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傾雨

彷彿有巨浪洶涌澎湃而下,那是多少年前的舊事了。或與金玉妍有關,或許也有綠筠的嫌隙。但,那畢竟是許久以前的事了。歲月荒蕪了菸草,誰還分得清真假呢?要緊的是,這些年來,綠筠的確不是本性惡毒之人。

綠筠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拼命搖頭,喉中發出荷荷怪聲,一張臉紫漲不堪,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海蘭靜靜跪下,看着幾欲暈厥的綠筠,柔聲道:“皇上,皇后娘娘不說話,是與臣妾想的一樣。多年前的事了,誰還說得清到底是誰害了誰,還是偶然巧合,或是被人設局陷害?孝賢皇后與素心都閉目於九泉,咱們又何必苦苦追究?臣妾懇請皇上一句,息事寧人,也當爲寒氏求個安寧吧。”

她的話,讓皇帝的怒氣稍稍平息,如懿將綠筠扶到海蘭懷中,使個眼色示意她們退下,溫然勸慰道:“皇上,寒氏初入宮闈,已然惹來無數非議。純貴妃資歷既深,又有兒女,便是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您聽過也罷了,何必與女子計較?”說罷,盈然起身,挽住皇帝手臂,緩緩踏入暖閣,將一室喧鬧留於殿外。

如懿與皇帝一併坐下,捧過皇帝吃殘的茶,揮手倒去,盈盈一笑,“所有煩惱事,如這殘茶,潑去可好?”

皇帝猶有餘怒,別過頭道:“朕也想不惱。可氣的是賤婦久在宮闈,還這般不識大體,引起紛擾。”

如懿思忖片刻,用清水緩緩衝洗杯盞,投入陳皮與甘菊,以滾水沖泡,看着甘菊一瓣瓣綻開於水中,盛放出寧神甘和的怡然香氣,方纔遞與皇帝,“純貴妃的性子算是好相與,都有些微怨言,何況旁人?皇上縱然愛惜寒氏,也不能引起六宮怨言。雨露均沾,纔是六宮和睦之道。”

皇帝怔了片刻,頗爲苦惱,握住她的手道:“如懿,你一定覺得朕昏了頭是不是?朕寵愛寒氏,自己也覺得是在發瘋。可朕一點辦法也沒有,完全不受控制,做任何事,就想換她真心一笑。”如懿聽着他字字句句,直如剜心一般,拋開皇帝的手道:“皇上對着臣妾說這樣的話,是當臣妾爲無慾無求無心無肝的女子麼?可以任由夫君向自己訴說對別的女子的衷腸癡心!”

皇帝懊喪不已,牽住她的手絲毫不肯放鬆,“如懿,除了你,這樣的話朕還能對誰說?朕對着寒氏已經有無限煩惱,可後宮還是不讓朕有片刻安寧!朕能征服最兇蠻的部族,卻征服不了一個女人的心,你叫朕如何不惱不恨?”

如懿滿心氣不過,愈加摻了酸澀之意,道:“皇上縱然滿心要征服寒氏,又與純貴妃母子何干!再不然,永璋還年輕沒歷練過,何苦這樣唬着他?”

皇帝一提永璋,便生不豫,“永璋是朕的親生子,朕怎麼會不疼他?可是朕每每見他,都是這般懦弱無能的樣子。朕真是恨鐵不成鋼!”

如懿切切勸慰,殷殷道:“皇上待永璋,每每呵斥多於教導。也難爲皇上,有那麼多阿哥,難免不能一一細心。可於純貴妃而言,三阿哥是她愛子,她如何不焦心愛惜?皇上所言所行,不僅傷了父子之情,也傷了純貴妃的心。”

皇帝將手中杯盞重重一頓,“慈母多敗兒。若無她寵溺,永璋不會被縱得這般不成樣子。若非她挑唆,永璋怎會擅言宮闈之事,議論長輩妃妾?若她肯嚴加管教,當年也不會生出那般奪嫡之心……”

“嚴加管教並非鎮日耳提面命,呵斥責罵,而是告訴孩子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便是做得不好,到底孩子們還年輕,慢慢改過便是。皇上何至於動輒打罵,寒了子女心意?”

