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駕崩

多爾袞和張雷已經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因此對於張雷的作戰方式他已經清楚得很。

其實說實在話真的要追究起張雷的作戰方式來,無非就是快,快速地排兵佈陣,快速地攻擊,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張雷不需要耍什麼技巧,強大的武器殺傷力再配上快速的反應,從而發揮出“快”字訣的真正威力。

因此,要想打破他的“快”,就必須要“以快制快”,只需要將張雷的固定陣形打亂,那張雷的陣形就不會產生效果了,至少對於清軍來說危害不會有那麼大了。

所以多爾袞毫不猶豫地衝了,帶着大清帝國引以爲豪的騎兵開始了衝鋒,他以爲只要自己衝到了張雷的面前,只要自己能夠將他們的陣形全部打亂,那自己後面的軍隊就可以衝上來了,肉搏戰什麼的他可是從來就沒有懼怕過任何敵人。

但是他似乎忽略了,和張雷打了這麼多次仗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會知道衝鋒嗎?自然是有的,而且還有很多,但是那些人的衝鋒都以失敗告終——除了上一次數萬戰馬成功地衝進了羅德曼組成的陣形之外。

於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發生,衝鋒的隊形還在半路上就已經被打散了,不少的人都從戰馬上面掉落下來,然後摔死,少數幸運的人沒死成也失去了戰鬥力。但是讓張雷感覺到很不能夠理解的事情卻是,這多爾袞居然一點事情也沒有,不光他沒有受傷。連座下的戰馬都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撤。後撤。”看到這個情況。多爾袞不得不下令後撤,他已經沒有辦法繼續追下去了。

張雷不由得冷笑,只要不讓你們衝到面前來,你們永遠都只能吃癟,這是命中註定的,裝備上面的優勢就是這麼明顯,就是這麼簡單而且有效。

不過有一點事情多爾袞還是覺得做對了,那就是他們在衝鋒的時候後面的大軍往前面推進了不少的一段距離。至少張雷的先頭部隊已經能夠進入銅炮的射程,這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說,如果連給張雷的軍隊帶來傷害都做不到,那還打個什麼勁。

而張雷應對的方法更加愛簡單而直接,讓戰神一號隊伍後退,這也是老把戲了,戰神一號那超遠的射程優勢必須要體現出來,否則的話那還花許多力氣來增大射程做什麼呢?

在滿清銅炮的射程內,張雷沒有安排人員。而是讓大家後退,任由他銅炮再厲害。打不到人也是白搭,正所謂敵進我退,就是這個道理。而清軍也不是笨蛋,步兵撤走了,那還有槍兵,那些手持三眼銃的士兵成了他們的目標,但是三眼銃陣形一亂的話就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了,不過這又有什麼辦法,後退不殺人總要比不後退和敵人拼命要好得多,殺人的前提是必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於是張雷下令全軍後撤,他從來不認爲打仗的時候後撤就代表着認輸,相反,只有一個懂得前進後退的將領纔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一味無腦往前衝的那不叫勇猛,那叫送死。

而在多爾袞看來,張雷的這個做法就是認輸的表現,於是他覺得自己現在是時候帶着人往前面推進了,衝鋒是不可能的,因爲剛纔的那一次衝鋒他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經過一天的時間,張雷他們後撤了十幾裡。當然張雷並不認爲自己是打輸了,因爲在這一天的時間裡面,他們殺死的清軍比自己被清軍打死的人數要多得多,這就夠了,打戰的輸贏不是按照前進後退來計算的,而是按照損失來算了,在張雷的概念裡面,誰的損失大誰就已經輸了,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判定方式。

多爾袞和張雷打了這一天,這才終於知道這一支軍隊的厲害,他們進退有序,各個兵種都是相輔相成的,簡直就是鐵板一塊,想要各個擊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夠硬着頭皮來打,到了晚上的時候,他不得不下令停止前進,他需要調整,不管是戰術還是在心態上面都需要。必須要想一個辦法打敗張雷,否則的話他就要進攻盛京了,到了那個時候,大清朝就完了。

張雷也下令休戰,既然對手說不打了那他就不打,他這個人還是很好說話的,總不能別人都停戰了還要硬拉着別人打,這不是他的作風,因爲他不着急,他知道這樣打下去清朝遲早要被他給消耗光,除非他們能夠研究出更加先進的武器來,要知道在人數的損失上面,他張雷的損失還不到清軍損失的十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強大的比例,清軍死一百萬人他才死十萬人,問題是現在清軍加起來都還不到一百萬。

