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州帝國

PS:爲了新書榜,大家收藏一下吧,給點紅票,非常感激。這一章提前發佈,若是今天能衝入新書榜前100,晚上再來一章。

這是午後時分,是一天最炎熱的時候,古星河終於醒來。

這個本應已經死亡卻意外靈魂穿越的小嬰兒,只見他睜開小小的眼睛,注視着這個新奇的地方,而後看見一個身着紅衣躺在自己身畔的婉約女子,這是誰?他腦筋有些轉不過彎來。

這是自己這一世的母親罷!他在心裡想到。前世身爲孤兒的他,對於“母親”這個詞,天生便懷有一種渴盼而又恐懼的心理……

母親身邊那個男子,嘴裡含着一絲淺淺的微笑,只見他手裡端着一碗湯藥,正扶起母親虛弱的身體,而後小心翼翼吹了吹湯碗之上的白煙,待湯藥涼了許多,再細細用藥匙一小口一小口喂入女子嘴裡。

這個溫柔體貼的男子,便是自己這一世的父親罷!

他的腦袋還是在昏昏沉沉之中,一時仍未理清楚頭緒,真想閉上眼睛,然後再睜開之後,便仍然在前世,哪怕仍在那空曠而恐怖的石窟之中,他也不懼……

只不過,他竟然穿越重生了,在生死一剎那之間,他來到這個陌生世界。

這到底是在哪裡?又到底是在什麼年代?還有沒有可能,回到前世那個地方?

他在心裡默問,卻得不到絲毫的答案。

擡起兩隻白嫩嫩的小手左看右看,他眼角處有一滴晶瑩的淚水溢出,自己終於再次擁有了這珍貴至極的左手了麼?他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那男子見這小小的嬰兒醒了,放下手裡的湯碗,一伸手便將嬰兒抱入懷中,繼續用那修長的手指逗弄着,扭過頭來對女子說道:“瞧咱家小星河多麼乖巧,不哭也不鬧。”

星河?這難道便是自己現在的名字麼?

前世的他,是一個孤苦無依的孤兒,沒有父親,沒有母親。

那時候的他,活到將近十六歲的時候,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和年邁的老乞丐在街角處互稱你我。

後來,他漸漸走出了那骯髒腐爛的街角,他闖出了自己的名聲,卻仍舊沒有名字。

直到再後來遇到前世的大哥,他才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卻也不過是一個代號“001”。

這一世,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星河,星河,從此這便是自己的名字了!

他捏緊小小的拳頭,心底默唸着“星河”這兩個字。

……

帝國曆八千七百三十年,帝國東南雲嶺王國西北邊陲。

已經七歲的古星河,此時正握着一把六寸長的短刀,坐在一棵大樹之上,搖着雙腳,眺望遠處的森林深處和無數的野獸飛鳥。

那一柄削水果的短刀,此時在他手上翻騰跳躍,彷彿便是他的第六根手指一般任他驅使。陡然間他止住左手,任小刀在手掌上劃出一條細細的痕跡,一絲深藍色的血水自傷口處滲出,然後不到兩分鐘便立即消失,那傷口也化爲烏有。

“我操!”看着手上的血跡和已經消失的傷痕,他舉起稚嫩的雙手指着天空,用各種語言詛咒着這賊老天。

他用了七年的時間,終於百分之百證明了一件事情。

是的,他竟然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這個奇怪陌生的地方,他敢肯定這裡絕不會是地球,就連自己到底是不是人類,都是他一直探索的問題。

雖然自己再次擁有珍貴至極的左手,可是卻依舊在這個世間迷惘得很。

有聽說過地球人的血液會是藍色的麼?有聽說過地球人七歲的時候便有一米三的個子麼?莫不成這裡竟然是外星人的老巢,而他和他的部族,便是前世小說《衛斯理》之中的藍血人?