皇帝甚爲不滿,睨着她道:“如懿,朕知道你口舌伶俐。但令妃也有她的好處,溫言軟語,是朵解語良花。她可從不敢對朕這般說話。”

如懿一滯,不意皇帝會說出這番話來。然而頂撞亦是不宜的,且看綠筠便知道。她將心口的滯鬱壓了又壓,緩一緩急促的氣息,極力柔婉道:“皇上的話,臣妾記着了。臣妾只是想,永璋再不好,到底還是個淳厚的孩子。當年便是有過奪嫡之心,這麼多年的挫磨,惶惶不可終日,也儘夠他學乖了。皇上教導阿哥們嚴格些自然是好,可若傷了孩子的心,怕要挽回也難了。皇上難道忘了永璜英年早逝麼?如今又要賠進一個永璋,天家父子,何至於薄情如此!”

皇帝聽如懿說得傷懷,也不禁軟了心腸,慨然道:“朕是對永璜和永璋多有不滿,深覺二子野心勃勃,不肯安分。可他們到底是朕的兒子,這些年,怕也不好過……”

如懿黯然道:“皇上說得是。早年阿哥們不懂事,總是因爲孝賢皇后是嫡後,是皇上心愛尊重之人。可如今爲了一個名分未定的嬪妃,就連對純貴妃多年侍奉之苦也不憐憫,對永璋的拳拳孝心也視而不見。那麼,恕臣妾直言,這便是皇上的過錯了。”

皇帝橫眉冷對,“皇后,連你也要逆朕的心意?”

如懿傷感而氣惱,“臣妾不是要逆皇上心意,而是覺得皇上一向仁和御下,前幾日申斥了永璋,今日又對他額娘大發雷霆,難免傷了宮中祥和。縱然純貴妃有什麼錯處,皇上念在她生兒育女,多年勞苦,也寬恕了吧。”

皇帝沉默良久,有幾分愧意,“今日是朕急躁了,勾起當年孝賢皇后的舊恨,又想起素心死時,手裡握着的珠花便是純貴妃的。想着他們母子這般勾結矇蔽違逆朕,朕真是一時惱恨過了頭。”

如懿悽聲求道:“這麼多年了,皇上雖然對素心的死有所疑慮,但畢竟一枚珠花做不得數,皇上都沒有提起。而臣妾敢拿自己性命發誓,這件事,確是當年金玉妍栽贓所致!”

皇帝連連冷笑,悽惶不已,“金玉妍?人都死了,許多事未必都能水落石出!也不必什麼事都扯到死人身上!當年孝賢皇后仙逝,宮裡多少見不得人的事,你以爲純貴妃就事事幹淨了!朕的身

邊,可不知都是些什麼人呢!”

如懿心頭顫顫,悽然中帶了一抹難以抑制的凌厲,“皇上今日這般怨懟,不過是因寒氏而起。臣妾不敢勸皇上不要寵愛寒氏,但若爲了一個新人,惹得六宮不寧,父子失和,實在太因小失大了。”

皇帝斷然揮手,將如懿的勸誡生生截斷,“寒氏之事朕自有分寸,後宮不許妄議。種種是非,都是因爲後宮女子妒心甚重,饒舌起的是非,沒的帶壞了朕的阿哥!諸位阿哥之中,永璋最是年長,他若起了這個頭,叫朕還怎麼教導其餘阿哥!”

如懿萬般放心不下,“自從永璜死後,永璋就是皇上的長子。皇上要嚴格教導孩子,臣妾無話可說,可過嚴嚇着了孩子,又有什麼意思。永璋自己也是有兒子的人了,還被皇上嚇成這樣,您叫他以後怎麼做人阿瑪?”

皇帝長嘆一聲,臉色稍解,“罷了。你叫江與彬親自去瞧瞧,就說是朕放心不下。”他說罷又氣,“說來還是純貴妃自小寵壞了他,一點風浪也經不得,這便嚇着了,日後如何能成器?”

