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

謀反刀槍,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一被謝三郎提出來,滿朝文武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怪不得人家說王銲謀反不是臨時起意呢,原來是這麼回事。

wWW☢ ttκǎ n☢ CO

想想也有道理,你要是臨時起意,不管身邊有多少人吧,肯定是身邊有什麼武器就使用什麼武器,就算是想臨時去找刀槍劍戟,也沒地方去找啊……

但是,如果早早就準備好了刀槍劍戟,就藏在自家府邸之中,你說臨時起意才謀反,這也得有人信啊!

所以,說白了,看王銲謀反,是臨時起意還是早有謀劃,很簡單,只要看他有沒有提前準備就好。

如果以這個來作爲標準的話……

滿朝文武看着王銲,目光就變得不對了。

就連李老三,看待王銲的目光都變得凌厲了起來,剛纔王鉷倒縛雙臂、叩頭不已帶給他的猶疑,已然全部消散在金殿之中……

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下,王銲汗如雨下,訥訥不敢言。

王鉷一見,就知道要壞,搶先開口。

“刀槍從何而來?

這問題,沒意思……

我大唐立國百年,向來推行的是府兵制,民間根本不禁刀槍,只要沒有私藏強弩和軍中重甲,便無人追究……

且不說我太原王氏族人,人人都在折衝府之中掛名府兵,自備刀槍弓箭,也是準備隨時爲國出征,只說王銲身爲戶部郎中,又有我這個御史大夫、戶部侍郎的哥哥,在長安城中居住,自然要常備刀槍弓箭,供家中部曲、侍衛保家護院,以此來防備宵小之輩……

難道,王家兄弟的家中,就不能備下刀槍不成?

謝中丞,您如果這樣說的話,不妨問問這滿朝的文武,誰家裡面沒有自卑刀槍?”

滿朝文武一聽,也有些道理。

正如王鉷所說,大唐如今在明面上,依舊推行着國朝初立的時候傳承下來的府兵制,民間不禁刀槍,別說高門大戶家中的護衛、部曲都長期持有刀槍,就是民間普通人家,也少不得存下一柄橫刀之類的。

事實上,別說王鉷、王銲兄弟這樣長安城中的權貴了,就是滿朝文武的家裡面,也多少都有些刀槍供部曲、侍衛使用,要不然怎麼辦,萬一真有什麼賊人不長眼衝進家裡,總不能讓部曲、侍衛用兩隻肉拳頭保家護院吧?

真要是這麼說起來,王銲家中有些刀槍甲冑,也是尋常……

想到這裡,滿朝文武的目光,又不自覺地轉向謝三郎,看看他到底怎麼說……

謝直卻不在意這些探究的目光,根本不搭理王銲,一雙眼微微眯起,就盯在王銲的身上。

“王銲,都到了這個時候,不說話,你以爲就能矇混過關不成?”

冷哼一聲,謝直向天子的方向一拱手,目光卻一直停留在王銲的臉上。

“啓稟陛下,臣,率淮南軍,配合金吾衛平叛,功成之後打掃戰場,發現了王銲麾下造反隊伍之中的蹊蹺……”

“什麼蹊蹺?”

“他麾下造反隊伍所用的刀槍盔甲,全部是出自長安武庫!”

一句話,石破天驚!

大唐縱然不禁民間藏有刀槍,卻也是民間自制的那種,長安武庫之中的刀槍,已經上升到國家武備的高度,就算大唐對刀槍一事管理再寬泛,也斷然沒有允許國家武備流入民家的道理!

只聽得謝三郎繼續說道:

“刀槍之上,都有將作監的工匠留名,同時也有長安武庫的入庫編號,即便後來被人爲毀壞,不過每一處毀壞的位置,都和武庫之中器械如出一轍……

況且,也不是所有刀槍甲冑上面的編號和性命都被毀壞……

至少,有超過三十件長槍之上,還留有長安武庫的相關痕跡……”

“不可能!那些痕跡,我早就安排人處理……”

“閉嘴!”

謝直還沒說完呢,王銲就不幹了,直接出言,卻被王鉷直接一聲怒喝就打斷了。

不過,終究是晚了。

金殿之上,都是人精,誰還聽不出來王銲的言下之意?

他安排人處理痕跡,豈不是依舊承認了這些刀槍的來源,正是長安武庫?

這是不大自招啊!

連謝直都樂了,他也斷然沒有想到,王銲竟然能草包到這種程度,看來王鉷真是一位“好兄長”,一直以來都把王銲保護得太好了,讓他根本就沒有自己經歷過多少事情,如今在金殿之上直面審問,竟然在不經意之間出了這麼大的紕漏。

“顯然,你麾下做事之人,行事……算不得周全……”

謝直也儘量憋住了笑,給了一個相對“中肯”的評價之後,依舊忍不住地說道:

“這也正常,畢竟你麾下之人,除了你王家部曲,以及邢縡統領的十餘名江湖好手之外,主要人員都是長安城中的混子。

這些人,偷奸耍滑乃是常態,二百柄刀槍給到他們的手上,讓他們銷燬上面長安武庫的印記,誰還能實打實地去給你做事?他們要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也不至於在長安城中靠着坑蒙拐騙過日子了……”

一句話,懟得王銲差點吐血,“靠坑蒙拐騙過日子”,豈不是“坑蒙拐騙”到了他王銲的頭上?

