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內丹道

昨日的悲喜劇不再細說,幾句話概括:王潮面對兒子的請罪,竟然沒反應過來,然後就被老孃甩了一柺杖,緊接着一頓訓,大意是:你瞧瞧!多好孫兒!硬是給你這個混賬父親給整成了傻子!現在,我孫兒醒過來了,你要是再整天罵他,不是你死,就是老孃亡……

還沒訓完,老太太又喜極而涕,衆人也只得陪着哭一會,再一陣好生地勸。

後來,醫生也過來檢查,更是說,王衙內脈象正常、臉色安康,身體已經大好。

既然已經這樣了,那還不完美收場?只是,末了,王潮卻要王延興跟那個打了他的呂姓道士致謝,真是有些掃興。

這不,大上午的,王延興,就被告知呂奇道士一會過來了,讓他在屋裡好好接待。

兒子被打死了,老子竟然要謝兇手……這王潮,還真tm的是清官啊!只是你不覺得清得有點過了嗎?王延興在肚子裡罵了不知道多少遍,罵歸罵,卻又能如何?也只能先聽他安排了。

果然,不多時,那道士便被劉忠帶了過來。進了房間,王延興看他一身道袍穿的整整齊齊,清秀的臉上也沒有什麼怨恨的神色,想來,在刺史府,的確沒有受什麼委屈。暗自鬆了一口氣之餘,心裡又是一番五味雜成:這王潮還真是夠“公正”的,自己兒子被這個道士打了個魂飛魄散,竟然還能這般禮遇殺人兇手!

有這麼個父母官,自然是一地之福,可有這麼個父親,對做兒子的,還真不好說是什麼好事啊!

可既然要做,就做到位吧,藏住心裡的小心思,趕忙起身,朝剛剛落腳的呂道士躬身長揖:“多虧道長一擊驚醒夢中人,延興在此有禮了!”

呂道士才進房子,還沒弄清楚狀況,就被這一聲謝給弄懵了。在唐代的禮節不像後世明清那樣動不動就行重禮,又是跪又是磕頭的,像這樣的躬身長揖,已經是帶有敬意的見面禮了。他倒是也沒想到,那當街強搶民女的惡少竟然還會知禮。只得收起臉上刻板,緩了緩神色,輕輕地還了個禮:“衙內有禮!貧道呂奇稽首!”

“這次請道長來,主要是要向道長致謝的!前幾日,延興做錯了事情,多虧道長當頭棒喝,讓延興終於是醒悟過來!”說罷,又走上兩步,再次俯身長揖。若是紈絝版的王延興沒死,別說長揖,只怕在看到道士的第一眼就直接翻桌子了;可重生版的王延興,早已久經機關生活的考驗,什麼違心的話說起來,都能說得跟發自內心肺腑一樣,誠意滿滿的,很是能打動人。

那道士果然有些受不住了,還不到二十的他,見過的人和事都不多,這事更是聞所未聞:把人家打了一頓,幾乎就橫死當場,回過頭來,竟然還要被感謝。這……走到哪裡都沒這道理啊!

他哪裡會想到這個王延興已經變成了臉皮厚如城牆的主?覺得自己臉上隱隱發燙,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連忙再稽首:“不敢當!不敢當!當日也是小道下手過重,誤傷衙內,還要請衙內多多海涵!”

海涵!人都被你打死了,還涵個屁!這話當然不能說出來,只管高帽子繼續往人家頭上帶:“道長雖然年紀不長,可在理深刻!有道是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道長您拔的雖然不是刀子,那也是除暴安良的見義勇爲……”王延興說到一半,也覺得,作爲捱揍的人這麼說,似乎真有點過了,便再把話頭牽回來,“延興被教訓得正是恰如其分,不猛擊不以醒世啊!不振聾發聵不足以明理!道長出手正是應該!”這話說得,這頓打是求着呂道士打的似的。