前世不善思考的他,這一輩子卻不得動着自己的腦袋,去思考這些,註定難以想通的問題。

這裡,是中州帝國的屬國雲嶺王國西南邊陲之地,他和他的部族,是世代居住在這裡的原始土著居民。

凰之一族,據說是創世之神朱雀的後裔,遵朱雀旨意守護着整個大陸世界,後來因爲始祖的消失,凰之一族逐漸忘記最初的使命,開始由守衛者變成了統治者,在經歷創世神話時代、凰宮聯盟時代之後,最終在八千多年前步入帝國時代,由中州帝國開始統治這一片浩瀚大陸。

中州帝國是這一片浩瀚土地的唯一統領着,整個帝國覆蓋全部的山脈、河湖、森林和平原,除了遙遠東方的大海和被入雲之山環繞的部落大平原,這天下便都屬於帝國偉大的皇帝陛下。

中州帝國三十七大行省,由深居帝都長安的皇帝陛下親領直轄,額外還有二百四十七個大大小小的王國,這些王國是皇帝分封給與帝國有功的元老以及皇族的子孫們的。諸多王國和三十七個大行省,一起護衛着帝都的平安,護衛着帝國的邊疆安穩、內部安定。

開國皇帝陛下爲了保衛整個帝國的後世安穩,於整個帝國之中一共設立了七大軍鎮,這七大軍鎮駐紮軍隊無數,無論是外族入侵或是王國叛亂,都只能在帝國戰騎的鐵蹄之下煙消雲散。

這七大軍鎮分別是帝都長安軍鎮,統領帝都長安行省所有軍隊,分爲帝都羽林軍和帝都督查軍兩部分,兩軍最高統領受帝都皇帝轄制;

北方諾蘭軍鎮,設在諾蘭行省,統領北方兵馬,壓制北方蠻族入侵;

西北樓蘭軍鎮,設在樓蘭王國,鎮壓西北諸王國之躁動;

西部千山軍鎮,設在星宿海行省,保衛西部疆域安定;

西南白雲軍鎮,設在白雲王國,同南部軍區一起鎮壓南蠻之地;

南部雲嶺軍鎮,設在雲嶺王國,同西南軍區一起鎮壓南蠻之地;

東部白河軍鎮,設在白河行省,鎮壓東部諸王國安定,同時防止帝國子民攀登入雲之山潛入部落大平原。

七大軍鎮以帝都長安軍鎮爲首,共同守衛帝都安定,捍衛帝國的統一和疆域的完整。

其中離得最近的雲嶺軍鎮,就設置在雲嶺王城以南八百里,以至於王國的子民們都說這統領上萬裡土地的王國,真正的統治者,不是居住在王城裡至高無上的王,而是那銀鎖金甲的驃騎大將軍。

……

帝國的子民大多驍勇善戰,每日都會抽出許多時間來修習元力和神通,其中神通又分爲劍術以及其他諸多細小部分。

元力是帝國子民戰鬥力的根源,是每個人都必修的科目。其實修行元力倒也簡單,自遠古時代傳下無數的祖傳典籍,後世子孫依據這些典籍,每日盤膝而坐,專心吸納着天地之間的元氣,久而久之身體裡蘊藏的元力便愈來愈多。

元力只是基礎和根源,一般人只將它當做修習神通的根基,只有那些特別有天賦的人才會專修之,這些人修習有成之後,或是成爲祭祀,或是成爲靈師,受帝國萬衆子民的景仰和供奉。

長年安居帝都長安的帝國大祭司,,便是這一類人之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

劍術則是帝國人行兵作戰,或者抵禦外族必須具備的能力,一把寶劍,或者一本珍貴的劍譜,不知道是多少懷着英雄夢的帝國少年夢寐以求的物品。

至於傳說之中的御劍術,則是劍術的一個小小分支,因爲天地元氣的急劇減少,凰之一族再也不能任意遨遊天地之間,這御劍術才漸漸受人重視,他們只得以人御劍,方能立於蒼穹之上,俯視天地衆生。

而弓箭之術,則是帝國子民平日裡獵殺野物所必需的能力,這能力在戰鬥之中也特別有用,因此每個帝國子民都必需精通。縱是王城或者帝都裡那些個貴胄子弟,亦是以精通弓箭之術爲榮,他們沒有多少機會射殺獵物或者參與戰鬥,他們的弓和箭大多數時間則是用來比斗的。

帝國子民異常鄙視刀具,在他們眼中,刀只適合用來切削水果或者給獵物剝皮,而鋒利的寶劍,纔是帝國子民的象徵!