多爾袞在想辦法,但是任何的辦法都被否定了,因爲他除了用巨大的人力的消耗作爲代價換回雙方的貼近之外,想不到其他的能夠對張雷軍隊造成巨大殺傷力的辦法。

但是沒辦法,就算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對他很不利他也要打,他也不能夠退縮,他還是要帶領自己的軍隊爲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鬥。但是事情似乎總在向着對他不利的方向發展,因爲就在和張雷對打了幾個月之後,八月初十,他接到了從盛京發過來的加急文書,皇太極已經於八月初九日駕崩了!讓他趕回去處理喪事和主持朝政!

當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多爾袞當場就驚呆了,這皇太極怎麼好好的在這個時候死去了呢?但是這是大事情,是比和張雷打仗還要大的事情,容不得他有半點的疏忽,他馬上吩咐所有的人都堅守戰線,不要貿然前進,但是死也不能夠後退,而他自己則帶着幾十個親兵轉頭就走,馬不停蹄地往盛京去了。

到了皇宮外面。他已經發現整個皇宮的各個角落都已經掛上了招魂幡。白色的。在風中搖曳,看起來都顯得十分陰森。他不管不顧,直接就往皇宮裡面衝去,那些士兵看到是皇太極,誰也不敢阻攔,他騎着戰馬直接衝到了皇宮內院才停了下來。他跳下戰馬,什麼都不管,身上的盔甲都來不及脫掉就往後宮跑去。在半路上面遇見了之前皇太極身邊的貼身太監。那太監對多爾袞說道:“靈堂已經佈置好了。”

於是他領着多爾袞就往靈堂方向去了,一路上宮女太監無數,看到多爾袞來了馬上就跪下去請安,多爾袞都沒有時間去理會他們。

“墨爾根代青(聰明王)回來了。”當多爾袞來到靈堂的時候,看到他的人馬上就說道,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朝廷官員都在裡面,不下百人。

多爾袞一邊往裡面走一邊掃視着大家,他來到皇太極的靈牀前面,一下子跪在了地上,身上的鎧甲撞擊發出金屬的聲音。他一下子抓住皇太極那冰冷的手。聲音顫抖着說道:“皇兄啊,我來遲了。你怎麼就走得這麼匆忙,咱們都還沒有來得及見你最後一面啊。”他的臉上流下兩行淚水,聲音哽咽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作爲皇太極的最大的兒子,在多爾袞回來之前一直都是碩塞和孝莊皇后在打理着這一切的事物,等那多爾袞在皇太極的靈牀前面哭訴了一刻鐘有餘,碩塞來到他的身邊將他整個人都拉扯着站起來說道:“皇叔,父皇駕崩了,以後事情還要多多倚靠皇叔,還希望皇叔不要太過悲傷,皇阿瑪有這個東西,說是要我親手交給皇叔。”他拿過來一個用黃綢子包着的檀木箱子說道。

多爾袞迫不及待地接過這個箱子,打開來看,裡面是幾份文書,最後還有一張紙,這一張紙上面的東西是皇太極在彌留之際寫給多爾袞的,其中就有他駕崩之後朝政的分工問題。上面還寫着讓多爾袞在自己的靈牀前面宣讀福臨的登基詔書和輔政大臣的任命書。

“這是皇兄在彌留之際寫的東西,現在趁着大家都在這裡,就一併宣讀了。”多爾袞拿起手中的東西來給大家看,示意自己說的不假。

多爾袞拿起第一份詔書來,這是關於皇太極對於自己死去之後的安排,從這份詔書裡面,大家似乎能夠看到他對於自己的後事的安排並沒有什麼驕奢淫逸在裡面,反而十分樸素,或許也是考慮到如今大敵當前,不宜鋪張。

唸完了這一份詔書,多爾袞說道:“諸位,如今皇兄已經駕鶴西去,天命難違,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社稷不可一日無主,我以爲,咱們現在有兩件事情必須完成,一是皇兄的諡號,二就是新皇登基。首先來說說看,大家對這個諡號有什麼看法?”

諡號,爲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爲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

另外,帝王與羣臣之間有嚴格區別,帝王的諡號,在隋朝以前均爲一字或二字,如西漢的皇帝劉盈諡惠帝、劉恆諡文帝、劉啓諡景帝,東漢的皇帝劉秀諡光武帝等即是。但是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爲七個字如李淵爲“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爲“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赤死了,諡號二十五個字,現在他的兒子皇太極也死了,那他的諡號又有多長呢?

