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

一秒記住【..】,

走馬谷一戰,黃忠兵敗後不肯受辱,自殺身亡,所部三千兵馬被夏侯淵全殲。這個時候,蜀軍其實還有九千餘人,兵力上甚至還有一點優勢,但是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統帥,無法左右呼應,只能夠各自爲戰,最終被夏侯淵各個擊破。

留守的五千蜀軍見勢不妙,連忙撤退,夏侯淵本想追擊,但是又害怕所俘虜的蜀軍不穩,礙於兵力原因,只好放他們離去。蜀軍們被夏侯淵的軍勢嚇得屁滾尿流,十停中就有三停半路上逃亡,剩下的士兵也喪失了所有的鬥志,只是念着加入在蜀這才留了下來,向諸葛亮方向投奔過來。

這時諸葛亮派出的斥候發現了許多敗兵,趕緊將黃忠戰敗自殺的消息傳給諸葛亮。諸葛亮淚流滿面,今年過年的時候祭拜天神不是蠻順利的嘛,怎麼這個正月裡自己損失了這麼多大將?尤其黃忠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蓋世驍將,怎麼就這麼容易隕落了呢?

現在軍心不穩,趁着消息還沒有傳開的時候,諸葛亮將那些斥候召集起來,以自己的親信押解着他們加入敢死隊中,投入了夜裡的一次突襲。然後諸葛亮召集衆將,對大家說道:“亮昨夜心中一動,於是觀測天象,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葵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走馬谷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昨夜我已經向漢升將軍派出信使,命他慎重用兵。”

大家聽諸葛亮說後皆不以爲然,如果夜觀天象就能夠預測戰事吉凶,那還要咱們這些個武將幹什麼呢?尤其是中原已經傳來消息,說那些星星都是天體,並不能代表什麼吉凶禍福。衆將雖然不敢輕信,可是對天象的敬畏程度也小了許多。

第二天一早,大批潰兵來到了諸葛亮的營地,大家這才得知了黃忠戰敗自殺的消息。不過有諸葛亮的預言在先,士氣倒是還是還沒有徹底潰散,勉強還有一戰之力。諸葛亮於是命軍中的書記官統計全軍將士性命,並宣告自己將派專人回到成都,按照花名冊分發糧食,以作獎勵。同時本月軍餉加倍,並加發一個月軍餉。

嘉獎令傳出以後,士氣略有回升,諸葛亮這才命令部隊交替掩護,緩緩撤退。張頜這邊還沒有得到夏侯淵的戰場詳細通報,雖然知道夏侯淵取得了優勢,但沒有想到蜀軍黃忠部已經潰散,他害怕這是諸葛亮的計謀,所以督率全軍緩緩壓上,不敢立即衝鋒。

此時諸葛亮已經率軍南渡沔水,與張頜所部暫時脫離了接觸。此時軍中得力的將領只剩下孟達、李嚴兩人,外加法正這個軍事參謀。孟達、李嚴對諸葛亮說道:“主公,如今我軍連遭大敗,士氣低落。而且兵力上的優勢正在被曹軍逐漸拉回,甚至還處於一定的劣勢。咱們不如依託這沔水,在這裡建立防禦陣地,等待援兵,並抵抗曹軍張頜所部”

諸葛亮嘆了口氣,對兩人說道:“汝等二人也不是外人,我不妨直言。這次黃漢升將軍葬送了成都新派來的兩萬精兵,雖然益州還有不少部隊,但是卻不能輕動。因爲過去劉璋統治益州時,擁曹派得到了不小的發展,現在雖然劉璋已經被軟禁起來,更得了重病,可是擁曹派的勢力並沒有受到徹底打擊。我聽人回報,張鬆已經利用過去的關係悄悄潛入成都,正在對各地將佐進行拉攏利誘。我必須留下足夠的兵馬,震懾宵小,要不然益州危矣所以短期之內,兩位將軍就不要再考慮援兵了。”

法正也嘆了口氣,對諸葛亮說道:“主公,事到如今,我倒是還有一計。咱們現在兵少將寡,士氣低落,如果沿河佈置,就能讓張頜所部發現咱們的所有弱點。不如遠離這沔水佈防,yin張頜渡河。夏侯淵、張頜目前已經取得大勝,只要穩妥行事,他們就能夠保全漢中,所以我料他們不會冒險,這就給了我們整理部隊建制、安全返回益州的機會。當然,如果他們執意渡河,大部隊行走不便,咱們只要抽出五千精銳來,等到他們渡到一半的時候,發動進攻,就能夠取得大勝”

