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

日子漸漸過成了一口井,擡頭望得見庭院上空四方的透藍的天,卻再也走不出去。翊坤宮外總是靜得出奇,任誰走過都會不自覺地緩下腳步,怕沾染上什麼不祥的東西。大凡的人與事都改變了方向,唯有遊蕩於宮巷的風不會,它依舊會在某個靜夜,忠誠地傳來宮苑裡絲竹笑語之聲。朝喧弦管,暮列笙琶,那是另一重醉生夢死的繁華,與她無關。

永夜裡,她很少能安然入睡,亦不太流淚。大約這一生,已經爲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傷懷太多,以致晚來傷心,卻不知該如何淚流。

她只是一徑思念着,思念着永璂、海蘭、永琪與惢心。家中已無他人,烏拉那拉氏的親族都是遠親,而額娘與兄弟都已相繼謝世。她真正成了一個無家可歸之人。而這讓自己存活了一世的寂寂宮苑,又哪裡算得是自己的家呢?

不知不覺間,她便添了一種症候,起初只是聲嗄咽癢,煩夢不寧,時常夢見亡故之人,漸漸驚悸咳逆,偶見血痕。好容易延請了太醫進來,江與彬一搭脈,已不覺驚愕當地。

如懿見他如此,已然知道不好,平靜道:“你說便是。”

江與彬紅了眼睛,“是癆症,症候已深。怕是……”

如懿含笑,“不必對人說,拖得一日是一日。”她轉而擔憂,“永琪有舊疾,是你所善醫治的,也不知他如何了。”

江與彬欲言又止,“五阿哥吉人天相,身邊不缺名醫聖手。娘娘還是顧及自己要緊。”

如何顧及呢?內務府的供應早已是斷斷續續,四季衣裳的周全都是憑舊衣度日,或者是太后惦記,遣人傳遞些東西進來。幸得容珮生性堅強,一切都盡力平服。而有兩樣東西,卻是一直未曾斷過的。

大約知道如懿每日素衣簡髻,於佛龕前靜心念經,也當作懺悔之道。每隔三日必有新鮮花卉送進禮佛,春日的玉蘭,夏日的白荷,秋日的素菊,冬日的梅花,四季相續,不曾斷絕,也將死氣沉沉的殿閣略略添置幾分鮮活生氣。另一則是檀香,雖不是最名貴那種,但也潔淨無煙,每月月中,必定送進。於是佛龕前紫檀雕西番蓮流雲紋平頭案正中擺着一隻青瓷香爐,左右設了一對天青玉淨瓶,供了四時鮮花。

這樣的眷顧,不過是因爲永琪的惦念。他深得皇帝愛重,到了三十年十一月,已被封爲榮親王。皇帝諸子之中,唯有永琪最先封親王,皇帝又對其深寄重望。如此形勢,便是登臨太子之位,也是指日可待。

這般榮寵恩深,便是關在翊坤宮內,亦能從喜樂聲中探知一二。菱枝喜極而泣,“若是五阿哥繼承大統,娘娘離開此處也有望了。”她掰着指頭,“五阿哥頗具孝心,若是肯尊重娘娘,等來日,娘娘還可以是母后皇太后呢。”

容珮卻搖頭,“菱枝,你不可胡言亂語,爲娘娘招來禍患。”她換好清水,仔細供好新送來的白菊。那菊花香氣甘洌,隱有清苦氣息。她隱然有憂色,“娘娘,若是五阿哥對您關切如初,那麼可以送來日常所用的定會是五阿哥,而不是如今不太理宮中事的太后。”

如懿對着日光翻過一頁經文,停下來道:“你想說什麼,便說吧。”

容珮道:“娘娘,五阿哥送來花卉與檀香,可見他足有能力照顧您日常。可他避而取其輕,大約是因爲送花卉、檀香,既可讓娘娘潛心禮佛,又向皇上表明態度。”