這一坑,可是要出人命的!

謝直卻不管他的想法,繼續說道:

“在你叛亂之初,我就在想,你是怎麼把這些人武裝起來的?

如果說家中存有刀槍,以備看家護院,那麼最多也就是能夠滿足你王家部曲和邢縡麾下而已,多了,能有多少富裕?

足足二百來人,大部分都是手無寸鐵的長安城混子,在叛亂的時候,竟然人人刀槍俱全……

這些刀槍,哪裡來的?

直到平滅叛亂之後,仔細檢驗那些武器,纔在上面發現了長安武庫的編號和將作監的工匠留名,這纔算是確定了這些刀槍的出處……”

說完之後,謝直緊盯王銲的雙眼,問道:

“王銲,我再問你一遍,這些刀槍,是不是從長安武庫之中得來的?”

王銲無奈,面對謝三郎如同刀鋒一般的目光,只得點頭稱是。

不承認也不行啊,且不說人家直接從刀尖之上找到了證據,就是剛纔自己一句話出口,已經變相承認了這些刀槍來自長安武庫,現在即便梗着脖子不承認,人家謝三郎也有足夠的理由認定這一點了。

所以,光棍一點吧。

認了!

謝直見王銲承認了,立刻追問了一句。

“這些刀槍,你們是如何從長安武庫之中弄出來的?”

王銲聞言,又是沉吟半晌,他雖然承認了刀槍乃是來自長安武庫,卻也不敢再說更多了,想了半天,最終無奈地回答:

“都是邢縡從武庫之中弄出來的,具體如何操作,我不知道……”

“邢縡?”

謝直聞言,不由得冷哼一聲,看着王銲的眼神重新變得鋒利,這小子,到了這時候,還不說實話……

“邢縡不過是長安城中的一個情報販子而已,這樣的身份,糊弄一下長安城中的混子,或許還有點用處,但是想要堂而皇之地將刀槍,從長安武庫之中運出來,不是謝某瞧不起他,他還真沒有這個能耐!”

王銲大腦袋一卜楞。

“我都說了,我不知道,謝中丞你別問我。”

就連旁邊的王鉷也開口了。

“謝中丞,此事……舍弟王銲可能確實一無所知……

邢縡此人,王某也有過幾面之緣,他是情報販子不錯,這個身份,在謝中丞的眼中,自然算不得什麼,但是在普通百姓,甚至朝堂低等官員的眼裡,卻也不是一無是處……

這麼說吧,據王某所知,在長安武庫大火一案之中,引爆長安武庫的黑衣人,全都擁有十二衛之中的明面身份……

王某沒有別的意思,只不過有一個猜想,是不是這些黑衣人和邢縡之間早有牽連,這才讓邢縡成功地將刀槍運送出了武庫?”

一番話出口,也不知道是在替王銲辯解,還是在禍水東引。

反正他說完之後,金殿之上傳來了幾聲冷哼。

一看,都是天子十二衛的各個將軍、偏將,顯然,王鉷有事沒事就提黑衣人在十二衛的身份,讓他們很是不滿。

謝直,卻笑了,搖搖頭,看着王鉷、王銲兩兄弟,笑容之中滿是玩味。

王銲拒不承認,王鉷禍水東引,甚至不惜得罪天子十二衛之中的所有將領,圖啥?

自然要有所遮掩,而且要遮掩的事情,很是重要,要不然的話,王鉷也不能在現在的情況下,主動去得罪十二衛的將領。

謝直知道,王氏兄弟,慌了!

“不知道?

好!

謝某來給你們兄弟二人提個醒……”

謝直嘴角帶着嘲諷的笑容,微眯這雙眼,死死盯着眼前的王氏兄弟,緩緩開口說道:

“引爆長安武庫之前,監察御史高明,就在武庫之中,跟他一起的,除了何二爲首的一羣黑衣人之外,還有尚書省兵部的司庫孫員外郎。

孫員外郎身死在長安武庫之中,不過在臨死之前,監察御史高明,能夠確認,他與何二等黑衣人早有聯繫,而且,高明還聽到,孫員外郎親口提及,盜賣長安武庫的軍備,乃是兩家合夥而爲……

因爲孫員外郎已經死在了何二的手上,監察御史高明,暫時還不能確定,盜賣長安武庫武備的兩方人馬,到底是誰。

不過我想,何二所代表的彌勒教,必然是其中一方……

至於另外一方,不知道王氏昆仲,有什麼想法沒有?”