如懿鬱郁不安,“皇上還要怪罪純貴妃母子麼?一個兩個都病成了這樣,人在病中心志弱,別落下病根纔好。皇上得好好安慰純貴妃纔是。”

皇帝終歸也過意不去,緩了緩道:“朕傷了自己兒子的顏面也不好過。但永璋庸懦,不堪王爵。念在純貴妃侍奉朕多年,也算小心謹慎。朕今日又傷得她重了,便給純貴妃恩典,晉封她爲皇貴妃吧。”

如懿心中悶悶地難受,以母子顏面身體之損,換來一個皇貴妃的虛名,到底值得不值得?容不得她心思念轉,皇帝已然道:“既然純貴妃病着,封皇貴妃的儀式能簡則簡,不必過於張揚了。”

於是,皇帝氣惱歸氣惱,事情終究是圓過去了。

綠筠受了這番折辱,心氣大損,身體也急劇地敗壞下去。如懿最放心婉嬪穩妥,叫她時常打點着鍾粹宮的事宜,其餘人等一概不許去吵擾綠筠靜養,纔算把各色目光,都攔在了鍾粹宮外。

然而綠筠的境況很是不好,雖則有晉封皇貴妃的喜事,但她的病情卻毫無好轉。反而像被蛀透了的腐木,摧枯拉朽般倒塌下去。

如懿與海蘭一日三次去看綠筠,她卻只是面壁相向,嶙峋的肩胛骨凸顯於湖色生絹寢衣之下,骸突可怖。她無力起身,只是對着牀壁一味哭泣,背身不肯相見。唯有侍女含淚相告,綠筠每日嘔血不止,怕是實在不成了。

無人時,如懿獨自守在綠筠牀邊,爲她梳理披散逶迤的青絲,說起宮外永璋府中的點滴。更多的時候,綠筠像一潭死水,平靜得讓人害怕。

良久,她才澀然應答:“皇后娘娘,臣妾罪孽太深,連累了自己的孩子。您就讓臣妾安靜等死,換回皇上對永璋的疼愛吧。永璋,他實在是太苦了。”

如懿握着一把象牙梳,低低道:“皇上已經遣太醫去看永璋了。爲了表示對你的歉疚,皇上也下旨封了你爲皇貴妃。綠筠,高興點兒,想開些,好好活着。”

綠筠枯瘦的肩輕輕一動,像是骷髏的骨嘎嘎有聲,她似乎是在笑,笑聲裡帶了哭腔,“中年嘔血,命也不得久了。也好,臣妾這一輩子的心血,都給了孩子,若能以臣妾一死,換來皇上對永璋的諒解,那臣妾心甘情願。至於這個皇貴妃,皇上也知道臣妾快死了吧?當年慧賢皇貴妃死前,皇上也封了她爲皇貴妃,金玉妍更不用說。看來皇上厭棄了誰,盼着誰快死了,就許她一個皇貴妃。皇上,他好仁慈啊!”

如懿酸楚不已,手指輕顫,只得忍住了道:“本宮知道,這回你是傷透了心。你爲皇上生兒育女一輩子,最後還落得皇上如此猜忌。本宮看着,也倍覺脣亡齒寒。”綠筠的聲音在顫抖,“臣妾做夢也沒想到,皇上會爲了一枚連臣妾自己都不知什麼時候掉的珠花,便如此猜忌。臣妾失寵這麼久,自己也不知所爲何事。難怪,難怪,活該臣妾死得糊塗!”她說罷,向隅無聲,也拒絕服藥,只默默等死。

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

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十九日,皇貴妃蘇綠筠,薨。諡號純惠。

她在一個春雨瀝瀝的夜晚寂然死去,死得無聲無息。宮女們爲她送來早晨需要服用的湯藥時,才發現她的身體已然涼透,頭卻依然向着宮外永璋府邸的方向。這個性格軟弱的女子,就這樣默默逝去。好像暴雨裡枝頭殘弱搖曳的花朵,冥然凋零。

很快,她的兒子,三阿哥永璋也追隨他的母親而去。母子相伴地下,也算有所依靠。

這對母子的遽然離世,並沒有惹起宮中過多的關注。因爲連同皇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如寒冰困城的承乾宮。一對失寵而死的母子,實在不能讓人有任何談興。

