上轉身回到府中,吩咐家丁爲其穿上戰袍。待披掛整齊後,闊步來到府門前,單手翻身上馬。正在此刻,一名騎兵馳來道:“董將軍,韓將軍囑咐您務必注意身體,切勿逞強。如有險,萬萬記得叫人接應!”董元一催戰馬,奔南門而去道:“韓將軍放心!南門交予我,萬無一失!”

韓濤率領一支輕騎直撲宋軍,在城外三裡處相遇。兩軍排開陣仗,韓濤勒住戰馬定睛一看,宋軍先頭部隊走上前一員小將,跟着推出一輛囚車。囚車上籠中一人被綁住手腳,矇住口鼻。韓濤當即認出,確實是自己的愛子韓嘯月。小將見韓濤眼睛盯着囚籠中人,便退到囚籠旁邊,長槍指點韓濤道:“來將可是韓濤?”

韓濤點頭應道:“正是大將韓濤!貴軍深夜造訪,不知所謂何事?”說着,心中暗想道:“看來軍報無誤......可憐我兒嘯月......”小將哈哈大笑道:“死到臨頭卻不自知?我大宋十萬人馬,專爲接管蜀地而來。韓將軍還不下馬開城投降,更待何時啊?”

“笑話!區區十萬人就想佔領我蜀國全境?就看看你有什麼本事吧!”小將聽罷,槍尖敲了敲囚籠欄杆,出清脆“鐺鐺”之聲道:“韓濤,你且看着籠中所囚者何人?”韓濤當然認得,但只是笑笑搖頭道:“恕本將軍眼拙,此人矇住口鼻,不認得!”

小將笑道:“不認得?那讓本將軍告訴你!此人正是你韓濤之子,韓嘯月!”小將說完,看着韓濤的表情,原以爲他會痛苦萬分,慌忙下馬歸降。卻見韓濤臉上未有悲色,反而哈哈大笑道:“荒唐至極!我韓濤平生膝下無子,何來我兒?韓嘯月是誰?本將軍更未聽過!莫要多言一句,要麼退兵,要麼持槍來戰!”說完,橫起金背大刀,心中暗叫道:“我兒嘯月,休怪爲父!”

小將被韓濤一句話噎了回去,一時無言以對。韓濤見他無反應,索性收起大刀,從馬背上取下彎弓,大叫一句“多說無益”,抽出兩根鵰翎箭搭在弓上,一支瞄準籠中之人,一支瞄準宋軍小將。只聽沉悶的一聲弓弦響,兩隻箭飛射了出去。

