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開山門

接引準提兩人見西方靈氣缺乏,便創出金身舍利之法。修煉金身舍利之法就不用和以前一樣那麼需要靈氣,但是對於功德之力和信仰之力的需求較高。

金身舍利之法就是佛門舍利代替了原來玄門當中的金丹。原來玄門當中的金丹需要大量的靈氣支撐,然而準提接引創出的功法所需要的靈氣卻不是很多,需要的更多的是自身的精神力,對於修煉者本身修煉己身要求很高。而且需要修煉者對於天地的領悟很深,不需要想玄門修煉者一樣,只要有靈氣,就可以修煉成功。

從本質上看,玄門修道法門對於天地靈氣的需求較高,所以對於外界的依賴度很高。而佛門的修煉法門要求苦行,修煉己身,對於靈氣的需求量很少。根據準提的推算來看,利用金身還有舍利的修煉之法,再加上接引的修煉法門,佛門的修煉基本上用不太上靈氣,如果不是用金身,那麼需要的靈氣也就只在玄門**的十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少。利用這些,準提相信,西方的未來會很不錯,隨着天地靈氣的減少,佛門會變得越來越好。

當然有利必有弊,佛門修煉法門雖然需要的靈氣較少,但是厲害程度也是大幅度減少,根本比不上那些玄門正統出身的。如果在相同境界的話,佛門高手根本不是玄門高手的對手,畢竟法力不是一個水平的。

卻說接引準提參悟出金身舍利之法後,一道功德從天而降,沒入兩人身體,接引準提大爲驚喜。

接引忽然若有所悟:“師弟,你我創下這金身舍利法門,天道還給予獎勵。莫非我們這法門未曾借半點天地靈氣爲己用之故。”

“正是如此。”準提微笑着說,“這天地靈氣,終有限度,修士隨意取用修煉,定然會有枯竭的一天。洪荒廣大、靈氣充足,兼之天道擴張時會將混沌之氣破碎爲靈氣作爲自身補益,所以短時間內是顯不出來的。但隨着洪荒修士益多,體內靈氣難以迴歸天地,這一點就會越來越明顯了。”

“如此說來,我們這法門倒是優勢了?”接引表情複雜難言,“西方靈氣稀薄,反倒是促成了這更適宜天道要求的法門出現,這倒真不知是福分還是悲哀。”

“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天若予之,必先取之。修爲愈高,愈知天道玄奧,難測難言。”準提微微搖頭,“這法門日後必定大興,因爲這符合天道要求,天道必將傾向於吾等。”

“雖然如此,亦是事在人爲,我們莫要有任何懈怠心思。”接引皺着眉說,“我等誕生至今億萬載,又有多少得天道眷顧的生靈最後魂飛魄散,不留半點痕跡?龍族蟄居四海,看守海眼;鳳族潛藏火山,鎮壓地火;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被打碎成爲二十八星宿,永封天際,他們當年哪一個不是威名赫赫的大能者?”

“不錯,終究自身修爲纔是根本,我們若是能成就那混元道果,萬劫不磨,不死不滅,那便可以鬆口氣了。”準提說。

問道宮內,接引有些憂急,對準提道:“師弟,你我師兄弟發大願,要振興西方,只是你我師兄弟勢單力薄,又如何大興佛門呢?”

準提微微沉吟片刻,道:“師兄也不必太過憂心,現在西方修道之士甚多,只是沒有得到大能的指點,西方又缺少靈氣,乃至修爲進展。只要你我師兄弟勤於講道,西方修道人士的修爲定能較快提高,一方面你我也有教化功德,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選擇優秀人士,納入我等門下,衆志成城,如此何愁西方不能大興呢?”

準提渺渺數語讓接引心中鬱結散去,感覺似乎能讓陽光猛地從雲層裡撥開陰暗,一下子就照射進來。接眼前一亮,連連點頭同意。

當下,接引食指伸出,一指大地,塵土飛揚,一座土石高臺,指尖一縷紅蓮業火飛落,圍住高臺好一陣灼燒。

須臾,火花散去,呈現眼前的卻是一座彷彿通體由琉璃製成的高臺。這臺高二丈,勢按三才毛上分八卦合陰陽,下屬九宮定龍虎。四角有四柱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後配君臣之義,周圍有風雲之氣。此臺上合天心,下合地戶,中合人意。

“無量壽佛!”

