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

(第326條~第381條)326厥陰之爲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講解:厥陰病亦是津液不足、血液已虛之證,津不足則渴,消渴爲渴之甚者,下寒趁上虛而上衝則氣上撞心,胸中陽氣被遏不能下布則自覺疼熱,厥陰位於半表半里,其胃無病,可自知飢餓,寒飲上衝,則雖飢而不能食,古人多食生冷,飲食不潔,蚘蟲易生,蚘者“蛔”也,寒氣上衝,蚘受波及,隨之上越而致吐蚘,但厥陰病絕非全部吐蚘,吐蚘者亦絕非全屬厥陰。虛寒證不可下,若誤以心中疼熱爲實證而下之,入於裡而下利不止。半表半里胸腹腔間,包納諸多臟腑,邪充斥於此,易誘發多種臟器產生病變。半表半里之病複雜多變,很難爲這種病證做一完整概括之提綱,故少陽、厥陰提綱證略顯片面,並不能涵蓋所有少陽、厥陰病證的特點。

臨牀辨證,表證脈浮有二:發熱惡寒爲太陽,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爲少陰。裡證亦有二:或大便不通或熱結於裡爲陽明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爲太陰,除去表裡一切之病皆在半表半里,實者、陽者、熱者爲少陽病,虛者、陰者、寒者爲厥陰病。《傷寒論》六經排列順序雖與《黃帝內經》所言相同,但前者蘊含辨證理論,即先講表證,再講裡證,除去表裡,所餘者爲半表半里證,而實際上疾病是按照由表傳半表半里,由半表半里傳裡的順序發展的。

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爲欲愈,不浮,爲未愈。

講解:陰性病轉陽爲自愈,脈微主津液虛,但見於浮,爲由陰出陽,爲欲愈,未見浮,爲未愈。中風者,概言厥陰也。

328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講解:由醜至卯,爲木旺之時,無臨牀意義。

329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講解:厥陰津少,引水自救故渴欲飲水,少少與之,可愈者,非消渴也,可見厥陰病提綱證未能全面概括厥陰病證。

本篇僅此四條以“厥陰病”起手,後文與此四條所論者非同一主題。《玉函經》“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下僅此四條,四條之後,又出“辨厥利嘔噦病脈證並治第十”,因《玉函經》中痙溼暍爲一篇,太陽三篇,陽明至厥陰各一篇,共九篇,故此雲“第十”,厥利嘔噦與後文內容順序相合,當是。恐爲叔和將此二篇合而爲一,以完備其證治內容,與前文體例一致,反致厥陰篇忽而爲虛,忽而爲實,忽而爲寒,忽而爲熱,令人無從下手而研讀。

一者,厥、利、嘔、噦均是與胃有關的證候,胃爲生之本,胃氣存者生,胃氣絕者死。故仲景於六經病後以此篇做一總結,強調顧護胃氣的重要。二者,厥、利、嘔、噦歷屬雜病,置於六經病後,以示六經證治非專爲外感傷寒所設,亦可用於雜病範疇。三者,仲景《傷寒論》是在《湯液經》基礎上發展而來,六經提綱證及欲解時等文字概由《湯液經》承襲而來,仲景亦以爲厥陰提綱證難於附以證治,而後文中烏梅丸證、當歸四逆湯證,恰可補厥陰方證之不足,故並之於後。

330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講解:凡四肢厥逆者,實少而虛多,故不可下之,但其中亦有實證,特此提出虛家不可下之。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講解:太陽傷寒,胃氣虛,谷氣不達四末則四肢厥冷,胃虛則下利,若發熱,其胃氣已復,其利必自止,胃氣再衰,則厥,利復作。本條語序可改爲“傷寒,先厥而利,後發熱者,必自止,見厥複利”。本條厥利與發熱往復出現,很像半表半里之證。