這一個悶熱的夏季,就是這般讓人窒息而無力。皇帝的熱情愈高,征服欲愈強烈。所有女人的心,便一分、一分地冷下去。

這一年的秋天,皇帝也沒有去木蘭秋獮。所有的追逐狩獵,如何比得上收穫一個絕世佳人冷傲的心?他一直忙碌着,除了朝政之外,就是出入依舊冷漠的承乾宮。

這一日,秋色初起,皇帝於秋色茫茫中踏入靜謐的承乾宮內殿,面上有不勝歡喜之態。偌大的承乾宮中,其實寂靜得如荒漠戈壁,毫無生氣。只因香見並不喜歡宮人服侍,素日只讓自己從前的侍女在側,除了向真神祈禱,只是呆坐終日,不言不語。而承乾宮外,宮禁格外森嚴,雖然皇帝從不禁止她出行,可是在那次失敗的奔逃之外,她再無行走宮闈的慾望。

皇帝轉入內殿時,香見正倚在暖閣窗下,寂然望着天邊日暮,愈墜愈濃。皇帝見她側影如剪,絕美容顏中滿溢剛烈清絕之色,不覺心旌動搖,緩下了腳步,凝望她翩然的身姿。

暮霞沉沉,天際細月如鉤。

寂寞空庭,黃葉醉染,宮人逐一點亮檐下琉璃宮燈,一任暈黃燈光,幽幽灑落。微黃的暖色下,香見的膚色仍是見慣的蒼白,和着身上層層銀線絹羅紗衣,神色始終淡漠如在無人之境。這樣的她,有一種近乎支離破碎的脆弱感,像是秋夜白露,卻不知會在何時,倏然被陽光蒸發,消逝不見。

這樣的感覺讓皇帝深深不安,他迫近兩步,靜靜含笑向她,低聲下氣道:“香見,朕來瞧你。”

她並不理會,甚至連身形也未挪動一分,只是望着天際撲棱展翅的烏鴉,露出一絲神往之色。皇帝對她這樣的冷漠已然習以爲常,便示意李玉捧過手中滿插楓葉的玉瓶,討好地笑道:“這才入秋,御花園的楓葉紅了。朕知道你不喜歡出去,特意折來給你細賞。”

那一捧楓葉烈烈如血,殷紅欲滴,給滿殿的冷落平添一痕融融之溫。香見充耳未聞,李玉乖巧地上前,將玉瓶捧至她面前,卻招來她低低驚懼的呼喊和一臉的厭惡痛恨,“拿走!拿走!”

幽居承乾宮數月之後,她已然失去了剛入宮時的激烈。更多的時候,是如死水般的沉寂。所以,這一刻她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驚得皇帝伸手就要攬住她,急急安慰道:“別急!別急!你若不喜歡,朕便叫人撤走!”

李玉見狀迅疾退下,將楓葉丟到外頭小太監手中,又垂手侍立一旁。香見像是怕碰到什麼污穢一般,劇烈地揮動雙手,避免皇帝的手觸及自己,一壁恨道:“你們就喜歡這樣噁心的樹葉?像血一樣,像大軍攻進我們的部族時一樣,都是血,到處都是血!太可怕了!”

皇帝見她如此激動,生怕她傷着自己,忙忙退開兩步道:“香見!戰爭的確會有流血犧牲,但一切都過去了!你不要去想,不要去記得,好好留在宮裡。朕會好好待你的!”

“好好待我?”香見倏然怔住,惘然悽笑不已,“烏鴉都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飛,我爲什麼不能再騎着駿馬回到我的故鄉?你放我走,我要回我的家鄉,和我的父親、族人在一起。”她的話語裡帶着深深的哀求與淒涼,“讓我回去吧!我要去找我們的家園,我要去給寒歧守他的墳墓!”