無邊光明自準提身上大放而出,梵音滾滾如雷鳴獅吼,寶焰繽紛流淌天際,千萬道金光白虹橫貫虛空。無量絢爛金光中,一棵菩提巨樹虛影顯現,樹上開出億萬青蓮,青蓮中又有舍利照耀,頭頂衝出一片混沌元氣,有一個法螺演化出來。那法螺嗚嗚作響,宮商角徵羽六音齊出,鳴響不絕。那六印大呂的聲音之中,又有梵音佛唱,說的是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道皆空,惟大光明。

這法螺乃是接引準提在蓬萊三島獲得的先天靈寶,被準提-煉化。那法螺妙音傳遍西方,引修道人來聽講,藉以廣納門徒,傳授技藝,壯大聲威。

洪荒西方雖是貧瘠,修道之中卻是甚多,紛紛心有所感,紛紛駕起雲光而來。一時之間,西方偏僻之地各處道氣縱橫,道法顯威,從四周直奔須彌山。來者無拘,不論品性,在聽道中考察,衆生靈以修爲,路程遠近,德性排列。

準提見西方修道之人已經做好,哈哈大笑,說:“多謝各位道友今天能來參加此次法會,我西方遭大劫難,靈氣稀薄、物產貧瘠,遠不比那東土。唯有衆修士齊心協力,放下嫌隙,共同努力,方能在求道之路上越行越遠,彌補先天不足。吾師兄弟體悟天心,講解大道,以期西方生靈得聞天地至理。”

準提背脊挺直,挺秀的身材中,蘊含着巨大堅韌的力量,放=蕩不拘的喜悅感染着世界每一處角落,微風吹來,荷葉搖逸,彷彿也感同身受。此時一衆修道之士,雙目之中流光溢彩,凝視道臺上的準提。準提表情分明是雲淡風輕,卻好像有說不出的魔力,惹得所有的目光都往他身上聚集。那是一種堅強又威嚴的……氣勢,沒錯,只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已經從他身上傾瀉=出來,感染了每一個人。

淡藍的天空,清澈的池水,清脆的荷葉、各色的蓮花、金色的游魚,聖潔的白蓮上坐着一身白色道袍、雙髻戴花的道人,他手握三尺樹杖,七彩寶光流轉,揮一揮,有金花虛影,長虹劃過……

接引與準提均盤坐白色蓮臺,口誦真言,無量金光迸發,手捏根本印,開始講起道來:

“人生欲免輪迴,不入於異類軀殼,嘗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爲人也。爲人勿使爲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人死爲鬼,道成爲仙。仙一等也,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爲鬼,可以爲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爲鬼也。知之修煉,超凡入聖,脫質而爲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者也。

“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

“所謂鬼仙者,何也?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所謂人仙者,何也。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爲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難而改初心,止於小成。雲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豈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納之爲錯。著採補者,笑清靜以爲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而採日月之精者,不肯導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以類推究,不一可勝數。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於大道。”

“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悅於須臾,厭於持久,用功不謹,錯時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接引準提講道,天地間異象衍生,大道之音如雷霆滾滾,天地亦爲之變色,但見萬靈萬物齊叩首,千草千木逢春天,清氣繚繞三萬裡,白雲駐留一片天,萬道霞光橫貫天宇,七彩長虹環繞山間,異香撲鼻西方極樂之境,梵音響徹九重天。

越講越沉醉,在不知不覺間從兩人頭頂各自飛出一個與接引準提模樣一致的元神,安坐在無邊雲海之上,浩然道意環繞其間,無數大道至理直接從二人元神口中飛出,最後化作化作朵朵氤氳之氣繚繞的仙家符印飄入西方修士的腦門,讓一干修士受益匪淺。

西方修士如癡如醉,好似大道便在眼前。有的抓耳撓腮,有的臉上青紅,有的淡然自若,有的亦寶想**。一時之間,百態顯露的淋漓盡致。

接引準提講完道,西方修士都對道臺上的接引準提拱手行禮。接引準提傳授的是關於化形後的修煉要點與訣竅,化形成先天道體的巧妙之處,化形後續修行境界的展示,法力運用的技巧等最基本的修行法門。由此西方之修道人始得科班修行法門,不復以前自行摸索之苦,修爲大爲精進。

接引與準提得教化之功,得微量之功德。準提慧眼一掃,發現西方雖然天地元氣貧乏,西方的修道人也資質不是特別出色,但勝在意志堅韌,準提對此相當滿意。

原先記憶裡就知道西方貧瘠,靈氣缺乏,修道之士進展不佳。現在看來,雖然領悟力一般,但勝在能夠堅持,天長地久的苦修下去,終究會有成果。何況自己師兄弟所創出的金身舍利之修行法門和玄門修行法門不同,偏重與精神力的修行,對弟子的韌性要求高,如此大事可爲,以後西方不一定就比東土落後太多。

一名身材矮胖,挺着大肚的修士走了上來,道:“兩位道友仁慈,有大德之相,貧道彌勒今有大福源有幸得蒙仙音,令我等如撥雲見日,解往日之惑,特厚顏欲拜道友爲師,如蒙不棄,願常伴身側!”

“彌勒!?”這就是日後的佛教未來佛彌勒。準提聞言心中一動,便向此人看去,他大大胖子,大腹便便,準提何等眼光,一眼就看出彌勒的根腳,爲一先天頑石化形,資質甚佳。

準提喜道:“彌勒,你可願意拜入我門下?”