332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爲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爲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爲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講解:傷寒開始發熱六日,厥逆九日,比發熱多出三日,而作下利,爲陽退陰進,正不勝邪之勢。厥利爲陰寒證盛,胃氣虛衰證候,則胃不能食,厥利進退正說明陰陽往復交爭之機,最終賴於胃氣。若病人反能食,恐其胃氣將絕,而爲“除中”,故食以索餅以試驗之,索餅,有謂“素餅”,平素所食之餅者,亦有謂“索然無味之餅”,無餡之餅者,意義不大,食餅後不發熱者,胃氣仍在,不爲除中,能食即胃氣回覆,疾病欲愈之象;若食餅之後,熱暴發,熱去人亦亡也,此爲“除中”。“後三日脈之”至本條結尾,當接於“厥反九日而利”之後,根據下文,可知發熱,厥利並見六日,後但厥而下利三日,三日之後又發熱三日,發熱三日時再切脈,其熱連續存在者,說明發熱與厥利同發九日,而此時熱勝寒卻,而熱續在,其病有望當於次日凌晨夜半而愈。若後三日脈數,熱不罷,其熱太過亢奮,肌肉筋骨間蘊熱,營血受傷,當發癰膿惡瘡。

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爲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講解:傷寒六七日,多爲傳裡之時,因其脈遲爲寒,傳裡亦必作陰證,即使表證未罷,當先救裡,宜四逆湯,而醫者反與去熱之黃芩湯,胃中更冷,當不可消谷,不欲飲食。若反能食,不必從索餅試之,定爲除中,必死。根據此條則可看出此篇乃爲“六經之病,胃氣爲要”做一總結,而此條則爲最大眼目之所在。

334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爲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講解:本條承前論述厥熱進退。傷寒先厥後發熱,爲陰退陽進,原有下利亦必自止。若熱有餘,亢於上則汗出,汗出亡津液,加之有熱則咽中痛,古人稱其爲“喉痹”,若發熱無汗,其下利亦可自止,不止者,爲有餘,迫於下則複利,熱傷陰分而便膿血,熱下迫而不上炎故不發喉痹。

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講解:本條論述熱厥。太陽傷寒自發病至四五日,先熱後厥,熱與厥相應,熱深者厥亦深,熱微者厥亦微,如白虎湯證,熱氣壅滿於裡,阻礙氣血通暢,可致厥逆,當清之;瓜蒂散證痰實痹阻而致厥,當吐之。此處結實致厥者,當下之。若反發汗傷其津液,則口傷爛赤,若以其爲寒厥與四逆湯,當斃。

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講解:傷寒,厥冷五日而發熱同爲五日,假若第六日本當復厥之時而不厥,可以自愈,因其發熱五日,厥冷未多於其日數,故可自愈,但若熱有餘,則另當別論。

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爲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講解:古人認爲陰陽經氣不可相互順接則爲厥,相當於現代所言動脈、靜脈不可相互銜接而出現手足厥冷。逆者,由外及內、由遠及近稱逆,即指由手指至腕、由腕至肘這一方向。

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爲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爲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烏梅丸】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附子(炮,去皮)六兩,當歸四兩,黃櫱六兩,桂枝(去皮)六兩,人蔘六兩,蜀椒(出汗)四兩。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講解:本條詳細論述厥之證治。傷寒脈微爲虛,厥爲虛象,至七八日不但手足冷,甚至營衛不行,全身皮膚髮冷,其人躁亂不寧而無有休止,此爲胃氣衰敗,邪盛正衰,正氣無力抗邪,“藏”即指“胃”,此處不出治法,當爲死證。蚘厥,爲厥陰病一證,其人當吐出蚘蟲,且病人可以安靜,但又時時發煩,爲胃中有寒,下寒上衝,迫蚘上擾,入膈則煩,很快得溫而靜,胃中蚘蟲聞食味而復出擾動,故得食後嘔而煩,將蚘吐出而可愈。蚘厥可治,烏梅丸主之,且本方還可治虛寒久利。

