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池海仙會撰天書(三合一,萬字大章

第398章 池海仙會撰天書(三合一,萬字大章)

菩提道人並未通過雲井,而是自一處有根名山來到水上,乘雲趕赴玄鈺水域。

半道,忽聞鸞鳴之聲,神清悅耳。

停下雲頭,菩提往上方看去。

白雲靄靄,翠光閃耀。

顏羽源跨青鸞鳥,正自百丈高空穿雲疾行。

“這鸞鳥……”

道人心下狐疑,默默觀望。

青鸞鳥看到菩提道人,忙和顏羽源交流。

顏羽源低頭見菩提道人在下方乘雲,招呼青鸞下降。

“菩提道友!”

他喜笑着跳下青鸞:“今朝,總算能在人間一見。”

二人神交許久,攀談敘舊,很快熱絡起來。

菩提見他身邊的青鸞鳥,詢問究竟。

顏羽源知曉菩提道人身份,與青鸞鳥對視,青鸞主動開口:“我好奇人間修行,請託顏道友,帶我去池海見見世面。”

此青鸞,乃東林樹王化身,青桑樹所生木氣幻化。

菩提道人見他一心向道,自不會多事。

“只有道友嗎?其他樹王……”

青鸞鳥搖頭。

神木一族終究是異類,其他樹王不願和人族多做接觸。在遺洲互不侵犯,足矣。

顏羽源:“人各有志。青桑道友有向道之心,這次的天演樹計劃,也可參與其中。”

他張羅“祖木”計劃,這些日子與滄瀾子走動越發頻繁,能在劫仙跟前說上話,多添加一個人手,自然不難。

隨後,青鸞鳥張開羽翼,變大一倍,載二人前往步仙洲。

滄瀾劫仙所居步仙洲,並非其所建。而是一位隕落的劫仙友人所託。近些年,雖有好事者將此稱謂“滄瀾仙洲”,但他本人卻從不承認。

池海,是步仙洲上的一座大湖。湖中心有仙山七座,乃滄瀾劫仙昔年代步的山渡。隨着在步仙洲安家,這些山渡化爲仙山,爲劫仙享樂美食之所。

二人一鳥至此,見六山拱衛一山,呈六邊形。中峰奇高險峻,其他六山澤各具神異。再看內外之間,有兩座矮丘靈池徐徐漂浮。

顏羽源對菩提道人解釋:“這新立的兩個山頭,一個用來培養天演樹,一個用來建立獸園。據說,劫仙有大行動。”

他一臉神秘,期待菩提道人發問。

老仙含笑不語,輕輕晃動妙樹,從青鸞而下,跨向池海渡口。

足下步步生蓮,盡顯仙家氣度。

顏羽源也跳下來,並招呼青鸞鳥化作巴掌大小,停在自己肩頭。

他追上去:“你就不好奇,滄瀾前輩到底打算做什麼?”

“那計劃,我有參與,何須你告知?”菩提哂然一笑,“這次慶功宴,與其說是慶功,倒不如說是拉着我們繼續賣力,開始下一階段的開幕典禮。”

“那也是你們的機緣,難道伱打算半路退出不成?”

空中水光流轉,一道化身出現在渡口。

見劫仙親自來迎,二人趕忙上前。

滄瀾劫仙上下打量菩提道人,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今日得見真貌,與我想象之中略有不同,皮相老了些。”

“皮囊外相,弄那麼年輕作甚?”

衡華打算讓木母、土婆、金公三個化身,分別呈現老中青三個姿態,以此體悟截然不同的人情世故。菩提,自然是越老越好。

“不好找道侶啊。我還尋思着,找幾位靈木出身的異仙幫你說親。如今看來,這模樣可沒幾個女仙喜歡。”

道人不理會劫仙調侃,率先走入仙山。

金石徹地,碧水瑩瑩,遍地生長芝草、瓊樹。

中等三品的靈脈,而且是七條。

菩提道人暗暗驚歎劫仙手段。

若滄瀾劫仙願意,通過七座山渡就能打造一座步仙洲。

驚歎時,有陣陣酒香果氣撲面。菩提暗中一驚,連忙運功抵禦。

隨後,他纔想起自己乃化身,木靈之體,無懼酒氣。

“此乃酒山,山中有清釀池、渾盎池、天醇池等十二池,又有桃酒泉、梅酒泉、碧竹酒泉等二十四泉,還有玉糧酒井、甜水酒井等三十六井。”

提及自己的酒山,劫仙滿是自得:“這七十二種靈酒是我巡遊東萊,挑選各地名酒釀成。”

青鸞鳥心生好奇,飛向不遠處的一片紅色泉湯。

翻滾紅浪,酒香撲鼻。泉中央有顆葡萄架,千百碧葉掩蓋累累紅串紫實。

它往紅浪輕輕一啄,頓時酒氣入體,整隻鳥搖搖晃晃,匆忙飛回顏羽源手中。

見青鸞狀似酒醉,顏羽源笑道:“酒山陳釀千年,這裡的酒氣類比靈氣,木氣所化之體如何能近?”

他伸手一指,葡萄架飄落幾片碧葉,入酒泉輕輕一裹,隨後捲成四個葉杯飛來。碧翠小杯間,有紅玉般的液體泛着靈光。

滄瀾子拿起一杯,示意菩提道人也取一杯葡萄酒。

顏羽源自飲一杯,將另一杯餵給青鸞鳥。

菩提略作遲疑,端杯飲盡。

香氣馥郁,醇厚軟綿,還有一絲絲靈氣在體內流轉。

菩提道人若有所思,看向泉水中央的葡萄架。

“這是靈根吧?”菩提道人回憶道,“炎谷的赤晶萄實,五品靈果?”