胖道人笑容可掬,當即拜了下去,道:“彌勒拜見師尊!”

準提這心理甭提多高興,自己在前世最是崇拜彌勒了,想不到現在這位未來佛教的未來佛還成了自己的開門大徒弟。

接引也收了一弟子,名爲藥師,爲一青蓮露珠化形。

彌勒雖如後世山門擺的佛像一樣,肥頭大耳,大腹便便,卻是勤懇之人,他自身修煉不止,又有處事之能。準提和接引商量後,便讓彌勒作爲須彌山的主持,代接引準提處理門中一切具體事務。準提接引暫時卻未有合適靈寶可送兩位徒弟,也只好暫時賜以自己所創出的金身舍利修行之法。

41.大興之路何其長2.封神將起52.悟空不空20.人間皇者失其人2.封神將起61.落井下石57.捲簾大將96.佛前琉璃燈18.命運絲網114.至善天12.蓬萊三島67.靈山大劫69.九幽碎心鼎50.大禹治水85.二心難辨66.靈吉菩薩3.冥界47.后羿轉世53.寶相莊@嚴彌勒佛43.祖龍31.神王之眸27.楊戩下山128.鯤鵬靈教63.西遊開始6.奧爾勞格的眷顧57.玉虛宮8.凡間來的修道之士80.商紂滅亡94.盤古煉體之術23.九天玄女44.廣成子借旗86.老子改天機66.三教大破萬仙陣16.諸神大戰118.妙吉祥童子64.孟婆湯20.殺人立威86.平心娘娘100.割肉度羣魔44.功德聖人96.小雷音寺80.商紂滅亡48.大戰汜水關87.小張太子6.四大金剛19.雷震子隕落89.兄弟反目61.大唐國48.逃出生天12.龍族之禍12.觀世音菩薩107.打入輪迴55.后羿隕落21.菩提往生經17.軒轅繼位28.紫霞重生53.十二品青蓮42.蟠桃園68. 五莊觀65.通天教主的執念50.大涅槃108.大覺仙塔63.幽冥尊者37.縱橫捭闔21.座位之爭73.強勢伏妖38.蠱惑120.三世諸佛43.女媧造人6.遊歷西方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33.地獄深淵39.招妖幡89.兄弟反目5.緊那羅王74.逃亡之路60.準提鬥三清62.娑婆果5.三身佛妙法44.法天相地71.悟空危女媧出手71.悟空危女媧出手82.巫妖大戰二19.聖人無敵乎?50.天國75.悟空命劫58.大教道統86.昊天上帝77.大解脫神掌52.準提初會誅仙陣6.大神盡出60.十二大願窺聖境35.大道玄文5.緊那羅王35.釘頭七箭書51.願力寶珠55.東海之變102.佛法大興54.羅睺再世
41.大興之路何其長2.封神將起52.悟空不空20.人間皇者失其人2.封神將起61.落井下石57.捲簾大將96.佛前琉璃燈18.命運絲網114.至善天12.蓬萊三島67.靈山大劫69.九幽碎心鼎50.大禹治水85.二心難辨66.靈吉菩薩3.冥界47.后羿轉世53.寶相莊@嚴彌勒佛43.祖龍31.神王之眸27.楊戩下山128.鯤鵬靈教63.西遊開始6.奧爾勞格的眷顧57.玉虛宮8.凡間來的修道之士80.商紂滅亡94.盤古煉體之術23.九天玄女44.廣成子借旗86.老子改天機66.三教大破萬仙陣16.諸神大戰118.妙吉祥童子64.孟婆湯20.殺人立威86.平心娘娘100.割肉度羣魔44.功德聖人96.小雷音寺80.商紂滅亡48.大戰汜水關87.小張太子6.四大金剛19.雷震子隕落89.兄弟反目61.大唐國48.逃出生天12.龍族之禍12.觀世音菩薩107.打入輪迴55.后羿隕落21.菩提往生經17.軒轅繼位28.紫霞重生53.十二品青蓮42.蟠桃園68. 五莊觀65.通天教主的執念50.大涅槃108.大覺仙塔63.幽冥尊者37.縱橫捭闔21.座位之爭73.強勢伏妖38.蠱惑120.三世諸佛43.女媧造人6.遊歷西方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33.地獄深淵39.招妖幡89.兄弟反目5.緊那羅王74.逃亡之路60.準提鬥三清62.娑婆果5.三身佛妙法44.法天相地71.悟空危女媧出手71.悟空危女媧出手82.巫妖大戰二19.聖人無敵乎?50.天國75.悟空命劫58.大教道統86.昊天上帝77.大解脫神掌52.準提初會誅仙陣6.大神盡出60.十二大願窺聖境35.大道玄文5.緊那羅王35.釘頭七箭書51.願力寶珠55.東海之變102.佛法大興54.羅睺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