帝國的元力、神通又分爲四級九品三十六等,四級分別爲入門、精修、融匯、宗師,九品則是一至九品九個等級,每一級均有九品之分。

據說,整個帝國的宗師級只有寥寥數位,而在宗師級之上甚至可能還有傳說之中的入微級和小神級,不過那只是傳說罷了,整個帝國八千多年的歷史,從未曾有人見過所謂的入微級大高手,更何況虛無縹緲的小神級。

若是有人能修煉到小神級,只怕至少是和神一樣的存在了,可惜,帝國子民雖然天賦非凡,卻被時間宿命所限制。凰之一族宿命最長者不過五百年,一般人活到兩三百歲便魂歸輪迴湖轉世重生,即便有能活到五百歲的老人,也鮮有能將法術修煉到突破宗師級,至於更高的入微和小神,則根本是一丁點希望都沒有。

自從三千多年之前,不知道是因爲什麼原因,整個帝國大陸的天地元氣便愈來愈弱,凰之一族的宿命也越來越短,能活到將近五百歲少之又少,宗師級高手自然也越來越少。

而他,來到這奇異世界已經七個年頭的重生者,到現在也只不過是入門三品罷了。

不過他資質非凡,縱然才入門三品,卻已經是這一方森林之中遠近聞名的天才了。誰人不知道,慕思森林的古家小頑童,纔不過七歲的年齡,便有着一顆聰慧的大腦,還有入門三品的天賦,更是這一片森林之中第一能識字讀書的好孩子。

周邊鄰居都說,古家的小星河,將來定是非凡之人!

……

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他便開始絞盡腦汁弄明白自己到底身在何處。半歲時候便通過觀察學會了這裡的語言,等到兩歲的時候,就能拿着一把小木劍練習劍術,更在夜晚的時候,偷偷修習十五里外帝國書館的五元真法,那是阿爸每日都在他身前耳邊唸叨的東西,自然被聰明的他牢牢記在腦海之中。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一個小小的人兒便靜坐月光(是的,這個世界竟然有太陽和光亮,他認定這裡明明不可能會是地球,卻偏偏有着和地球相同的太陽月亮)之下,修習那五元真法,數年下來已經達到入門六品,不過這是他的秘密,誰也不曾知道。

四歲那年,他的身高已經有一米左右,能舞得動將近六七斤的鐵劍,卻依然拉不起一張五十斤的小弓,阿爸看得出來這個註定會讓他驕傲的兒子,將來必定會是一個劍術天才,卻從未曾發現過這個小小的孩童,時不時握在手裡最多的還是一把短短的小刀。

五歲的時候,他終於可以獨自一個人,在茅屋一里範圍之內抓一些野兔之類的獵物,身高兩米多的阿爸用竹竿和巨樹圍城一個五米多高的柵欄,然後抓來許多類似野兔之類的小動物,以供他練習捕獵和弓箭之術。

六歲半的時候,在他的數日胡鬧,和百般糾纏之後,阿爸終於將他送到十五里外的鎮上,他在那裡帝國書館開始習文識字,所有關於帝國和法術神通的知識,便是他在這半年裡掘出來的。

說到底,他終究是將自己劃分到這個世界之外,在他看來,這世界縱然再美,他只不過是一個外鄉人罷了!

他所作的一切,是爲了讓自己變得更強,變得足夠能保護自己,而後呢?或是保護這個世界愛他的阿爹阿媽,或是尋找回去的路,他心底終是有那麼一絲淺淺的希冀,雖然微弱卻從未熄滅。