如懿道:“如此折中,也算兩全其美。”

容珮道:“是兩全其美,既全了些微孝心,也讓皇上知道,他是力贊娘娘靜心思過的。”

如懿清眸揚起,“容珮,不許再言永琪之事。他自小爭氣,費盡多少辛苦才得皇上器重,榮膺親王之位。”如懿笑得欣慰,“我這個做皇額孃的,想起來便覺得高興。若是因爲我而牽連他,那萬萬不可。”

容珮不敢再言,其實她的抱怨並非無謂。十二月天寒地凍,太后送來的炭火併不多,前後不繼,每日僅能點一個小小的火盆度日,便是將大毛衣裳都裹在身上,也根本不能驅走嚴寒。只得容珮和菱枝辛勞,燒了熱水灌湯婆子,三人圍坐着,凍得瑟瑟發抖。比起夏日,這又還不算差了。因爲京中的酷熱,殿閣中沒有冰供,也無艾草薰房,熱得痱子四起,蚊蟲嗡嗡。那痱子本易冒尖,隔着衣衫磨破,又加之汗液,實在痛癢難當。這樣想來,冬日尚能加衣,夏日卻不可剝皮了。

倒是菱枝笑着上來湊趣,“皇上封了五阿哥爲榮親王,榮耀顯赫,真是個好封號呢。”

如懿正欲笑,心中咯噔一聲,莫名覺得不祥,那笑便僵在了臉上。

榮親王,榮親王,這個稱謂怎的這般耳熟。她驀然心驚,曾經順治爺的董鄂皇貴妃,所生的四阿哥深備榮寵,順治爺一意欲立他爲太子,先封榮親王。啊,那個孩子,便是在受封親王之後,夭折於襁褓之中了。

紛雜的記憶紛至沓來,逼得她心驚肉跳,手中一鬆,佛珠便從指間跳脫,散了滿地。她急忙遏制住滿心雜念,伏在地上一顆一顆撿起散落的佛珠,道:“容珮,去點上檀香,我要爲永琪祈福。”

到了三十一年正月,香花與檀香,都停了供奉。如懿深覺不安,還是容珮向守門的侍衛打聽了,才知榮親王永琪舊疾發作,顧不上這些了。

如懿霍然站起,向着門外急切道:“告訴愉妃,告訴榮親王,請太醫江與彬去看,快去!江與彬精通此道,他可以醫好榮親王。”

此去再無消息,時隔兩月,翊坤宮的門卻開了。菱枝驚惶不定,以爲厄運再度來到翊坤宮。而她們,真的再經不起什麼了。進來的卻是進保和海蘭身邊的葉心。葉心泣不成聲,“娘娘,小主傷心得暈厥過去了。榮親王……榮親王快不成了。”

進保在旁道:“榮親王沉痾已重,愉妃小主哭求了皇上很久,皇上才允許娘娘去見榮親王最後一面。”

如懿只覺得足下發軟,險險跌倒,她失聲呼道:“怎麼會?怎麼會?永琪還這般年輕……”

她的心底像是被鋼刀鉸刮,舌頭一陣陣打結,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幸好軟轎已經備下了,進保與葉心半扶半攙將她挪了上去,急急奔往重華宮中。如懿心急如焚,轎外熟悉的紅牆綠蕪,瓊林玉殿,都成了流水裡的倒影,匆匆掠過。

因着永琪病重,正月裡便挪進了重華宮居住。皇帝爲皇子時,曾在毓慶宮居住,婚後移居在此。自從皇帝登基,作爲肇祥之地升爲宮,定名

重華。皇帝將永琪安置此處養病,一來方便生母愉妃看顧,二來亦可見皇帝對永琪的重視。

如懿悽悽惶惶踏進西殿,永琪躺在牀上,已然枯瘦如柴,昏昧不醒。殿中有濃烈的肌肉腐爛的氣味,夾雜着膿血的腥氣和草藥氣味,燻人欲倒。還是侍奉的妾室乖覺,焚起薰香細細,一絲一縷,沁入心腑。簾幔低垂,春寒侵人。淚意矇矓間,恍然還是風姿秀致、英挺如鬆的少年郎,喚她“皇額娘”。

如懿的淚便落了下來,抓住永琪的手。一年不見,不想他已然瘦弱至此。太醫們已然退下了,唯有一個一直侍奉永琪的侍妾還留在身邊照拂。如懿見她長得清麗動人,我見猶憐,不免多看了一眼,問道:“永琪何至於此?”