滄瀾子笑着點頭:“我當年在一處靈島尋得三株,盡數挪移到我家。一株用來釀酒,另外兩株用來取果。”

青鸞鳥化解酒氣,輕啄兩口葡萄酒,滿意地打了個酒嗝。

劫仙看了他一眼,雖看出來歷,卻不以爲意。只當菩提提攜部下,顏羽源拉來的道友。

三人一鳥在酒山穿行,路過梅酒泉、杏酒泉、荔枝酒泉……三泉中心皆植靈木,有三五修士坐在泉旁,取葉爲杯,開懷暢飲。不時攀談道法,講述近日經歷。

“劫仙手段,可見造化之妙。”菩提道人心中感嘆,將眼前奇景傳給本尊。

衡華得聞酒山之妙,暗暗稱奇。

可轉念一想,自己不擅酒水,那地方再好,對自己又有何用?在蟠龍島弄座酒山,也無非是三哥他們的快樂地,自己又去不了。

遂將心思作罷,繼續閱讀天京子前輩書寫的結丹妙法。

……

菩提道人在甜水酒井小酌三杯,又行百步,見一口井冒着月光。

“這是——天月盞?”

“不錯。”

劫仙舀了一勺,大口喝掉:“伏家的這種靈酒,清冽醇厚,最適合夜晚邀月而酌。”

但你是怎麼弄來的?

我家可沒有跟外人交易,賣酒方啊。

菩提暗暗疑惑,隨他入外圍六山的第二座。

果山。

果香四溢,漫山遍野生長累累果樹。

離衆人最近的,是一片紅燈籠林。

道人定眼一瞧,卻是一顆顆大如兔頭,囊紅實盈的石榴果。丹果垂枝,晶珠外露,宛如一列列提着紅燈籠的迎客翁。

來到果山,青鸞鳥精神一振,展翅在天空飛舞。

滿山果林如一條條綵帶纏繞奇峰。

紅的是石榴、荔枝,皮薄肉甜。

橙的是柑橘、熟柿,肥美多汁。

還有金黃的甘蕉,粉紅的鮮桃、棕褐的椰實、紫黑的桑葚、碧翠的夏瓜……

它飛到桑林,聞着熟悉的香氣,心神震動:“果然,和我家的那幾位妃子同源。”

穿行至桑林深處,見五株靈木圍在一起,樹矮而枝椏分散,上面結滿黑紫色桑葚。

青桑樹王神色變化,恍惚回憶起幾百年前的往事。

那五株母桑見青鸞鳥,紛紛晃動樹枝,化作五位翠裙仙子。

一女手託如意,頭戴花勝,激動喊道:“可是陛下化身?”

“是我。”

青桑樹王幻化人相,五位仙子立刻上前相擁,講述這幾百年分別之苦。

滄瀾子、顏羽源以及菩提道人遠遠眺望。

二人默默看向滄瀾子。

滄瀾子扶額道:“別看我。我這幾顆桑木靈種並非從遺洲林海抓的,而是在一處水上靈島偶得。”

人間島嶼?

二人皆不相信。

看這五位桑妃的模樣,分明是青桑樹王所在林海的伴生母桑。

不入林海,怎麼得到她們?

二人看劫仙的眼神越發不對,顏羽源已經腦補一出:劫仙一副兇惡模樣殺入桑林,將人家夫婦拆散的畫面。

他心忖:不好,青桑道友可打不過劫仙。待會兒若吵起來,我和菩提道友需盡力化解矛盾。必要時,讓劫仙前輩給些補償,莫要耽擱天演樹計劃。

……

樹王與五位愛妃敘舊後,一起來謝滄瀾子。

“當年,林海受雲界大陣感召,有一部分土地被迫升陸,我這五位妃子亦受牽連。多虧劫仙照拂,讓彼等免受天劫之苦。”

滄瀾子喜食,卻不會隨意毀根。

他收集靈木取果,與地龍族的苛刻要求不同。只要每年準備一些桑子,其他時候任由木靈樹精們走動,並容許她們自建果林道場,來自己座前聽道。

滄瀾子滿臉帶笑,自謙幾句後,打量幾位桑仙沉思。

雖然自家名下有桑精十八位,但這五位桑仙資質最高。所結桑果最具靈氣,口感也最佳,平日最受自己喜愛。

如果她們一家團圓,捨棄這片桑林……

正想着,青桑樹王提出請求,希望在果山建立道場,陪伴五位妃子。

滄瀾子聞言大喜,欣然應下。

留樹王和愛妃溫情,滄瀾子三人從這邊匆匆離開。

半路,菩提道人提及一事:“桑分公母,母樹若要開花結果,少不得雄花授粉……”

他默默看向滄瀾子。

顏羽源頓時大悟,看滄瀾子眼神越發不對。

雖然沒有強拆姻緣,但強逼母樹再嫁產子,這……這……有辱斯文啊!

劫仙神情尷尬,羞愧不已。這也是他之所以拉二人匆匆離去的緣由。

“我……我就是隨便尋了一些。她們不喜歡,便自己用法力催生,我沒……沒強迫。”

顏羽源搖搖頭。

也虧得東林王眼下沒想到這一點,若是記恨起來……

“日後,您大可施展陰陽顛倒之法,讓這些樹妖的其中一些變化性別,自我授粉。免得再有這些尷尬事發生。”菩提道人把自己當年的心得分享給“道友”。

滄瀾子聽罷,默默點頭。

“日後,我會注意。”

果山成精的樹精有三百之數。因此,劫仙不在意“菩提道人”的異類出身。

但凡修行仙法,即爲同道。

只是想到桑仙們的遭遇,三人不願在此多做停留。

萬一再碰到一些其他果樹木靈……

連鮮果林後面的乾果臺、蜜餞宮也不看,三人直奔第三座肉山。

剛一來,菩提道人就見寒光逼人、火浪洶涌。

此處亦有大樹,卻非木本,乃土石金冰所成。

樹上穿插各式各樣的肉類。在三人左邊的肉林,火焰正熊熊炙烤。

“來來來——”

