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

講解:太陽病一般六七日,爲內傳少陽之時,脈遲弱見於浮,主氣血不足於外,與上條“血弱氣盡”義同。惡風寒說明表證未罷,手足溫與裡虛有寒之四肢厥冷相對,說明裡有熱,裡熱蒸騰而汗出。陽明病若有溼則與太陰有聯繫,故云系在太陰,同在裡位,病分二種,陽明爲實熱證,太陰病與之相反,爲胃虛水停,陰寒盛,則飲重而復病下利,發爲太陰病,機體無力收持水氣,而作吐利,結合第187條可便於理解。裡位時開始有熱,水火互相進退熱盛則小便數汗自出,水分盡出,變爲熱實。古人認爲小便不利,身當發黃,六七日時,小便數,汗出之後,津液幹,大便硬。

陽明熱證但裡有溼,雲系在太陰。表證未罷不可下,少陽證不可下,裡有溼更不可下,但醫者僅着眼於裡有熱而手足溫,故再三攻下,傷其胃氣則不能食,胃氣一虛,水氣客邪,均盛於半表半里,而脅下滿痛,溼熱重,小便難,則溼熱無以發越,瘀熱在裡而發黃,古人認爲黃疸是脾土色現,是不對的,但其總結的利溼清熱的治療方法是科學的、有效的。頸,即脖子兩側,屬少陽,項,爲脖子後面,屬太陽,太陽證未罷,少陽證已現,加之脅下滿痛,類似小柴胡湯,但其有“本渴飲水而嘔”的水逆症狀,不可服柴胡劑,應服茵陳五苓散利水退黃,若用小柴胡湯,水飲衝逆,在上則噦,在下後重,此處爲倒裝句,引起重視。疾病萬變,而病位有表、裡、半表半里,而病情分陰陽,陽有熱實,陰有虛寒,表位爲太陽、少陰,裡位爲陽明、太陰,半表半里爲少陽、厥陰。

9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講解:傷寒四五日,多傳少陽,身熱惡風,表證未罷,頸項強爲太陽、少陽證俱在,脅下滿爲柴胡證,手足溫而渴,爲裡有熱,但熱勢不甚。三陽並病,太陽禁吐、下,陽明禁汗,少陽禁汗、吐、下,治取少陽爲定法,臨牀上於小柴胡湯中加入石膏,療效更佳。本條與上條區別就在於有無水逆證,上條柴胡證仍在,理應以小柴胡湯與茵陳五苓散合方爲當。

100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六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小建中湯,以甜故也。

講解:太陽傷寒,脈浮澀爲陽脈澀,脈沉弦爲陰脈澀,爲寒在內而血不足於外,中虛生寒,而腹中急痛,應爲拘攣拘急疼痛,胃虛不能化生水谷,故在外營衛不足。但是脈弦亦爲少陽脈,少陽病血弱氣盡不充於外,亦可見陽脈澀,小柴胡湯也治腹痛,故脈證可兩見於小柴胡湯證與小建中湯證,根據先裡後外之定法,先用小建中湯救裡,若沒有完全好轉,則是柴胡證,與小柴胡湯。

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倍用芍藥再加飴糖,芍藥治腹中拘攣痛,但芍藥微寒,故大量用飴糖,甘味補中緩急制寒。故本湯的適應證,爲桂枝湯證見中虛有寒而腹急痛者,臨牀上有很多裡虛腹痛而表不解,可用本方補虛解表,不似大建中湯專一補裡。

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講解:前半段言無論傷寒、中風,如果發現柴胡湯證,但見柴胡四症之一便可應用,不必四症俱備,但此句應活看,不能理解爲見一症便用,應結合其他脈證,符合小柴胡湯證病機方可使用。