那侍妾跪下身道:“娘娘有所不知,五爺一向好強,不肯落於人後,爲了替皇上分憂操持國事,常常是夜以繼日,不得安枕。自從得了附骨疽,他怕耽誤國事,一直忍痛不肯言,或是找太醫開些方子潦草對付,以致毒氣深沉,結聚於骨,肉腐骨敗,潰爛淋漓,終致氣血耗盡。”

如懿斥道:“你既此時還留在永琪身邊,必是素日得寵的。既然王爺病得厲害,爲何不告知福晉,上報愉妃,請太醫好好救治。我也曾叮囑愉妃,太醫院的江與彬素擅此道,爲何不請?”

那女子掩袖驚惶,“江太醫?什麼江太醫?妾身從未聽過。”她悽然慘笑,神色古怪,“這是命!娘娘,這都是命!做下的孽在這裡,報不到自己便是報在兒女身上,真是可憐。”她癡癡笑着,狀若癲狂,旁邊的侍女忙拉住了她,“芸格格,您可別傷心壞了說胡話。”說罷,半拉半扯地將她帶了出去。

如懿看着永琪,顴骨凸出,面色赤黃,瘦脫不成人形。她內心大慟,也不知永琪何時會醒來,不禁悲從中來,淚水潸然而落。

永琪在昏昧中含糊地抓住她的手,呼道:“額娘!額娘!我對不住皇額娘……”

如懿痛至錐心,慘聲道:“永琪!皇額娘在這裡,永琪!”

永琪額上青筋暴出,拼命搖着頭,吃力地睜開眼來。他定睛看是如懿,先是驚惶,繼而羞愧,掩面道:“皇額娘,是您來看我。”

如懿驚痛滿懷,哭道:“傻孩子,爲什麼這般要強,諱疾忌醫!若是早些請江太醫來看,也不會如此。”

永琪目中一旋焰火驟然亮起,他沉痛難耐,“皇額娘,是我沒有聽您的話。”他的眼角沁出一滴渾濁的淚,“皇額娘,我知錯了,我真的知錯了。”

如懿握住他的手,柔聲道:“好孩子,你是皇額娘一手撫養長大,你我母子,何來錯不錯這樣的話?”

永琪的淚洶涌而出,“我落到今日,全是因爲太過要強,不肯聽從皇額娘所言,用江與彬醫治,以致迴天無力。不信皇額娘,是我最大的錯處。”

那侍妾臨去時添的大約是蘇和香,那香氣濃郁經久,有芳香除穢之效。香菸嫋嫋,自芙蓉翠葉白玉爐裡飄出。那香氣太過沉鬱,夾雜着滿殿藥氣,薰得人滿眼暈眩。

她逐漸憶起,自從永璂長大,自從永璂得皇帝親自教導,永琪望着自己的眼神,便再無幼時那般清澈。是她疏忽了,還是過於相信曾經的母子之情。她一直迴避着,迴避着永璂和永琪之間某種暗涌的可能。