劫仙調整心態,拉菩提道人過去。

“這是火犼林。前番得你們師徒相助,得犼獸血肉。我仔細研究後,將物性解析,並以造化之法點化。”

火犼林有鐵樹十二,每株大樹籤插上百塊人造犼肉。隨火焰炙烤,犼肉發出陣陣焦香。

菩提道人觀看火勢,暗暗心驚:此火非石中火、木中火,亦非精神氣所凝的三昧火。乃九天奇焰紫火被劫仙以法力拘禁。

紫芒燦燦,烈焰騰騰。

只消一朵天火放出,便可炙死金丹修士。

劫仙入林,親自取下一鐵枝,串有五塊龍眼大小的犼肉,遞給菩提道人道:“前番你問我,犼肉如何烹調最美。”

菩提道人接過鐵枝品嚐,倒有前世吃燒烤的幾分感覺。

肉汁充足,還連着肉皮、肉筋。皮焦酥油香,肉筋彈性適中。

不過——

好辣!

菩提道人默默施法,消除舌尖的辣意。

“我反覆烹飪後發現。犼肉,自帶辛辣,肥瘦相宜,適合炙烤。”

肉山廣闊,除卻犼獸外,還有龍肉、鳳肉、鹿肉、麒麟肉、白澤肉、犴鼻、豹胎、熊掌、鴻鵠、鵬鳥、水蛇、河蚌、神鯨等等肉類。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但凡劫仙吃過的,都以大法力重現。

此外,還有炙烤用的火林,醃幹用的風林,冰鮮生食的冰林,肉湯烹煮的湯林等等。

三人前行間,來到一片冰樹林。

雪花飄舞,寒氣瀰漫,樹上有各種海鮮,可直接生食。

菩提道人淺嘗幾口,問道:“前輩喜歡鮮食,不準備料汁嗎?”

魚鱠不準備料汁,前面的烤肉也沒其他香料。

“料汁?那自然有,但不在這裡,隨我來。”

自山背而下,穿過一片熱氣騰騰的湯林。

林內俱是陶土製作的大樹,樹上有一個個氣鍋,裡面正煨着雞湯、獸骨。

繞行之,入第四山,乃香山也。

山中生長丁香、甘草、沉香、龍腦、香樟、豆蔻、金縷梅等香料植物。

香氣之濃,如置身洪潮浪濤。

一入此處,三人精神抖擻,靈臺清明。

繞過前面的香木林,劫仙帶二人來到山南。此處有一方方大池,油鹽醬醋一應俱全。

“這裡有料汁百池,你要什麼,自己調配吧。”

菩提道人搖頭:“香氣太重,聞都聞飽了,繼續轉轉吧。”

穿過料池,又見一片草坪。孜然、花椒等俱在此處。神風吹過,果實自動熟成並碾爲粉末,堆入旁邊的穀倉。

菩提感嘆:“論飲食,劫仙無愧天下第一。”

又入茶山。

山上俱是靈茶奇種。茶田畔各有一亭,內有火爐、茶具,茶童侍之。

山後有一片石林。每一石柱寫一首詩,掛一副點心圖。

劫仙笑道:“你那木籙之法、羽仙真籙,對我啓迪最大的,就是點心真籙了。”

他伸手搖晃石柱另一側的鈴鐺,柱上石碟自動出現相應的點心。

萬物尋其本質,便可跳過過程,點材料爲成品。伏衡華製作狐裘如此,滄瀾子製作點心亦如此。

菩提道人走上前,輕輕搖晃“梅花糕”石柱。柱上立刻多出一碟熱氣騰騰的五色梅花糕。

他能感覺到,在激活石柱的那一霎,有股靈氣從地下仙山注入石柱。

“煉靈氣爲美食,很好,很不錯的食籙。”

菩提道人默默記下,這個法子可以填充食仙之道。

品嚐糕點,他眉頭一皺。又看向點心圖,搖頭道:“色香味俱備,與凡俗相類。這些圖畫的水平不行,當用靈圖之法。”

劫仙皺眉。

這些點心圖,自然是他親自書畫。但他的畫技着實不高,無法完美還原靈膳。這些佐茶點心,只是與人間小食相等。

“你的意思,我尋幾位靈畫師來?”

“普通的靈畫師,水準還不如你。要請大師級,或者把四景山人請來?”

“他忙着作畫呢。似乎在鼓搗畫仙一脈?也是個折騰的主。”

劫仙又帶二人來到最後一山。

顏羽源見靈食六山,也倍感新奇。往日來此,多是直入中峰,根本沒機會仔細觀覽六山。

最後一座山,是素山。

煎炒烹炸燉煮一應俱全。與肉山相對,那邊俱是肉食,這邊則全是素菜葉蔬。此外,主食一類的五穀莊稼,也在此處。

觀覽六山後,三人來到中峰。

中峰腳下有一片花海,如今正陳列席位,迎待賓客。

菩提道人在此看到諸多熟人。

天璇子、令狐丹雅、沙金閶、宇文春秋,就連武正新也來了。

劫仙化身返還本尊。

坐在席位正中央的滄瀾子對席上衆人笑道:“你們瞧,菩提到了。這可是真身——來來,大家都見見。”

“真身?”天璇子笑了,“自打和道友相識,我們還沒正式見過。來來來,道友往這邊坐。”

沒見過?