聽着這些話,別說呂道士了,一旁站着的人都有點糊塗了,這算哪門子的歪理?當事人呂道士更是有點暈!他來之前是做好準備,打算怒斥這個二世祖一番,然後再甩袖離開。進了屋子,卻完全沒有按劇本走。自己除暴安良、見義勇爲是不錯,可不該由他來說啊!那是被保護者的臺詞啊!而現在話說到這份上,先前準備的話自然是用不上了,他只好回答道:“小道自小便受師尊教誨,扶助弱小正是本分……”

聽聽這話,怎麼着都覺得被弱小讚揚自謙?王延興自然不會說破,只要致謝完事,能到王潮那裡交差,其餘的都是小事。打算再閒扯兩句,就打發小道士滾蛋。便接着道士的話隨口問道:“哦?不知尊師是?”

“貧道師尊姓呂,號純陽子,名諱一個巖字。師尊對小道,自小是嚴格要求,不單是研習道法……”

等等?是誰?“純陽子?呂洞賓?!”這名號!如雷貫耳!他師尊竟然是呂洞賓?後世哪個人不知道呂洞賓?

只是一般衆人所知道的呂洞賓都是因傳說故事而起,什麼八仙過海、千里飛劍、三戲白牡丹之類的,而知道他生活在晚唐的人卻是不太多,王延興就是這衆人中的一員。那些什麼故事,都是當神話聽聽就算,從來沒有當真過,事實上,他本就不相信有什麼神仙鬼怪,然而,可當自己穿越,尤其還是魂穿之後,先前的立場就站不住腳了。因爲魂穿就意味着,靈魂能脫離身體單獨存在,那麼,出現個一兩、三四個神仙有什麼不可能呢?

尤其就在眼前,站着的,就是一位傳說中的仙人的弟子,本能地感覺到,如果能搭上這條線,或許是一種資源?只是,下意識,又不知道這道士說的真假,眼神朝門口的劉忠看去。劉忠竟然會意地點了點頭。

明白了,原來王潮是確認過,知道這個呂道士後臺極深,根本就不是一個泉州刺史能得罪得起的。再轉念一想,所謂禮遇,只怕也是給人看的;現在把道士帶過來,難道是存了給兒子結一份善緣的心思?如果是這樣,那原來外表威嚴冷漠的王潮,內心也還是滿看重這個兒子的嘛!

既然這樣,何不想個辦法直接把這個呂道士留下呢?腦子飛快地轉着,有限的線索被逐條展開思考,慢慢地有了想法。

呂道士還在那裡介紹當年自己受教訓的軼事,卻不知道就在短短的幾句話的功夫,對面這個王延興已經把壞主意打到自己腦袋上了。

呂道士一邊說,王延興便聚精會神地聽,那感覺,好像是在聽天底下最動聽的故事一樣,呂道士看到對方聽着這麼入神,說起來也更有勁了,卻不知道,王延興的專注的,其實在那些話中,找到點可以用來鑽空子的內容。待他剛一說完,王延興就興奮地接口問題,就像好學的學生向老師提問一樣:“那,尊師不是用劍的嗎?道長,您……”

“厄……只怪小道學藝不精,不曾學得師尊的劍法;不過,內丹之道,小道士深得家師真傳的!”呂道士臉上一紅,辯解道。

下意識地,王延興便擺出一副不相信的樣子:“內丹什麼的不知道,不過伏火丹倒是聽說過……道長會練這個嗎?”

“伏火丹不過是旁門小道,哪裡能和小道的內丹之學相比!”

“原來內丹更甚一籌啊……”內丹派是道教的一種修行方式,講究天人合一,以自身爲鼎爐,精氣神爲藥物,以求在體內凝結內丹,當然,這個凝結出來的內丹,也不是真的會長出一個核來,只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玄幻的存在。呂洞賓就是這個派系的重要人物。只是這些小知識,卻又不是王延興所知道的。不過,不知道並不代表不能反駁,“那……能拿出來給別人吃嗎?”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
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