永琪滿面是淚,“皇額娘,我知道額娘傷了您的心。她藉着您的名義殺了凌雲徹,所以您對她不如從前親密。凌雲徹是您的心結。兒子也知道,若不是額娘與皇額娘一直交好,兒子也不能養在您的膝下,視同嫡出。”他喃喃,望着湛青藍帳頂上繡的百蝠暉春圖,最吉利的花樣,討着好口彩。富麗熱鬧的團花用密密實實的綵線繡成,比着永琪的枯黃委頓,越發眼花繚亂。如懿只覺得太陽穴突突地跳着,有些暈眩,永琪還在說着,“皇額娘,我自己最明白不過,我只是庶子,若不是大哥二哥早逝,三哥四哥平庸,皇阿瑪的眼睛根本看不到我。另一層,我還是佔了永璂的便宜,他雖是嫡子,但比不得永璉和永琮尊貴,年紀也小。若他大些,皇阿瑪便會順理成章立了他爲太子,我哪裡還有一絲希望?”

如懿的舌尖一層層發木,“所以,你是爲着太子之位,忌憚了永璂,也疏遠了我?”

“皇額娘,我不能不怕,我只是一個庶子,哪怕養在您膝下,也比不得永璂。我也知道,永璂不如我幼時聰慧,可他畢竟是嫡子,皇額娘……”他眼中的火焰逐漸冷卻,悲傷中含着無盡的怔忡與茫然,彷彿是迷路的孩童,“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對,皇額娘困在翊坤宮衣食不周,我也未曾盡力照拂,只敢送去香花與檀香,略表關懷,也向皇阿瑪表示並無異議,支持皇額娘閉門思過。皇額娘,兒子是不孝,可兒子也知道,因爲您的失寵落寞,永璂纔不會和兒子有爭鋒之地。直到皇阿瑪封兒子爲親王,兒子的心才放下,可是兒子無福……”

她的淚,滾燙地灼燒着臉龐,“永琪,你便爲了這一時的忌憚,認爲江與彬是皇額孃的人,所以寧可用別人也不用他,是麼?”

他死死地盯着帳頂,重重地喘着氣,“皇額娘,我並不是有心疏遠您和永璂,我只是不敢完全相信,所以只好遠着您。永璂是您的親生子,您要扶持他爲太子,要我輔佐也是人之常情。兒子也是不得已……”他的面上閃過一絲驚懼,“兒子自小在宮裡長大,許多事便是沒有親眼見過,也多少有些明白,孝賢皇后的永璉與永琮死得不明不白,三哥永璋無緣無故便不得皇阿瑪寵愛,四哥的野心,九弟十弟的莫名早夭,還有五妹璟兕,皇額娘,爲了儲位,爲了寶鼎龍座,兒子不能不防……”

他的手漸漸涼下去,像冬雪融盡後的冰涼,即將消弭在初春的黃昏。榻前供着十數火盆,三月初的天氣,還是寒浸浸的。盆中小小的火苗,一簇簇跳躍着,如幽藍陰魅的舌,舔蝕不定,晃出一團團暗紅的光暈,卻沒有絲毫的暖意。

那種冷,從骨縫裡噝噝冒着,難以抵禦。

如懿捧着他的臉,輕輕抵住他的額頭,“永琪,你思慮得太多了。你是皇上的長子,又文武雙全。本朝有立賢不立嫡之說,永璂更是年幼,如何能與你相較?你若能安安心心,何至於今日……”

永琪攀着如懿的手臂,如幼時一般依偎着她,“皇額娘,兒子錯了,兒子不該疑忌您要扶十二弟爲太子,疏遠了您。兒子這段日子病着,總想起昔日在皇額娘膝下的日子,過得安心,踏實。”

他的氣息漸漸

微弱下去,微弱下去,死水一般毫無波瀾,終至令人惶恐的平靜。

窗外,滿眼新綠,染遍林梢。而懷中年輕的生命,已然停止了呼吸。

她靜靜地抱着永琪,渾然不覺得室中渾濁難忍的氣息在逐漸淡去,就如懷中的身體,在逐漸變輕。

那是生命,在緩緩剝離。

也不知過了多久,黃昏的夕陽如溶了的血水,肆意佈滿了整個天空。餘暉斜斜地照進內室,勾勒着花梨木牀架上一痕一痕纓絡的影子,牀棱與頂架上的雕花都是用金粉一筆筆描成的,是花正好月正圓和合長久的故事,燕是雙飛燕,人是照花人。一花一葉,一蝶一鶯,花香脈脈,碧枝如絲,在微光裡像浮涌的金浪,迷得人睜不開眼睛。