本尊前段時間在天乙宗觀星,可是天天跟你打交道呢。

菩提婉拒邀請,坐到宇文春秋和沙金閶身邊。

畢竟在博物勘定過程中,他們是一個小組。

宇文春秋向菩提道謝。

他能修成金丹,自然少不了菩提道人的功勞。就連武正新也過來,代表玉聖閣致謝,並送上一份謝禮。

“三光神水?”

此乃日月星光匯聚之寶,比嘯魚的三光靈水更高一等。雖只有一滴,卻能讓雲潮瓶內的靈水純化。從無根之水點化爲一口泉眼。

菩提神色震動。原本不想收,但此物關乎嘯魚手中的雲潮瓶升級,他還是默默收下,了卻一番因果。

沙金閶遞過來一份金冊。

“你看,要點什麼?滄瀾前輩的宴會頗爲玄奇。只要在金冊劃勾,相應食物自動出現桌上。”

他作例勾了一份梅花酒。

金光一閃,他面前多出一酒壺,一酒盞。

菩提道人似有所悟。

那一霎,他看到某種力量出現。

是土精?風靈?還是五鬼搬運?

反正他不相信,這一切是滄瀾子獨力而爲。

畢竟,這是一位喜歡美食享樂的主。他會那麼操勞自己嗎?

菩提打開金冊,先點鮮果四品,蟠桃、香橙、石榴、蘋果。

隨後勾起蓮子、松仁、火棗、核桃四品堅果。

再挑選龍腦、丁香、甘草、蘇合香四類香品。

翻閱金冊,又挑中蜜餞瓜條、桂花蓮藕、醃梅子、糖山楂。

待菜品一一上桌,菩提默默點頭。

的確是土精,施隱身法幫我們搬運菜品。

土精雖然長相不好,但總比五鬼搬運術強。且仙山靈脈孕育的精靈,皮相應該很好看吧?

又點了一杯清茗,並四個茶點。他慢悠悠坐在那裡和沙金閶二人說話。

不久,東墨陽也到了。

小組人打過招呼,東墨陽坐到宇文春秋身邊,詢問玉聖閣對赤淵傳人的應對。

“能如何?反正,不讓他去玉聖閣。我們的打算,今天就把這件事都解決了。”

宇文春秋指着宴席場上的衆人。

“你們看,除卻咱們博物的自己人外。這次宴會還來了不少玄鈺水域的俊傑。”

他一一指點。

除玉聖閣的幾位金丹真傳隨武正新而來外,玉明劍洲也來了幾位劍修,其中便有伏衡華認識的何振宇,以及伏家的老對頭許子文。

“你們瞧,羽仙洲幾大門派的真傳俊傑都來了。”

羽仙洲,是玄鈺四座步仙洲之一,洲上也有劫仙坐鎮,宗門林立。

“楊岱來玄鈺挑戰,大家清楚他的戰力深淺。懶得再拖延,索性今日一併讓他打了,然後打發到你們金方去。”

沙金閶咂舌道:“你們這要全盤認輸啊!”

宇文春秋無奈苦笑。

沒辦法,的確打不過啊。

鍾離子涵拿着仙劍都敗了。

換成自家的幾位師兄又能如何?把仙器借出,讓他去跟楊岱別苗頭嗎?

倒不如服個軟,隨便打發一個真傳去應付差事,權當自家沒有動用全力,還能保全幾分顏面。

菩提面色平靜,慢悠悠端着香茗慢品。

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一個人輸,丟人。一羣人輸,誰還在意?

只要把楊岱架起來,捧起來,沒人計較都誰輸了。

突然,他臉色變化,手中茶盞差點摔掉。

卻是伏瑞應、伏丹維、薛開、葛留來了。

伏家兩位宗師在博物後期幫助鳳凰一系完善,在邀請之列。

薛開相助天璇子演繹聖人之道,亦在邀請之列。

至於葛留,算是湊數的。但作爲天下聞名的醫修高人,加上龍血煉體的討論中頻頻有亮眼之言,劫仙也把他邀請了。

當然,葛留那個不記名的弟子在遺洲救治不少修士。間接幫延龍水域的醫修揚名,也讓葛留的名聲多了一分光彩。

菩提心中默默唸咒,維持心態平和。

賓客絡繹而來,待人數到齊,劫仙輕敲玉磬,衆人紛紛停下說話,看向滄瀾子。

他伸手一指,宴會中央多出一大二小,彼此相連的球體。

博物天鑑!

衆人神情驕傲。

看到自己等人的成果,內心十分喜悅。

滄瀾子對衆人舉杯。

“博物事畢,我等又爲東萊修行界完成一件天罡法。日後,凡東萊後人參悟‘胎化易形’,可事半功倍。”

他舉杯慶賀,衆人齊齊起身,舉酒杯相迎。

飲盡後,酒水自動添滿。

“自菩提道人與我發起博物,我等用數十年完成此事。對比前輩們煉雷池、挪山河,時間甚短,可喜。”

菩提聞言,連連謙虛,不敢居功。

劫仙笑道:“你無須謙虛,此事能成,你我有牽首之功。他日史書記載,傳於後世,少不了你我名諱。”

之後,他再向各路宗門長老道謝。若非各大宗門的典籍支持,弟子輔助,也沒這麼快完成。

最後,又是第三杯共賀。

待三杯酒水,宴會開席。

Www ●ttКan ●¢O

菩提撤去前面的茶點果盤,開始點涼菜、熱菜並湯菜,共十二道。

除酸辣瓜條,炒金銀絲這種爽口的常見菜餚外,菩提道人也趁機挑選一些自己根本沒見過,或極少吃到的食物。

其他修士也是如此。

龍肝鳳髓、犴鼻獬爪、犼肉麟角,這些神獸的部件,他們去哪裡找?

