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下午四點鐘時分,一長溜的卡車從遠處而來,滾滾的煙塵中我依稀看到一些工程車輛。如果不是天線上飄揚着的軍旗,我還真搞不清這些車輛是哪支部隊。

“怎麼回事兒?來增援部隊了?”正在堆壘土袋構築工事的冷班長放下手裡的活兒,一屁股坐下,拍拍滿手的泥污,手搭涼棚狀地看着遠處疾馳而來的車隊,對我問道,“排長,排長,這是哪支兄弟部隊啊!”

“我怎麼知道?”我看着在塵煙中飄舞的軍旗,也乾脆坐了下來,“我想應該是路過這裡的工程部隊吧,前去支援124師的。”

“看樣子是工兵13團”那烈烈飛揚在朔風中的識別旗讓我大概地明白了這支部隊的身份,那黑底白色鼴鼠的圖案是工程第13團的團徽。鼴鼠,嘿,還真是形象貼切啊,會打洞、會鑽地。

冷班長咕咚咚的仰頭喝着水,順手又將瓶子內剩餘的純淨水一股腦兒澆淋在腦袋上,連呼“痛快”,當聽到我的這番話語的時候,他抹了把臉上的水珠,“他們來幹嘛?幫助咱們修工事?”冷欣顯得很是不解。

“我也不知道啊!”我乾脆聳聳肩頭,表示同樣難以理解。我們連在接受了“就地建立據守點”的任務之後,從中午開始就在構築陣地,到下午一點鐘的時候,師直屬工兵營的兩個分隊被派了過來,他們攜帶有專門的工程技術裝備,這使得我們的工程進度大大加快,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師聯勤部門又派出車隊送來了鐵絲網、拒馬等警戒用物料。雖然看規格和那些拒馬上的塗色就知道這大概是聯勤的那些傢伙砸開了某家印尼人遺棄的軍用倉庫後淘來的東西,但這個時候,能夠有這些東西,已經算是不錯了。但這個時候,再派工兵13團過來幹嘛?這邊的防禦工程又不是多麼工程浩大,至於專門派個工兵團過來嘛。

“升起路障、升起路障”擔任值班軍官的二排長郭子理高聲呼喊着,示意設置在村莊入口處的哨卡升起路障杆。

按照連裡的部署和安排,整個村莊及其附近偌大一片地區都是我們的防禦區,周圍十公里的範圍則是警戒區。其中防禦區利用村莊本身的地理環境來構造,樹林方向被開闢出來作爲停車場,並就地構築一些散兵坑,同時搭建簡易的活動板房作爲軍營;沿着樹林的外圍,我們使用掘壕機挖出了一條蜿延數公里的塹壕,兩壁垂直光滑的壕溝深三米、寬四米,完全就是一道人造天塹,而壕溝的這一邊直接就是綿延的蛇腹鐵絲網,敵人即使爬過壕溝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道高兩米多的鐵絲網,爲了增加安全係數,我們還每隔一段距離就在泥土中插上一根紅外感應報警裝置,每一百米,便是有一個自動感應式監控器。

僅僅在最容易潛入的方向利用塹壕、鐵絲網和電子設備來防禦還是不夠的,我們在一些地理環境有利於我們的地方則是構築了哨位,譬如山坡等制高點上利用天然的優勢來控制一片區域,同時在一些主要地段,我們還佈設了地雷,同時修整出了一條巡邏道,這樣我們可以利用步行巡邏隊、巡邏車輛來增加機動巡邏力量。而在進村的主要通道,我們則設立了三道封鎖線,路障、拒馬、檢查哨、機槍巢,還有哨樓。此時郭子理率隊防禦的哨卡不過是最外圍的路障杆而已,再往裡面還有阻車釘帶,以及需要車輛走Z字線的隔離墩區。而交叉部署的機槍火力則告訴所有人,任何一輛試圖強闖進來的車輛和人員都將會遭到機槍的無情掃射。

“果然是工兵13團”看着那一輛輛迷彩塗裝的車輛捲起着塵煙從身旁呼掠而過,冷班長不由得自言自語樣的說道。

我笑了下,沒有接他的話語。車隊很長,大大小小至少有近百輛車,除了打頭的十餘輛擔任警戒任務的‘東風鐵甲’之外,兩側還有輪式步兵戰車壓陣,這架勢也忒大了點。我草草看了下,有搭載着履帶式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的平板運輸車,還有裝滿物資的十輪卡。除此之外就是搭乘工兵的運輸車輛了。工兵13團是戰鬥工兵團,他們的有有些裝甲車輛也不足爲怪,可是在我看來,這架勢似乎並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

摺疊鋼板鋪設車、混凝土攪拌機,媽的,這都快是修機場用的了。果然並不是簡單的幫忙修築工事那麼簡單。搞不好前指還真打算在這裡修個野戰機場什麼的。頭頂上低空飛過的武裝直升機掀起的塵灰迷茫了我的眼睛,我禁不住流下眼淚來。操,聯指想要幹什麼?在這裡修機場有什麼作用?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距離不過幾十公里的哥達巴魯就有空軍基地不用,在這裡修什麼機場,勞師動衆的。

