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西遊開始

這李世民本是龍尊王佛轉世,爲的就是謀劃佛教的大興。此時的他雖然還未恢復前世的記憶和修爲,但冥冥之中天數早已註定了一切。

唐太宗李世民爲祖龍轉世,本身就有龍氣,又經過準提用崆峒印爲其收集人皇氣運,終於在玄武門之變,奪得大唐國帝位。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便在大唐國廣修佛廟,提高僧侶的地位,請高僧講演佛法。對道家,卻是放任自流,一時佛法壓過道家,呈欣欣向榮之態。

這個時候,金蟬子轉世的唐僧才被李世民請到長安開始傳播佛法。這日,唐僧登壇宣講小乘佛法。觀世音便與惠岸行者木吒化作化個疥癩形容,身穿破衲,赤腳光頭,將袈裟捧定,豔豔生光,往法會上走來。兩人形象頗爲特異,在法會上,很快就爲唐太宗所察覺。

唐太宗覺得有趣,便請兩人上來答話:“不知兩位法師手捧袈裟,拿着錫杖,自己不將其穿用,反倒落得如此落魄,這是爲何?”

觀世音菩薩慧眼一觀,只見李世民頭頂龍氣瀰漫,色呈五彩,結成華蓋,蓮花旋轉,一隻巨大神龍俯臥其上,金閃爍,散發着令人心悸的氣息。

菩薩心中大定,打個稽首,宣個佛號,答道:“啓稟陛下,此兩物只有得仁德聖僧可用,貧僧如今願將此寶賣出。若是仁德聖僧,此物不要一分,非仁德聖僧,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二千兩。”

菩薩化身看上去垂垂老矣,但是聲音朗朗,宛若洪鐘驚雷,令人精神大震。

唐太宗頓時來了興趣,開口便問:“此兩物有何神奇。只有仁德聖僧可用,賣得如此高的價錢?”

觀世音答道:“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爲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玲瓏散碎鬥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豔。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雲飛……沿邊兩道銷金鎖,叩領連環白玉琮。”

“那九環錫杖又有何神奇?”唐太宗開口問道。

菩薩道:“我這錫杖,是那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雲還。摩呵五祖遊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聞言,即命展開袈裟,從頭細看,果然是件好物,道:“大長老,實不瞞你,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法。內中有一個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受用,你端的要價幾何?”

菩薩聞言,與韋陀合掌皈依,道聲佛號,躬身上啓道:“貧僧有願在前,原說果有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不要錢,願送與他。今見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門,況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揚大-法,理當奉上,決不要錢,貧僧願留下此物告回。”

唐太宗再三挽留,菩薩卻是不理,徑自離去。

太宗只能作罷,隨即找來玄奘,拿着袈裟和九環錫杖給他看。玄奘一看袈裟,就知道這是何物,不過這場子還是要過的,當下不由得連勝稱讚兩件寶物了得。唐太宗聽了大喜,只覺得自己目光不凡,當下朝玄奘說道道:“法師如不棄,可穿上與朕看看。”

玄奘隨即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衆人一看,不禁眼前一亮,好個**俊朗的佛子。衆位大臣開口,紛紛讚揚:是個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

一番讚賞之後,佛門法會便接着開下去。

登壇開講第七日,玄奘講法完畢,見衆人不肯離去,便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觀世音菩薩近前來,拍着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昇天。只有大乘佛法三藏,纔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玄奘聞言,知道觀音來了,就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衆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玄奘心中大喜,問道:“無量壽佛,請問哪裡能請到大乘佛法。”

那菩薩不語,帶了韋馱,飛上高臺,遂踏祥雲,直至九霄,現出救苦原身,託了淨瓶楊柳,渾身清淨如琉璃,遍體生香。左邊是韋馱尊天菩薩,執着降魔杵,抖擻精神。

只見菩薩: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迭盤龍髻,繡帶輕飄綵鳳翎。

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脣一點紅,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解八難,度羣生,大慈憫。

衆人一看是竟然是菩薩降臨,當下連忙跪拜。觀世音菩薩,則是手託淨瓶,周身隱隱約約響起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這些妙音微弱,卻是響徹諸佛、菩薩、羅漢耳畔,清晰可辨,聞之舒心。

這些無量妙音能施衆生樂、濟度生死岸。怪不得,有贊偈曰: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薰盟,千層浪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無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唐太宗也沒料到這人竟然會是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亦行了大禮。接下來,玄奘從觀世音菩薩那裡接了西行法旨,發了西天取經的宏願,得了個三藏的法號。而後太宗便封玄奘爲御弟,給了一個紫金鉢,一匹馬。

最後,喝下一杯帶土的送行酒,西行之路便開始了。在李世民帶領文武百官的送行之下,玄奘和尚既唐三藏便開始了自己的西行取經之路。

這日,唐三藏和李世民賜給他的兩個護衛行至一座山下,突然前方竄出一條斑斕猛虎,張牙舞爪向他們撲了過來。那兩個護衛原本只是人間普通的武夫,他們本就不想和唐三藏一起西行,只是礙於皇命勉強隨行。如今一見這種狀況扔下唐三藏就跑掉了。

護衛逃走,面對着猛虎,唐三藏大驚,忙轉身催馬便逃,卻哪裡逃得過猛虎。只見那猛虎幾步搶到馬前,一個餓虎撲食將玄奘撲落馬下倒在地上。玄奘頓時嚇得三魂不見七魄,立即昏倒在地。

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向唐三藏咬去,眼看唐三藏就要命喪虎口,卻見天上一道白光閃過將猛虎擊倒在地,抽搐兩下,沒了性命。

此時只見天上一個人影落下,正是那韋馱。原來,韋馱得了觀音菩薩之命,從唐三藏西行開始,他便一直在暗中保護唐三藏,故而剛纔才能及時救下唐三藏。

韋馱低頭看了看已經昏迷不醒的唐三藏,道:“果然是有大毅力之人,怪不得師尊會把如此重任交給你。此次事關重大,希望你千萬不要讓師尊失望啊!”