菩提點了炙烤龍肝、紅燒狴犴、麒麟腦、大鵬血。

沙金閶點了炒麟蹄筋、燉朱雀羹、燒玄龜、煅蛇骨。

宇文春秋要了一份龍鳳羹,一盤紅燒獬爪,其他皆爲靈果。

之所以衆人不多點,是因爲這些靈膳材料雖是人工造就,卻又蘊含充沛靈力,需慢慢品味消化。

在衆人仔細品味時,楊岱上門了。

滄瀾劫仙知道他來挑戰玄鈺水域的年輕俊傑,直接將水上尚未建成的靈獸園劃出,作爲他們的戰鬥場所。

“年輕人的意氣之鬥,你等都去看看吧。”

將宇文春秋、東墨陽這些年輕人攆走,滄瀾子對在場衆人道。

“博物結束,但後續事仍未結束。

“雲海中,我等已提及‘天演樹計劃’,今日正式開啓。”

他看向顏羽源。

顏羽源起身,講述自己和劫仙這些日子協定的計劃。

武正新等人是第一次聽聞,紛紛驚詫。

而當初在雲海內的衆人卻不以爲意。

早就清楚的事,而且他們此行特意帶來珍奇木種,便是爲搭建靈池,以供天演樹生長。

待劫仙下令,遠處的土丘冉冉升起。

丘上玉欄圍圓百丈,內中靈液翻滾,核心處隱顯一顆大木。

“我等將各自所持木種投入靈池,以待變化。”

劫仙率先出手,收羅果山、香山、素山的木種。

滾滾神風捲着萬千種子沒入靈池。

隨後,元嬰宗師們紛紛出手,將袖袍內的種子灑入靈池。

菩提道人看到天璇子把天乙宗的幾種孤本靈根折枝投入靈池。祖父和大長老則將延龍千種植物投入其中。還有幾位宗師把白瑲、炎水、赤藻、元明等水域的植物投入靈池。

最後,他抖出遺洲諸樹王送來的木種,也投入靈池。

靈池捲起一個又一個漩渦,裡面積存的靈藻吸收衆多木種的生命信息,不斷孕養變化着……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劫仙旋即把靈池落下。

他看了一眼菩提。

菩提道人坐正:來了!

“除天演樹外,我還欲行一事。納天下珍獸於此,打造一座萬獸園。”

萬獸園?

伏丹維看向天璇子等人,他們也是一臉茫然。

這消息,他們事先皆不知情啊?

“前輩,您……您建立獸園,是爲了……”

爲了吃嗎?

“我前番與菩提論道。”

菩提道人見視線盡數投來,回了一個禮貌的微笑。

令狐丹雅笑道:“又是您兩位?你們上次鼓搗博物,這次又想幹嘛?”

“我二人探討大道,偶悟天機,有所得。”劫仙擡手一指,密密麻麻顯現千百道赤文,講述《八九玄功》之妙。

衆修閱讀赤文,一個個神色驚詫。

伏瑞應低聲和伏丹維道:“煉體的?怎麼瞧着,立意有些古怪?”

武正新也跟身邊的師兄們討論。

“不對,一篇仙書,他二人何至於拿出來討論?”

另一位長老低聲罵道:“他們瘋了嗎?那個念頭也敢動?”

天璇子驚疑不定,和盧江夫婦低聲討論着。

令狐丹雅:“他們合力造就道法,這……這是要玩天書了?他們膽子好大。夫君,你學着點!”

讓劫仙興師動衆,鄭重其事跟他們討論的功法,可能簡單了嗎?

果不其然,劫仙隨後招來一朵紫色天火。

呼哧——

ωωω★ Tтka n★ Сo

火焰焚燒赤文,而那些赤文在不斷流轉間,形成介乎虛實之間的奇特載體,竟無懼天火焚燒。

顏羽源神色振奮,撫掌大笑:“真經不怕火煉,前輩果真要創造天書嗎?”

這是神州時代的一個典故。

相傳,赤淵派祖師與兩閣祖師合謀,前往太玄宗尋道聖論法。

與諸修辯駁時,道聖將太玄天書投入仙火。

任由幾位仙人合力催火,也難損天書分毫。

自那之後,諸修才明白,天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經書,而是一部天地生成的靈寶。

以火煅真經,也是一種立志天書,對所有人宣告“我要創天書”的儀式。類比伏衡華在修煉“斡旋造化”時,特意沐浴淨身,擺案禱告。

古來,行此儀式者不下百數,卻只有三人成功。

衆修震動,天璇子忙道:“天書?前輩,您要創造天書?您當下,有功夫幹這件事?”

“是啊?您都快渡劫了,現在鼓搗這個?”

“所以,我打算廣邀諸位同道,一起研究這部天書。此書暗合九轉之妙,共有八十一變化。其中有九種變化爲聖人法度,又稱‘聖人九度’。”

提及聖人之道,天璇子默默坐下,耐心聽他講解。

劫仙所講,是近日和菩提討論過的最後一版。

聖人九變爲立軸,再尋八變爲橫軸,然後羅列八條晉升路線,最終包羅天地萬物的變化。

這是一部以“變化”爲主旨的天書。

修士們思量着,又看向劫仙擺在宴會正中央的三個球體。

這是與《博物天鑑》配套的天書,他們來研究,的確比旁人的成功率更大。

顏羽源看到劫仙投來的目光,主動起身做託:“咱們完成博物之舉,爲後世開先河。如今可以更進一步,創造一本天書。豈非更能彰顯我輩手段?”

一位宗門長老輕哼:“天書道坎坷,古來有幾人成功?我等創造天書,絕難功成。”

“失敗又如何?”菩提笑道,“無非是經驗積累,給後人提供一個例子。讓他們少走彎路,也是好事。”

劫仙附和:“成不成,總要試一試才知。眼下,咱們就論一論道。若大家覺得可以,我便繼續開一處雲海。若不成,我們便此作罷,如何?”