在謝直說這番話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傻了。

說實話,謝直提及王銲造反所用刀槍,全部來自長安武庫,大傢伙都沒怎麼當回事。

國家武庫之中的武備,流落到王銲府中,嚴格來講,自然是觸犯了大唐律法,但是如果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話,以王鉷的強勢、王銲的跋扈,不過二百件刀槍而已,又算得了什麼大事?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王銲真的想要的話,都不用自己費盡,只要透露一點口風,自然有人屁顛屁顛地把刀槍送上門去……

但是,現在聽了謝三郎的問話,滿朝文武突兀地發現,事情,恐怕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尤其在謝三郎提及孫員外郎的時候,滿朝文武都發現,王鉷頓時臉色大變。

他這樣的表現,就不由得讓滿朝文武猜測,難道……長安武庫大火,還跟王氏兄弟有關?

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可就嚴重了,長安武庫乃是朝廷僅剩了幾個大型武庫之一,向來是用來儲備國家級武備的,其重要程度根本不必多言,真要是說起來,可比王銲這種如同鬧劇一般的造反重要多了,如果王氏兄弟真的參與到炸燬長安武庫一案之中……滿朝文武簡直不敢想象。

卻說王鉷,聽了謝直的“提醒”,臉色已然變得蒼白,卻還勉力在臉上扯出來一個笑容。

“謝中丞說笑了,何人盜賣長安武庫之中的武備,我兄弟兩人又能如何知道?”

這話是沒錯,但是王鉷本身的表情,別說謝直這個“大唐辦案第一能手”了,就是滿朝文武之宗從來都沒有辦過案子的官員,都能看出來王鉷言不符實,一看就是所有隱瞞。

謝直一笑。

“還是不知道?

好,我再給賢昆仲提醒一下。

孫員外郎,乃是太原人,家中雖有薄財,卻也不過中上水平而已,比起賢昆仲出身的太原王氏,自然差得遠了。

孫員外郎自幼苦讀,結果不錯,進士及第,在八品九品之中幾經遷轉,與七年前,選任兵部庫部員外郎……

就孫員外郎的經歷來說,比較有意思的,有兩點。

第一個,按照我朝規矩,官員一任之後就要離任重新選官,這個時間,一般是四年,但是孫員外郎的在兵部庫部員外郎的任上,竟然做到了連任,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

第二個,孫員外郎的家裡的經濟狀況,也挺有意思的。

從他開始爲官,家中經濟條件就有所好轉,不過呢,變化程度並不大,不過是比往日裡寬裕了一些而已。

但是,在他選任庫部員外郎的第三年,也就是四年前,孫家的經濟條件變有了顯著的變化,別的不說,僅僅一年,就購置了上好的水田三百畝。

而且,這種情況還在一直延續,連續三年,都是如此。

直到去年,孫家卻再也沒有繼續購置田地。”

謝直彷彿沒有意識到孫員外郎的具體情況,根本就不是滿朝文武關心的問題,就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之中,不緊不慢地說了個明明白白。

滿朝文武雖然不知道他爲啥要說這些,但是知道人家謝三郎行事說話,向來是有的放矢,自然不會在大朝會上說這些沒用的,一個個都耐着性子聽完了,就等着謝三郎揭開謎底呢。

果然。

謝直介紹了孫員外郎的具體情況之後,雙眼緊盯着王鉷,繼續說道:

“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時間……”

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無題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547章 還有人!?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100章 我謝謝你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254章 所謂的合則兩利第560章 訓徒第207章 不能賠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80章 鳴冤!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222章 不負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693章 殺楊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439章 閻王殿?第220章 減、贖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470章 追,追,追!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69章 跋扈第645章 投名狀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134章 哭第407章 換茶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07章 別誤會三爺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689章 你跑啥!?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49章 縣試開考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46章 縣尊問案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13章 遇襲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428章 送行酒第461章 混賬第270章 林會長何許人也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81章 二哥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445章 金條子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513章 遇襲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73章 兩個疑點第492章 你配嗎?第277章 我給第33章 所託非人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515章 耳房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
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無題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547章 還有人!?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100章 我謝謝你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254章 所謂的合則兩利第560章 訓徒第207章 不能賠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80章 鳴冤!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222章 不負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693章 殺楊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439章 閻王殿?第220章 減、贖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470章 追,追,追!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69章 跋扈第645章 投名狀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134章 哭第407章 換茶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07章 別誤會三爺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689章 你跑啥!?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49章 縣試開考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46章 縣尊問案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13章 遇襲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428章 送行酒第461章 混賬第270章 林會長何許人也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81章 二哥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445章 金條子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513章 遇襲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73章 兩個疑點第492章 你配嗎?第277章 我給第33章 所託非人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515章 耳房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