諸葛亮讚道大善,他現在還有一萬六千餘名士兵,從中挑出五千精銳來還是做得到的。只要能夠爭取兩到三天時間,就能夠對部隊進行整編,同時收攏殘兵,恢復力量,到那個時候部隊再壓住陣腳緩緩撤退,就能夠在高翔的接應下回到劍閣。只要謹守關隘,大力發展生產,總有一天,我諸葛亮將再次北上,與曹軍爭鋒。

果然,正如法正所料,夏侯淵、張頜剛剛取得大勝,他們兩人正在打掃戰場,押解俘虜,並緩步推進。兩人心裡都很明白,此次已經重創諸葛亮,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現在只要率兵慢慢上前,將諸葛亮禮送出境,那他們就取得了勝利。不需要再冒什麼風險,免得影響了收復漢中全境的大計。

爲了保證張頜能夠給諸葛亮以最大的壓力,夏侯淵從自己的部隊中抽調出三千精銳士卒,命令他們立即前往張頜營地。張頜本有七千士兵,在日前一戰中損失四千餘人,現在加上夏侯淵的援兵,不過是六千人而已。當然,這六千人都是戰兵,而且大多爲青壯士卒,戰鬥力頗高,因此也就能夠力壓諸葛亮的大軍。

張頜緩步推進,一直到了沔水才停住了腳步,正如諸葛亮、法正所估計的那樣,張頜沒有渡河進攻,而是在沔水邊上修建大營,準備固守防線,等待曹鑠的下一次增援。

面對張頜的軍事壓力,許多人建議諸葛亮在附近強徵壯丁,擴充部隊,免得被張頜所部擊潰。諸葛亮卻苦笑着搖頭,人家曹鑠在漢中賑濟災民,我如果再強徵壯丁,那麼就會失去所有的民心,也喪失了我一直標榜的道義。

於是諸葛亮對衆人解釋道:“我們過去在廣石、走馬谷的部隊,都比敵人要多,可是不但不能夠擊敗敵人,反而被敵人連續擊敗。關鍵不在於部隊的多少,而在於將領的指揮能力和部隊的精銳程度。現在我還打算將部隊變得更加精簡,淘汰老弱士卒,顯明賞罰,確立威信。並與大家仔細商談考慮,制定多種應變計劃。如果這些做不到,那麼即使部隊人數再多,又有什麼用呢?從今以後,各位愛國人士,都可以對我暢所欲言,指摘我的過失之處。我向大家保證:只要大家這樣做,就可以平定敵人的兵鋒,敵人一定會被消滅,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於是諸葛亮在沔水南側精簡部隊,得到一萬青壯士兵,並將五千餘名老弱士卒淘汰下來充當軍屯士兵。爲了提高士氣,爲了支持在沔水的軍事行動,諸葛亮再次向蔣琬發佈命令,讓他立即向成都各界搜尋糧食,火速送往前線。

而這個時候,譙周對諸葛亮所言信以爲真,於是寫了《仇國論》,派人送往前線,交給諸葛亮。譙周是巴西西充國人,算是益州本地土著。諸葛亮入蜀以後,爲了緩和益州本土集團和他所帶來的外地集團之間的矛盾,適當地啓用了當地的知名人士爲官。這樣,譙周因爲自己學識上的聲名被諸葛亮薦舉爲益州的勸學從事,後左遷爲典學從事。可是諸葛亮上臺以後,一直對曹軍漢中用兵,在勸學方面投入甚少,尚不及劉璋時期的一半,譙周時常提出抗議。而爲了安撫譙周等本土士人,諸葛亮又將譙周提拔爲中散大夫。

譙周感念於諸葛亮對自己的重視,於是做《仇國論》勸說諸葛亮。他虛構了兩個國家“因餘”和“肇建”,因餘是小國,肇建是大國,兩者互相敵視,征伐不斷。並虛構了兩個閒人,一個爲高賢卿,一個爲伏愚子,用他們的對話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因餘國人高賢卿就問伏愚子:“古代曾經有過弱國戰勝強國的例子,他們用的是什麼方法啊?”