當然,古人的智慧也是無窮的,爲了取諡號的時候方便,還專門演變成了有諡法。

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生前事蹟和品德,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表彰,即稱爲“諡法”。始於西周中葉稍後。從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號均自稱。考王之後,方有諡法。後仍有自立王號者,如春秋時,楚君熊通自立爲武王。天子及諸侯死後,由卿大夫議定諡號。秦始皇廢不用。漢初恢復。以後帝王諡號由禮官議上。貴族大臣死後定諡,由朝廷賜予。明清定諡屬禮部。此外,又有私諡,始於東漢,大多是士大夫死後由親族門生故吏爲之立諡,故稱私諡。

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禮部官員站了出來,爲皇帝定立諡號是他們的工作。

經過幾個時辰,皇太極的諡號終於被討論制定了出來,是:“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隨後,禮部尚書便將這個諡號寫成了文書,裡面寫明瞭爲什麼要用這些字,然後將文書蓋章存檔,這就算是正式生效了,以後皇太極的靈牌上面就要多上這些字。

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26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2)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178章 何方神聖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三百七十章 第295章 人去樓空第376章 崇禎服軟了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73章 融資(2)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91章 夜觀星相第98章 錦衣衛百戶第330章 委派監軍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52章 走私品第237章 各懷鬼胎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276章 高陽之戰(2)第347章 清軍覆滅第105章 顯微鏡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337章 斬草要除根(2)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二白九十一章 航空母艦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84章 夜襲徐家營第4章 你有病第250章 張澤天第176章 投名狀第352章 儲君第77章 濟慈院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27章 實力爲尊第199章 拿下大員(1)第38章 打劫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67章 當個好人第30章 引火燒身第136章 八月初九第211章 硝煙亂(2)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137章 駙馬爺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42章 折服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154章 天工開物寫到哪裡了第53章 博弈第85章 補兵第123章 螞蟻也可以成爲武器第30章 引火燒身第67章 當個好人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274章 殺奔高陽第367章 手下留情第139章 奉旨成婚(上)第150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3)第198章 滿清爲什麼要漢人剃髮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354章 駕崩第128章 格物院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83章 仇崖救場第148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1)第182章 又被包圍了第246章 撤第60章 時運不濟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191章 報仇雪恨第259章 再見小蓮(2)第311章 與清決戰(1)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232章 史可法彈劾張雷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19章 與清決戰(9)第160章 硬闖第46章 合縱連橫第22章 毛遂自薦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15章 砸錢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324章 白熱化戰鬥第245章 會和第276章 高陽之戰(2)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119章 有錢的都是大爺第52章 走私品
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26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2)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178章 何方神聖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三百七十章 第295章 人去樓空第376章 崇禎服軟了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73章 融資(2)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91章 夜觀星相第98章 錦衣衛百戶第330章 委派監軍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52章 走私品第237章 各懷鬼胎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276章 高陽之戰(2)第347章 清軍覆滅第105章 顯微鏡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337章 斬草要除根(2)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二白九十一章 航空母艦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84章 夜襲徐家營第4章 你有病第250章 張澤天第176章 投名狀第352章 儲君第77章 濟慈院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27章 實力爲尊第199章 拿下大員(1)第38章 打劫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67章 當個好人第30章 引火燒身第136章 八月初九第211章 硝煙亂(2)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137章 駙馬爺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42章 折服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154章 天工開物寫到哪裡了第53章 博弈第85章 補兵第123章 螞蟻也可以成爲武器第30章 引火燒身第67章 當個好人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274章 殺奔高陽第367章 手下留情第139章 奉旨成婚(上)第150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3)第198章 滿清爲什麼要漢人剃髮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354章 駕崩第128章 格物院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83章 仇崖救場第148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1)第182章 又被包圍了第246章 撤第60章 時運不濟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191章 報仇雪恨第259章 再見小蓮(2)第311章 與清決戰(1)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232章 史可法彈劾張雷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19章 與清決戰(9)第160章 硬闖第46章 合縱連橫第22章 毛遂自薦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15章 砸錢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324章 白熱化戰鬥第245章 會和第276章 高陽之戰(2)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119章 有錢的都是大爺第52章 走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