“星河,快回家來吃飯啦!”是阿爸的聲音,粗獷而又不失溫柔。

他一個輕彈自三米多高的樹枝上躍下,拍拍屁股上的灰塵,然後快步向家裡行去……

第四十五章 風雨,莫離齋第五十章 鬼巷(第三更)第十三章 弓與箭第五章 奇人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五節】第二十七章 演練第三章 穆之部落第三章 生死兄弟第三章 帝國督查【第二節】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六十七章 比試(四)第三十三章 再見蕭亦可第二章 攻守第一章 孤城第十章 魅惑第十章 終於突破第二十四章 燕氏第五章 所謂強者【第二節】第六十六章 比試(三)第十七章 王城守衛戰第十六章 荒獸來襲第十一章 秘辛(上)第二十二章 遊說第二十七章 演練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三節】第三章 白衣人第五十六章 聚也罷,散也罷,執傘虹霞,一劍天涯第三十一章 天啓者第十九章 七大幫派聯盟第六十八章 比試(終)【8K字章節】第十七章 守衛之戰第六十四章 比試(上)第十五章 季薰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三節】第二十章 原始征戰第五十六章 聚也罷,散也罷,執傘虹霞,一劍天涯第七章 巫教秘辛第六十三章 羣雄匯聚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十三章 五重試煉【第三節】第二十六章 傳奇第十八章 巍峨第四十四章 調查第十章 萬里追逐【第三節】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二節】第三章 故人再見已白頭第十四章 水·火【第四節】第二十章 原始征戰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六章 中州帝國第二十章 千奇劍陣第三章 帝國督查【第二節】第七十七章 風雨之前的詭異(下)第十三章 白骨之河第二十章 古星河的野望第九章 師之道第十一章 鐵門硃紅【第三節】第八章 蒙面之人第七章 再生波折【第二節】第十八章 不留活口第十四章 水·火【第六節】第十章 混混之中的高手第四章 翠竹林中清風來第七章 十年一夢長安月第十七章 恩仇難了第二十章 千奇劍陣第四十八章 三人行(第一更)第五章 男兒雄心在四方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大祭司,季伯父第十七章 拜官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七章 再生波折【第一節】第十四章 水·火【第五節】第三十四章 愛恨離別苦第五章 最後一劫第五十七章 青衣長劍,青燈古佛(上)第五章 奇人第十二章 始現山門【第一節】第十章 瘋狂逃命第十一章 長風高樓明月第十二章 出謀劃策第十二章 神兵歸墟短刃第十六章 部族遷徙第六章 神秘巫術第十四章 水·火【第二節】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二節】第三十二章 以我之血軀第十六章 入微之戰第十章 魅惑第十章 四方皆敵第六章 巫族之禍第十一章 長風高樓明月第八章 長安風雨長安樓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七十八章 風雨已來【第一節】第二十三章 大旱之年十重境界第四十章 歸墟客第九章 日出時分
第四十五章 風雨,莫離齋第五十章 鬼巷(第三更)第十三章 弓與箭第五章 奇人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五節】第二十七章 演練第三章 穆之部落第三章 生死兄弟第三章 帝國督查【第二節】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六十七章 比試(四)第三十三章 再見蕭亦可第二章 攻守第一章 孤城第十章 魅惑第十章 終於突破第二十四章 燕氏第五章 所謂強者【第二節】第六十六章 比試(三)第十七章 王城守衛戰第十六章 荒獸來襲第十一章 秘辛(上)第二十二章 遊說第二十七章 演練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三節】第三章 白衣人第五十六章 聚也罷,散也罷,執傘虹霞,一劍天涯第三十一章 天啓者第十九章 七大幫派聯盟第六十八章 比試(終)【8K字章節】第十七章 守衛之戰第六十四章 比試(上)第十五章 季薰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三節】第二十章 原始征戰第五十六章 聚也罷,散也罷,執傘虹霞,一劍天涯第七章 巫教秘辛第六十三章 羣雄匯聚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十三章 五重試煉【第三節】第二十六章 傳奇第十八章 巍峨第四十四章 調查第十章 萬里追逐【第三節】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二節】第三章 故人再見已白頭第十四章 水·火【第四節】第二十章 原始征戰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六章 中州帝國第二十章 千奇劍陣第三章 帝國督查【第二節】第七十七章 風雨之前的詭異(下)第十三章 白骨之河第二十章 古星河的野望第九章 師之道第十一章 鐵門硃紅【第三節】第八章 蒙面之人第七章 再生波折【第二節】第十八章 不留活口第十四章 水·火【第六節】第十章 混混之中的高手第四章 翠竹林中清風來第七章 十年一夢長安月第十七章 恩仇難了第二十章 千奇劍陣第四十八章 三人行(第一更)第五章 男兒雄心在四方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大祭司,季伯父第十七章 拜官第四十九章 猜(第二更)第七章 再生波折【第一節】第十四章 水·火【第五節】第三十四章 愛恨離別苦第五章 最後一劫第五十七章 青衣長劍,青燈古佛(上)第五章 奇人第十二章 始現山門【第一節】第十章 瘋狂逃命第十一章 長風高樓明月第十二章 出謀劃策第十二章 神兵歸墟短刃第十六章 部族遷徙第六章 神秘巫術第十四章 水·火【第二節】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二節】第三十二章 以我之血軀第十六章 入微之戰第十章 魅惑第十章 四方皆敵第六章 巫族之禍第十一章 長風高樓明月第八章 長安風雨長安樓第一章 十面包圍第七十八章 風雨已來【第一節】第二十三章 大旱之年十重境界第四十章 歸墟客第九章 日出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