見劫仙決心已定,衆修不好反駁,便隨劫仙心意,一起討論這部變化天書。

菩提道:“天書包羅萬象,自身即爲一方天地。八九玄功變化,其最後一步融合九九之功,便可道滿歸根,身爲乾坤。”

滄瀾子:“因此,第一變修行,即爲聖人變。聖人既是開篇根基,也是未來道果。每一次境界提升,都是將聖人之體進一步純化。”

天璇子:“每一重境界的其他八變,對應八種晉升路線,我們不妨先把最頂上的幾重變化定下?有博物天鑑球,最頂點的幾類,很明顯吧?”

衆人聞言大笑。

是啊,若是這一步都不瞭解,他們這些年豈非白乾了?

盧江:“神龍、鳳凰、玄龜、麒麟,這四變爲第九重的四類獸形變化。此外,植物也有一種——天演樹?”

顏羽源:“自然。”

“金石也該有一個。”

菩提:“石在土中,石的最終形態,離不開土。應爲息壤?而大地生金,最終這一變,應該是大地變。大地孕養金石,乃一切物質之基。”

衆人看向三球。

看着金石構成的地球,紛紛點頭。

不錯,有道理。

然而——

另一位專攻金石博物的宗師搖頭道:“菩提道友雖言之有理,但金性終究不等同土性。金性不朽,其體徵應該爲金丹。應該有一變化留給金丹,作爲天下金精的源頭。此亦爲道友提及的金籙之本啊。”

菩提啞然,暫時想不出反駁的話。

又有修士道:“金石暫且擱置,你們說,鬼魅是否要單獨列出?還有元氣,我們勘悟世間萬物,樹立博物天鑑,只在實相,對虛相涉獵甚少。”

變化天地萬象,不能變成鳳霞雷火,不能變化鬼魅幽魂,怎麼算包羅萬象?

但如果這些包含進來,豈非要有專門的幽冥變和元氣變?

衆人再度開始下一輪探討。

武正新等宗門長老雖然也有自己的觀念。可到底和衆人不親,也不熟悉滄瀾雲海衆人的習慣做派。

有時,他們剛說一句話,很快就被其他聲音淹沒。

而衆人雖然吵得面紅耳赤,卻又把彼此的話仔細記下來,並藉此不斷深入研究。

最終,經過幾個時辰的討論。

衆人將第九重的九變總結:分別爲聖人變、神龍變、玄龜變、鳳凰變、麒麟變、祖木變、天星變、地歲變、陰陽變。

前六變改無可改,後面三變皆爲暫定。

天星變爲金石變化的極致。

菩提等人爭論不休,滄瀾子一時也難分辨。

忽然,他靈機一動,看向金石構成的地球,脫口而出:“此乃星辰也!”

彷彿大道天成,衆修一時間思忖起來。

金石構成地球,而地球的確可以視作一顆星辰。

星辰之上有什麼,土石以及金鐵。

論構造,和腳下大地別無二致。

此外,魂魄歸於星天。鬼魂的變化,自然也與星靈有關。幽冥變,被列入第四重修行,歸入天星九變之一。

至於地歲變,是菩提道人一力主張,把菌類一系單獨列出,還用太歲等神獸作舉例。

他之所以列出大地變,也是爲了將那些細菌、真菌歸類到一個總綱下。

經天璇子施展星法考證,“太歲”與天星變的星辰之法,似乎有隱秘的聯繫,但又處於相對立的一面。於是,便暫時列在九變體系之內。一切不入其他變化的雜類,統統劃歸到地歲變化中。

至於陰陽變,乃變化天地間的一切元氣。風雨雷電,水火陰陽,莫不如是。

最上層九變劃定,衆人再度着手設定其他的變化。

青龍變、幽冥變、太歲變、天風變、玄火變等一一被舉例列出。

每一種變化後,還有修士專門翻找的變化咒術。有古籍記錄,也有當場編寫。幸好在場修士人多勢衆,又背靠天玄道臺的場外求助。

一日後,總算將八九玄功的九九八十一種變化枚舉妥當。

而在討論間,玉聖閣諸位長老喜形於色。

我家的天書有望恢復了!

他們聽衆人討論“聖人九度”,突然靈機一動。

聖人,玉聖。

還是聖人層層進化蛻變。

僅單把“聖人九度”提出來,就是一篇入聖修行的仙書!

而這部天書,恰好可以補充玉聖閣理念,恢復他們在這個時代的天書。

武正新等長老頓悟,立刻傳消息回玉聖閣。隔空請來諸位同門相助,一起推演“聖人九度”。而他們如此用心,也間接幫助《八九玄功》的聖人變完善。

紫皇閣一脈在變化之法上,便沒有玉聖閣的好機緣。

一位長老低頭研究天星九變中的真陽變,另一位長老研究陰陽九變中的玄火變。

變化之道,對紫皇閣的用處沒有那麼大。

滄瀾子觀看二閣長老們的神態,暗暗思忖:“玉聖、紫皇同爲大道本相。但一個重變化,一個重不變,可謂相類而又不同。”

再看其他人,隨着《八九玄功》的推演,皆有所得。

菩提最在意的,無疑是天星變和地歲變。

天地二變涉及星靈與太歲的演化。

“歲,歲星、太歲,時間,六十甲子,星之暗面?星煞?”

衡華隱隱覺得,這一點似乎涉及到萬神圖的演化?自己需要在山河社稷諸神之外,再樹立一些魔神,象徵地煞?

但不是有地煞七十二星神?還需要額外的地煞魔神嗎?