柴胡湯證禁下,若誤下之後,柴胡證未變,可再服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一句,後人常誤以爲柴胡湯爲發汗劑,蒸蒸爲熱象,服小柴胡湯後,人覺蒸蒸發熱煩躁,而寒戰,發熱汗出,這是邪盛正虛時,服藥中病而出現的瞑眩狀態,而非每服柴胡湯都會發生,瞑眩狀態過後病即可解,應先囑咐病人,有所準備。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講解:本條補充第100條,論小建中湯不僅治腹痛。傷寒二三日,表不解,中虛血少,不能養心而心中悸動不安,表不解而煩,故與小建中湯補虛解表。

10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五兩,枳實(炙)四枚,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

講解:太陽病十餘日,暗示傳入少陽而爲柴胡證,而醫者一再與服瀉藥,四五日之後,柴胡證未因攻下而罷,先用小柴胡湯。但由於誤下里虛,大部分半表半里之邪乘虛入裡,雖有少陽柴胡證之嘔,但心下即胃部痞塞不通而急緊,爲較輕的裡實證。鬱郁,即默然,其煩亦較陽明病爲輕,乃微煩,雖與小柴胡湯,但這些症狀仍在,故與大柴胡湯下之。

嘔之一症,在小柴胡湯證中由於熱邪激動胃中停飲而致,以半夏、生薑治之。在大柴胡湯證中除此之外,尚有胃腸實滿,氣不得下降,逆而上升的原因,半夏、生薑則不足以止嘔,而應用枳實、大黃通利大便,導氣下行爲法。邪去而裡自安。

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蔘一兩,甘草(炙)一兩,生薑(切)一兩,半夏(洗)二十銖(本雲五枚),大棗(擘)四枚,芒硝二兩。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講解:根據文義,“下之以不得利”應改爲“下之而不得利”。太陽傷寒十三日未解,傳入半表半里而又及於裡,而成少陽陽明並病。胸脅滿而嘔爲少陽柴胡證,日晡所,即申酉時日將落的時候,熱結於裡,常在此時發熱,潮熱,有人解釋爲定時發熱,是錯誤的,潮熱,乃其熱如潮,形容熱勢洶涌,爲陽明證,已而微利,根據後文來看,當是誤治後的反應。此本柴胡證指的是少陽陽明並病的大柴胡湯證,用大柴胡湯後不會下利,現在反而微利,說明醫者誤用巴豆類溫熱攻下藥,雖做成丸藥後其瀉下作用減緩,僅微利而已,但已屬誤治。下后里虛,雖仍是少陽陽明並病,但不宜用大柴胡湯之峻劑,應先服小柴胡湯解外治其胸脅滿而嘔,外是相對於陽明而言,少陽在外,而非解表,然後服小柴胡加芒硝湯治其潮熱,芒硝與石膏同屬大寒藥,解熱力強,而大黃等藥是偏於去裡實,消脹滿。

本方是小柴胡湯取原方三分之一量加芒硝而成,原方一劑三服,現僅取一服之量再加芒硝,芒硝爲結晶體,不與他藥同煮,僅在最後放入藥中,微微加熱即可。用於治療小柴胡湯證又見大便不通發潮熱,熱盛時可再加石膏。

105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爲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講解:本條說明不僅少陽陽明並病不可服巴豆類丸藥,真正的裡實熱證也不可服之。傷寒十三日,傳入於裡曰“過經”。已發譫語,裡熱證見,當以承氣湯下之。如果小便多,津液由前陰出,大腸應燥,大便應幹,但病人反而下利,可知曾用丸藥攻下,觀其脈調和,不是說其爲正常之脈,乃是相對於三陰病中陰陽絕離、下利清谷、神昏譫語、躁擾不寧之脈微欲絕而言,此調和是由於丸藥攻下,中虛而脈不急數,其實仍是裡實熱證,而無大滿、大實、大痛,故不用大承氣湯而用調胃承氣湯治之。