伏愚子就回答道:“我聽說強大而沒有外患,那麼戒備就會逐漸鬆懈;弱小而常有憂患意識,那麼就會發奮振作。戒備鬆懈就一定會發生變亂,而發奮振作就一定會萬事治理,這是合乎道理的事情。所以姬昌教養人民,才能夠用少數擊敗多數。勾踐愛護百姓,才能夠以弱勢擊敗強勢,原因就在於這裡。”

高賢卿就又問道:“過去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強而高祖弱,最後以鴻溝爲界,互不侵犯,各自班師。可是等到項羽撤兵的時候,張良卻認爲,如果民心一旦有了歸屬,就不會輕易動搖。萬一讓項羽得到了民心,高祖就不會統一天下。於是高祖聽從了張良的進諫,對項羽的撤退部隊發動突然襲擊,終於斬殺了項羽。這不是與姬發不一樣嘛?現在肇建國內部尚有缺陷,漢中一帶新入治下,咱們趁機出兵攻擊他的邊境,是不是就能夠給他增加麻煩,最後戰勝他呢?”

伏愚子搖了搖頭,大聲反駁道:“這怎麼能夠混爲一談呢?商朝與西周交替的時候,君王世代相傳已經很久了,王綱堅固,人民都習慣了當時的君臣關係,根部太深不容易拔掉,盤踞太固,不容易移動。在那個時候,就算是高祖出世,也不可能單槍匹馬、贏得天下

而等到秦朝末年的時候,裁撤封國,改設郡縣,百姓不甘忍受秦王朝的苦役,天下於是土崩瓦解,許多人自稱君王,建立政權。有的政權每年換一個君王,有的政權更是每個月就能換一個領袖,人民就像是嚇破了膽子的鳥獸,根本就不知所措。所以在那時,英雄豪傑紛紛崛起爭奪,兇狠的程度,比起虎狼來還要兇猛。行動迅速的就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行動遲緩的就會被吞併,所以高祖才採取了張良的計策,給予項羽斷然一擊

可現在我們的情況與當初高祖的情況不同,肇建曹操、曹鑠統治良久,而咱們也有益州過去閉關鎖國的優勢,不是秦朝末年動盪不安的景象,而是多國並立的局勢爲了避免人們對曹軍日趨壯大的實力恐慌,諸葛亮封鎖了江東、江南已淪入曹軍之手的信息。所以咱們只可以效法周文王無爲而治,不可以像高祖那樣東征西討。

人民的負擔超過了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那騷動擾亂的預兆就會出現。而且益州承平良久,百姓並沒有繳納過多賦稅軍糧的經歷,如果再次加稅,百姓容易恐慌不安,這樣不利於日後的抗曹大業。俗話說:‘與其射出許多箭都沒有命中目標,不如謹慎發箭,不要輕易出擊。’睿智的人不會因爲一點小利而轉移目標,也不會因爲大概可能成功,就去碰碰運氣。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行動,形勢推演的時候纔出擊,這才能成就大事。所以商湯、周武王能夠一次決戰就能夠擊敗對方,成就大業。而如果他們一味攻擊,不能夠審時度勢,就算有智者也不能相救影射諸葛亮接連數次派出大軍攻擊漢中。只有重視人民承受能力的人,才能夠把握時機,一舉奠定勝負。如果接連發動戰爭,而沒有取得勝利,卻連遭敗績,那麼會影響大業的實施,因餘也就很可能土崩瓦解,被肇建吞併”

諸葛亮看後大爲不悅,這些個腐儒,又不知道現在的天下大勢,瞎嘟囔什麼啊現在天下除了益州,全部被曹鑠攻下。如果我再不趁着曹鑠主力未到的時機,拓展益州的外圍,擴大預警範圍,那麼益州將不復存焉

不過譙周所言,代表着大多益州本土人士的看法,諸葛亮也不得不加以重視,即使是在表面的重視。於是諸葛亮解除了譙周中散大夫的職務,榮升他爲光祿大夫。光祿大夫主顧問應對,並不負責日常政務,是一種名義上地位很高,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權力的閒職。從此譙周被排斥出參政的行列,不再參與朝政。只不過因爲他在學界極有聲望,朝廷不得不以儒行見禮,但也只是故作姿態而已。但是諸葛亮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在日後造成了巨大的麻煩,間接導致了益州政權的淪喪

(qq、博客、微信等方式)