衡華反覆琢磨着,突然靈機一動:等等,地煞,七十二變。

他把早年那個小神通體系的想法翻出來。又結合聖人九度之外的七十二變,鼓搗一門貼切恆壽修行的變化法術。

伏丹維和伏瑞應二人對陰陽九變中的天風變最爲在意。和諸修商討時,借各位宗師的才智來推演天風變。

風本無形,元之動也!

伏丹維與伏瑞應傳音交流,仔細推敲自家的《扶風仙經》。

扶風仙經如果要提升層次,要從元氣變化入手。

此外,有一位宗師從天風變、玄火變、真水變參悟三寶之道,煉水火風之理,結合自身功法,創造一部《三寶地書金冊》

有一位宗師參悟四瑞神獸變化,修出一部《五蟲變化書》,專門變化毛羽鱗介蠃,五蟲之屬的形象,亦是地典仙書。

天書爲樹,地典爲枝。

每一部天書都是一個獨立體系,可以從中衍生衆多仙書、道法。

哪怕滄瀾劫仙的《八九玄功》剛剛起步,衆人僅僅看到一個總綱,便從中獲得莫大啓迪。結合自身所學,大道感悟越發精深。

諸修研討共計三日,便從中啓迪二十餘本仙書思路,創造五本完整仙書。

滄瀾子收起文稿,對菩提道人笑道:“你可是福星。在你之前,我等交流固有所得,卻絕沒有這三十年來的精進。”

諸位宗師默默點頭。

天玄道臺在最初的思想碰撞,大道借鑑後,逐漸走入平緩期。沒有新人來刺激,無法讓他們更進一步。

直到前些年,菩提道人橫空出世。

他的一些奇思妙想,讓平靜的湖水再度活躍起來。

顏羽源對身邊幾人道:“我看,《博物天鑑》還要有一處修改。菩提,智也,慧也。菩提樹必然有一種物性,與智慧有關。日後,我等不妨多多在家種菩提樹,說不得能使靈臺清明,增進智慧呢。”

衆人紛紛鬨笑,更有天璇子過來勾肩搭背,尋菩提道人討要枝椏,打算回去種樹。

上午九點寫到十九點,好累啊。

——————————

補錄:

《博物天鑑·第十版·節選》——

菩提樹,高木,與榕同屬,氣根萬千,扦插即活。

喜光溫、溼氣,開花結果,雌雄同株。

凡木百年爲寶,生智慧光,清神醒腦,伏魔鎮邪,可用於施法媒介。

又二百載爲二品寶木,再二百載爲一品。七百之齡,可成靈木也。千年者,二品靈木。一千五百歲,一品靈木。再千年,復爲仙木。

《天一異仙傳》篇一有記:菩提,萬木之首,千智之王。道法源流,慧生百脈。昔時,菩提老祖發大宏願,以身開道,普度羣仙。

自此,菩提木凡東萊所出,皆有開智啓慧之效。此木種常見於各處仙府洞天,修士於樹下悟道,事半功倍也。

據聞,當今各派所持菩提樹,俱爲菩提老祖所遺。

《東萊簡紀》載:“博物圓滿,天乙宗修士自菩提老祖處求一慧枝。後養於方仙洲,立菩提苑,稱大慧菩提,又尊“聖樹王”。各宗菩提樹,皆爲此源流。世人以子代遠近以爲貴。

白骨魔禍時,方仙洲遭逢魔難,菩提苑大火,慧木與十魔兵之一的紅蓮劍同毀。

事後,菩提苑重建。自玉庭山上二代遺種截一菩提枝,重續慧木,爲三代菩提。

(本章完)