此兩條說明中醫治病要明辨寒熱,而不能僅着眼於症狀,一見便閉,便以丸藥逼其腸腑,裡實熱證時當選用寒涼攻下之品。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大黃四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芒硝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講解:太陽病不愈,一般傳入半表半里或傳裡,但也有熱結在**而成瘀血證者。熱結**,非謂瘀血結在太陽之腑**之裡,而言其部位在於少腹,因人站立,**物質就下,多結於腹底盆腔。瘀血中晦惡之氣上衝大腦而發狂躁,有的瘀血可自行排出則愈,不能自下者、或下之未盡者,都可用桃核承氣湯下之則愈。若表證未解,還不可用桃核承氣,應先用麻黃湯或桂枝湯解表,表證已解,僅見少腹急緊結硬,按之有抵抗感,其人如狂,才能以桃核承氣湯攻之。

本方用調胃承氣湯攻裡熱,加入桃仁祛瘀血,桂枝降其上衝之晦惡之氣。臨牀多用於瘀血證急性發作期以發狂爲主證者,而不用於內出血病人而意識正常者,後者多屬少陰篇桃花湯證。瘀血多在體內潛伏,太陽病時即可誘發瘀熱互結而致病,但亦有無太陽病而發病者,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非指太陽腑證,而指少腹這一部位而言。

107傷寒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蔘、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黃二兩,牡蠣(熬)一兩半,大棗(擘)六枚。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講解:傷寒日,傳入半表半里,而爲柴胡證,少陽柴胡證不可下,若下之,即如後文第264條言“下則悸而驚”。少陽病熱在胸腹腔間,而胸脅苦滿,若吐或下,更虛其裡,熱乘勢入裡,攻衝頭腦而煩驚。胃氣不和而譫語,裡虛生飲,水飲受邪熱客氣激盪上衝不下,而小便不利。水飲停滯而身重、不可轉側,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之。本方爲小柴胡湯加龍骨、牡蠣、鉛丹、大黃、桂枝而成,小柴胡湯治胸滿而煩,龍骨、牡蠣治神經官能症之煩驚。鉛丹有毒,亦治驚悸,臨牀一般用3克。譫語而加大黃,氣上衝而加桂枝。本方多用於精神失常症狀。

108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講解:開始爲太陽傷寒證,而腹滿,譫語病已入陽明,寸口脈浮緊,爲表證未罷,故此爲太陽陽明並病。《醫宗金鑑》認爲下半句“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有誤,當是。

109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講解:傷寒,發熱惡寒,說明表證仍在,裡有熱而大渴欲飲水,飲多則腹滿。傷寒應無汗,此時自汗出,說明表欲解。小便利,而水有出路,熱可泄,滿可消,故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亦不可理解,爲誤。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

講解:以下幾條談火攻的危害,本條論火攻逼取大汗而傷津液。太陽病二日時,一般並不傳變,但前文第4條言“脈數急者爲傳也”,胃氣不和則躁,說明傳裡迅速,於第二日出現“躁”這一徵兆,熱已及裡,更不可用火攻,醫者反用磚、瓦燒熱,用布包裹,熨其背,使其汗出,爲古人火攻,發汗之一法。火攻之後,大汗出,津液傷,胃中幹而發煩躁,譫語。

十餘日後,如果胃中津液回覆,津液下布至大腸而自下利,振慄爲欲愈之瞑眩狀態,病自然可愈。“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爲倒裝句,應置於“大便已”之後。

胃中津竭不能潤下,故自腰以下無汗,亡津液故不得小便。熱向上壅,激動水飲上衝而嘔,水火不兩立,熱盛則逼津外出,可汗出,亦可小便數,但又無溲可失,故僅是欲失溲。人體津液不能佈下,而足下虛則惡風。胃中水涸,大便結硬。水谷不別,則或發爲大便溏。小便不利,或發爲大便幹。此時大便乾結,理應小便數,但因津傷谷氣不得下流而小便反不數,量亦不多。大便已,後接倒裝一句,頭卓然,即驟然疼痛,亦爲瞑眩狀態,體液布足,足心熱則不惡風,此皆谷氣下流、津液回覆之徵,故病能愈。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薰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牀,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16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10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6)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4)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51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45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2)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5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2)第1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4)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
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16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10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6)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4)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51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45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2)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5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2)第1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4)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