皇帝的目光遽然一跳,像是被疾風閃過的火焰。他溫和地笑,如要融化的甜沙。“香見,半個月前你已看過你父親的親筆書信,他希望你爲了自己的族人,留在朕身邊。”他悄悄走近一些,眼神越發溫柔,“香見,你知道朕的那些妃子嗎?穎嬪和恪貴人出身蒙古,豫妃是博爾濟吉特部送入宮的,恂嬪是霍碩特部的格格,淑嘉皇貴妃是李朝貴女。每一個部族想要與大清永遠和平安定,都會與朕結爲姻親。寒部也不例外。因爲只有至爲穩固的婚姻,才能確保朕會將恩澤永世施於對方。”

香見悲絕而憤怒,沉沉低吼:“我知道,父親一定是受了你的逼迫。”

“不是逼迫。”皇帝負手而立,閒閒而沉篤,“是你父親懂得世易時移,要保全部族的長久安穩。你在朕身邊,是最好的辦法。”他看一眼李玉,李玉即刻會意,從進保手中捧過香色嬪位袍服,恭恭敬敬端到香見面前。

香見一見便移開目光,大有抗拒之色。皇帝凝望她的眼滿是溫柔,“你入宮多時,一直未肯更換滿服。朕想着你身份未明,一時也不勉強。只是你的身份若一直懸而未決,宮中流言蜚語也不甚好聽,連皇額娘也頗有微詞。”他一頓,語意中透出一絲堅決,“朕意已決,決定冊封你爲嬪位,封號容。即日易服,好好做朕的妃子!”

香見大爲驚恐,如避瘟疫,“不!我不!我不要做你的妃子。我有我的心上人,寒歧雖然死了,雖然有過錯,可我不能改變我的心意!”

皇帝微微蹙眉,仍是笑意溫煦,傲然道:“做朕的女人,不比做一個逆臣的妻子好麼?何況你與他只是定了婚約,並非真正嫁與他,何必在意這些?”

香見的目光如冷劍一般,緩緩打量着他,帶了幾分不屑,“我在意的除了我與寒歧的情感,更是你的品行。這幾天這兒有喪儀,我知道的。你的兒子剛死,你的皇貴妃也死了,是因爲我。他們屍骨未寒,你怎麼能立刻和我在一起!”

皇帝驟然聽她提起永璋母子之死,面色大爲尷尬,他微微咳嗽一聲,勉強道:“妃妾之死,庶子之死,都是他們自己懷罪而死。朕已經不追究了,也許了他們死後哀榮。而且人雖死,日子卻要過。”

“人雖死,日子卻要過?死的人是陪伴了你多年的女人,是你的兒子!”香見的臉上是難以置信而帶來的怒意與鄙夷,“不!你這麼對待他們,也會這樣對待我!我不要和你這樣的人在一起!”

皇帝搶身上前,緊緊捉住香見素白柔荑,急切道:“不會的!香見,朕的心意你已經看見了。朕從來沒有爲一個人等待那麼久!朕會寵愛你,疼惜你。讓你成爲朕最寵愛的女人!朕一定會!”他揚起下頜,示意李玉捧過嬪位袍服,柔情萬千,“穿上它,香見,成爲朕的女人,好不好?”

香見極是牴觸,彷彿被皇帝捉住雙手是極不堪的事。她的臉因此而顯得扭曲,極力掙扎着想要擺脫皇帝的觸碰。她身形本就小巧,兼着裙袂蹁躚,掙扎間若素雪飛揚,皇帝一時情動,使了一個眼色,李玉當即乖覺退下,將殿門緊緊掩住。

皇帝眼見無人在側,伸手便欲將她捕入懷中。香見如何肯依,拼死往後退開,以期避得越遠越好。

皇帝的口吻熱切而混亂,眼底有燃燒的火色轟然綻開,“香見!他不過是一個部落的首領,而朕是一國之君,萬里江山的主人。你的美色,只有在朕身邊才最適合。香見!香見!到朕這裡來!”

香見欲哭無淚,左右躲閃,卻是那樣無力而單弱。皇帝手上一用勁,她向後一退,手臂上素衣飛裂,露出大半截欺霜賽雪的晶瑩嬌肌。

(本章完)

第十五章 流言第八章 空月幽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章 好逑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一章 香事第三章 傾雨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三章 傾雨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八章 空月幽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六章 茂倩第三章 傾雨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章 好逑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章 竊心第一章 香事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章 故劍第十章 故劍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三章 紅粉意
第十五章 流言第八章 空月幽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章 好逑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一章 香事第三章 傾雨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三章 傾雨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八章 空月幽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六章 茂倩第三章 傾雨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章 好逑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章 竊心第一章 香事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章 故劍第十章 故劍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三章 紅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