第421章 我是兇手(七千字)第467章 起死回生第427章 木龍囚雀(三合一,萬字大章,辭舊第654章 承載世界的花朵第374章 邪蛙救狐傳陣圖第859章 後記(二)補天第226章 拈花一笑演道劍,花開二朵本同枝第576章 鷸蚌相爭翁得利第92章 仙林藏美玉,幽徑酒香醇第618章 天月同逢天魔劫第179章 道劍初成,萬里神霄電光繞第725章 歸途第323章 天魔暗謀玉霞山第515章 以史爲鑑明千秋第295章 鬼門點金鎮百城第235章 合象大界演玄關,金木合擊治鬼魃第449章 黃幡豹尾(三合一,萬字大章)第610章 如意棒作定海針第566章 地有坤德生萬物第352章 邪修化隱作蛙蟲第352章 邪修化隱作蛙蟲第627章 衆生助我鎮魔性第524章 外魔惑道逆天理第501章 唯我獨尊(一萬字大章,慶祝!)第422章 天魁疑雲(三合一,萬字大章)第598章 我比你們懂赤淵 (七千字)第595章 赤霄立府闢太清(一萬字大章)第489章 魔君來襲第154章 烈馬觀馬,火龍化馬成意馬第464章 木瓜日記第825章 浮生夢第603章 乾坤真符撼欲天(六千字)第53章 劍斬一念揚風骨,道自二龍昇天門第597章 赤淵初祖現人間第168章 八卦傳家,壽龜損命悟天書第356章 五行九龍神洛陣第256章 月劍映空化清海,苦果自償味自知第100章 七門試仙路,落子火雲府第603章 乾坤真符撼欲天(六千字)第30章 太玄門下玄微府,嫁衣傳功求仙術第124章 魔功演法,觀星測命備周全第412章 乾坤神缸(六千字)第562章 丹成無上動九霄(下)第664章 周而復始的背叛第483章 鬥劍落幕第619章 月神隻手鎖天魔第550章 前番惡業上門來第478章 木仙之願第269章 八卦劍域合萬象第288章 過三城夜行三元第421章 我是兇手(七千字)第700章 七妖王鬧反赤嶽第424章 螳螂捕蟬第166章 仙洲演籙,劍起東海指天風第687章 第一難肉山撲城(四)第785章 見匕第752章 寶樹(元旦快樂!)第373章 天級道法五行山第718章 返童回春戲金珠第234章 大道天成本一物,三元結鼎煉玉丹第589章 虛張聲勢扯虎皮(六千字)第148章 定祥火厤,金柱入水鎮九龍第543章 兄弟聚首萬魂城第745章 惡果(七千字大章)第686章 第一難肉山撲城(三)第113章 四回連山壁,五行鎮山河(下)(八第130章 破癡斬念,金丹四轉入劫仙第118章 赤龍相金麟,扶遊白玉京第88章 定計除韋賊,五行鎮天元(九)第372章 金銀大王返日月第320章 菩提原身乃木精(第三更,求月票!第708章 翻手之間覆玄元第615章 太上傳法天魔印第385章 知行合一踐大道第二卷完結感言+打賞感謝第608章 魔洲傳人行者孫第780章 空界第399章 前赴後繼修天書第368章 天蛇惡趣害靈犀第480章 天書機緣(六千字)第826章 人神婚第455章 象帝玉皇(三合一,萬字大章)第4章 靈胎入道演九氣,巧婦難爲無米炊第561章 丹成無上動九霄(上)第239章 白河伏魔捉二犼,邪劍無情斬衡華第90章 血債二十載,蒼天終有報第182章 善惡有報,心猿夜行作遊神第155章 人世百技,紅塵紛擾求道真第664章 周而復始的背叛第288章 過三城夜行三元第144章 須彌山倒,心清道正參仙玄第794章 謀劃(已修)第159章 月下論道,赤龍金麟入火劫第738章 天女第108章 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第464章 木瓜日記第701章 一朝雲散見真光第406章 劫數難逃(四合一,超大章節)第266章 龍譜初成驚雲霄第778章 冰宮
第421章 我是兇手(七千字)第467章 起死回生第427章 木龍囚雀(三合一,萬字大章,辭舊第654章 承載世界的花朵第374章 邪蛙救狐傳陣圖第859章 後記(二)補天第226章 拈花一笑演道劍,花開二朵本同枝第576章 鷸蚌相爭翁得利第92章 仙林藏美玉,幽徑酒香醇第618章 天月同逢天魔劫第179章 道劍初成,萬里神霄電光繞第725章 歸途第323章 天魔暗謀玉霞山第515章 以史爲鑑明千秋第295章 鬼門點金鎮百城第235章 合象大界演玄關,金木合擊治鬼魃第449章 黃幡豹尾(三合一,萬字大章)第610章 如意棒作定海針第566章 地有坤德生萬物第352章 邪修化隱作蛙蟲第352章 邪修化隱作蛙蟲第627章 衆生助我鎮魔性第524章 外魔惑道逆天理第501章 唯我獨尊(一萬字大章,慶祝!)第422章 天魁疑雲(三合一,萬字大章)第598章 我比你們懂赤淵 (七千字)第595章 赤霄立府闢太清(一萬字大章)第489章 魔君來襲第154章 烈馬觀馬,火龍化馬成意馬第464章 木瓜日記第825章 浮生夢第603章 乾坤真符撼欲天(六千字)第53章 劍斬一念揚風骨,道自二龍昇天門第597章 赤淵初祖現人間第168章 八卦傳家,壽龜損命悟天書第356章 五行九龍神洛陣第256章 月劍映空化清海,苦果自償味自知第100章 七門試仙路,落子火雲府第603章 乾坤真符撼欲天(六千字)第30章 太玄門下玄微府,嫁衣傳功求仙術第124章 魔功演法,觀星測命備周全第412章 乾坤神缸(六千字)第562章 丹成無上動九霄(下)第664章 周而復始的背叛第483章 鬥劍落幕第619章 月神隻手鎖天魔第550章 前番惡業上門來第478章 木仙之願第269章 八卦劍域合萬象第288章 過三城夜行三元第421章 我是兇手(七千字)第700章 七妖王鬧反赤嶽第424章 螳螂捕蟬第166章 仙洲演籙,劍起東海指天風第687章 第一難肉山撲城(四)第785章 見匕第752章 寶樹(元旦快樂!)第373章 天級道法五行山第718章 返童回春戲金珠第234章 大道天成本一物,三元結鼎煉玉丹第589章 虛張聲勢扯虎皮(六千字)第148章 定祥火厤,金柱入水鎮九龍第543章 兄弟聚首萬魂城第745章 惡果(七千字大章)第686章 第一難肉山撲城(三)第113章 四回連山壁,五行鎮山河(下)(八第130章 破癡斬念,金丹四轉入劫仙第118章 赤龍相金麟,扶遊白玉京第88章 定計除韋賊,五行鎮天元(九)第372章 金銀大王返日月第320章 菩提原身乃木精(第三更,求月票!第708章 翻手之間覆玄元第615章 太上傳法天魔印第385章 知行合一踐大道第二卷完結感言+打賞感謝第608章 魔洲傳人行者孫第780章 空界第399章 前赴後繼修天書第368章 天蛇惡趣害靈犀第480章 天書機緣(六千字)第826章 人神婚第455章 象帝玉皇(三合一,萬字大章)第4章 靈胎入道演九氣,巧婦難爲無米炊第561章 丹成無上動九霄(上)第239章 白河伏魔捉二犼,邪劍無情斬衡華第90章 血債二十載,蒼天終有報第182章 善惡有報,心猿夜行作遊神第155章 人世百技,紅塵紛擾求道真第664章 周而復始的背叛第288章 過三城夜行三元第144章 須彌山倒,心清道正參仙玄第794章 謀劃(已修)第159章 月下論道,赤龍金麟入火劫第738章 天女第108章 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第464章 木瓜日記第701章 一朝雲散見真光第406章 劫數難逃(四合一,超大章節)第266章 龍譜初成驚雲霄第778章 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