她別過頭,才見皇帝站在琉璃簾內,不知何時進來的。他的身後是廊下一排輕紅紙燈,不過很快,都要被換成素白了。

皇帝眉頭緊蹙,臉上全然是蕭瑟的哀慟,雙手輕輕顫抖。

如懿乍見他,還來不及起身,淚已落下,“皇上,永琪沒了。”

皇帝的身形是僵死的,一點一點挪進來,他的聲音沒有一絲溫度,“永琪臨終的話,朕聽見了。”他忽然盯住她,揚起手中一柄打開的湘妃竹灑金摺扇,狠狠從她的耳畔直劈到了顴上,“這是朕最後一次打你。”

那摺扇原是消暑用的東西,玲瓏小巧一把,皇帝常自攜在身邊,自取清涼。此刻他落手極重,來得又急又狠,居然連灑金扇面都刮破了幾折。如懿倒伏在地上,聽得有無數細蟲在她頭顱裡死命扎着,耳邊嗡嗡亂響,頰上只是發木。她沒有反應過來,只是盯着他微白的雙鬢,呵,那顏色,像極了除夕夜中紛碎的落雪,像未亡人的眼睛,淡白,死沉。她老了,他也老了,都經不得這樣沉重的傷痛,而且,是最優秀的孩子。

足有一年不見了呵。

這樣慌促的相遇,臉頰上劇烈的腫痛,他卻連用手打她亦不肯。她卻在依稀的茫然中辨別着他的樣子。她清楚地記得,腦海裡的,那最後一次相見時,他的模樣。他有一點點老,雖然才一年,衰老卻如黃昏的陰翳,不可抗拒地到來。

她一直以爲,那樣的憔悴支離,是她一個人的事。卻不想,他也在經歷。

真的,真的很想忘記。可在佛音的靜謐裡,才發覺刻意地忘記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那些藏在波瀾不驚的浮沉往事之下的,一闋詩詞,一種聲音,清晨的白露,紅櫻的綻放,細枝末節,零碎瑣屑,都會在對着他的時候洶涌而出。

迎來的,卻是迎面兩掌。

她的錯處,大概是數不勝數。所以並不辯白,只是定定望住他,一雙眼眸格外地黑。

皇帝顫聲道:“你做了什麼?逼得永琪連你遣來的太醫都不敢用。你說,你爲了永璂,可是暗地謀害了什麼?”

她靜靜道:“皇上,您知道的,臣妾從未向您求取過永璂的前程,從來沒有。”

“你嘴上保舉永琪,暗地裡卻陰謀詭害!”他駭然驚痛,熱淚縱橫,“永琪是朕最出色的兒子啊!”

皇帝正說着話,外頭福晉們的哭聲嚶嚶響起。方纔的妾侍不知從何處衝出來,跪倒在皇帝身前連連叩首不已,厲聲道:“皇上!榮親王生前鬱郁難安,不敢接近翊坤宮娘娘。若非如此,榮親王得翊坤宮娘娘多年養育,怎會這般迴避?定是在翊坤宮娘娘處,王爺見了不該見的,聽了不該聽的。”

有侍衛上前拉她,她哭號難抑,如何肯去?皇帝問:“你是誰?”