方中既用附子、蜀椒、乾薑、細辛大溫大熱之藥溫中去寒,回陽救逆,又用黃連、黃柏苦寒燥溼解煩治利,人蔘、當歸健胃補益氣血,桂枝平衝降逆,烏梅酸斂生津止渴,且於陰虛證中大量用烏梅可制溫藥,以防辛散太過,又可配伍柏、連止利,故以此爲君,臨牀用之,仍以爲丸效果最佳。

339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爲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講解:本條言熱厥。熱少而厥微,僅見指頭寒、嘿嘿不欲飲食、煩躁均爲少陽柴胡證。數日後,小便色白通利,熱證已除,此時欲得食,更可說明其少陽熱證已去,其厥當愈,若嘔、胸脅煩滿之少陽證更重,爲熱有餘而厥亦深,由指頭擴展至手足厥冷,熱盛入裡,傷血則便血。

臨牀柴胡證多可見手足厥冷或指頭寒,切不可以此爲虛而補之。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關元也。

講解:本條言沉寒積冷結於下焦,亦可致厥。手足厥冷、不結胸,說明病不在上。小腹滿、按之痛,爲病不在中焦,結在下焦也。寒性就下,熱性上炎,沉寒積冷結在下焦**之處,而非**之裡,其治法當取《金匱要略》之大烏頭煎,大建中湯等。

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講解:本條言厥熱往復,與前文厥利熱往復同一含義,以厥熱變化可以看出疾病進退之機。傷寒發熱四日,厥僅三日,後又發熱四日,厥冷日少而發熱日多,陽進陰退,其病當愈。若四日至七日發熱始終不除,爲熱太過,傷及營血則便膿血。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爲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爲進也。

講解:本條與上條恰好相反。傷寒,厥四日,熱三日,又厥五日,寒日漸其多,熱日漸其少,陰進陽退,在虛寒證中,其病更重。

343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講解:本條言藏厥,可與第338條互參。第338條言“七八日膚冷”,本條言“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雖然煩躁,但尚未達到“躁無暫安時”,程度輕於前者,尚有可治之機,可灸太沖以溫厥陰,若溫之而厥不還者,爲陰寒太盛,藥力難及,死。

344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講解:傷寒發熱說明邪盛,下利厥逆說明正虛,胃陽不足,出現躁不得臥,即躁之甚者,躁而不煩,爲胃氣已敗,陰寒重證,重之又重,其命難保。

345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講解:下利至甚,無論發熱與否,應急當救裡,四肢厥冷不止,說明其下利已有虛脫之象,亦死。

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講解:太陽傷寒,六七日前不下利,六七日時,便發熱而下利,爲正敗邪盛之候,其人汗出不止,更傷津液,汗下亡津液,即是亡陽,精氣外脫,必死。有邪而無正,即有陰而無陽。

34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講解:太陽傷寒五六日,爲內傳半表半里之時,“不結胸,腹濡,脈虛”全無結實之象,此時作厥必由虛來,胃虛谷氣不布,血液不達於四末故厥,爲無血無津,萬不可下,下之利不止,必死。

348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爲難治。

講解:病本發熱而厥而已,其病尚輕,七日傳裡,裡虛反而下利,爲正虛虛脫之象,爲難治,應引起重視,若其人能食,尚有生機。

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講解:關以下沉、寸脈浮者謂之促,傷寒見寸脈浮爲表未解,關下沉爲裡虛,若此時手足厥逆,可知胃氣已衰,當舍表救裡,以灸溫其裡,或服四逆湯,此脈促與叔和所言“數中一止”主於熱者不同。

350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講解:傷寒,脈滑爲裡熱,其厥當爲熱厥,故以白虎湯清其裡熱,熱清則厥愈。

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兩,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炙)二兩,通草二兩,大棗(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51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16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10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6)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5)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8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3)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51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16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10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6)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1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5)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4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4)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52章 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41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32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44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1)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8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3)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46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