“物資運送?空運特殊部隊或者武器?滿足空軍使用的臨時機場?”我想來想去,幾個理由都想了一遍,還是不得而知。但是到了天快黑的時候,當一小隊佩帶着特殊臂章的陸軍軍官搭乘一架偏轉旋翼運輸機來到這座一片廢墟樣的村莊的時候,我開始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爲什麼選我們連?一來是因爲我們連的確需要休整,這二來,我想跟我們師、我們團一向是高層最信賴的英雄部隊,“磐石師”、“鐵拳團”,而我們一連又是“打不垮、砸不爛,功必克、守必堅”的“英雄鐵一連,無論是作戰意志、軍事素養還是思想覺悟上都是最優秀的,看來這事兒十有還干係上了保密性。

那羣軍官並沒有和我們多接觸,他們出了機艙後直接就被連部的車給送到了位於樹林最深處的兩座營房中去了,壓根就沒有和我們這些小排長們打個照面。晚飯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出現。他們是什麼人?爲什麼他們的臂章是一隻黑蝙蝠。

“我操的嘞,黑蝙蝠中隊哦”剛回到營房,我就聽到一班長鍾飛大着舌頭在胡說八道。還黑蝙蝠中隊呢,他以爲還是冷戰時期啊,我們對印尼猴子需要什麼電子訊號蒐集嘛。

當年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CIA和臺灣國民黨政權簽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爲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成立第34中隊即黑蝙蝠中隊和第35中隊即黑貓中隊,專門蒐集中國大陸情報。其中第34中隊由於出勤都在下午四時左右,黃昏以後進入大陸空域,然後憑藉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飛行技藝,利用夜幕掩護,按照“最低安全高度”準則,在一百米至兩百米高度低空飛行,有時爲了躲避雷達,甚至在三十米左右超低空飛行於茫茫夜空中。

這種晝伏夜出的習性正與蝙蝠相同,於是該隊就以“蝙蝠中隊”命名,而執行此項任務的B-17、P2V型偵察機一邊都漆成黑色,故亦稱黑蝙蝠,而第34中隊的標誌也即爲一隻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間飛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則象徵這個部隊潛入赤色鐵幕。整體圖案構圖爲“圓型、黑蝙蝠、北斗七星”,黑蝙蝠夜間以聲波來飛行,和雷達工作原理相似;蝙蝠的翅膀突破夜幕,代表任務艱難,士氣如虹的英勇精神;北斗七星代表方向和航行,三顆大星星和四顆小星星代表了第34中隊。不過由於我人民空軍和防空部隊的打擊,“黑蝙蝠”一隻只悲壯地在大陸夜空折翼斷尾,超過一百四十名國民黨空軍人員喪命,後來香港著名歌手-劉德華將翻唱的挪威傳統民謠《Varsog》定名爲《黑蝙蝠中隊》。歌詞大意也就是訴說黑蝙蝠中隊的家眷是怎麼樣苦苦等待了三十年,最終等待到了遺骨回家的那一天。

不過顯然今天那羣軍官的黑蝙蝠臂章並不是這個意思,因爲本身“黑蝙蝠中隊”這樣的冷戰需要而誕生的部隊現如今已經不再需要了,其他的技術偵察手段已經取代了傳統收集手段。也正是如此,我對鍾飛的這番所謂的“黑蝙蝠中隊”的言論感到可笑。再怎麼說,電子訊號飛偵部隊也不會在陸軍中,要有也應該在空軍的編制內。

然而此時我突然想起了另一個關於蝙蝠與軍工的傳聞。當年第34中隊將自己命名爲“黑蝙蝠中隊”的原因,無非就是一來自己的活動規律和蝙蝠類似,二來是因爲偵察機的機體塗成黑色,三來是電磁波和蝙蝠的聲波相近。那麼這些軍官所佩戴的黑蝙蝠臂章是不是也跟這三點中的某一點相似呢?第一種的可能性不大,現代軍事技術已經可以將黑夜完成變成了白天,除了隱蔽的突擊行動之外,沒有必要利用黑夜來完成一些白天可以完成的任務,第二點就不可能了,他們又不是黑人,難道是第三點?蝙蝠的聲波?我陷入了迷惘。

第312章第189章第169章第169章第154章第266章第46章第168章第125章第110章第173章第222章第65章第38章第25章第268章第43章第229章第93章第175章第138章第203章第173章第37章第196章第104章第73章第299章第259章第169章第87章第222章第243章第195章第88章第32章第22章第115章第199章第39章第76章第144章第205章第59章第183章第229章第261章第198章第6章第152章第190章第27章第189章第36章第28章第265章第250章第174章第207章第199章第296章第163章第278章第4章第314章第79章第124章第104章第25章第156章第220章第106章第18章第132章第310章第41章第44章第219章第69章第202章第132章第196章第224章第279章第155章第18章第308章第204章第169章第153章第179章第148章第136章第195章第80章第209章第289章第168章第8章第196章
第312章第189章第169章第169章第154章第266章第46章第168章第125章第110章第173章第222章第65章第38章第25章第268章第43章第229章第93章第175章第138章第203章第173章第37章第196章第104章第73章第299章第259章第169章第87章第222章第243章第195章第88章第32章第22章第115章第199章第39章第76章第144章第205章第59章第183章第229章第261章第198章第6章第152章第190章第27章第189章第36章第28章第265章第250章第174章第207章第199章第296章第163章第278章第4章第314章第79章第124章第104章第25章第156章第220章第106章第18章第132章第310章第41章第44章第219章第69章第202章第132章第196章第224章第279章第155章第18章第308章第204章第169章第153章第179章第148章第136章第195章第80章第209章第289章第168章第8章第19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