還是永琪的福晉答道:“回皇阿瑪的話,她是榮親王府的格格,王爺生前最寵愛的侍妾胡芸角。自從王爺臥病,也是胡氏侍奉最勤。”

芸角嗚咽道:“皇上,妾身本不該說這樣的話。可王爺即使在病中,也念叨着數位兄弟早夭的慘況,對此鬱郁難安,生怕自己有朝一日也不能安穩。妾身是婦道人家,本不明白王爺是什麼意思,直到額娘來探望,提到翊坤宮娘娘舉薦江與彬江太醫,王爺口中答應,卻一直不肯讓江太醫醫治,妾身疑惑追問,才知王爺心思。”她瞪着如懿,哭得聲嘶力竭,“王爺,您別丟下妾身,妾身這便跟着您去了!”

她說罷,一頭撞在牆上,飛血四濺,似開了一樹豔豔桃花,香銷玉殞。

皇帝連連冷笑,“好!好!好一個皇額娘,好一個翊坤宮娘娘,連自己的養子都對你心懷畏懼,你自己做下的事情自己明白!”他喝道,“格格胡氏殉主,以側福晉之禮,好好葬了。”他又向着永琪福晉道,“愉妃傷心不能起身,榮親王的喪事,便由你和內務府好好主理,皇貴妃也會來照應。”

他沒有再理會如懿,任由她孤零零站着。沒有人驅趕她,也沒有人理會,只是遠遠地避開她,哭天搶地着開始忙碌起來。她是一個孤清的影子,那有什麼要緊?可是她曾經引以爲傲的孩子,居然死在了對她的疑忌上。連那個胡芸角,莫名其妙衝出來的胡芸角,都指着那一絲疑惑,可以如此咬定她。

多少年的心血煎熬,只落得如此下場。天家深苑,母子情分,原來是如此呵。

她欲哭無淚。

永琪這般心思,怕是連海蘭也不知曉吧。她立在那裡,看着紅色的宮燈被粗暴地扯落,換上白紙燈籠。素白的雪色一點一點蔓延開來,漸漸成了堆雪天地。

她遲鈍地被挪上了軟轎,葉心一壁哭一壁陪在身側。如懿聽見自己的牙齒在發抖,“這個胡芸角,查查她的底細。還有,查查爲永琪侍疾的太醫。”

葉心忙亂地點着頭,來不及說什麼,軟轎便已將如懿送了出去。

如懿是在長街上掙扎着下來的。

她的手心全是潮溼的冷汗,涔涔地洇溼了掌心的每一條細紋。她的膝蓋痠軟如綿,她半倚着危危紅牆,那種虛脫的無力感排山倒海吞襲而來。

不,她一點也不想靠着這堵臨淵般的紅牆。她淚流滿面,說不出一句話,一掌,又一掌,重重地拍在牆上。以掌心的刺痛,軟弱的力量,來撼動這一切。她想出去,想出去。她這一生,從未如此刻,發瘋般地想要出去。

她心愛的孩子,心愛的男子,她的青春,她的來日,全部折墮在了這裡,成了紅牆之下的暗沉的餘灰,琉璃瓦上點綴的浮光。

那是她的半生呵!

她精疲力竭地倒下,無聲地哽咽。末了,還是葉心強扶了她進了翊坤宮,再度重門深閉,不見來路。

(本章完)

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一章 香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三十章 令懿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章 故劍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章 故劍第十章 故劍第十九章 辱身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六章 寶月明第三章 傾雨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六章 寶月明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一章 香事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章 故劍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五章 流言第三十章 令懿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七章 環敵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章 故劍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三章 傾雨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八章 分飛第三章 傾雨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七章 環敵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五章 流言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八章 分飛
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八章 分飛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九章 辱身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一章 香事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三十章 令懿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章 故劍第三十章 令懿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章 故劍第十章 故劍第十九章 辱身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六章 寶月明第三章 傾雨第十四章 木蘭情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六章 寶月明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一章 香事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十章 故劍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五章 流言第三十章 令懿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七章 環敵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章 故劍第六章 寶月明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三章 傾雨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八章 分飛第三章 傾雨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十五章 流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七章 環敵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五章 流言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八章 分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