第二百零一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八章 兄弟聚首述前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色撩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返草廬第二十二章 入戰局,勝負現疑雲第四章 逢敵手,義勇定誅寇第一百八十一章 染指中原第七十七章 三拜禮成終成眷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來寡婦第一百九十二章 發配涼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子乾親第二百四十八章 黑衣武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投宿第二百四十二章 墳前雛菊第二百七十五章 協力營救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貧如洗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九十章 橫遭暗算露鋒芒第四十九章 眼觀六路尋“暗格”第一百二十三章 圈套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天酒地第一章 大審判,不悔之“惡”行第二百零六章 鑄劍村中第一百零四章 鬼市第一百六十章 架空第二百三十一章 盟主之爭第七十一章 藥師莊前戰歹人第九十六章 城門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二百五十二章 莊內行刺第四十一章 阿秋奮力爲護主第十六章 宋營行,急中錯救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病難除第四十一章 阿秋奮力爲護主第一百零六章 激怒李景賢傳第二百七十七章 生死輪迴第一百七十三章 約定第六十三章 墜入地道聞鬼嘯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生託夢第二百七十五章 協力營救第一百六十八章 裁定第九十七章 大漢第八十八章 枯禪老僧隱天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陣反水第七十一章 藥師莊前戰歹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萬妖谷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內力比拼第九章 闖戰陣,棄嫌施搭救第三十三章 欲回國,一朝成囚徒第五十二章 七色佛寶藏玄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憐見老嫗第二十章 醋意足,慈父指明路第六十章 巧遇伐蜀得勝歸第二百零三章 佯敗遁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懷疑第八十章 斯人未歸高賢逝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助第一百九十章 舊事重提第五十三章 燈下經籍悟禪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二百零二章 擂臺招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子乾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過招第三十四章 被識破,全身已難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烏蹤號令第九十章 橫遭暗算露鋒芒第一百四十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廟第三十五章 攻涼城,半途遭攔截第一百六十二章 毒蜂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瀛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目爲仇第八十三章 鬥敗高僧闖經樓第一百二十四章 合圍韓嘯月傳第三十章 設圈套,一箭響雙鵰第二百五十一章 悲憤而走沐雅沁傳第一百二十四章 合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勘察第二百五十二章 莊內行刺第八十六章 明通拒敵顯神通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切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暄第二百六十二章 但求一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發配涼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爲質爲餌第二百六十八章 裹屍而回第四十二章 路遇血案施援手第二百零七章 隻身入冢第五十一章 聽得真經傳真功第十九章 大平山,絕處逢生地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七十四章 片語中傷醞毒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鑄劍英氣第二百二十一章 謎團漸開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陣反水
第二百零一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八章 兄弟聚首述前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色撩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返草廬第二十二章 入戰局,勝負現疑雲第四章 逢敵手,義勇定誅寇第一百八十一章 染指中原第七十七章 三拜禮成終成眷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來寡婦第一百九十二章 發配涼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子乾親第二百四十八章 黑衣武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投宿第二百四十二章 墳前雛菊第二百七十五章 協力營救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貧如洗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九十章 橫遭暗算露鋒芒第四十九章 眼觀六路尋“暗格”第一百二十三章 圈套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天酒地第一章 大審判,不悔之“惡”行第二百零六章 鑄劍村中第一百零四章 鬼市第一百六十章 架空第二百三十一章 盟主之爭第七十一章 藥師莊前戰歹人第九十六章 城門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二百五十二章 莊內行刺第四十一章 阿秋奮力爲護主第十六章 宋營行,急中錯救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病難除第四十一章 阿秋奮力爲護主第一百零六章 激怒李景賢傳第二百七十七章 生死輪迴第一百七十三章 約定第六十三章 墜入地道聞鬼嘯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生託夢第二百七十五章 協力營救第一百六十八章 裁定第九十七章 大漢第八十八章 枯禪老僧隱天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陣反水第七十一章 藥師莊前戰歹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萬妖谷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內力比拼第九章 闖戰陣,棄嫌施搭救第三十三章 欲回國,一朝成囚徒第五十二章 七色佛寶藏玄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憐見老嫗第二十章 醋意足,慈父指明路第六十章 巧遇伐蜀得勝歸第二百零三章 佯敗遁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懷疑第八十章 斯人未歸高賢逝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助第一百九十章 舊事重提第五十三章 燈下經籍悟禪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二百零二章 擂臺招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子乾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過招第三十四章 被識破,全身已難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烏蹤號令第九十章 橫遭暗算露鋒芒第一百四十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廟第三十五章 攻涼城,半途遭攔截第一百六十二章 毒蜂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瀛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目爲仇第八十三章 鬥敗高僧闖經樓第一百二十四章 合圍韓嘯月傳第三十章 設圈套,一箭響雙鵰第二百五十一章 悲憤而走沐雅沁傳第一百二十四章 合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勘察第二百五十二章 莊內行刺第八十六章 明通拒敵顯神通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切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暄第二百六十二章 但求一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發配涼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爲質爲餌第二百六十八章 裹屍而回第四十二章 路遇血案施援手第二百零七章 隻身入冢第五十一章 聽得真經傳真功第十九章 大平山,絕處逢生地第十五章 三軍動,將子死社稷第七十四章 片語中傷醞毒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鑄劍英氣第二百二十一章 謎團漸開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陣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