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靈太后文武兼備

北魏宣武帝靈皇后胡氏,生在安定臨涇,是司徒胡國珍的女兒,是一個文武兼資的大美人。

自從孝文帝大力提倡鮮卑人漢化以來,舉凡官制、教育、禮俗。語言、文字、服飾、度量衡等都採用漢人的制度和習俗,經過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繼位,鮮卑人已經充分漢化,後宮妃嬪也多爲漢人女子。

據說靈太后降生的時候,她的母親看見臥房內紅光照射,不知是何徵兆?胡國珍將這件事拿去問當時很有名氣的術士趙胡,趙胡立即說:“這是個吉兆,有大貴之表,方爲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靈太后長大,通過出家做尼姑的姑媽大事宣揚,都知道胡家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聽到了風聲,把她召到後宮,冊封爲承華世婦。

當時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貴嬪,正得寵而被封爲皇后,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後宮嬪妃,都不準接近皇帝,惟獨胡承華纖麗動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憐,行止乘巧,頗得高皇后的歡心,於是網開一面,特准胡承華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藍田種玉,珠胎暗結,十個月後竟爲皇家產一承繼大統的麟兒。

北魏時期仿照漢武帝“留犢去母”的故事,嚴格規定:“子爲儲君,母當賜死。”因而六宮嬪妃多相與祈禱上蒼,但願生諸王公主。卻不願生子爲太子,然而胡承華卻慨然道:“國家舊制,未免苛刻,但妾卻不惜一死,寧可爲皇家育一嗣續,卻不願爲貪生計,貽誤宗桃。”妊娠期間,後宮中妃嬪多勸她服藥墮胎,都認爲:“生兒居長,必爲太子,而生母則必死無疑!”胡承華始終不爲所動,不久果然生下一個男兒,宣武帝大喜過望,取名叫詡,又擔心高皇后妒忌,致生不測,特地另派侞母,放在別宮中養育,不但高皇后不得過問,就連生身之母胡承華也不準撫視。

拓跋詡已經三歲了,宣武帝冊立他爲皇儲,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他的生母胡承華賜死,反而晉封胡承華爲貴嬪,高皇后大爲憤惠,多虧朝中大臣劉騰、於忠、崔光等從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華的生命安全。

宣武帝駕崩,拓跋詡沖齡嗣位而爲孝明帝,尊高皇后爲皇太后,胡承華爲皇太妃,不久胡承華就逼皇太后到瑤光寺出家爲尼,自己成爲靈太后。

從此靈太后親覽萬機,裁決政事,隨手批答,把朝政處理得有條不紊。靈太后飭令製造一輛“申訟車”,設座車內,外垂簾幕,定期出巡雲龍門及千秋門等繁華地區,接受吏民訴訟並伸冤案件,當即裁判或交有司妥爲處理,獲得朝野的好評。凡州郡薦舉的孝廉秀才,都由靈太后親御朝堂,臨軒發策,自閱試卷,評定等級,然後量才使用,一般都認爲十分公平。

當時於忠爲尚書令,崔光爲大將軍,而靈太后出家爲尼的姑母就成了靈太后的最高顧問,於是特地在崇訓宮側,建造一座典雅莊重的永寧寺,大殿禪房,共建十九層寶塔,四面懸掛鈴鐸,供姑媽居住。靈太后在位期間,北魏宮中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除了宮中佛寺的鈴鐸在微風中清音遠送,使人塵慮頓消之外。靈太后還曾在法流堂前設置箭靶習射,並曾經親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華林園中,春花競豔,芳草如茵的時候,在落英繽紛的曲水之旁,靈太后宴集羣臣,令王公以下各賦七言詩一句,聯吟爲樂。史書記載,當靈大後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氣貞”後,年方七歲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詡立即續道:“恭己無爲仰慈英。”意存謙仰,使靈太后心花怒放,羣臣當然是跟着湊趣齊呼“萬歲”。

北魏累世強盛,東夷西域,貢獻不絕,且與南朝設立“互市”以通有無,因此府庫盈溢。靈太后有一次來到絹庫,一時興起,命令隨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嬪公主一百餘人,盡一己之力,負絹布出庫,能背多少出庫就把所背出來的賜給他。基於貪婪一念,大夥兒一涌而上,扛負最多的超過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書陳留公李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負過重,體力不支,顛仆在地,李崇傷腰,拓跋融損足,靈太后笑奪其絹,使他們空手而出,引得時人作歌謠諷刺:

陳留章武,傷腰折足,貪婪敗類,自取其辱。

另外長樂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異於衆人,得到靈太后的嘉許。大將軍崔光僅取兩匹,靈太后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兩手,唯堪兩匹而已!”使衆人聽後,皆有愧色。