說完,韋馱見唐三藏動了一下,知道他要醒了,便搖身一變,變作了一個普通的獵戶模樣。

唐三藏醒來之後,見剛纔那猛虎到在自己的一旁,儼然是生機已經斷絕了。而自己的正前面又有一個獵戶,唐三藏知道是這個獵戶救了自己。於是,趕緊施禮謝道:“貧僧多謝壯士救命之恩。”

獵戶道:“大師客氣了,敢問大師爲何一人到了這荒山野嶺?”

“貧僧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途經此地而已。”

獵戶道:“大師高義,在下佩服。只是如此荒山野嶺常有虎豹豺狼出沒,大師孤身前往只怕是危險萬分啊!。我自負對這一帶還頗爲熟悉,就讓我護送大師一程吧!”

唐三藏聞言,喜道:“如此就有勞壯士了。”

“大師客氣了,我們這就啓程吧!”

如此,韋馱變化做獵戶,護着唐三藏平安的出了這座大山。

14.楊戩力劈華山21.佛貼20.第七聖人出現了21.僞聖5.七寶妙樹20.人間皇者失其人44.功德聖人15.世界崩坍71.悟空危女媧出手68.乾坤尺定九天28.極樂天113.大塌陷術17.軒轅繼位55.魔道聖人11.神農嘗百草29.底牌3.偶也是聖人?115.真武上帝32.五彩神石3.佛道分流53.夢中證道21.涿鹿大戰299.地府爭鋒13.燃燈拜師玉虛宮5.緊那羅王37.三霄40.造化鼎31.法天相地81.巫妖大戰一11.東皇太一108.大覺仙塔33.地藏取義110.妖族敗北58.五行靈根77.斬斷前世86.老子改天機110.妖族敗北27.賭鬥77.再添一難16.無上祈福術3.偶也是聖人?57.至人機緣22.軒轅劍38.蠱惑21.涿鹿大戰261.落井下石39.盧聖下山4.伏羲入人族42.普賢真人100.八寶雲光洞113.大塌陷術95.起誓伐逆79.雷積山33.悟道太極圖15.昊天吃癟98.東華帝君46.敘敘舊127.三清宮81.封神85.二心難辨54.羅睺再世118.妙吉祥童子95.度化人族68.不成聖,終是螻蟻8.分封諸佛93.招攬燃燈42.盧聖降妖67.窺紫氣血海密謀108.大覺仙塔45.至高神67.靈山大劫26.魔家四將37.女媧定天婚45.六道救苦天尊38.幽冥燈45.至高神77.斬斷前世68. 五莊觀39.招妖幡43.祖龍76.地藏王菩薩54.蟠桃會上的爭鬥40.強強聯手71.靈魂烙印37.縱橫捭闔67.聖人遭悶棍1.金剛琢20.殺人立威80.十三祖巫93.北海冥獄68.紅雲應劫25.改朝換代43.天定要亡?18.此乃天數72.盤古烙印2.函谷關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23.論道三清50.天國24.紅雲再世
14.楊戩力劈華山21.佛貼20.第七聖人出現了21.僞聖5.七寶妙樹20.人間皇者失其人44.功德聖人15.世界崩坍71.悟空危女媧出手68.乾坤尺定九天28.極樂天113.大塌陷術17.軒轅繼位55.魔道聖人11.神農嘗百草29.底牌3.偶也是聖人?115.真武上帝32.五彩神石3.佛道分流53.夢中證道21.涿鹿大戰299.地府爭鋒13.燃燈拜師玉虛宮5.緊那羅王37.三霄40.造化鼎31.法天相地81.巫妖大戰一11.東皇太一108.大覺仙塔33.地藏取義110.妖族敗北58.五行靈根77.斬斷前世86.老子改天機110.妖族敗北27.賭鬥77.再添一難16.無上祈福術3.偶也是聖人?57.至人機緣22.軒轅劍38.蠱惑21.涿鹿大戰261.落井下石39.盧聖下山4.伏羲入人族42.普賢真人100.八寶雲光洞113.大塌陷術95.起誓伐逆79.雷積山33.悟道太極圖15.昊天吃癟98.東華帝君46.敘敘舊127.三清宮81.封神85.二心難辨54.羅睺再世118.妙吉祥童子95.度化人族68.不成聖,終是螻蟻8.分封諸佛93.招攬燃燈42.盧聖降妖67.窺紫氣血海密謀108.大覺仙塔45.至高神67.靈山大劫26.魔家四將37.女媧定天婚45.六道救苦天尊38.幽冥燈45.至高神77.斬斷前世68. 五莊觀39.招妖幡43.祖龍76.地藏王菩薩54.蟠桃會上的爭鬥40.強強聯手71.靈魂烙印37.縱橫捭闔67.聖人遭悶棍1.金剛琢20.殺人立威80.十三祖巫93.北海冥獄68.紅雲應劫25.改朝換代43.天定要亡?18.此乃天數72.盤古烙印2.函谷關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23.論道三清50.天國24.紅雲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