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2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43章 悲兮,於毒(七)第4章 衣帶詔?!(下)第30章 徐州風波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15章 潞河狼煙起(中)第14章 圍魏救趙(二)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52章 劉備收趙雲(下)第13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第18章 法正的陰謀第67章 刺殺孫尚香!(中)第34章 司馬懿的初戰(下)第9章 曹操死了?第64章 迴光返照(下)第55章 辛毗的復仇第2章 混跡洛陽初識曹操(下)第5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十一)第9章 賭鬥馬超(中)第24章 奇女子王異(上)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67章 刺殺孫尚香!(中)第33章 裸奔的董卓(下)第33章 馬超戰顏良(中)第96章 蓋竹之夜第58章 諜戰風雲第50章 曹操遇刺(一)第82章 連環計(五)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2章 老友,快走!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56章 箭毒!?第10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二)第80章 連環計(三)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17章 香囊事件(上)第73章 單刀赴會(下)第43章 公孫瓚之死(中)第69章 滎陽之戰(七)第37章 關羽雄起!(中)第38章 漢昌決戰(中)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完)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10章 章鄉中伏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94章 長驅直入!第8章 ,張飛怒打左豐(下)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61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中)第10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二)第10章 賭鬥馬超(下)第58章 氐人叛亂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36章 千里走單騎(上)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14章 歷城風雲(二)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71章 突如其來的肉骨頭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6章 老黃忠箭射關羽第87章 決戰紫禁之顛(四)第68章 許攸醉酒話淳于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29章 山谷明志第30章 廢帝(四)第65章 劉備,喪家之犬耳!第18章 宛城之戰(上)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8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四)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59章 鬥智長恆戰前第7章 黃忠賭鬥孟達(上)第66章 濡須口,斬殺公孫陽第64章 睦元進:曹軍,禽獸啊!第4章 夷陵之戰(下)第8章 匹馬渡江的魯肅第73章 吳太夫人:給我宰了劉備第49章 擒孫堅第28章 廢帝(二)第69章 遼東事變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97章 夜襲(上)第84章 江東鉅變!(下)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45章 張頜鬥諸葛(二)第62章 迴光返照(上)第40章 悲兮,於毒(四)第57章 吉本的迷茫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34章 濮陽淪陷(中)第48章 大破關家軍(中)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
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2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43章 悲兮,於毒(七)第4章 衣帶詔?!(下)第30章 徐州風波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15章 潞河狼煙起(中)第14章 圍魏救趙(二)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52章 劉備收趙雲(下)第13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第18章 法正的陰謀第67章 刺殺孫尚香!(中)第34章 司馬懿的初戰(下)第9章 曹操死了?第64章 迴光返照(下)第55章 辛毗的復仇第2章 混跡洛陽初識曹操(下)第5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十一)第9章 賭鬥馬超(中)第24章 奇女子王異(上)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67章 刺殺孫尚香!(中)第33章 裸奔的董卓(下)第33章 馬超戰顏良(中)第96章 蓋竹之夜第58章 諜戰風雲第50章 曹操遇刺(一)第82章 連環計(五)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2章 老友,快走!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56章 箭毒!?第10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二)第80章 連環計(三)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17章 香囊事件(上)第73章 單刀赴會(下)第43章 公孫瓚之死(中)第69章 滎陽之戰(七)第37章 關羽雄起!(中)第38章 漢昌決戰(中)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完)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10章 章鄉中伏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94章 長驅直入!第8章 ,張飛怒打左豐(下)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61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中)第10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二)第10章 賭鬥馬超(下)第58章 氐人叛亂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36章 千里走單騎(上)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14章 歷城風雲(二)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71章 突如其來的肉骨頭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6章 老黃忠箭射關羽第87章 決戰紫禁之顛(四)第68章 許攸醉酒話淳于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29章 山谷明志第30章 廢帝(四)第65章 劉備,喪家之犬耳!第18章 宛城之戰(上)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8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四)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59章 鬥智長恆戰前第7章 黃忠賭鬥孟達(上)第66章 濡須口,斬殺公孫陽第64章 睦元進:曹軍,禽獸啊!第4章 夷陵之戰(下)第8章 匹馬渡江的魯肅第73章 吳太夫人:給我宰了劉備第49章 擒孫堅第28章 廢帝(二)第69章 遼東事變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97章 夜襲(上)第84章 江東鉅變!(下)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45章 張頜鬥諸葛(二)第62章 迴光返照(上)第40章 悲兮,於毒(四)第57章 吉本的迷茫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34章 濮陽淪陷(中)第48章 大破關家軍(中)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