當然,靈太后生活也有出軌的時候。北魏名將楊大眼,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銅鈴,炯炯有神,懾人魂魄,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他的兒子楊白花,容貌身材長得和他父親一模一樣,丰儀更加俊朗,力能舉鼎,英武過人。靈太后正在徐娘半老的年紀,養尊處優的生活使她的心靈時常感到空虛落寞,於是把楊白花當作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經常把他召至宮中備致優渥之意,楊白花別無選擇,只好俯首稱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宮內院的嬌客。但他終究不是一般的佞臣,而是一個有本領的人,加上畏懼大禍隨時都會加身,心思一橫,晝夜率部曲逃出洛陽,投奔南朝梁國。靈太后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張膽地聲張,百囀愁腸,譜成《楊白花歌》一曲,以暮春時節的楊花飄蕩難覓蹤跡,來抒發內心的懷想和期盼,並讓富人連夜唱熟。歌詞如下:

陽春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來雙燕子,願含楊花入巢裡。

靈太后的這首《楊白花歌》可以看作是北朝的貴族文學,受了南方民歌的影響。當時南朝文藝作品偏重柔媚綺麗,而北朝則多驃悍豪邁的吐屬,靈太后循着南朝文藝路線而寫出《楊白花歌》,着實令人驚異,也可看出她的文學造詣。天象告變,天狗食月幾乎不留餘地,靈太后大力恐懼,以爲不測之禍即將及身,與姑母密議,想到了一個嫁禍於人的辦法,選一個人作爲自己的替身,來代替將降到自己身上的災難。瑤光寺中常伴青燈古佛的高太后,就此意外得病身亡。

楊白花去後,靈太后的情慾反而更爲熾烈,不久又看中了魁梧偉岸的清河王拓跋擇,於是授以重位,日夜召進宮中,名爲商議國事,實乃飲酒作樂,清河王雖然極力規避,但終於也在一次酒醉後作了入幕之賓。

任城王拓跋澄的兒子拓跋順初爲齊州刺史,靈太后在他爲侍中,倚爲心腹。拓跋順是一個完全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基於漢人禮法,對靈太后的行爲深感不滿,當廷進言;“婦人夫歿,自稱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太后母儀天下,年垂不惑,修飾過甚,何以儀型後世?”靈太后大爲憤怒,也大出意外,拂袖還宮,再召拓跋順進宮責問:“幹裡相徵,豈欲衆中見辱耶?”意思是我把你從齊州召還京師擔任要職,怎麼當廷口沒遮攔,使我下不了臺面呢?拓跋順卻義正辭嚴地答道:“太后不畏天下之笑,而恥臣之一言乎?”賢王之子,不辱令名,不屑甜言面諛,而作當廷諫諍,實乃骨鯁之臣。

孝明市長大後與靈太后的矛盾日益加深,私召駐兵晉陽的都督爾朱榮率兵入京,誅殺母后身邊的人,靈太后身邊的人於是先下手爲強,配殺了孝明帝,另立幼帝。爾朱榮則奉長樂公主的兒子拓跋攸爲帝,率軍入京繼位,誅殺王公大臣以下官吏二千多人,靈太后盡召後宮妃嬪,喻令出家爲尼,然而爾朱榮卻不肯放過她,把靈太后和幼帝都裝入麻袋沉在黃河之中。

靈太后文武兼備,但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很難評說。

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朱娘酒店留天子浣衣皇后王滿堂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善玩權謀的呂后清雅如梅的江采蘋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潘玉兒步步生蓮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陳金鳳血濺九龍帳侯巧文爲情幽怨死深宮斑竹點點湘妃淚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朱娘酒店留天子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陳金鳳血濺九龍帳潘玉兒步步生蓮文成公主和系吐着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魏靈太后文武兼備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陳金鳳血濺九龍帳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善玩權謀的呂后文成公主和系吐着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潘玉兒步步生蓮萬春公主梅開二度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一代梟雌慈禧清雅如梅的江采蘋名將美人江東二喬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名將美人江東二喬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蘇妲己千古背罵名斑竹點點湘妃淚武則天的千秋功過朱娘酒店留天子蘇妲己千古背罵名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班婕妤的賢德與失落善玩權謀的呂后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
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朱娘酒店留天子浣衣皇后王滿堂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善玩權謀的呂后清雅如梅的江采蘋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潘玉兒步步生蓮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陳金鳳血濺九龍帳侯巧文爲情幽怨死深宮斑竹點點湘妃淚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朱娘酒店留天子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陳金鳳血濺九龍帳潘玉兒步步生蓮文成公主和系吐着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魏靈太后文武兼備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陳金鳳血濺九龍帳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善玩權謀的呂后文成公主和系吐着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潘玉兒步步生蓮萬春公主梅開二度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一代梟雌慈禧清雅如梅的江采蘋名將美人江東二喬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名將美人江東二喬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蘇妲己千古背罵名斑竹點點湘妃淚武則天的千秋功過朱娘酒店留天子蘇妲己千古背罵名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齊王妃與李世民的孽緣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班婕妤的賢德與失落善玩權謀的呂后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